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煤化工系列教材: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煤化工系列教材: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长亮,张爱民 著
图书标签:
  • 煤化工
  • 高职高专
  • 规划教材
  • 生产技术
  • 现代煤化工
  • 化工工程
  • 煤化学
  • 职业教育
  • 教材
  • 十一五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57280
版次:1
商品编码:1014539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对现代新型煤化工的主要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生产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醋酸生产技术、煤液化七章。在各章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目前煤化工发展的现状,突出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大规模空分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耐硫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低压甲醇合成、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甲醇液相羰基化制醋酸等新工艺。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在“理论够用,重视生产操作”的原则指导下,详细介绍了以上各工艺的发展现状、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生产操作,旨在为高职高专煤化工及化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认识、学习煤化工生产操作的教材。由于较详细地介绍了各工艺的生产操作内容,《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也可作为相关煤化工企业操作人员培训的参考。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根据高职高专《煤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并结合国内煤化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而编写。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1
一、传统煤化工和现代新型煤化工1
二、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转变1
三、发展现代新型煤化工的意义3
四、现代煤化工的主要特点5
五、现代新型煤化工核心技术5
六、课程的基本要求6
复习题7
第一章 空气深冷液化分离8
第一节 概述8
一、空分装置发展简况8
二、空气分离的基本过程8
三、空分装置类型9
四、氧、氮的应用9
第二节 空气的净化10
一、机械杂质的脱除10
二、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的脱除12
第三节 空气的液化15
一、制冷的热力学基础15
二、空气液化时的制冷原理17
三、空气的液化循环17
第四节 空气的分离19
一、单级精馏20
二、双级精馏20
三、空分塔的种类21
四、空分塔中稀有气体的分布23
五、纯氩的制取24
第五节 空分流程25
一、空分流程的演变25
二、空分流程28
第六节 空气深冷分离的操作控制30
一、空分系统的主要开车步骤30
二、空分的正常操作管理31
三、停车和升温33
四、故障及排除方法34
复习题35

第二章 煤气化技术37
第一节 煤气化概述37
一、煤气的种类及成分37
二、煤气化技术的分类38
三、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状况38
四、我国的煤气化技术现状42
五、煤气化技术发展的方向42
复习题43
第二节 煤气化的基本原理43
一、煤的干馏43
二、气化过程中的气化反应45
三、煤气化过程常用评价指标53
复习题53
第三节 Shell煤气化工艺54
一、Shell煤气化基本原理54
二、Shell煤气化的主要工艺指标56
三、工艺流程58
四、主要设备65
五、Shell煤气化的操作控制68
复习题73
第四节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74
一、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的基本原理74
二、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条件76
三、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流程80
四、德士古水煤浆气化主要设备86
五、德士古气化的操作控制87
复习题93
第五节 鲁奇加压气化93
一、鲁奇加压气化概述93
二、鲁奇加压气化原理95
三、鲁奇加压气化操作工艺条件97
四、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101
五、鲁奇加压气化的典型流程及主要设备107
六、加压气化炉的开、停车、正常操作及常见事故处理116
复习题123
第六节 其他气化技术简介124
一、灰熔聚气化法124
二、GSP煤气化工艺128
复习题133

第三章 煤气净化技术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煤气中的杂质及危害134
二、煤气杂质的脱除方法134
复习题136
第二节 耐硫宽温CO变换136
一、变换的基本原理136
二、耐硫宽温变换的催化剂142
三、耐硫宽温变换的工艺条件147
四、耐硫宽温变换的工艺流程149
五、耐硫宽温变换的操作控制153
复习题157
第三节 低温甲醇洗157
一、低温甲醇洗基本原理157
二、低温甲醇洗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160
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161
四、低温甲醇洗的操作控制166
复习题169
第四节 硫回收169
一、克劳斯硫回收简介170
二、克劳斯硫回收基本原理171
三、克劳斯硫回收的催化剂173
四、影响生产操作的因素176
五、工艺流程178
六、克劳斯硫回收装置的生产操作178
复习题182

第四章 甲醇生产技术184
第一节 甲醇概述184
一、甲醇的性质与用途184
二、国内外生产现状186
第二节 甲醇合成的基本原理190
一、化学平衡190
二、甲醇合成反应的速率191
第三节 甲醇合成的催化剂192
一、国内外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发展状况192
二、国外甲醇催化剂的生产情况192
三、国内研究开发概况193
四、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工业应用194
第四节 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196
一、温度196
二、压力197
三、氢与一氧化碳的比例197
四、空间速度197
五、惰性气体含量198
六、甲醇合成催化剂对原料气净化的要求199
第五节 甲醇合成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控制199
一、工艺流程199
二、操作控制201
第六节 甲醇合成反应器203
一、对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基本要求203
二、常用甲醇合成反应器203
第七节 甲醇的精馏205
一、精馏的目的205
二、粗甲醇中的杂质205
三、甲醇精馏的工业方法207
四、影响精甲醇质量的因素209
复习题210

第五章 二甲醚生产技术211
第一节 二甲醚概述211
一、二甲醚的性质211
二、二甲醚的用途211
三、二甲醚的生产方法214
第二节 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的基本原理215
一、化学平衡215
二、反应速率216
三、影响甲醇转化率的因素216
第三节 甲醇气相脱水催化剂218
一、催化剂简介218
二、JH202催化剂的工业应用219
第四节 甲醇气相脱水的工艺流程及反应器220
一、工艺流程220
二、反应器221
第五节 甲醇气相脱水的生产操作222
一、开车222
二、停车223
三、故障处理224
复习题225

第六章 醋酸生产技术226
第一节 概述226
一、醋酸的性质226
二、用途229
三、生产方法230
第二节 甲醇羰基化催化剂232
一、甲醇羰基化催化剂概况232
二、液相羰基铑催化剂的工业应用234
第三节 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的基本原理235
一、化学反应235
二、反应机理235
三、反应动力学236
四、反应条件对生产的影响237
第四节 甲醇羰基化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240
一、工艺流程240
二、主要设备242
第五节 甲醇羰基化的生产操作244
一、开车244
二、停车246
三、不正常情况及处理246
复习题247

第七章 煤液化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煤液化的意义248
二、煤液化的技术路线249
三、煤液化的发展历程249
第二节 煤直接液化253
一、煤与液体燃料油的区别253
二、煤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254
三、煤加氢液化的溶剂257
四、煤直接液化的催化剂260
五、煤加氢液化的工艺参数265
六、工艺流程268
七、煤液化粗油提质加工273
八、煤液化残渣的利用277
第三节 煤间接液化277
一、煤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278
二、F�睺合成催化剂282
三、F�睺合成的工艺条件288
四、煤间接液化的工艺流程290
第四节 煤间接液化与直接液化的对比299
一、液化原理对比299
二、对煤种的要求对比299
三、液化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对比300
四、液化工艺对集成多联产系统的影响对比300
五、液化技术的经济性对比301
六、结论301
复习题301
参考文献303

精彩书摘

  第二章 煤号化技市
  第一节 煤气化概述
  煤气化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或富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所用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煤气化是重要的洁净煤应用技术之一,也是发展现代煤化工重要的单元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工业和民用燃料气、化工合成原料气、合成燃料油原料气、制造氢燃料电池、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合成天然气和火箭燃料等。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煤气化在化工行业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原则上讲,所有的煤种都可用于煤气化生产,但由于受市场因素、资源条件以及气化技术和设备对煤种适应性等的限制,气化煤种多为褐煤、长焰煤、贫瘦煤和无烟煤,亦包括部分弱黏结煤。煤质的差异、煤炭作为社会能源物质的供应状况、价格因素及粒度等级,是造成气化技术的差别及其发展的原因。
  一、煤气的种类及成分
  煤气化所制得的煤气成分取决于燃料、气化剂的种类以及气化过程的条件。根据采用的气化剂和煤气成分的不同,通常将煤气分为以下几类。
  (1)空气煤气 以空气作为气化剂得到的煤气,这种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而且氮气的含量较多,可燃成分较少,热值很低,通常就地燃烧发电。如果用氧气(全部或部分)代替气化过程中使用的空气,则气化产物中的氮气含量减少,会不同程度地提高煤气的热值。

前言/序言

  随着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供应的日益紧张,整个化工行业出现了向煤化工倾斜的趋势,从而出现了现代新型煤化工。现代新型煤化工以大型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辅以大规模空气分离技术、先进的合成气净化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替代燃料和化工产品的生产。为适应现代煤化工生产的需要,介绍新型煤化工的生产知识,我们联合了河南几家大型煤化工企业,精选了目前煤化工项目中广泛采用的大规模空分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CO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甲醇合成、二甲醚生产、醋酸生产、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等生产工艺,对它们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生产操作要点进行了介绍。《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的内容主线为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及甲醇后续产品、煤液化等,而未涉及传统煤化工中的合成氨和煤焦化等内容。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理论够用,重视实践的特点。对成熟的生产工艺,全部给出了生产操作的要点,除可满足全日制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外,还可供有关煤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参考。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付长亮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义马气化厂张爱民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金才、祈新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义马气化厂张晓、高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鲁军。其中,付长亮编写绪论和第二章第一、二、三、四节;张爱民编写第二章第五、六节;鲁军编写第一章;马金才编写第三章;张晓编写第四章;祈新萍编写第五章和第六章;高波编写第七章。全书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蔡庄红审稿。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煤化工生产技术:基础、应用与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煤化工生产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涵盖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的各个环节,从煤炭的准备、气化、液化,到煤焦化、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典型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择、操作控制以及安全环保措施。 核心技术解析 煤炭气化技术: 详细介绍了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粉煤气化等主流气化技术,分析了不同气化方法的优缺点、适宜的煤种以及气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控制,例如温度、压力、氧煤比等。重点探讨了影响气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改进提高煤炭转化率和降低能耗。 煤炭液化技术: 阐述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主要煤炭液化技术。对于直接液化,详细讲解了催化剂的作用、反应条件的选择、产物的分离提纯工艺,以及面临的挑战,如副产物的处理和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对于间接液化,重点介绍了合成气(CO+H2)的制备、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反应机理、催化剂性能及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以及产物油的精炼过程。 煤焦化技术: 深入分析了现代煤焦化工艺,包括干馏过程、焦炉结构、热回收利用技术。详细介绍了焦炉操作的要点,如装煤、加热、出焦的工艺参数控制,以及副产物(焦油、氨水、苯等)的回收与深加工。强调了焦化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脱硫、脱氨、除尘等措施。 煤制甲醇技术: 详细讲解了合成气制甲醇的工艺流程,包括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类型(如固定床、流化床)、催化剂的选择(如铜基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探讨了影响甲醇产率和纯度的因素,以及甲醇在化工领域作为基础原料的广泛应用。 煤制烯烃技术(MTO/MTP): 重点介绍了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制烯烃(MTO)或甲醇制丙烯(MTP)技术生产乙烯和丙烯。详细解析了催化剂(如沸石分子筛)的作用机理、反应器类型(如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工艺参数。强调了该技术在解决烯烃资源短缺、促进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意义。 煤制乙二醇技术: 深入探讨了煤基乙二醇的生产路线,特别是利用合成气制备二甲醚,再通过二甲醚氧化、酯化、加氢等过程制备乙二醇的工艺。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催化剂、反应条件以及产物分离纯化技术。 工艺流程与设备 本书详细描绘了各类煤化工工艺的典型流程图,并对关键设备进行介绍,包括: 气化炉: 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等。 液化反应器: 浆态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费托合成反应器等。 焦炉: 炭化室、加热道、集气管等。 合成气净化设备: 变换器、CO2吸收塔、CO催化转化器、硫回收装置等。 合成反应器: 甲醇合成反应器、MTO/MTP反应器、费托合成反应器等。 分离提纯设备: 精馏塔、吸收塔、膜分离装置等。 操作控制与安全环保 操作控制: 强调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参数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组分等关键参数的在线监测与调节,以确保生产的稳定、高效和安全。 安全生产: 详细阐述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火灾、爆炸、中毒、设备故障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重点介绍了密闭操作、通风换气、个体防护、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环境保护: 深入分析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其污染物,并介绍了相应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如废水生化处理、催化燃烧、吸附脱硫、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强调了绿色煤化工的发展理念。 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书还将探讨煤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例如: 能源领域: 煤制合成气作为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供热。 化工领域: 煤制甲醇、烯烃、乙二醇等是生产塑料、化纤、溶剂、橡胶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精细化工领域: 通过煤化工可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 最后,本书还将展望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如: 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如煤基特种化学品、高性能材料。 智能化、绿色化生产: 推广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并致力于实现清洁生产、低碳排放。 煤炭与其他能源协同: 探索煤炭与天然气、生物质等能源的耦合技术,优化能源结构。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CCUS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 本书旨在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煤化工生产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为我国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低价值的资源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技术感到好奇,而煤化工正是其中的典范。《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走进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煤制甲醇”技术的详细讲解。我了解到,煤炭通过气化产生的合成气(CO+H2),是合成甲醇的直接原料。书中介绍了各种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如铜基催化剂,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同时,详细阐述了甲醇合成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我了解到,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甲醛、乙酸、烯烃等多种下游产品。书中还提到了“煤基甲醇”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煤炭作为一种丰富的资源,如何通过现代化工技术,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各种产品。

评分

初次拿到《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这本书时,我有些犹豫,担心它会像许多专业书籍一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图表,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似乎深谙教学之道,将复杂的技术问题分解成一个个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单元。书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煤焦化”过程的讲解。从炼焦煤的选择,到高温干馏的过程,再到焦炭、焦油、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细致入微。我通过书中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高炉中红彤彤的焦炭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又如何成为炼钢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书中还对煤焦油的深加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其组分的分析和提炼,以及如何从中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这让我认识到煤焦化不仅仅是生产焦炭,更是一个综合性的资源利用过程。此外,书中对煤气净化和利用技术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成分,如何有效地将其净化并转化为工业燃料或化工原料,是提高煤化工经济效益的关键。这本书让我对煤化工的传统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工程智慧。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一直对“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业过程充满好奇,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煤炭液化”技术的介绍。我知道,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液态的燃料油或化工原料,这对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详细介绍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主要的煤炭液化技术。对于直接液化,我了解了其反应原理、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工艺流程。对于间接液化,我重点学习了如何先将煤炭气化生成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等催化过程,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书中对不同液化技术的优缺点、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能够全面地理解这些技术。我还对书中关于“煤制柴油”、“煤制汽油”等产品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是如何通过先进的化工技术,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场知识的盛宴中,我被邀请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宾客。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指南。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知识点,更是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和联系。《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名称和参数,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场景。我记得书中对“费托合成”的详细阐述,从催化剂的选择到反应条件的控制,再到产品的分离提纯,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工程的智慧。我了解到,这项技术是如何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这让我对煤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环境友好型煤化工技术的介绍也让我眼前一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减少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煤化工技术,还探讨了诸如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等前沿技术,这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我个人认为,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一次深入的工业现场考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业技术感到着迷,而煤化工无疑是其中的代表。《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领我一步步走进现代煤化工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煤气化”技术的详尽解读。从最基础的煤与气化剂(如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到各种气化炉(如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的设计特点和操作要点,再到合成气(CO+H2)的组分分析和后续利用,每一个方面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了解到,气化技术是煤化工的“心脏”,它将固态的煤转化为气态的合成气,为后续的化学合成提供了基础。书中对不同气化工艺在不同煤种和应用条件下的优劣势分析,让我能够辩证地看待这些技术,并理解它们是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加压气化”技术的描述,它如何提高反应效率,减少设备体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是科学原理与工程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充满了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实验室。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变废为宝、创造价值的工业技术非常着迷,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正是这样的宝藏。我非常喜欢书中对“煤焦油加工”的详细阐述。我知道,煤焦油是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这本书不仅分析了煤焦油的主要组分,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分馏、萃取、结晶等工艺,将其分离提纯,获得各种有用的化学品。我了解到,煤焦油是生产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的来源,这些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树脂等领域。书中对“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介绍,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的增值空间和广阔前景。我还对书中关于“煤焦油作为改性剂”的应用进行了了解,比如在沥青改性、陶瓷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煤化工技术的多元化和创新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煤炭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更是一种宝贵的化学资源,通过科学的加工和利用,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评分

我一直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惊喜、不断拓展视野的过程。《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学习的期待。它不像一本死板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本充满故事的导览手册,将枯燥的工业知识演绎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煤制乙烯”和“煤制丙烯”等烯烃生产技术的介绍。我了解到,煤炭可以通过气化生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转化为甲醇,再由甲醇脱水生成乙烯和丙烯。这个过程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在书中,作者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语言,将整个流程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对“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细节进行了深入了解,包括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机理以及工艺条件的优化。我知道,乙烯和丙烯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原料,而煤制烯烃技术的出现,为我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煤炭作为一种基础能源,是如何通过现代化工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各种材料。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百科全书,让我对煤化工这个庞大的工业领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我一直对能源的生产过程非常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似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业技术。当我翻开《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时,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像我之前担心的那样,用枯燥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将我拒之门外。相反,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工艺流程。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细致剖析,比如煤炭的预处理、气化、液化、合成等等,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和原理说明,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整个过程的运作机制。书中的插图和表格更是锦上添花,它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变得易于理解。我曾是一名对煤化工一无所知的学生,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煤化工车间,亲眼见证着煤炭如何一步步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能源和化工产品。书中对不同煤种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工艺中的应用差异的介绍,也让我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所描述的“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技术印象深刻,它们不仅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技术,更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对“煤化工”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解读,不再是简单的“烧煤”,而是包含了无数精妙的科学原理和先进的工程技术。

评分

当我翻开《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时,我曾设想过这是一本充满专业术语和复杂图表的书。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却远超我的预期。作者用一种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将煤化工这个庞大的体系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煤化工产品及其应用”的部分。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生产技术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拓展了煤化工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我了解到,煤化工不仅仅生产燃料,更生产了无数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比如,书中提到的合成氨、尿素等化肥,它们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而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则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医药等的重要原料。我还对书中关于“煤基化工中间体”的介绍印象深刻,它们是连接煤炭和终端产品的桥梁。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煤化工产业已经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能源供应的保障,更是新材料、新技术的驱动力。这本书让我对“煤化工”有了更宏观、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读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知识的“洗礼”。它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智慧的传递。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技术感到由衷的敬佩,而煤化工正是这样一种充满魅力的领域。书中对“煤气净化与利用”的详尽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煤气,如合成气、焦炉煤气等,都含有一定的杂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等,这些杂质不仅影响后续的化学反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煤气进行净化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种脱硫、脱硝、除尘技术,以及它们的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特点。我特别对“干法脱硫”技术和“湿法脱硫”技术进行了对比学习,理解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此外,书中对煤气的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努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一项成功的工业技术,离不开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对环境的责任担当。

评分

现代煤化工技术,作为职业化教材,还不错

评分

本书精选目前煤化工项目采用的大规模空分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CO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甲醇合成、二甲醚生产、醋酸生产、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等生产工艺,对他们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生产操作要点进行了介绍。在内容上突出理论,重视实践,对成熟的工艺全部给出生产操作要点,除可满足全日制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外,还可供有关煤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参考。

评分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虽是一本教材,但是对于自己想要普及这方面的只是还是很有帮助的

评分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理论够用,重视实践的特点。对成熟的生产工艺,全部给出了生产操作的要点,除可满足全日制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外,还可供有关煤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参考。

评分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对现代新型煤化工的主要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生产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醋酸生产技术、煤液化七章。在各章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目前煤化工发展的现状,突出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大规模空分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气化技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耐硫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低压甲醇合成、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甲醇液相羰基化制醋酸等新工艺。

评分

平心而论,《禁卫军之树》的悬疑一线,并不算多么石破天惊,真相展开的过程中规中矩,解答大体在预料之中。对于前半本书铺陈开来的华丽众生相而言,结尾的收束甚至显得有些过分简洁与单薄。但作者显然志不在此,撑起《禁卫军之树》的,实际上是那些俯拾即是的微妙细节:伊斯坦布尔人声鼎沸的喧哗集市;尘封数百年历史的皇家书库;迷宫般幽深的苏丹寝宫;热气蒸腾的土耳其浴室……历经千年风起云落的伊斯坦布尔,伫立于亚欧大陆携手之地,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交错之时,文化与制度的传承碰撞,令这个城市恰似雅西姆烹制的一锅“巴卡巴吉”浓汤,百味纷纭,在宗教和政治的漩涡中心逡巡迷乱,不知何去何从。“一千五百年的辉煌,一千五百年的权力。十五个世纪的腐败、政变和妥协。一个充满清真寺、教堂、犹太教堂的城市,一个到处是市场、商业中心的城市。这里充斥的商人、士兵和乞丐。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它人满为患、贪婪无比。”

评分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付长亮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义马气化厂张爱民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金才、祈新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义马气化厂张晓、高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鲁军。其中,付长亮编写绪论和第二章第一、二、三、四节;张爱民编写第二章第五、六节;鲁军编写第一章;马金才编写第三章;张晓编写第四章;祈新萍编写第五章和第六章;高波编写第七章。全书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蔡庄红审稿。

评分

作为教材来说还可以,有点笼统

评分

时至今日,推理悬疑一脉的小说日益朝着“旁逸斜出”的方向延伸,其作为类型文学的独特疆域,和主流文学之间已然不那么泾渭分明。几十年前古典解谜风格的推理小说巅峰殊难超越,以及文学多样性的风起云落,使得诸多以侦探推理为本的作家将笔触向外荡开,固然是一大因由;而另一方面,此一类型小说之“悬念至上”的特性,反过来也促成不少作家由外部涉足其间,借悬疑的构架自抒胸臆内的趣事奇闻。埃德加•爱伦•坡奖作为侦探推理小说界的名牌奖项,倒也乐得推波助澜,2007年该奖项的最佳小说花落历史学者贾森•古德温的小说处女作《禁卫军之树》,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百多年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引向王朝背影中、历史转角处的一簇机缘流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