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學活用PDCA》

《活學活用PDCA》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建安 著,王建安 編,王建安 繪,王建安 譯,張青 校
圖書標籤:
  • PDCA
  • 持續改進
  • 質量管理
  • 效率提升
  • 管理工具
  • 流程優化
  • 精益生産
  • 業務改進
  • 工作方法
  • 實踐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健康界尚醫圖書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光明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11271594
商品編碼:1010500922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4-09-10
頁數:480
字數:350

具體描述


> >編輯推薦Editorial Reviews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醫二院)是國內曆史ZUI悠久的公立醫院之一,也是浙江省規模ZUI DA、綜閤實力ZUI強的醫院之一。創建於1869年,其前身身為英國聖公會在華設立的杭州廣濟醫院,1885-1925年醫院附設的廣濟醫校是國內ZUI早的醫校之一。 浙醫二院始終堅持“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努力建設成為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國際品牌醫院。醫院於2013年全球SHOU批通過JCI國際學術醫學中心的評審,並成為全國SHOU傢接受國傢衛生計生委年度評價的綜閤醫院。 >內容簡介Content Description PDCA是醫院早已耳熟能詳的質量持續改進工具,然而,管理者如何將其用到醫院各個角落?臨床、行政、後勤等部門又如何靈活運用?對於醫院的管理人員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

《活學活用PDCA》擷取國內JCI認證典範醫療機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近70個案例,逐一解析問題癥結、現狀與原因,然後細緻解析解題思路和方法。當然,浙醫二院曾經遭遇的質量瓶頸,也正是國內醫療機構改進醫療質量的普遍痛點與難點。 >作者簡介Author Biography 王建安,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國內知名心血管專傢,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副總編輯、浙江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從事醫院管理十餘年,重視文化建設、品質管理和閤作交流,先後獲得衛生部有突齣貢獻青年專傢、“ZUI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中國醫改十大新聞人物”、“白求恩奬章”等榮譽。 >目錄Catalog PART Ⅰ 質量與安全 01 

提高病案號的唯壹性 /2 
02 提高患者身份辨識操作準確率 /8 
03 降低患者跌倒/墜床所緻Ⅱ、Ⅲ級傷害發生率 /13 
04 降低失禁性皮炎發生率 /21 
05 降低kang菌藥物過敏和皮試管理的漏洞 /28 
06 提高高危用藥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率 /37 
07 提高門診患者起始胰島素注射正確率 /45 
08 提高住院患者癌痛規範化治療率 /50 
09 降低骨科手術患者惡心嘔吐發生率 /56 
10 降低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 /62 
11 降低PCNL術後感染性休剋發生率 /66 
12 提高全髖全膝置換患者圍手術期預防性藥物抗凝治療依從性 /71 
13 提高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診斷準確率 /77 
14 降低術後自控鎮痛NRS評分≥4分的患者比例 /84 
15 提升TIME OUT的完整執行率 /90 
16 降低健康教育在全髖置換手術患者中的未知曉率 /94 
17 提高藥房外儲備藥管理的規範性 /102 
18 降低相似藥品的用藥差錯 /109 
19 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藥品單劑量調劑錯誤 /116 
20 降低不閤理齣院帶藥醫囑百分率 /124 
21 提高急診手術器械物品準備的完善率 /131 
22 提高術畢房間整理完善率 /140 
23 提高術後管道標識完備率 /149 
24 降低檢驗標本的丟失率和不閤格率 /157 
25 縮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的DTN時間 /164 
26 提高急性心梗行急診PCI患者中DTB時間在90分鍾內的比例 /170 
27 提高危急值處理時間≤25分鍾病例符閤率 /176 
28 縮短夜間ST藥品運送時間 /182 
29 提高院內急救“999”5分鍾到達率 /187 

PART Ⅱ 管理與服務 

30 提高病曆首頁手術及操作項目填寫完整率 /196 
31 提高護理運行病曆完整性 /201 
32 提升kang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信息化力度 /205 
33 提高自動溫控係統人工監控記錄完整率 /214 
34 統一受理:降低二次投訴率 /218 
35 提高臨床試驗藥物規範存放率 /224 
36 提高醫患溝通CICARE流程的執行率 /229 
37 提升手術室護士對四類手術訪視流程改造的達成率 /235 
38 提高多重耐藥菌隔離措施依從率 /243 
39 提高住院檢驗報告單歸檔的完整率和規範率 /251 
40 提高患者對跌倒/墜床預防措施的知曉率 /258 
41 提高中深度鎮靜規範操作率 /263 
42 降低日間手術預約取消率 /267 
43 提高門診藥房調劑服務質量 /272 
44 提高門診kang菌藥物管理和使用的規範性 /282 
45 縮短病區藥物醫囑處理的時間 /289 
46 降低術前術中用藥醫囑處理流程的缺陷 /298 
47 提高齣院患者隨訪率 /305 
48 降低醫療設備人為因素故障率 /312 
49 提升住院醫師輪轉科室在崗率 /317 
50促進及時提交持續審查報告 /322 
51 提升醫院崗前培訓的有效性 /328 
52 提高學員對帶教教師的滿意度 /334 
53 提高門診一人一診間執行率 /341 
54 縮短夜間發藥時間 /346 
55 縮短Ⅲ、Ⅳ類手術患者術後留置導尿的時間 /351 
56 提高臨床試驗中SAE上報及時性 /356 
57 提高病區門禁係統的正常使用率 /361 
58 提高職工食堂餐飲滿意度 /368 
59 提高患者治療膳食符閤率 /373 
60 提升治療膳食滿意度 /378 
61 降低醫院供配電設施的故障風險 /383 

PART Ⅲ 效率與效益 

62 提升急診血常規和凝血報告的及時率 /392 
63 縮短患者在急診室滯留時間 /398 
64 縮短急診室危重患者外齣檢查準備時間 /403 
65 優化呼吸機應急調配機製 /409 
66 減少護士病區內走動耗時 /416 
67 縮短內鏡檢查病人的候檢時間 /422 
68 縮短胰腺腫瘤患者術後住院時間 /428 
69 縮短四肢骨摺患者搬運時間 /433 
70 縮短國際遠程病理聯閤會診時間 /439 
71 縮短心理治療預約時間 /444 

附錄:改進立竿見影 

72 細化員工崗位職責 /452 
73 加強員工試用期滿的考核 /458 
74 搶救車全院標準化管理 /462 
75 注重監測醫改政策執行情況 /471 >在綫試讀Online Reading 一傢醫院與她的夢想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生生不息。 

我們常在思考,一傢好的醫院,如何纔能保持活力和基業長青?

一個多世紀前,杭州的廣濟醫院(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醫二院”〉的前身)有這樣一個場景:時任第壹任院長梅藤更先生,查房時在醫院的走廊裏遇到一位小患者,兩人相互深深地鞠躬緻意。 

黑白的影像技術,留下瞭這生動的一幕。現在我們重遇這張相片,瞬間為之所動:照片裏一老一小、一高一矮,深到可以作為標準的90度鞠躬,透過畫麵,卻是那麼自然而然,那麼寜靜祥和。這大概就是對醫者們職業的謙卑真誠,以及因此而收獲的信任尊重的*好寫照,這也是一傢醫院與生俱來的原初之道和孜孜以求的zui終夢想。 

沐風櫛雨140餘年,昔日的廣濟醫院已經成為今日的浙醫二院,但盡管幾經物換星移,幾經物非人非,醫院“濟人壽世”的初心未變,內在道義未變,並隨著歲月變遷,屢次衍生齣更吻閤時代主題的內涵。 

時至2009年,這個內涵被重新凝練為“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的核心價值觀。之所以要納入“服務對象”,道理極其簡單,一傢醫院所要服務的主體是患者,但絕不僅僅隻有患者:對外,還有尋醫問藥的群眾、切磋指導的同仁、相互閤作的夥伴等,這也都是醫院服務中的有機整體;對內,還有廣大的員工們,他們是提供患者服務的主體,也是醫院需要服務的重要客體。由此,這句話也成為全員判斷一件事情“是否該做”的唯壹標準。

從“濟人壽世”到“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這是醫院審時度勢、不斷自我反思的曆程,也是一脈相承、持續與時俱進的行動。在同一種道義的指引下,反思、行動、檢驗、再反思,如此周而復始,循而嚮前,這就是一傢醫院永葆活力的永動源。事實上,這也就是“PDCA”zui樸素的原理。 

從理論上說,PDCA,也就是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它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近現代纔被引入的一個概念,但實踐的步伐往往要先於理論的頭腦。PDCA所蘊含的道理,早已不斷地被實踐。甚至可以說,醫院的發展,宏觀上就是無數循環永續的PDCA環總和。 

我們在醫院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一邊“抬頭看路”,一邊“低頭拉車”,兩者缺一不可。就“抬頭看路”而言,我們製定清晰的醫院發展規劃:基於兩大戰略(即“卓越戰略”和“國際戰略”)的格局,共有8條途徑簇擁醫院速航。所謂8條途徑,即崇尚正確的價值觀、極強的學科*領、全球化視野與閤作、提升品質和細節、數字化醫院、卓越的績效管理、培養後備領導、強健的輻射能力。 

膽大心細地推進上述每項事務,便是“低頭拉車”的內容。全員低頭拉車的過程裏,其中就為“提升品質和細節”付齣過難以計量的智慧、汗水和時間,包括運用PDCA工具持續改進質量、安全、效率的每一個細節。過去幾年,浙醫二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後勤、行政等係統的員工,均以近乎苛責的心態捕捉日常工作中的短闆或不足,再組織關聯此事的人員尋找改進策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院內持續質量改進的案例積至數百,覆蓋醫療服務和內部協同的角角落落。旨在鼓勵全員繼續熱情四射地改進質量與服務,以及與國內同行並肩同行,我們從中選齣一些普適性和代錶性的案例集結成冊。也就是說,理念上衍生醫道、行動上力求品質,兩者聯結成為此書起源。 

醫院旗幟鮮明地開展PDCA循環,zui直觀的效果自然是消除瞭韆百個以前熟視無睹但緊聯患者體驗和安全的缺陷,但我同時覺得,更大的收獲在於 PDCA周而復始持續質量改進”的理念點燃瞭全員“追求卓越”的思維,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質量改進沒有*好,隻有更好,並持續為此獻智獻行。 

正是源於這種文化氛圍,浙醫二院的管理者和員工有種與眾不同的涵養——聽得進彆人的意見和願意給彆人提意見,謙卑真誠而開放,這恰恰又與百年前的廣濟文化相互呼應,一脈相承。我想,僅憑這點,我們就已培育齣追逐夢想的土壤。記得曾經有人說過,空想傢說話多,實乾傢說話少,浙醫二院的徵途中沒有參照這條定律,但迴望時,意外發現此話不無道理。在奮力逐夢的道路上,我們一貫輕言重行。行從何來?行由心生。頗感高興的是,我們全員的“心”已被刻上一個深深的無形烙印——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

《精益思維:打造卓越的持續改進體係》 一、 序言:變革的時代,不變的追求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讓組織持續保持活力,不斷突破瓶頸,實現卓越運營,始終是企業管理者和實踐者們孜孜以求的課題。我們見過無數看似新穎的管理理論和工具,它們如同流星般劃過,留下短暫的光芒,卻未能真正改變組織的基因。然而,在喧囂之下,總有一些核心的理念和方法,經過時間的洗禮,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成為推動進步的不竭動力。 《精益思維:打造卓越的持續改進體係》並非一本提供“速成秘籍”的讀物,它更像是一幅詳細的藍圖,引領讀者深入理解持續改進的精髓,掌握構建和運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進體係的係統方法。它將幫助您擺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麵,而是從根本上理解問題的産生機製,並建立起一套能夠自我驅動、自我優化的機製,讓每一次嘗試都成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本書的核心在於“精益思維”,這是一種根植於對價值的深刻理解,對浪費的零容忍,以及對係統化思考的強調。它倡導一種“少即是多”的哲學,通過優化流程、減少冗餘、提升效率,最終實現更高的客戶滿意度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這種思維模式並非僅限於生産製造業,而是能夠廣泛應用於服務業、研發、銷售、行政乃至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 二、 第一篇:精益思維的基石——理解與認知 第一章:為何需要持續改進?——洞察睏境與機遇 在這一章,我們將深入探討為何“止步不前”是最大的風險,而“持續改進”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綫。我們將分析當前商業環境的特點,例如市場競爭的加劇、客戶需求的快速變化、技術革新的迭代等,以及這些因素對企業提齣的挑戰。您將認識到,任何組織,無論其當前規模和成就如何,都麵臨著內部和外部的種種“痛點”:效率低下、成本過高、質量不穩定、響應遲緩、員工士氣不高、創新乏力等等。 我們將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展示那些因未能持續改進而衰落的企業,以及那些擁抱變革、不斷優化而煥發生機的組織。這一章旨在喚醒您對改進的緊迫感和重要性的認知,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您將理解,持續改進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是組織在動態環境中保持韌性和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第二章:精益的本質——價值、浪費與流程 “精益”一詞,遠不止錶麵上的“節約”。本章將為您揭示精益思維的核心內涵。我們將從價值的角度齣發,重新審視組織的各項活動。什麼纔是客戶真正願意為之付費的?什麼是對企業而言真正有意義的貢獻?通過明確價值的定義,我們纔能有效地識彆並剔除那些不創造價值的“浪費”。 “浪費”是精益的核心敵人。我們將係統地梳理精益理論中經典的七種(或八種)浪費:等待、搬運、不必要的加工、庫存、動作、缺陷、過量生産,以及未被利用的纔能。您將學會如何識彆這些浪費在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錶現,並理解它們對成本、效率和質量造成的隱性或顯性影響。 同時,我們也將深入探討“流程”的重要性。任何組織的工作都是通過一係列相互關聯的流程來完成的。理解流程、優化流程,是消除浪費、提升價值的根本。我們將介紹流程可視化的初步概念,以及如何通過繪製簡單的流程圖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的全貌。 第三章:思維模式的轉變——從“問題解決”到“係統優化” 許多改進的嘗試之所以失敗,並非因為工具或方法不行,而是因為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阻礙瞭進步。本章將聚焦於思維模式的轉變。我們將對比傳統的“問題解決”模式與精益倡導的“係統優化”模式。前者往往是被動的、孤立的,專注於解決眼前齣現的具體問題;後者則是主動的、整體的,著眼於發現並消除導緻問題的係統性根源。 您將學習到如何從“局部優化”轉嚮“整體優化”,避免“按下葫蘆起瞭瓢”的尷尬局麵。我們將探討“係統思維”的重要性,理解組織是一個相互連接、相互影響的整體,對一個環節的改變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此外,我們還將討論培養“學習型組織”的理念,強調在改進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和調整的重要性,讓改進成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而非外在的壓力。 三、 第二篇:構建精益改進體係——方法與實踐 第四章:現狀分析的藝術——數據驅動的洞察 “沒有測量,就沒有改進。”本章將為您介紹如何進行科學、準確的現狀分析。我們將深入講解數據收集的方法和原則,包括如何確定需要收集哪些數據、如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避免收集不必要的數據。 您將學習到多種實用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基本統計分析、趨勢圖、散點圖、直方圖等,它們能夠幫助您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我們還將強調“現場(Gemba)”的重要性,即走到實際工作發生的場所,觀察、傾聽、提問,獲取第一手信息,這是任何數據分析都無法完全替代的。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您將能夠客觀、全麵地認識到當前流程的瓶頸、效率的低下和浪費的所在,為後續的改進方案製定提供堅實的基礎。 第五章:目標設定的智慧——SMART原則與戰略對齊 清晰、明確的目標是改進成功的導航燈。本章將為您解析如何設定有效的改進目標。我們將詳細講解SMART原則(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並提供具體的案例,指導您如何將模糊的願望轉化為可執行、可衡量的目標。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強調目標與組織戰略的對齊。一個優秀的改進目標,不應僅僅是孤立的局部改進,而應服務於整體的戰略方嚮。您將學習如何將部門、團隊的改進目標與其上層的戰略目標聯係起來,確保所有改進活動都朝著同一個方嚮努力,從而最大化改進的戰略價值。 第六章:根本原因的探尋——超越錶麵現象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隻是問題的錶麵癥狀,而真正的根源卻隱藏得更深。本章將為您介紹多種行之有效的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我們將深入講解“為什麼(5 Whys)”的技巧,如何通過層層追問,挖掘問題的本質。 您還將學習到更係統化的工具,如魚骨圖(Ishikawa Diagram),它能幫助您從人員、方法、設備、材料、環境、測量等多個維度,全麵地梳理可能導緻問題的因素,並逐步聚焦到最關鍵的根本原因。通過掌握這些方法,您將能夠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無效努力,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防止其再次發生。 第七章:解決方案的創新與選擇——集思廣益與風險評估 在識彆瞭根本原因之後,如何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本章將為您提供創新的思路和實用的工具。我們將探討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等集思廣益的方法,鼓勵團隊成員積極貢獻想法,打破思維定勢。 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對産生的眾多解決方案進行評估和篩選。這包括進行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最重要的——風險評估。您將學習如何識彆潛在的風險,並提前製定應對措施,確保改進方案的順利實施。我們還將討論如何選擇最適閤當前組織情況的解決方案,而非盲目追求“最新”或“最復雜”。 第八章:試點與推廣——小步快跑,穩健前行 一個未經充分驗證的方案,一旦全麵推行,很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本章將為您介紹“試點”的重要性。通過在一個小的範圍、有限的時間內實施改進方案,可以有效地驗證其有效性,發現潛在的問題,並進行必要的調整。 您將學習如何設計有效的試點方案,如何收集試點期間的數據和反饋,以及如何根據試點結果做齣決策——是繼續推廣,還是需要進一步修改。一旦試點成功,我們將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推廣,包括製定詳細的推廣計劃、進行充分的培訓和溝通,以及建立持續的監控機製,確保改進成果能夠穩定地固化下來。 四、 第三篇:精益改進體係的運行與深化 第九章:度量與監控——持續的反饋與調整 改進並非一次性的項目,而是一個持續的循環。本章將重點介紹度量與監控的重要性。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績效度量體係,跟蹤改進目標的達成情況,並監測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變化。 您將學習如何利用數據反饋來識彆改進過程中的偏差或新的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我們將強調“持續監控”的重要性,確保改進的成果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而是能夠持續地發揮作用。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儀錶盤(Dashboard)等工具,使績效信息更加可視化,便於管理和決策。 第十章:固化與標準化——讓改進成為習慣 如何確保改進的成果能夠持久地保持,而不是曇花一現?本章將聚焦於“固化與標準化”。我們將探討如何將成功的改進措施轉化為標準化的操作流程、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或工作指南。 標準化是防止問題復發、確保質量穩定、促進知識傳承的關鍵。您將學習如何製定清晰、易懂的標準,如何對員工進行充分的培訓,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審計和檢查機製,確保標準的遵守。通過將改進轉化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們能夠真正實現“精益”的持續性。 第十一章:變革管理與賦能——人的因素至關重要 任何改進的成功,最終都離不開人的參與和支持。本章將深入探討“變革管理”的藝術。您將學習如何有效地與團隊成員溝通改進的願景和必要性,如何處理員工的抵觸情緒,以及如何建立信任和共識。 我們將強調“賦能”的重要性。通過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提供必要的培訓和資源,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員工成為改進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您將瞭解如何建立一種鼓勵嘗試、容忍閤理失敗的文化,讓改進成為組織DNA的一部分。 第十二章:從局部到全局——構建持續改進的組織文化 真正的精益改進,是滲透到組織每一個角落,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本章將為您描繪如何將局部的改進經驗,擴展到整個組織,構建一種自發、持續的改進文化。 我們將探討領導者的角色,如何通過自身的言行,為持續改進樹立榜樣。您將學習如何建立跨部門的協作機製,鼓勵知識的共享和經驗的交流。最終,我們將看到,一個真正的精益組織,能夠擁抱變化,樂於學習,不斷追求卓越,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五、 結語:踏上精益之路,擁抱卓越未來 《精益思維:打造卓越的持續改進體係》並非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它提供瞭一個係統化的框架和一套實用的工具,幫助您踏上精益改進的旅程。我們深信,通過對精益思維的深刻理解和對持續改進體係的係統構建,您的組織將能夠: 顯著提升運營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提升産品和服務質量,增強客戶滿意度。 加速響應市場變化,增強組織韌性。 激發員工潛力,營造積極嚮上的工作氛圍。 實現可持續的增長,贏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精益之路,貴在堅持。我們鼓勵您將書中的理念和方法,運用到您的實際工作中,從小處著手,不斷實踐,不斷學習,您將驚喜地發現,卓越,並非遙不可及。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PDCA”這個概念隻停留在非常模糊的認知層麵,覺得它可能是一些管理大師纔會用的東西。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明白瞭,PDCA其實是一種非常普適的、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改進方法。書中通過一係列循序漸進的講解,從最基礎的“計劃”到“行動”,都做瞭非常細緻的分解。比如在講“計劃”的時候,它不僅僅是讓你寫下目標,而是教會你如何思考目標的可行性、資源的匹配度,以及如何將大目標分解成小任務。在“執行”的部分,它強調瞭過程中信息暢通和及時反饋的重要性,避免瞭信息孤島和執行偏差。讓我特彆受啓發的是“檢查”環節,作者用瞭很多篇幅講解如何科學地分析數據,如何區分“錶象”和“本質”,以及如何運用不同的工具來診斷問題。最後,“行動”環節的重點在於固化成功的經驗,並為下一次循環做準備,這形成瞭一個良性循環。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瞭顯著提升,麵對睏難時不再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夠主動地運用PDCA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和應對,確實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收獲。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讀起來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就像和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交流。它把PDCA這個聽起來有些“高大上”的管理工具,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貼近生活的例子進行瞭闡釋。我記得其中有一個章節,講的是如何用PDCA來管理傢庭開支,從製定預算(計劃),到記賬並控製消費(執行),再到每個月復盤超支或節餘的原因(檢查),最後根據分析結果調整下個月的預算(行動)。這個例子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PDCA的應用範圍之廣,原來它不僅僅局限於企業管理,在個人生活、學習乃至人際交往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書中還穿插瞭很多作者的親身經曆和感悟,這些真實的分享讓理論變得更加有血有肉,也讓我更容易産生共鳴。我曾經在工作中小規模嘗試過PDCA,但總覺得不得要領,讀瞭這本書之後,纔明白很多細節上的偏差導緻瞭效果不佳。它讓我認識到,PDCA不是一套僵化的流程,而是一種靈活的思維方式,關鍵在於理解其精髓,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評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尤其是它講解的那個“持續改進”的理念,以前覺得管理就是製定計劃然後執行,執行完瞭就完瞭,很少會停下來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但這本書就像打開瞭我一個新的視角,它強調瞭PDCA循環的四個步驟——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不是一次性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重復、螺鏇上升的閉環。讀的時候,我腦海裏不斷浮現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項目,那些曾經覺得“就這樣吧”的事情,現在都能找到改進的空間。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比如生産綫的效率提升、客戶服務的優化,甚至個人時間管理的小技巧,把PDCA的原理講得生動形象。特彆是關於“檢查”這一環節,很多時候我們都隻是匆匆過一下,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如何進行有效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如何識彆偏差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僅僅看到錶麵現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關於新産品上市的案例,書中詳細描述瞭上市後如何通過用戶反饋和市場數據來調整營銷策略和産品功能,最終實現瞭銷量的飛躍。這種“迭代優化”的思想,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完美的方案,也總有提升的空間。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的工作流程,不再滿足於“完成”,而是追求“卓越”。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管理工具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的書。它教會瞭我一種審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視角。過去,我常常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瓶頸,然後就停滯不前,或者抱怨環境、抱怨他人。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問題並非不可剋服,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係統性的方法去麵對。它強調瞭PDCA循環中“計劃”的重要性,讓我們在行動前充分思考,避免盲目性。同時,它也深入講解瞭“執行”過程中如何保持專注和收集信息,確保計劃得以有效實施。讓我驚喜的是“檢查”這一環,它不僅僅是“對錯”的判斷,更是深入挖掘問題根源,找齣“為什麼”會這樣。最後,“行動”環節的固化和優化,更是為持續改進奠定瞭基礎。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非常豐富,涵蓋瞭各種行業和場景,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PDCA的應用。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任何想要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流程、乃至個人成長的人來說,都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係統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在我看來,很多時候我們麵對挑戰時,往往會手忙腳亂,或者憑著經驗做決策,但效果並不總是理想。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教會瞭我如何拆解復雜的問題,然後有條不紊地去應對。它不僅僅是講瞭PDCA這四個字母的含義,更重要的是它闡述瞭每個環節背後的邏輯和方法。比如在“計劃”階段,它不僅僅是讓我們寫下目標,而是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哪些資源,潛在的風險是什麼,並製定齣詳細的行動步驟。而在“執行”階段,它強調瞭標準化操作和信息反饋的重要性,確保每一步都按照計劃進行,並且能夠及時捕捉到執行過程中齣現的問題。最讓我覺得實用的,是“檢查”環節的詳細指導。它提供瞭多種分析工具,比如魚骨圖、SWOT分析等,幫助我們深入挖掘問題根源,而不是簡單歸咎於某個人或某個環節。最後,“行動”階段的標準化和經驗總結,更是為下一次循環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改變,是讓我做事變得更加有章法,不再是“想到哪兒做到哪兒”,而是能夠提前思考,有計劃地執行,並且不斷復盤總結,從而提高效率和質量。

評分

非常喜歡,質量很好,是正品!

評分

給哈哈哈健康可口可樂

評分

提供精品書的網上書店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是正版,快遞很快,贊一個!

評分

很好

評分

好評

評分

我的真實體會就是書還不錯,活學活用靠自己!

評分

給哈哈哈健康可口可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