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余光中/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书号 9787519436780
CIP分类 I267
定 价 49.90元
开本/尺寸 32开/145×210mm
印张/页数 9.75/312
建议上架 ·文学
同类参考 贾平凹 作品:《游戏人间》《自在独行》
目标读者 大众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记见闻、感情经历、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随感这五部分内容。
在这本书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物质支撑人的生活,而信念支撑人的灵魂。人生这趟旅途,“去向远方”是每个人生命中浪漫的冲动,也是每个人对抗孤独与现实的力量之源。
我们的生命,短暂却又漫长,短暂的是外在的物质和时光,而漫长的是人的追寻还有信仰。
愿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拥有美满的人生和丰盈的信仰!
目录
章 南半球的冬天
你是旅客,短暂也是的,
血肉之身也是形而上的。
现在你终于不忙了,
似乎可以想一想灵魂的问题,而且似乎会有答案。
听听那冷雨 /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
望乡的牧神 / 那年的秋天像一段雏形的永恒
众岳峥峥 / 宇宙之大是人人所共有的
山色满城 / 那三亿五千万年的巨灵醒在半空中
雨城古寺 / 你是旅客,短暂的也是永恒的
不朽,是一堆顽石 / 什么都不说,却说得多
南半球的冬天 / 一杯酒握着,不知该邀谁对饮
伊瓜苏拜瀑记 / 瀑布的一生是一场慢性的自杀
第二章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所谓恩情,
是爱加上辛苦再乘以时间,
所以是有增无减,
且因积累而变得深厚。
何以解忧 / 悲哀因分担而减轻,
喜悦因共享而加强
日不落家 / 人生有一个半童年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 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
我的四个假想敌 / 女儿是父的
天方飞毯,原来是地图 / 地图是地球的画像
九九重九,究竟多久? / 一个人真有天才,
就得省着点用
地图 / 既然娶到这个岛屿为妻,
就该把蜜月过长
第三章 寂寞是耐听的音乐
人生一世,
贪嗔兼痴,
自有千般因缘,种种难舍。
雪泥鸿爪,谁能留得住,记得清呢?
牛蛙记 / 寂寞,是耐听的音乐
花鸟 / 美也是有代价的
沙田山居 / 山什么也不说,
只是鸟雀争噪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
尺素寸心 / 写信是对人的周到,写日记是对自己周到
催魂铃 / 旧时光里,一切都那么地久天长
娓娓与喋喋 / 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
假如我有九条命 / 从从容容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
朋友四型 /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
借钱的境界 /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
幽默的境界 / 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
第四章 何时你才能面对自己
发现自己的内心,
需要性格的力量。
唯勇敢者敢单独面对自己;
唯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
高速的联想 / 人进一步,神便退一步,从此,人更自由了
秦琼卖马 / 车性即人性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 要闭起耳朵,远不如闭起眼睛那么容易
开你的大头会 / 观人若能入妙,更饶奇趣
没有邻居的都市 / 何时你才能面对自己?
第五章 唯清醒可以保持自由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
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
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所以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
山盟 / 太阳抚摸的,有他要用脚踵去膜拜
猛虎与蔷薇 / 完整的人生应该拥有两种至高境界
逍遥游 / 唯清醒可以保持自由
黑灵魂 / 月光下,我窥见我们窥不见的一切
登楼赋 / 街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你却看不清一张脸
钞票与文化 / 若说诗中无钱,钱中又何曾有诗?
精彩试读
那年的秋季特别长,像一段雏形的永恒。我几乎以为,站在四围的秋色里,那种圆溜溜的成熟感,会永远悬在那里,不坠下来。终于一切瓜一切果都过肥过重了,从腴沃中升起来的仍垂向腴沃。每到黄昏,太阳也垂垂落向南瓜田里,红橙橙的,一只熟得不能再熟下去的,特大号的南瓜。日子就像这样过去。晴天之后仍然是晴天之后仍然是完整无憾饱满得不能再饱满的晴天,敲上去会敲出音乐来的稀金属的晴天。就这样微酩地饮着清醒的秋季,好怎么不好,就是太寂寞了。在西密歇根大学,开了三门课,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信。但更多的时间,我用来幻想,而且回忆,回忆在有一个岛上做过的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一直到半夜,到半夜以后。有些事情,曾经恨过的,再恨一次;曾
经恋过的,再恋一次;有些无聊,甚至再无聊一次。一切都离我很久,很远。
——《望乡的牧神》
年轻的时候,大概可以躲在家庭的保护伞下,不容易受伤。到了中年,你自己就是那把伞了,八方风雨都躲不掉。然则,何以解忧?
曹操说:“唯有杜康。”
——《何以解忧》
当然,再长的旅途也会把行人带回家来,靴底黏着远方的尘土。世界上一切的桥,一切的路,无论是多少左转右弯,后总是回到自己的门口。然则出门旅行,也不过像醉酒一样,解忧的时效终归有限,而宿酲醒来,是同样的惘惘。
——《何以解忧》
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写火车的诗很多,我自己都写过不少。我甚至译过好几首这
样的诗,却喜欢土耳其诗人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的这首: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1984 年5 月7 日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电钟不停, 里程表不断地跳动, 我和那辆得胜小车(Datsun200L)告别时,它已经快满四岁,里程表上已记下两万一千多英里了。这里程,已近乎绕地球的一圈。四年的岁月悠悠转,又兜回了原地,那一切的峰回路转,水远山长,在那迷目的反光小镜里,名副其实都变成“前尘”了。
——《秦琼卖马》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完整的人生应该兼具这两种至高的境界,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像现代人一样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
作者简介
余光中
在生命里从容漫步的诗人 在时光中畅快漂泊的旅客
余光中先生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还曾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2015年7月,获得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是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批评家和翻译家。
《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心灵的远足。余光中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沉醉的力量,他能将最抽象的哲理,用最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书中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既有青春的激昂,也有中年的沉思,更有老年的淡然。他笔下的“长长的路”,并非仅仅指物理空间的距离,更是人生旅途中的时间跨度,是我们在岁月中留下的足迹,是我们在经历中获得的成长。他对于“慢慢走”的强调,是一种对浮躁的告诫,一种对本真的呼唤。他让我们去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在认真地活着,是否真的在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情感的捕捉,那种细腻而又深刻的洞察力,仿佛能洞悉人心最隐秘的角落。他笔下的爱,有如涓涓细流,绵长而深远;他笔下的孤独,有如暗夜繁星,清冷而璀璨。这本书,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觉回甘。它不提供廉价的安慰,也不贩卖空洞的鸡汤,它只是用最真诚的态度,与你一同品味人生的甘苦,一同走过漫漫人生路。
评分读完余光中先生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仿佛一面陈旧的镜子,映照出人生旅途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熟悉的风景,那些曾经的悸动,都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余光中先生以其独有的细腻笔触,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难以言说的思绪,化作了隽永的文字,让人在阅读中不断与自己对话,与过往对话。他写下的不仅仅是关于“路”的长度,更是关于“走”的过程,是关于人生中那些弯弯绕绕,起起伏伏,却又无比珍贵的体验。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描摹,那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带着一种释然的豁达,仿佛是在提醒我们,无论路有多长,风景有多美,最终都要学会与时间握手言和,慢下来,去感受,去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意象,都像是被精心打磨过的宝石,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茅塞顿开的书,也不是那种能提供标准答案的书,它更像是一个老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伴着你,分享你的喜悦,分担你的忧愁,让你在迷茫时找到一丝慰藉,在孤单时感受到一份温暖。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因为我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只要我们愿意“慢慢走”,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评分不得不说,余光中先生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这不是一本让你捧腹大笑或者潸然泪下的书,它更像是一杯温水,在不经意间温暖你的全身。书中关于人生旅途的诸多思考,让我频频驻足,反复咀嚼。他笔下的“路”,不仅仅是行走的路,更是心路,是思想之路,是情感之路。每一个转折,每一次停顿,都充满了意味。我特别喜欢他对“等待”的描写,那种既焦灼又期待的心情,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他让我们明白,等待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一种积蓄力量,一种孕育希望的过程。他对于“陪伴”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告诉我们,人生最珍贵的,或许不是轰轰烈烈的成就,而是身边那些默默陪伴你的人。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叙事,它只是用最平实、最真挚的语言,与你进行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它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你迷惘时指点迷津,在你疲惫时给予鼓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加从容,更加淡定,也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那条“长长的路”上,我们如何“慢慢走”。
评分掩卷长思,余光中先生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所带来的震撼,并非源于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源于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哲思和人文关怀。他以一种极其克制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勾勒出人生画卷的斑斓色彩。那些看似寻常的场景,在他的笔下却变得意味深长。比如,他对童年记忆的追溯,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那些模糊的影像,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他对于故土的眷恋,那种深沉的乡愁,更是触动了无数漂泊者的心弦。他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夸张渲染,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诉说着最真挚的情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慢”的推崇,这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他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慢”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它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深度;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温度。这本书,是一剂良药,能够治愈心灵的创伤,也能够点亮前行的道路。
评分《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与生命艺术的杰作。余光中先生的文字,拥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他能够将日常的生活片段,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悟。书中对于“时间”的探讨,让我深感震撼。他笔下的时间,并非冷冰冰的刻度,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情感的河流,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塑造着我们的成长。他对于“变化”的观察,也同样精妙。无论是自然景物的变迁,还是人心的起伏,都被他捕捉得恰到好处。他没有回避人生的无常,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拥抱和理解它。我尤其欣赏他对“方向”的思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但他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方向不在远方,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指引,在于我们每一步坚实的脚印。这本书,不是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本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用时间去沉淀的书。它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每一次阅读,都能让你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享受过程,去感受生命本身的丰盈与美好。
评分快递把书毁了
评分( ‵▽′)ψ(* ̄rǒ ̄)
评分还没看,还行吧
评分买书送的退换无忧服务,反正是用不着的(o´ω`o)书都挺棒的
评分购买图书赠送的服务,谢谢
评分很好!
评分于老师的书,非常期待,物流非常快
评分好好
评分给别人买的。书挺好的,而且老板还额外赠送了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