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二版) | ||
| 定價 | 45.00 | |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
| 版次 | 2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7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譚春虹 主編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392 | |
| 字數 | 450000 | |
| ISBN編碼 | 9787518021413 | |
第1編 節日節氣
春節的由來 001
除夕的由來 002
爆竹賀新春 002
春聯的起源 003
春節貼門神 003
春節為何吃年糕 004
“福”字倒貼的由來 005
壓歲錢的由來 005
元宵節的緣起 006
元宵節與元宵 007
中和節的起源 007
清明節的起源 007
端午節起源四說 008
端午龍舟競渡 009
端午節為何吃粽子 009
端午節為何插艾掛蒲 010
七夕乞巧節的傳說 010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011
中鞦佳節的由來 011
重陽節的來曆 012
重陽節的習俗 012
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013
元旦的由來 013
二十四節氣如何命名 014
二十四候花信風 014
數九與消寒 015
什麼是三伏 015
立春的風俗 015
鼕至的風俗 016
第二編 飲食起居
我國的傳統菜係 017
涮羊肉的由來 017
餃子的由來 018
包子的由來 018
小話麵條 019
湯的曆史 019
食粥略談 020
筷子史話 020
古代的炊具 021
古代的進食具 021
古代的盛食具 022
釀酒小史 022
酒器小話 023
古代的酒令文化 024
茶的起源 024
喝茶為何被稱為吃茶 025
古代的製醋法 025
古代的製糖法 026
古代的製鹽法 026
古代的傢具 027
床的演變 027
火炕起源 028
蚊帳溯源 028
枕頭的由來 029
古代的洗滌劑 029
古代的服飾 030
服飾的等級製度 031
古代“衣”“裳”的區彆 032
旗袍源流 032
衫子簡說 033
裙子史話 034
女性褲裝漫話 034
早的雨衣 035
帽子的演變 035
我國的“冠文化” 036
烏紗帽的由來 037
頂戴花翎有講究 037
鞋的演變 037
古代的襪子 038
熨鬥小史 038
古代的眼鏡 039
古代香料的使用 039
古代婦女的發式 040
古代婦女如何化妝 040
耳的修飾 041
戒指漫話 042
荷包趣說 042
第三編 民俗禮儀
何謂五禮 043
冠禮與笄禮 043
男左女右的由來 044
磕頭習俗的由來 044
跪拜禮 044
“抱拳”和“閤十” 045
古代請安的禮節 046
“裹足”史話 046
報生禮習俗趣談 047
抓周習俗的由來 047
舞龍習俗的來曆 048
舞獅習俗的緣起 048
生日為何送壽桃 049
曆代的婚齡 049
婚姻中的“六禮” 050
陪嫁溯源 051
媒妁婚與聘娶婚 051
童養婚與指腹為婚 052
贈婚與賜婚 052
選婚與罰婚 053
什麼是入贅婚 053
原配和結發夫妻 054
鬧洞房習俗的起源 054
“紅蓋頭”來源漫話 055
古代的婆媳之禮 055
傳統喪葬禮儀 056
“五服”製簡況 057
古代葬法漫談 057
古代的“人殉製” 058
第四編 稱謂文化
三皇五帝指哪些人 059
主要朝代名稱的來源 059
姓氏小考 060
名、字、彆號的區彆 061
曆代人名特點 061
古人的自稱 062
……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和科技成就非常著迷,尤其是那些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這本書的標題中提到瞭“五韆年各門類知識”,這讓我覺得它可能觸及瞭我所關心的領域。我非常想瞭解諸子百傢的思想精髓,比如儒傢的仁愛、道傢的無為、法傢的治國之道,這些思想是如何塑造瞭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的。同時,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也讓我驚嘆,從四大發明到古代的建築、天文、醫學,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這些內容,讓我能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和科技成就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我不希望它隻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能夠講解其産生的曆史背景、發展脈絡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學小故事,或者對一些古代發明進行詳細的圖文解析,那就更具吸引力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中國古代智慧的探索欲,讓我能感受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魅力。
評分我是一位對中國古代文學,特彆是詩詞歌賦有著深厚情感的讀者。每次讀到古人的詩篇,總會感嘆他們細膩的情感和精妙的語言。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對詩詞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而忽略瞭其背後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創作語境。這本書的介紹,讓我感覺它或許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中國古代文學的不同體裁,比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麯等,並對各時期最具代錶性的作傢和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解釋詩詞中常齣現的典故、意象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文化象徵意義。例如,為什麼古人如此鍾愛梅、蘭、竹、菊?“落花”、“明月”等意象又常常寄托著怎樣的情感?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古代文人生活、交遊、創作靈感的細節,那就更能讓我感受到那些文字背後的鮮活生命。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中國古代文學有更係統、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更自如地欣賞和品味那些流傳韆古的優美篇章。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古樸典雅的字體搭配上水墨暈染的背景,瞬間就勾起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心。我一直對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頗感興趣,想象他們是如何在詩詞歌賦中揮灑纔情,又如何在飲茶論道中享受閑適。讀這本書,我希望能瞭解更多關於他們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以及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文化密碼。比如,古人是如何用不同材質的絲綢來區分等級的?茶道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講究?香料在古代的宮廷和民間分彆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細節往往最能展現一個時代的風貌,也最能觸動人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遙遠而充滿魅力的時代,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僅是那些宏大的曆史事件,更是那些細微之處流淌齣的溫情與智慧。我希望它能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那些沉睡在曆史長河中的文化碎片一一拾起,重新點亮,讓我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傳統藝術,尤其是書畫和戲麯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很多時候,我在欣賞一幅古畫或觀看一場傳統戲麯時,會感到一些知識上的隔閡,比如畫麵中的人物服飾代錶的朝代,或者戲麯中的唱腔、身段所蘊含的特定含義。這本書的介紹讓我看到瞭希望,它似乎涵蓋瞭“各門類知識”,這其中就包括瞭我非常關注的藝術領域。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中國古代繪畫技法、不同流派的特點、著名畫傢的生平和作品賞析。同時,對於戲麯,我希望能夠瞭解不同劇種的起源、發展,以及京劇、昆麯等經典劇種的錶演程式和代錶劇目。這些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中最具代錶性的瑰寶之一,它們不僅展現瞭古人的審美情趣,也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璀璨的藝術。如果書中能對一些藝術品進行詳細的解讀,並講解其背後的文化象徵意義,那就更能提升這本書的價值瞭,讓我在“讀圖”和“聽戲”的同時,也能“讀懂”背後的文化。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曆史和傳統節日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係統性地梳理這些知識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吸引瞭我,它似乎承諾瞭全麵的梳理和深入的講解。我特彆想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和演變,比如春節的習俗是如何形成的,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意義是什麼,中鞦節賞月又寄托瞭怎樣的情感。除瞭節日,我還對古代的婚喪嫁娶、祭祀儀式等社會風俗充滿瞭好奇。這些都是構成一個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部分,它們承載著祖輩的智慧和情感,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詳實可靠的史料,同時又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闡釋,讓我能夠真正理解這些風俗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如果能配上一些精美的插圖,那就更好瞭,能讓抽象的文字變得更加具象,也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本可靠的參考書,讓我能更深刻地認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