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超过百万的超级畅销书
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经典
有史以来伟大的投资专家
彼得·林奇的经典佳作
受普通投资者欢迎与推崇的投资经典
出版10年,销量超过百万册,畅销全球。鼓励普通投资者建立战胜专业投资者的信心。系统讲述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股票投资策略。将股票分为6大类型逐一分析,总结出10倍股的13个特点,提醒避开6种危险股。如何构建投资组合,应持有的合理股票数量,买入、卖出股票的时机。如何从证券公司、公司年报等渠道获得信息。如何利用市盈率、每股账面价值等进行投资分析,在财务报表中找到真正值得参考的数据,在看似没有机会的股票中找到“黑马”。分析常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帮助投资者避开投资陷阱。没有深奥的理论,让菜鸟级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珍藏版)》系统介绍如何做好股票投资的充分准备,如何从生活和工作中开始寻找你喜爱的上市公司股票,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业务、财务、股票等基本面情况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股价的波动,在股票投资中想要知道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珍藏版)》中找到答案。
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
对于外行人来说,投资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商业的发展趋势,留心一下周围的世界,从购物中心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你就可以比专业分析人员更早地发现那些潜在的将会大获成功的公司。
如果投资者能够不被整个市场行情的波动以及利率的变动影响,那么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组合一定会给其带来不菲的回报。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选股变成了一门艺术。
彼得·林奇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约翰·罗瑟查尔德与彼得·林奇合作出版过《战胜华尔街》在《时代》《财富》《价值》等刊物上均发表过文章。
致谢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千禧版序言
前言爱尔兰之行的启示
导论业余投资者的优势
第一部分 投资准备
第1章 我是如何成长为一个选股者的
第2章 专业投资者的劣势
第3章 股票投资是赌博吗
第4章 进入股市前的自我测试
第5章 不要预测股市
第二部分 挑选大牛股
第6章 寻找10倍股
第7章 6种类型公司股票
第8章 13条选股准则
第9章 我避而不买的股票
第10章 收益,收益,还是收益
第11章 下单之前沉思两分钟
第12章 如何获得真实的公司信息
第13章 一些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
第14章 定期重新核查公司分析
第15章 股票分析要点一览表
第三部分 长期投资
第16章 构建投资组合
第17章 买入和卖出的最佳时机选择
第18章 12种关于股价的最愚蠢且最危险的说法
第19章 期权、期货与卖空交易
第20章 5万个专业投资者也许都是错的
后记 马里兰之旅的感悟
第一部分 投资准备
第1章 我是如何成长为一个选股者的
选股根本没有什么祖传秘诀。很多人往往把自己投资亏损归咎于某些天生不足,认为其他人投资成功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一块投资的料,但是我个人的经历却完全否认了这种说法。我一点儿也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如同球王贝利还是婴儿时就会玩足球那样天生早慧,我躺在摇篮里的时候根本没摸过什么股票自动行情报价机,我的乳牙刚刚长出时也从没有咬过什么报纸上的股票专版。据我本人所知,我即将出生时,我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等侯区一步去打听通用汽车公司股价的涨跌如何,而我的母亲在阵痛期间也从来没有问过一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分红是多少。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1944年1月19日我出生的那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并且在刚刚出生的我还待在医院里的那一周内,股市进一步下跌,这是林奇定律(Lynch Law)发生作用的最早例证,尽管当时还是婴儿的我根本不可能会想到这一点。林奇定律与著名的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e所描述的“职务上升能力下降”非常类似,林奇定律所描述的是:林奇高升,股市下跌。(最近一次的例证是,1987年夏天我刚刚和出版商达成本书的出版协议,我的职业生涯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随后两个月内股票指数下跌了1000点,因此,如果有人要购买本书的电影改编版权的话,我一定会再三慎重考虑是否答应。)
……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颠覆了我对于“择时”和“热门追逐”的固有观念。长久以来,我总是在市场上追涨杀跌,试图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结果往往是疲惫不堪且收益平平。然而,作者通过一系列扎实的论据和历史案例,有力地论证了长期持有那些自己真正理解的优秀企业的重要性。他教导我们要学会做“侦探”,而不是做“赌徒”。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是革命性的,它让我开始从一个“交易者”的心态转变为一个“企业所有者”的心态去审视每一笔投资。这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投资哲学的重塑。我现在看待市场波动的眼光完全不同了,波动不再是需要恐慌的洪水猛兽,而更像是检验自己判断力的“试金石”。这种内心的平静感,比任何短期收益都来得宝贵,它让我从无休止的焦虑中解脱了出来,明白了真正的财富积累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些金融学教材里常见的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作者的叙事方式就像是邻家那位非常成功的、热衷于分享经验的叔叔在跟你促膝长谈,语气中充满了洞察力,却又毫无架子。他擅长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市场现象,这种“去神秘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投资者进入这个圈子的心理门槛。我过去总觉得投资是少数精英才能玩的游戏,但读完前几章后,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原来如此,我也可以做到”的清晰路径感。尤其是一些关于如何筛选公司的具体标准,他讲得简直是像菜谱一样清晰明了,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引,让人看完后立刻想打开自己的股票账户去实践一番,而不是看完后一头雾水。这种将复杂的智慧转化为简单、可操作步骤的能力,是真正高手的标志,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忍不住一气呵成读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以马上运用的小技巧。
评分从结构布局上来看,这本书的逻辑推演简直是密不透风,层层递进,找不到任何可以质疑的漏洞。它不是那种零散的建议集合,而是一套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作者在建立他的投资框架时,先从宏观的视角确立了基本原则,然后一步步收窄焦点,深入到微观的公司分析层面,最后又回到了风险管理和心态建设的终极议题。这种从大到小、再回到心性的组织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非常自然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地图。我特别欣赏他在论证某个观点时,引用的数据和案例的时效性和代表性,这表明作者对市场的理解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守过时的教条。每一次我准备深入研究一家新公司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翻回到书中的相关章节,因为那里已经预设好了最有效的分析路径,简直像是一位永不疲倦的私人导师在身旁指导。
评分对于我这种已经阅读过不少金融普及读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被大众忽略的“软技能”部分。很多人都强调要分析财报,但很少有人会像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地去探讨如何观察一家公司的管理团队、企业文化以及它在行业中的“护城河”的深浅。这些定性分析的篇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它们却是决定长期成败的关键因素。读到关于“如何辨别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的那一章时,我感到醍醐灌顶,意识到自己过去过于迷信数字而忽视了人本身的力量。这种对企业灵魂层面的洞察,是任何量化模型都无法替代的。它教会我,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投资于人性中的优秀特质——正直、远见和专注,这本书无疑是通往这种境界的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拿到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知道是下了血本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经典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特别是内页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舒服。我这种老书虫,最看重的就是阅读体验,而这本珍藏版在视觉和触觉上都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很多投资书籍,要么内容很干货但排版像白开水,要么装帧华丽但内容空泛,这本书在这点上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而不是简单地翻阅资料。我甚至会花时间去欣赏那些细微的字体处理和章节分隔的设计,这让我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本普通的指南,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对于那些真正热爱阅读、并且追求高品质纸质书体验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份心意和制作工艺,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我把所有其他同类书籍都放在一边,专门留出一个架子给它,它本身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重量感”,让周围的书都黯然失色。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对待专业知识的严谨态度,让人对书中的内容更加充满了期待与尊重。
评分林奇的书都值得好好品味体会。推荐购买。
评分挺喜欢看这本书,我已经看了3遍,每次收货都不一样
评分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吧
评分评价大于20元的商品超过10个字就有机会获得京豆~
评分物美价廉,速度很快,很好用!下次还会买!比想象中的好很多。
评分在京东买了很多书,非常满意,质量很好,发货速度快,服务态度好,非常满意。
评分618的最后一批物资聚齐,可喜可贺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但还是值得一读。讲格雷厄姆和费雪的摘要不错;案例阶段的“价值确定”段是一般巴菲特案例分析中缺少的;投资组合数学中的凯利原理一般书里没有;投资心理学部分比较精炼实用(相比芒格的误判心理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