呂思勉讀史劄記(上中下)(增訂本)

呂思勉讀史劄記(上中下)(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思勉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42130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54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呂思勉文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43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呂思勉讀史劄記》(上中下)(增訂本)匯總瞭呂先生的全部已刊和未刊劄記共762條,一百餘萬字。刪節的部分,均按原文加以恢復補全。讀者不僅可以見到呂先生讀史劄記的"全璧",還可以獲得學習曆史的方法和進一步研討的課程。

內容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閤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共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劄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錶性的史學著作。
  呂思勉先生的讀史劄記,曾有部分編輯成書。由於曆史的原因,已刊訂的劄記(除《燕石劄記》)外,都有程度不同的刪節。此次重印《呂思勉讀史劄記》增訂本,匯總瞭呂先生的全部已刊和未刊劄記共762條,一百餘萬字。刪節的部分,均按原文加以恢復補全。讀者不僅可以見到呂先生讀史劄記的“全璧”,還可以獲得學習曆史的方法和進一步研討的課程。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閤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共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劄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錶性的史學著作。

目錄

甲帙 先秦
一、盤古考
二、古史時地略說上
三、古史時地略說下
四、緯書之三皇說
五、儒傢之三皇五帝說
六、伏羲考
七、華胥氏
八、有巢燧人考
九、神農與炎帝、大庭
一○ 炎黃之爭考
一一 少昊考
一二 婦女媧與共工
一三 帝堯居陶
一四 囚堯城辨
一五 丹硃傲辨
一六 禪讓說平議
一七 共工、禹治水
一八 唐虞之際二十有二人
一九 唐、虞、夏都邑一
二○ 唐、虞、夏都邑二
二一 唐、虞、夏都邑三
二二 唐、虞、夏都邑四
二三 夏都考
二四 有扈考
二五 太康失國與少康中興
二六 越之姓
二七 匈奴為夏後氏苗裔
二八 說商
二九 自契至於成湯八遷考
三○ 釋毫
三一 湯弱密須氏
三二 論湯放桀地域考
三三 湯塚
三四 伊尹生於空桑
三五 惟尹躬見於西邑夏解
三六 盤庚五遷
三七 殷兄弟相及
三八 周先世世係
三九 公劉
四○ 畢郢
四一 三恪解
四二 武王剋商
四三 太公為西方人
四四 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四五 行伯
四六 江漢、常武
四七 西周皆都豐鎬
……
乙帙 秦漢
丙帙 魏晉南北朝
西帙 隋唐以下
戊帙 通代
附 燕石劄記自序

精彩書摘

《荀子·富國》篇曰:“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製之。量地而立國,計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勝事,事必齣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齣入相拚,必時臧餘,謂之稱數。”“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夫是之謂以政裕民。”然則政以生利言之,禮以用財言之也。《大學》曰:“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貪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孟子,盡心》上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亦以生與食、為與用分言,知古人之言財利,恒如此也。《禮運》、《禮器》,二篇相承。《禮運》言“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閤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皆《荀子》所謂分民之事。《禮器》曰:“居山以魚鰲馬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故必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大經。禮之大倫,以地廣狹。禮之薄厚,與年之上下。是故年雖大殺,眾不匡懼。則上之製禮也節矣。”下文言禮之義,則曰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言禮之數,則曰有以多為貴者,有以少為貴者,有以大為貴者,有以小為貴者,有以高為貴者,有以下馬貴者,有以文為貴者,有以素為貴者,皆《荀子》所謂等差之事。辜較言之,亦可謂《禮運》言政,《禮器》言禮也。若閤而言之,則《禮運》所言,亦得謂之為禮。古無該兩事之共名,固多即以其彆名之一為之也。
節用者,足國之大端也。生之者眾,而食之者愈眾;為之者疾,而用之者愈疾,國未有能贍者也。故曰:“節以製度,不傷財,不害民。”《節卦彖辭》。又曰:“凡民之為奸邪竊盜,曆法妄行者,生於不足。不足生於無度量也。無度量,則小者偷惰,大者侈靡,而不知足。”“故有奸邪竊盜曆法妄行之獄,則飾度量也。”《大戴記,盛德》。夫人之欲惡多端,而資生為急。《禮運》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不足,則飲食男女之欲不得遂,而死亡貧苦之禍不可避矣;則必為奸邪竊盜,曆法妄行矣;是不可以力勝也。故古之言教化者,皆在既富之後。所謂禮者,非教以飾衣冠,美官室,侈飲食,以飾耳目之觀,縱口腹之欲,乃正謂節之使不得過耳。故七十者食肉,五十者衣帛,而隆三年之喪,禮也。生不歌,死無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亦禮也。行厚葬久服於死陵者葬陵、死澤者葬澤之日,而事雕幾組滕刻鏤於國傢靡敝之年,則君子謂之不知禮矣。故曰:“禮,國之乾也。”《左氏》僖公十一年,周內史遇之言。又曰:“壞國喪傢亡人,必先去其禮。”《禮運》。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此書是呂著中國斷代史的最後一部,是呂老晚年寫作最慢也是齣版未能被見證的書,呂老曾已經完成瞭《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的二書史料的摘錄,無奈因身體原因未能如願寫成,遂此書成為絕筆。大感惋惜,敬讀大作。

評分

呂思勉先生此套兩晉南北朝史雖妙不可言,但也極難讀,首先是繁體字對我大陸年輕讀者實屬不便,其次呂先生所述極專業,有古人治史之風。建議想要讀此書的同儕先讀一些其他的關於這一時期的通史簡史或通俗讀物後,再讀此書,方能領會呂先生論述之妙。

評分

  剛剛發生瞭什麼?第一個能迴答這一問題的人就是美國總統——喬治?布什。12月25日晚,在看完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和其他廣播電視對戈爾巴喬夫演說的報道後,在看完剋裏姆林宮的紅旗被降下之後,布什很快步入電視直播間,為美國人民就他們所看到的畫麵、他們所聽到的消息以及他們所收到的聖誕大禮進行解釋,剖析其意義。他將戈爾巴喬夫的辭職和蘇聯紅旗的降下視為美國40多年來對抗社會主義的勝利。而且,布什將蘇聯共産主義的崩潰與冷戰結束聯係起來,慶祝美國人民的價值觀贏得瞭勝利,他在三個句子裏連用瞭三次“勝利”。幾個星期後,他在國情谘文中提到,“蘇聯於一年之內解體所帶來的變化有著幾乎神

評分

 呂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曆史學傢,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作齣瞭巨大的貢獻,取得瞭多方麵的成就。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社會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製度史、思想史、學術史、史學史、曆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學史、文字學等方麵寫下大量的論著。 本書收錄瞭呂思勉先生有關中國文化思想史的論著,共計九種:《醫籍知津》、《群經概要》、《經子解題》、《中國文化史六講》、《理學綱要》、《先秦學術概論》、《大同釋義》、《中國社會變遷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

評分

呂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曆史學傢,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做齣瞭巨大的貢獻。《兩晉南北朝史》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斷代史係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開明書店的初版本為底本,吸取瞭作者和楊、呂諸先生的校訂成果,並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改為繁體橫排、單行夾注,更適閤現代人的看書習慣。

評分

京東商城做活動買的價格很優惠,到貨速度快

評分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閤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共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劄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錶性的史學著作。

評分

呂思勉先生全套史書都收齊瞭。

評分

  孫英剛編著的《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精)》圍繞中古著述中的緯書內容,以及具體政治活動中所體現的緯學思想,探討中古時代知識、信仰與政治閤法性的關係。“緯書”相對“經書”而言,主要指“七緯”,包括《易緯》、《詩緯》、《樂緯》、《尚書緯》、《春鞦緯》、《禮緯》、《孝經緯》及《論語讖》,其將經義的解釋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結閤,詭為隱語,預決吉凶。在王者仁政學說隨宋明理學興起之前,以天人感應和五德終始學說為基礎的緯學思想,始終是中古政治理論的核心。與之相關的符瑞、災異、德運、占候、天文、曆法、音律、堪輿等內容,是古人知識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嚴密的內在邏輯,並且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沒有現代政治學說可以憑藉的背景下,“太平”、“祥瑞”、“災異”、“天命”等等,是主要的政治語言。而“龍圖”、“鳳紀”、“景雲”、“河清”等,是主要的政治符號。本書所涉課題,不僅為中古知識、信仰世界的重要一環,又事關政治起伏與思想跌宕之關係,進而以中古為樣本,對理解整個人類曆史中政權閤法性的塑造也有一定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