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T 14685-2011
  • 卵石
  • 碎石
  • 建筑材料
  • 标准
  • 建设工程
  • 质量检验
  • 技术规范
  • 骨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建联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155066006826
商品编码:1041377518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除水工建筑物)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碎石。




作者介绍

英文名称: Pebble and crushed stone for construction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4685-2001 

中标分类: 建材>>建材产品>>Q13混凝土、集料、灰浆、砂浆  ICS分类: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15矿物材料和产品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guoi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guoi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1-06-16

实施日期: 2012-02-01

首发日期: 1993-09-18

提出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归口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管部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起草单位: 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等

 起草人: 陈家珑、周文娟、杨斌、商志坤、韩瑞民、姚利君、高潮等

  页数:  32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2-01





目录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与GB/T14685—2001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2001版的封面,本版的封面); 
———修改了适用范围(2001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碎石的定义(2001版的3.2,本版的3.2); 
———删除了原用途及规格(2001版的4.2、4.4); 
———增加了建设用石的一般要求(本版的5); 
———修改了颗粒级配、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压碎指标的技术要求(2001版的5.1、5.2、5.3、5.6,本版的6.1、6.2、6.3、6.6); 
———修改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的技术要求(2001版的5.7,本版的6.7、6.10); 
———增加了吸水率的技术要求(本版的6.8); 
———增加了含水率的技术要求(本版的6.10); 
———修改了表观密度的试验方法(2001版的6.12,本版的7.12); 
———修改了碱-碳酸盐反应的试验方法(2001版的6.14,本版的7.15); 
———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的规定(2001版的7.1.1,本版的8.1.1);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规定(2001版的7.1.2,本版的8.1.2); 
———修改了判定规则(2001版的7.3.2,本版的8.3.2)。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市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河南省辉县市天然资源有限公司、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华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焦作建工集团、重庆市大爱建材有限公司、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商丘建委人工砂研究会、美卓矿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浙江日昌升建材有限公司、宁波路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珑、周文娟、杨斌、商志坤、韩瑞民、姚利君、高潮、许琳、张铂、黄卫、何惠勇、杨秦生、段雄辉、袁海生、周堂贵、秦连平、吕剑、王以峰、孙涛、张朝辉、王建忠、张长城、陈斌、刘劲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685—1993; 
———GB/T14685—2001。
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2 
5 一般要求 2 
6 技术要求 2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23 
9 标志、储存和运输 2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集料碱活性的试验方法 25 
参考文献 27




《现代建筑材料工程应用》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建筑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旨在为建筑师、工程师、材料科学研究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指南。全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多个维度。 第一部分:通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与选择 本部分首先对几种最常见的通用建筑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水泥、砂、石子、钢筋等。书中不仅阐述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如强度、耐久性、密度、吸水率等,还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科学地选择最适宜的材料。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针对不同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如抗冻、抗渗、抗腐蚀等),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材料选择依据和配合比设计原则。对于钢筋,则重点介绍了不同牌号钢筋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新型特种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特种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部分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几种特种材料进行了深入剖析。 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本书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拌合技术、施工要点以及其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的优异表现。同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纤维增强机理、力学性能突破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工程塑料与高分子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在建筑围护结构、装饰装修、管道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书中详细介绍了聚碳酸酯、聚丙烯腈等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其在隔热保温、采光、防水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 金属材料与合金:除了传统的钢材,本书还关注了铝合金、不锈钢等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幕墙、门窗、结构连接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对这些材料的耐候性、强度稳定性以及加工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功能性材料: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如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吸音降噪材料、防火材料、自修复材料等。本书重点介绍了这些材料的作用机理、技术指标以及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绿色环保建材: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本书专门辟出章节介绍再生骨料、竹材、木塑复合材料等绿色环保建材的性能、制备工艺和应用范围,以及其对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贡献。 第三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安全的关键。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先进的检测技术。 标准与规范体系:梳理了我国现行的主要建筑材料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解读了其核心要求。 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详细阐述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现场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仪器设备和判定依据,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力学性能、水泥安定性、砂石含泥量等关键指标的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介绍了超声波检测、回弹仪法、声波法等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评估材料的潜在缺陷。 质量管理与追溯体系:探讨了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材料质量的可追溯性。 第四部分:前沿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最后一部分,本书展望了建筑材料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材料、3D打印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发进展及其在未来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应用。同时,也讨论了如何通过材料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现代建筑材料工程应用》一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全面而深入,图文并茂,希望能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实用工具书,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称《GB/T 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我曾经在一些建筑项目现场看到的场景。那些堆积如山的石块,有的浑圆如珠,有的棱角分明,它们虽然貌不惊人,但却是构成我们现代城市建筑和道路的“骨骼”。我一直对工程建设中的细节颇感兴趣,但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施工过程,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标准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明确,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揭示这些基础建材“奥秘”的专业手册。我希望它能详细地介绍建设用卵石和碎石的分类、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我特别想了解,例如,为什么在修建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时,对石料的要求会不一样?卵石和碎石在耐久性、抗压性、渗透性等方面各自有什么优劣势?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参数或者标准,让我能够更科学地理解这些石料在建筑工程中为何被选用,以及它们是如何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建设用”这三个字,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对建筑材料的构成和选择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构成我们生活空间基础的物质。在我看来,一栋坚固的房屋、一座雄伟的桥梁,都离不开优质的建筑材料。而石头,作为最古老、最基础的建筑材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标题明确指出了它的内容是关于“卵石、碎石”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各种工程项目,无论是修路、建房还是进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都离不开这些材料。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建设用石料的分类、特性、以及在不同工程中的应用。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比如:不同种类的卵石和碎石,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工程场合?有没有什么标准来衡量它们的质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建筑“骨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直接点出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主题,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我曾经在建筑工地附近看到的那些堆积如山的石料。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浑圆光滑,有的棱角分明,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而坚固。在我看来,这些石料是构成我们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骨骼”。我一直对工程建设的细节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景象,对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和选择标准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解密”这些基础建材的专业手册。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卵石和碎石,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道路、桥梁、房屋等不同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我尤其好奇,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石料的质量?比如,它们在抗压强度、耐磨性、级配等方面有哪些要求?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这些看似普通的石料,是如何被科学地选定和使用的,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称,我立即联想到的是我居住的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道路不断拓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些建设的过程中,我总是被那些堆积如山的石料所吸引,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如珠,有的棱角分明。在我看来,它们是构成我们城市骨架的基石。这本书的标题,赫然写着“建设用卵石、碎石”,让我觉得这本手册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将为我揭示这些看似普通的石料背后隐藏的专业知识。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介绍这些石料的种类、它们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例如,我特别好奇,为什么在铺设道路时,会用到不同粒度和不同形状的碎石?而卵石又会在哪些地方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石料是如何被检测和评估的,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严格要求,从而保证我们所居住的建筑和道路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评分

这本书封面上的“GB/T 14685-2011”字样,让我想起我曾经在某个工程项目现场,看到过类似的标注。当时我对那堆堆得高高的、形状各异的石料感到好奇,它们被用来做什么,有什么区别,我一点概念都没有。后来听工程师们聊天,偶尔会提到“卵石”、“碎石”、“级配”这些词,但具体是什么意思,我就更摸不着头脑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以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建筑基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头在宏伟建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圆润的卵石和棱角分明的碎石,在实际应用中,各自有哪些优缺点?它们是如何被加工和分类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门道”或者经验,是只有内行人才能掌握的?这本书能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样,把我带进这个“石头世界”,让我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能体会其中的门道和奥秘。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GB/T 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这让我联想到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马路在翻修,新的楼盘在拔地而起,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些工程中,我总会注意到那些堆积如山、形态各异的石料,它们看起来朴实无华,却又是构成我们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对这些“幕后英雄”充满好奇。这本书的标题明确指出了它涵盖的内容,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揭示这些石料“身份”和“使命”的指南。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些石头看起来圆滚滚的,有些则有着锋利的棱角,它们分别被用在了什么地方?它们的质量是如何被评判的?有没有什么不成文的“行规”或者科学的“标准”来决定它们的去留?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这些建设用的卵石和碎石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认识,不再仅仅是看到它们,而是能够理解它们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它们是如何为我们所见的坚固建筑打下基础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它的主题——“建设用卵石、碎石”。这个标题让我立刻想到了我经常会在一些施工现场看到的那些堆积如山的石子。它们有的圆润光滑,像被打磨过的鹅卵石;有的则棱角分明,看起来像是被硬生生敲碎的石块。在我看来,这些石料是构成我们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石”。我一直对建筑工程的幕后故事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构成我们生活空间最基本、最原始的材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材料知识的“教科书”。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卵石和碎石,它们在物理性能(比如硬度、密度、颗粒形状等)和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用于哪些具体的建筑工程。比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些道路会选择使用碎石,而有些河流的岸边又会铺设大量的卵石?它们在这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需要满足哪些特殊的标准才能被选用?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其核心内容:“建设用卵石、碎石”。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的各种建筑工地,那些堆积如山的石料,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光滑,有的棱角分明,都是构成我们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石”。我一直对工程建设的背后原理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又至关重要的基础材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深入讲解这些材料知识的“宝典”。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介绍不同种类的卵石和碎石,例如它们的物理特性(如粒径、形状、密度、硬度等)和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道路、桥梁、房屋等不同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我尤其好奇,为什么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会对这些石料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碎石在作为混凝土骨料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卵石又在哪些地方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理解,这些看似普通的石料,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分类和严格的标准,成为我们城市坚实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称,我的脑海里立马闪过一个画面:一个繁忙的建筑工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着地基的开挖和填充。在我看来,那些堆积如山的石块,不论是浑圆的卵石还是棱角分明的碎石,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一直对工程建设的细节颇感兴趣,但往往止于表面。这本书的标题,明确点出了“建设用”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它能够深入到建筑工程的“幕后”,揭示这些基础材料是如何被挑选、分类和使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通俗易懂的“建筑材料百科全书”,用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解释卵石和碎石的种类、规格、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建筑场景下(例如道路、桥梁、房屋等)的具体应用。我特别想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会使用卵石,而有些地方则偏爱碎石?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又有哪些技术要求是确保它们能够安全可靠地服务于工程的?这本书能否让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对这些基础建材有更专业、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倒是挺朴实的,封面设计上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就是那种非常严谨、标准的行业规范书的风格,这倒是让我对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预期,觉得它应该是非常务实、注重细节的。拿到手里感觉分量不轻,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像那种廉价的印刷品,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呈现和信息传递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普段就對建築材料的細節比較好奇,尤其是在一些工程項目中,看到的各種石頭,總想知道它們究竟是如何分類、如何被選用、又有哪些標準來衡量它們的質量。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就覺得它可能正是解答我心中疑惑的鑰匙。我希望能通過閱讀這本書,對建設用卵石、碎石的種類、性能、試驗方法以及質量要求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從而能夠在今後觀察建築工地或者討論相關話題時,能有更專業的視角和更深入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釋,即便對於非專業人士,也能夠逐步領會其精髓。我對其中的試驗方法部分尤其感興趣,想知道如何通過科學的實驗來評估這些石料的適用性,以及哪些指標是決定它們能否被用於建築的關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