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教學目標明確,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
教學方法靈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內容先進,強調計算機在各專業中的應用
教學模式完善,提供配套的教學資源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Protel電路設計教程》介紹當前比較流行的電子綫路設計軟件——Protel DXP,主要內容包括原理圖、電路闆圖的繪製,元件圖和元件封裝圖的繪製,以及電路仿真分析; 詳盡介紹瞭各種設計對象的屬性設置方法、繪製方法和編輯方法,以及各類文件的設計步驟及其具體操作方法。在介紹的過程中,配閤具體例子進行講解,並提醒學習者在各操作步驟中需要特彆注意的事項。同時,還針對Protel DXP與Protel 99se的不同之處進行瞭簡單的比較說明。
《Protel電路設計教程》適閤用於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教材和教師的參考用書,也適閤作為初次學習Protel DXP電路設計的技術人員和有一定Protel軟件使用基礎人士的工具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ProtelDXP設計基礎
1.1 Protel的發展及主要特性
1.2 ProtelDXP運行的係統要求
1.3 熟悉ProtelDXP設計環境
1.3.1 進入ProtelDXP設計環境
1.3.2 ProtelDXP的設計環境
1.4 ProtelDXP的文件管理
1.5 電路闆設計步驟
第2章 原理圖設計環境
2.1 進入原理圖設計環境
2.1.1 新建PCB項目文件
2.1.2 新建原理圖文件
2.1.3 把原理圖文件導入項目文件中
2.2 原理圖設計環境的設置
2.2.1 Design\DocumentOptions
2.2.2 Tools\SchematicPreferences
2.3 元件庫管理器
2.3.1 元件庫管理器麵闆
2.3.2 添加/刪除元件庫
2.3.3 查找元件
2.3.4 放置元件
2.4 原理圖模闆的應用與設計
2.4.1 調用原理圖模闆
2.4.2 自定義原理圖模闆
練習題
第3章 原理圖的繪製
3.1 原理圖畫圖工具的使用
3.1.1 導綫
3.1.2 總綫、總綫分支和網絡標號
3.1.3 電源地綫符號
3.1.4 輸入輸齣端口
3.1.5 節點
3.1.6 其他畫圖工具
3.2 設置元件屬性
3.2.1 元件屬性對話框
3.2.2 快捷修改元件序號及參數
3.3 原理圖的編輯
3.3.1 選擇元件
3.3.2 調整元件位置
3.3.3 元件的復製、剪切、粘貼和刪除
3.4 繪製原理圖示例
3.5 編譯工程
3.5.1 設置編譯工程選項
3.5.2 編譯工程
3.6 生成網絡錶
3.7 有關元件的報錶文件
3.7.1 元件報錶
3.7.2 元器件交叉參考錶
練習題
第4章 元件圖的繪製
4.1 集成元件庫概述
4.2 元件圖設計環境及管理器
4.2.1 進入元件圖設計環境
4.2.2 元件圖設計管理器
4.3 元件圖繪製工具的使用
4.3.1 繪圖工具箱
4.3.2 IEEE工具箱
4.3.3 對齊柵格工具菜單
4.4 元件圖的設計
4.4.1 建立元件庫
4.4.2 更改元件名
4.4.3 繪製元件的第一個部件
4.4.4 繪製元件的第二個部件
4.4.5 繪製元件的電源地綫引腳
4.4.6 設置元件的描述特性和其他屬性參數
4.5 元件庫的調用及更新
4.6 有關元件庫的報錶文件
4.6.1 元件報錶
4.6.2 元件庫報錶
練習題
第5章 印刷電路闆設計基礎
5.1 印刷電路闆基礎知識
5.2 電路闆闆層的管理
5.3 電路闆設計環境的設置
5.3.1 電路闆選項設置
5.3.2 電路闆參數設置
5.4 電路闆管理器
練習題
第6章 人工製作電路闆
6.1 放置電路闆設計對象
6.1.1 銅膜綫
6.1.2 焊盤
6.1.3 過孔
6.1.4 圓和圓弧
6.1.5 填充
6.1.6 覆銅
6.1.7 字符串
6.1.8 元件封裝
6.1.9 直綫
6.1.1 0坐標
6.1.1 1尺寸綫
6.1.1 2設置坐標原點
6.1.1 3焊盤補淚滴
6.2 電路闆的編輯
6.2.1 設計對象的調整
6.2.2 選取元件封裝
6.2.3 移動設計對象
6.2.4 排列元件封裝
6.2.5 剪切、復製和粘貼元件
6.2.6 刪除元件
6.3 定義電路闆
6.3.1 人工定義電路闆
6.3.2 利用嚮導新建PCB文件
練習題
第7章 自動布綫畫電路闆
7.1 調入網絡錶
7.2 元件的布局
7.2.1 自動布局
7.2.2 手動布局
7.3 電路闆的設計規則設置
7.3.1 設計規則工作界麵介紹
7.3.2 電氣特性的設置
7.3.3 布綫規則設置
7.3.4 錶貼式元件特性設置
7.4 自動布綫與清除布綫
7.4.1 自動布綫
7.4.2 清除布綫
7.5 有關電路闆圖的報錶文件
練習題
第8章 元件封裝圖的繪製
8.1 元件封裝圖設計環境及管理器
8.2 元件封裝圖的設計
8.2.1 人工製作元件封裝
8.2.2 利用嚮導製作元件封裝
8.3 元件封裝管理
練習題
第9章 電路仿真
9.1 電路仿真的基本步驟
9.2 常用元件參數設置
9.2.1 電阻器設置
9.2.2 電容器
9.2.3 電感器
9.2.4 石英晶體
9.2.5 二極管
9.2.6 三極管
9.2.7 場效應管
9.2.8 繼電器
9.2.9 熔絲
9.2.10 變壓器
9.2.11 集成電路
9.2.12 兩種專用仿真元件
9.2.13 仿真數學函數
9.3 仿真激勵源
9.3.1 直流源
9.3.2 正弦信號源
9.3.3 脈衝信號源
9.3.4 分段綫性源
9.3.5 調頻信號源
9.3.6 指數函數激勵源
9.4 仿真分析設置
9.4.1 常規設置
9.4.2 OperatingPointAnalysis工作點分析
9.4.3 Transient/FourierAnalysis瞬態特性分析和傅立葉分析
9.4.4 DCSweepAnalysis直流掃描分析
9.4.5 ACSmallSignalAnalysis交流小信號分析
9.4.6 NoiseAnalysis噪聲分析
9.4.7 Pole�瞆eroAnalysis極點�擦愕惴治�
9.4.8 TransferFunctionAnalysis傳遞函數分析
9.4.9 TemperatureSweep溫度掃描分析
9.4.1 0ParameterSweep參數掃描分析
9.4.1 1MonteCarloAnalysis濛特卡洛分析
9.4.1 2AdvancedOptions高級選項設置
9.5 波形顯示器的設置與操作
9.5.1 仿真結果顯示區域
9.5.2 SimData麵闆
9.5.3 仿真結果標簽頁
9.6 仿真實例
9.6.1 仿真步驟及注意事項
9.6.2 仿真練習
附錄A 菜單命令
精彩書摘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印製電路闆加工工藝的不斷革新,新的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芯片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各種各樣的電子綫路輔助設計工具也在不斷地推腖齣新。Protel DxP是A1tium公司於2004年推齣的新版本的電路設計軟件。該軟件能實現從概念設計、頂層設計到輸齣生産數據以及它們之間的所有分析驗證和設計數據的管理,是第一個將所有設計工具集於一身的闆級設計係統,電子設計者從最初的項目模塊規劃到最終形成生産數據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設計方式來實現。Protel DXP運行在優化的設計瀏覽器平颱上,並且具備當今所有先進的設計特點,能夠處理各種復雜的PCB設計過程,是當前EDA設計的主流軟件。
1.1 PrOtel的發展及主要特性
1988年,美國的ACCEL Technologies Inc公司推齣瞭世界上第一個電子綫路設計自動化軟件——TANGO軟件包。隨後不久,A1tium公司的前身Protel Technology公司推齣瞭Protelfor DOS,它是第一代基於DOS的Protel軟件。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計算機硬件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Windows操作係統的推齣,Protel Technology公司推齣瞭基於Windows的Protel軟件——Protel for Windows 1.0版,隨後Protel公司又於1994年推齣瞭Protel for Windows 2.0版,於1997年推齣瞭Protel for windows 3.0版。到1998年,Protel公司推齣瞭Protel 98,並且極大地改進瞭自動布綫技術,使電路闆的自動布綫開始真正實用。之後,又推齣瞭Protel 99和Protel 99se。
2001年,Protel Technology公司更名為Altium公司,到2002年下半年,公司推齣Protel DXP,給用戶帶來瞭全新的感覺。ProteI DXP采用優化的設計瀏覽器,把設計輸入仿真、PCB繪製編輯、拓撲自動布綫、信號完整性分析和輸齣等技術完美融閤,為用戶提供瞭全新的設計解決方案。
Protel DXP集成瞭多種工具軟件,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原理圖設計係統。用來設計電路原理圖,也可以對電路原理圖進行仿真。
·印刷電路闆設計係統。用來設計印刷電路闆,生成相關設計文件,送至工廠加工電路闆。它可以由電路原理圖直接生成,與電路原理圖有著緊密的聯係。
·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設計係統。用來在可編程邏輯器件中設計數字電路,對於原理圖和電路闆設計係統來說,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係統。
前言/序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電子工業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相應電路闆的製作工藝越來越復雜,利用計算機來設計製作原理圖和電路闆的軟件應運而生,而Protel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Protel自問世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從DOS環境下的Protel for DOS到基於Windows的Protel for Windows 1.0,再到Protel 98、Protel 99、Protel 99se,版本在不斷地更新換代,近年來又先後推齣瞭Protel DXP、AD6等版本。新版本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從目前的生産使用環節來看,Protel DXP已逐步呈現齣取代Protel 99se的趨勢,因此學習Protel DXP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書主要介紹Protel DXP的使用。
Protel DXP在操作上更加便捷,電路闆設計規則設置的功能更加強大,原理圖中的元件圖編輯更加方便,元件庫集成度更高。除此之外,還支持FPGA的多樣設計輸入和VHDL的仿真等。因此,Protel DXP的綜閤功能更加強大,能夠滿足更多電子工藝設計的需求。
本書在編著的過程中考慮到以下兩種設計者類型: 首次接觸Protel軟件的設計者和曾經學習過Protel 99se或更早版本的有一定基礎的電路闆設計人員。有針對性地將學習本軟件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Protel DXP與Protel 99se之前版本的不同之處進行重點介紹,並結閤一定實例,以達到使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真正掌握Protel軟件使用方法的目的。
本書共由9章和1個附錄組成。
第1章主要介紹Protel軟件的發展過程,Protel軟件的運行環境,基礎Protel DXP的文件管理部分,屬於瞭解內容,但也是學習Protel DXP的基礎。
第2章主要介紹原理圖設計環境的設置,原理圖中元件庫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原理圖模闆的設計。本章是繪製原理圖的基礎,掌握本章內容可以設置原理圖設計環境,以使它們可以為繪製原理圖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3章主要介紹原理圖中設計對象的放置方法,原理圖的編輯,以及有關原理圖報錶文件的生成。原理圖是仿真和製作電路闆的基礎,因此本章是讀者需要重點掌握的部分。
第4章主要介紹元件圖的繪製方法。原理圖的主要設計對象即為元件,Protel DXP提供瞭非常豐富的集成元件庫,但不可避免地還有一些元件是集成元件庫中找不到的,因此需要設計者自己繪製元件圖。
第5章主要介紹電路闆相關的基礎知識和電路闆設計環境的設置。要學習製作電路闆首先要瞭解各個闆層的功能,因此,瞭解電路闆的相關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6章主要介紹電路闆中設計對象的放置方法及其屬性的設置,並說明瞭定義電路闆的方法。電路闆的定義在製作電路闆的過程中是最基本的內容,如果不能定義電路闆則無法展開後續電路闆的製作工作。
第7章主要介紹電路闆的布局、布綫的方法,以及電路闆設計規則的設置。本章是電路闆製作的關鍵所在,是讀者需要掌握的重中之重。
第8章主要介紹元件封裝圖的繪製方法。與原理圖中的元件圖類似,元件封裝圖也是電路闆中的重要設計對象,設計者可以根據買到的元件實際尺寸來繪製所需的元件封裝圖,以使元件封裝符閤電路闆的安裝要求。
第9章主要介紹仿真原理圖的繪製,仿真分析的設置以及仿真結果的分析。仿真並不是Protel DXP的強項,但是如果能在製作電路闆之前對原理圖進行仿真,就可以更好地瞭解電路圖是否能夠符閤設計者的要求。
附錄A: Protel DXP菜單命令。將Protel DXP中常用的菜單命令進行逐一介紹。方便讀者在使用軟件時進行查找。
《深入探索:現代電子工程的基石與實踐》 在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電子工程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進,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智能手機的掌上便捷,到物聯網的萬物互聯,再到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電子技術的進步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強大引擎。本書《深入探索:現代電子工程的基石與實踐》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實踐性的視角,去理解和掌握驅動這些變革的核心電子工程原理與技術。我們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軟件的教學,而是著眼於電子設計背後更普適、更底層的知識體係,讓您具備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應對未來更加復雜和多變的挑戰。 第一篇:電子電路的理論基石——信號、元件與係統 在開始任何實際的電路設計之前,紮實的理論功底是必不可少的。本篇我們將從最基礎的信號概念入手,解析不同類型的電信號(直流、交流、脈衝、射頻等)的特性及其數學描述,為後續的電路分析奠定基礎。 信號的本質與分析: 我們將深入探討傅裏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數學工具在信號分析中的應用,理解信號的頻譜特性,這對於高頻電路設計、濾波器設計以及通信係統分析至關重要。信號的噪聲、失真等問題也將被納入考量,並介紹相應的抑製與補償方法。 核心電子元件的物理原理與特性: 本節將聚焦於電子設計中最基礎的無源元件(電阻、電容、電感)和有源元件(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運算放大器等)。我們不僅會介紹它們的電路符號和基本功能,更會深入挖掘其內在的物理工作原理,例如PN結的形成與導通機製、BJT的電流放大作用、MOSFET的柵控導電原理、運算放大器的差分輸入與虛短虛斷特性等。理解瞭這些原理,纔能更好地選擇閤適的元件,並預測它們在電路中的行為,從而避免一些常見的“玄學”問題。 基本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基於對元件的理解,我們將係統地介紹各種基本電路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流電路的基爾霍夫定律、節點分析法、網孔分析法;交流電路的相量法、阻抗概念;以及瞬態響應分析。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引導讀者設計和分析一些基礎的模擬電路,如放大器(單級、多級)、濾波器(低通、高通、帶通、帶阻)、穩壓電源等。我們將強調設計流程、參數選取原則以及如何通過仿真工具(例如SPICE係列仿真器)來驗證設計,但仿真僅僅是工具,原理理解纔是關鍵。 第二篇:數字邏輯與微控製器——現代電子係統的“大腦” 當今絕大多數電子係統都離不開數字邏輯和微控製器的參與。本篇將帶領讀者走進數字世界的殿堂。 數字邏輯基礎: 從布爾代數齣發,我們將介紹邏輯門(AND, OR, NOT, XOR等)及其組閤邏輯電路(編碼器、譯碼器、多路復用器、加法器等)的設計與分析。接著,我們將學習時序邏輯電路(觸發器、寄存器、計數器、狀態機)的工作原理,理解時鍾信號的作用以及如何構建具有記憶功能的電路。 微控製器架構與原理: 本節將深入講解微控製器的內部架構,包括CPU核心、存儲器(RAM, ROM)、輸入/輸齣(I/O)端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控製器、通信接口(UART, SPI, I2C等)的功能和工作方式。我們將重點介紹指令集、尋址方式以及中斷機製,幫助讀者理解微控製器是如何執行程序的。 嵌入式係統開發: 我們將引導讀者掌握嵌入式係統開發的基本流程,包括硬件選型、軟件開發環境的搭建、C語言編程在微控製器上的應用、以及調試技巧。我們將通過經典的實驗項目,如LED閃爍、按鍵掃描、LCD顯示、ADC數據采集、PWM信號生成等,讓讀者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體驗從硬件到軟件的完整設計過程。本書不會局限於某一特定型號的微控製器,而是介紹通用性的原理和方法,使讀者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平颱的開發。 第三篇:信號處理與通信原理——信息的傳輸與轉化 電子技術的核心在於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輸。本篇將聚焦於信號處理與通信領域。 模擬信號處理: 除瞭基礎的濾波器,我們將探討更高級的信號處理技術,如混響、迴聲、均衡等在音頻處理中的應用;振蕩器的工作原理與分類,以及在信號生成中的作用。 數字信號處理(DSP)基礎: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DSP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節將介紹離散時間信號、采樣定理(奈奎斯特定律)及其對數字化的影響。我們將深入講解離散傅裏葉變換(DFT)和快速傅裏葉變換(FFT)算法,理解它們在頻譜分析中的威力。此外,還將介紹數字濾波器(IIR, FIR)的設計原則與實現。 通信係統基礎: 我們將從通信係統的基本框圖入手,講解信源、信道、噪聲、調製、解調等關鍵概念。AM、FM、PM等模擬調製技術,以及ASK、FSK、PSK、QAM等數字調製技術的原理與特性將被詳細闡述。錯誤檢測與糾正碼(海明碼、循環冗餘校驗等)將在信息可靠傳輸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將對其基本原理進行介紹。 第四篇:現代電子設計方法與實踐——係統化思維與工程能力 在掌握瞭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後,本篇將引導讀者將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係統化的設計思維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電源設計與管理: 穩定可靠的電源是所有電子係統的生命綫。我們將深入探討綫性穩壓器和開關穩壓器的工作原理、設計考量,以及電源效率、紋波抑製、瞬態響應等關鍵性能指標。 PCB布局布綫藝術與規則: 電子産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PCB的設計。本節將講解PCB設計流程,重點關注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電磁兼容性(EMC)等高級議題。我們將討論阻抗匹配、過孔設計、地綫處理、電源層和地層設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信號串擾和輻射。 嵌入式係統集成與調試: 將分散的硬件模塊和軟件代碼整閤成一個完整的係統,並進行有效的調試,是工程實踐中的關鍵環節。我們將討論係統集成中的常見問題,如接口兼容性、時序配閤、資源分配等,並介紹各種調試技術和工具,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JTAG調試器等,幫助讀者提升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 可靠性、安全性與新發展趨勢: 電子産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産品在不同環境下的可靠性指標,以及相關的安全標準與認證。同時,本篇還將展望電子工程領域的新發展趨勢,如低功耗設計、物聯網(IoT)應用、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射頻與微波電路設計等,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潛能。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 強調基礎理論的深度挖掘,同時輔以豐富的工程實踐指導,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係統化知識體係: 覆蓋電子工程的多個核心領域,構建一個完整、連貫的學習路徑。 普適性與前瞻性: 聚焦於通用原理和方法,而非特定工具的操作,為讀者應對快速發展的技術變革做好準備。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通過引導讀者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其工程思維和創新能力。 《深入探索:現代電子工程的基石與實踐》將是你邁嚮卓越電子工程師之路的堅實起點,是你在不斷進步的科技浪潮中,擁有獨立思考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