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价值链会计研究
原价:25.00元
作者:于富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300088747
字数:284000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将价值链管理思想和会计管理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构建了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从而拓展了会计管理理论。在时间上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其中事前阶段包括价值链会计预测、决策与预算,事中阶段包括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与成本管理,事后阶段包括价值链会计业绩评价体系。在空间上包括横向、纵向和内部三条价值链。在构建这一管理框架时,本书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了立体交叉式的构建方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本书的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释了这一管理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框架的可行性。
目录
第1篇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与框架构建
第1章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
1.1 价值链与价值链管理理论
1.2 会计管理理论
1.3 小结
第2章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与管理框架
2.1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
2.2 价值链会计的管理框架
2.3 价值链会计的特点:事项法视角论证
2.4 小结
第2篇 价值链会计事前管理
第3章 价值链会计预测
3.1 价值链会计预测的程序与方法
3.2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会计预测
3.3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会计预测
3.4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会计预测
3.5 价值链会计预测报告
3.6 小结
第4章 价值链会计决策
4.1 价值链会计决策概述
4.2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会计决策
4.3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会计决策
4.4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会计决策
4.5 小结
第5章 价值链会计预算
5.1 基于价值链理念的作业基础全面预算:基本理论
5.2 基于价值链理念的作业基础预算:平台与组织保障
5.3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作业基础预算
5.4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作业基础预算
5.5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作业基础预算
5.6 小结
第3篇 价值链会计事中管理
第6章 价值链会计下的成本管理
6.1 价值链会计下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
6.2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6.3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6.4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6.5 小结
第7章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
7.1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框架体系与设计方法
7.2 基于纵向价值链的会计实时控制
7.3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会计实时控制
7.4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会计实时控制
7.5 小结
第4篇 价值链会计事后管理
第8章 价值链会计下的业绩评价体系
8.1 价值链会计下的业绩评价概述
8.2 基于外部价值链的业绩评价体系
8.3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业绩评价体系
8.4 运用业绩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8.5 小结
第5篇 案例分析
第9章 案例分析
9.1 案例背景
9.2 价值链会计预测与决策
9.3 价值链会计预算
9.4 价值链会计下的成本管理
9.5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
9.6 价值链会计下的业绩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于富生,1954年生于河北井陉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讲授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长期从事会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成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出版专著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多部,在《会计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本给专业养殖场主准备的技术手册,而非面向家庭读者的入门读物。行文的逻辑紧凑,信息密度非常高,处处体现着作者深厚的专业背景。比如,在讨论饲料配方时,书中频繁提及各种营养素的百分比,以及对蛋白质、能量代谢的详细分析,这对于一个只想养几只鸭子吃点新鲜鸭蛋的家庭来说,未免有些过于“高深”。我更需要的是一套“傻瓜式”的配方,比如“在生长阶段,每十只鸭子每天喂食XX克玉米和XX克豆粕的混合物”,而不是复杂的营养平衡图表。阅读起来,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基础的畜牧学名词,这无疑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也让我对实际操作产生了畏难情绪。它像是一份学术报告,精准而有力,但缺少了那种鼓励和引导初学者的温和语气,让我在翻阅过程中,更多的是感受到知识的重量,而不是实践的乐趣。
评分这本关于家庭养鸭的书籍,我原本是抱持着一丝好奇与期待去翻阅的。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生活,偶尔想体验田园乐趣的普通家庭来说,养几只鸭子似乎是一个既实用又充满情趣的选择。我希望能找到那种既贴近生活,又足够详尽的操作指南,能让我从零开始,顺利地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小型鸭群。然而,当我打开书本,深入阅读后,却发现它似乎更倾向于理论的阐述,而非手把手的指导。比如,在选择鸭种这一环节,作者洋洋洒洒地介绍了各种鸭子的特性,从北京白鸭到绍兴麻鸭,它们各自的生长周期、产蛋率、肉质特点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固然是翔实的,但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我更想知道的是:在我的小院子里,哪种鸭子最容易上手?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如何?书中更多的是展示“是什么”,而“怎么做”的细节,比如如何搭建一个既防风又通风的简易鸭舍,如何利用日常食材制作营养均衡的饲料,这些关键的实操性内容却显得有些单薄。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图片配合文字的说明,让那些抽象的步骤变得直观易懂,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跨过初期的那道坎。
评分在关于鸭子的行为习性和环境管理这部分内容上,我发现书中的论述着重于规模化养殖下的环境控制标准,比如温湿度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控制范围,以及对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这些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我家后院那三五只鸭子而言,显得有些“杀鸡用牛刀”。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模拟一个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比如,在夏季如何利用简单的遮阳网和水盆来帮助它们降温,而不是去设计一套复杂的机械通风系统。书本在这方面给出的建议太过于宏大和专业化,使得普通读者很难将这些理论有效地“裁剪”并应用到自己的小环境中。它缺少了对“小规模、低成本”养殖模式的特殊关注,导致我虽然读完了这部分,却感觉实际操作的距离依然很远,像是在看一份不适合自己尺码的西装说明书。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成为我养鸭路上的“百科全书”,尤其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能给我及时的指导。养殖业的复杂性就在于,环境的变化、鸭子的个体差异,总是伴随着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书中关于鸭病防治的章节,无疑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毕竟保障鸭群的健康是养殖成功的基石。然而,在深入阅读病害部分后,我感觉到,虽然书本罗列了相当多的病症名称,从常见的肠炎到一些比较专业的呼吸道疾病,但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辨识的难度太高了。通常,当我们发现鸭子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时,往往需要迅速判断病因并采取措施。这本书给出的症状描述大多偏向于教科书式的严谨,缺乏那种“如果你看到鸭子出现X和Y的组合症状,大概率是Z病”的快速诊断路径。更重要的是,在治疗方案上,很多建议都停留在“使用某类抗生素”的层面,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如何安全、适当地选择用药剂量,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消毒隔离,这些操作层面的细致指导,还是显得有些不足。我希望读到的是更加接地气、更侧重于预防和初期控制的实用技巧。
评分整本书的结构安排,也让我感觉在时间和重要性上的权重分配有些不均。比如,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鸭子的繁殖学知识,包括种鸭的选择标准、光照对产蛋的影响、以及孵化过程中的精确温湿度曲线等,这些内容无疑是专业且详尽的。但是,对于我这种目的仅在于日常收获鸭蛋和肉食的家庭养殖者来说,这些关于“如何培育下一代种鸭”的深奥知识,优先级并不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鸭子日常管理中,哪些是每天必须做、哪些是每周应该做的检查清单,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观察,识别出鸭群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个体。这本书似乎更偏向于“建立种源基地”的视角,而非“维持一个稳定的家庭消费型鸭群”的日常维护。这种侧重点的差异,使得我在寻找快速解决眼前问题的答案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过滤掉那些与我的实际需求不符的专业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