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初步修改而成。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公众关注度极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仍存在不足,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体制下,部门间协调问题是关系到监管效率与监管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而目前对它的分析研究非常薄弱。《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从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角度,尝试把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公共组织管理理论相结合,研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部门间协调行为,以“长期”和“威慑”两个关键概念为切入点,来解释公共组织部门间在长期利益和威慑规则的共同作用下,维持部门间协调行为的动态平衡过程,并运用威慑函数构建了“长期威慑博弈”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长期威慑博弈困境”的存在,这种分析方法和理论阐释在当前具有独特性和较强的解释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分析框架与分析工具
第五节 研究逻辑与方法
第六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现实现象的理论问题与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分析
第二节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演变背景
第三节 制度、政策及行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综述
第四节 协调行为的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五节 寻找新的协调行为分析框架
第六节 目标、意愿及规范: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建长期威慑博弈模型
第一节 协调行为的博弈论、系统论及模型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寻找新的协调行为理论模型
第三节 横向部门协调——单次博弈的推导
第四节 纵向博弈分析——长期威慑博弈模型
第五节 长期威慑博弈模型相关讨论
第六节 指令影响协调行为的作用机理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实证和阜阳地区实地调研的模型解释
第一节 奶粉事件案例中部门间协调行为分析
第二节 阜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部门协调现状分析
第三节 阜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时间序列比较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之后模型的修正和解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适用范围
第三节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后续研究的讨论
第五节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的讨论
附录
阜阳地区实地调研计划安排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阜阳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转型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五大矛盾分析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架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本书研究的主题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上级部门的指令与下级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问题。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国务院的《决定》出台与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行为存在着相关关系吗?如果存在着相关关系,那么通过何种机理产生这种相关关系的?
书摘插图
第二章 现实现象的理论问题与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分析
一、现实问题的理论困惑
指令与协调在组织中都是常见的行为,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然而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研究却很少,现象背后并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也制约了对于这一问题的改善。下面我们先简要地看一下指令的定义和类型。
指令通常的意义上指的是命令,我国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也把命令和指令列在一起,没有加以区分。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命令(令)是指国家政权中特定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命令(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或规章,实施重大行政措施。在辞海中,命令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的公文”。两种定义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自上而下发布的,都具有指导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强制性。
因此指令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广义上采用辞海中的定义,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的公文,并不一定具有强制性,可以仅仅是指导性的;狭义的指令则可以采用政府的规定,是指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必须强制执行的指示和决定。
前言/序言
2007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至今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中心的年轻人怀揣社会责任感,勤奋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看成绩主要就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立足现实需要,组合研究力量,承担了多项政府部门委托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委托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其中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方立法草案研究”还在社会面上获得良好反响;其二就是组织撰写了这套八卷本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丛书。这套书的选题贴近实践需求,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地方法律规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政策等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好,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危机管理研究的第一套多卷本丛书。作为这套丛书主编的老师,我是非常高兴的。
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成立危机管理的研究机构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任何历史的进步同时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的东西,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谁都无法摆脱。而这些负面的东西如果处理不好便会造成社会的危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常态。因而危机管理可以说是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而在我国当前时期,危机管理的问题尤为迫切。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好其所带来的负面的东西,致使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起来。目前,正是这些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从而使社会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危机。因此便将危机管理问题迫切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这就充分地显示出危机管理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这套丛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出的。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
评分
☆☆☆☆☆
写的有点意思,不过更多的要多理解一下
评分
☆☆☆☆☆
写的有点意思,不过更多的要多理解一下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
评分
☆☆☆☆☆
不错,买来看的。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非常专业。就是模型有些难以理解
评分
☆☆☆☆☆
詹承豫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初步修改而成。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公众关注度极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仍存在不足,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体制下,部门间协调问题是关系到监管效率与监管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而目前对它的分析研究非常薄弱。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从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角度,尝试把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公共组织管理理论相结合,研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部门间协调行为,以长期和威慑两个关键概念为切入点,来解释公共组织部门间在长期利益和威慑规则的共同作用下,维持部门间协调行为的动态平衡过程,并运用威慑函数构建了长期威慑博弈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长期威慑博弈困境的存在,这种分析方法和理论阐释在当前具有独特性和较强的解释力。,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本书研究的主题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上级部门的指令与下级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问题。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国务院的决定出台与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行为存在着相关关系吗如果存在着相关关系,那么通过何种机理产生这种相关关系的书摘插图第二章现实现象的理论问题与相关研究综述第一节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分析一、现实问题的理论困惑指令与协调在组织中都是常见的行为,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然而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研究却很少,现象背后并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也制约了对于这一问题的改善。下面我们先简要地看一下指令的定义和类型。指令通常的意义上指的是命令,我国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也把命令和指令列在一起,没有加以区分。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命令(令)是指国家政权中特定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命令(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或规章,实施重大行政措施。在辞海中,命令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的公文。两种定义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自上而下发布的,都具有指导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强制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