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
:169.00元
作者:(法)高宣扬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010088631
字数:
页码:全2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6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政治哲学,在近几年的中国学术界,有被“炒作”而“走红”的嫌疑。为了不迎合当前流行的各种观点,本书中政治哲学争论和前沿论题方面所强调的,恰恰是当前国内流行的政治哲学话语所忽略,甚至是与其相对立的部分。所以,本书有意提供不同于现行国内政治哲学讲坛的新政治哲学观察视野,另辟蹊径,在更普遍、更多元及更新颖的领域中展示并探讨政治哲学的新论题。
全书具有四大特点:,针对世界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新进程,开辟新的政治视野,集中讨论新的政治论题,引入新的政治概念;第二,以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重新探讨政治哲学史,根据实际的全球政治的新动向,参照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哲学家的相关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简略地概述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所可能采取的多元化理论形态;第三,集中评述新的政治哲学争论状况及其理论焦点,探索未来新政治哲学的可能发展方向;第四,以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景观,开发和探索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论述体系,以便彻底传统论述的框架,尽可能清除各种早已过时的观念和方法,使21世纪的政治哲学能够在广阔和开放的理论层面上,实现全面的复兴和重建。
目录
前言
导论 当代政治哲学的典范论述
节 21世纪“全球政治”的出现
第二节 政治的技术化
第三节 全球政治的市场化
第四节 政治哲学论述典范的转化
章 新政治哲学论述的特点
节 当代政治哲学论述的转变
第二节 政治哲学的论述性质
第三节 政治哲学论述中的“知识的意愿”
第四节 对政治哲学论述的“真理性”的质疑
第五节 论述及其实践的政治性
第六节 后现代政治论述的特征
第七节 现象学的诠释模式
第八节 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论述
第九节 当代政治哲学论述转变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 美英政治哲学传统的转变
节 研究前沿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罗尔斯:以正义的名义批判功利主义
第三节 诺齐克的“放任型自由市场模式”
第四节 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列奥·斯特劳斯
第五节 诉诸新公民社会的社群主义
第六节 多元化的新理论场域
第七节 英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转型
第八节 季登斯的“现代性政治哲学”
第三章 德国政治哲学传统的新变化
节 德国当代政治哲学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
第三节 斯洛德岱克的“生命政治哲学”
第四节 鲁曼的社会系统与风险政治哲学
第五节 阿尔诺德·格伦
第六节 赫弗的正义论
第七节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
第八节 阿克瑟尔·霍内兹的社会哲学
第九节 赫尔穆特·柯因的法哲学
第十节 依凌·菲彻尔的马克思研究
第十一节 敏科勒的政治思想史研究
第十二节 贝克:风险社会的政治哲学
第四章 法国政治哲学论述典范的变革
节 当代法国政治哲学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在生存世界中探索人的自由
第三节 福柯政治哲学的诞生及其影响
第四节 德里达政治哲学的典范论述
第五节 利奥塔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特点
第六节 利科的现象学政治哲学的特征
第七节 列维纳斯
第八节 让·吕克·南希政治哲学的艺术模式
第九节 吕克·费利和阿兰·雷诺的新自由主义
第十节 贾克·朗西耶的“图像政治论”
第十一节 布迪厄的象征性政治哲学
第十二节 雷蒙·阿隆
第十三节 萨特
第十四节 阿尔杜塞
第十五节 德勒兹
第十六节 贾克·朗西耶
第五章 拉丁美洲的政治哲学
节 当代拉美“代”政治哲学家
第二节 法兰克及其“依赖理论”
第六章 政治的基本问题及其时代性
节 政治的基本定义
第二节 现代政治的特征
第三节 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性质
第四节 政治的改革
第七章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节 对于政治的性质的哲学探讨
第二节 政治哲学的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高宣扬,祖籍杭州,1940年生于老挝,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1957-1962)、硕士(1962-1966),巴黎大学大学哲学系博士(1979-198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66-1978),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主编(1978-1979),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教授(1983-1985),巴黎法国国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非“阅读”二字可以概括。翻开《当代政治哲学(上)》的那一刻,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思想深渊的大门,而(下)卷则引导我深入探索,最终让我对“政治”这个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它不是那些浅显易懂的入门读物,也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概念罗列。作者以一种极其沉稳而又不失激情的笔触,勾勒出了当代政治思想图谱的宏大轮廓。从自由主义的精致辩护到社群主义的深刻反思,从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式批判到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每一种思潮都被细致地剖析,其核心论点、代表人物、历史渊源乃至相互之间的张力,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非仅仅是罗列这些理论,而是通过精妙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哲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政治困境巧妙地联系起来。读到关于“正义”的讨论时,我仿佛看到了不同国家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上的激烈争论;在审视“权力”的运作时,我联想到了那些充斥在新闻中的政治事件。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这本书既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充满了现实的紧迫感。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政治观点,质疑那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判断,并鼓励我以更开放、更批判的态度去理解这个日益复杂的政治世界。
评分拿到《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的时候,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如何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哲学理论,用一种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对于不同政治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解读,堪称鞭辟入里,同时又保持了相当的客观性。他能够清晰地阐述诸如罗尔斯、诺齐克、桑德尔、福柯等人的核心观点,更能敏锐地捕捉到他们之间微妙的差异和激烈的辩论。上卷的铺陈,为下卷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卷则进一步拓展了讨论的维度,引入了诸如全球正义、多元文化主义、身份政治等更为前沿和复杂的话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民主”这一概念的多重解读,它既有对民主形式的探讨,也有对其内在价值和实践困境的追问。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段落,试图理解不同哲学流派是如何在根本上定义“好社会”以及“理想公民”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探险,它鼓励读者主动思考,参与到这场跨越时空的哲学对话之中,并且在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政治视野。
评分《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这本书,绝对是一本能够改变你对政治看法的作品。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应该如何思考”的书,而是为你打开了无数扇“可以如何思考”的门。作者的叙述方式十分独特,他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科书式的编排,而是以一种更加动态和对话的方式,引导读者进入到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中。我特别赞赏他对不同思想流派的介绍,他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派的精髓,同时又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思想史背景中进行审视。上卷的铺垫,让我对自由、平等、正义等基本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下卷则将讨论引向了更加复杂的领域,比如民族主义、全球化、环境伦视等。书中对“多元主义”的探讨,尤其让我觉得耳目一新,它挑战了我过去对“统一”和“共识”的简单理解,让我看到了在多样性中寻求合作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思考的训练,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比较,去整合,去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让人在掩卷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说实话,最初拿起《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这类书籍会偏向于学院派的枯燥论述。然而,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流畅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带我领略了当代政治哲学领域最激动人心的思想潮流。作者的叙述风格,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乏哲人的思辨色彩,他能够将那些复杂的理论框架,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传递给读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上卷中对古典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对比,以及下卷中对社群责任和集体利益的强调,都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展现了不同立场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政治思想的多样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现实政治事件的引用,它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些理论是如何影响我们现实生活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对许多曾经不以为然的政治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也学会了如何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分析那些纷繁复杂的政治论述。
评分对于我来说,《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博学而睿智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当代政治思想的迷宫。我被作者那种深厚的学养和清晰的思路深深吸引。他对待每一个哲学流派都充满了尊重,即使是那些与他个人观点相悖的理论,他也能将其阐释得鞭辟入里,甚至让人产生共鸣。上卷对于自由主义内部不同派别的细致区分,以及对社群主义的反驳和辩护,都让我对“自由”与“社群”这两个概念有了更加 nuanced 的理解。而下卷则进一步拓展了我的视野,尤其是在关于“公正”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以及“全球正义”所面临的挑战方面,都让我大开眼界。书中对“身份政治”的分析,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社会个体认同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复杂联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议题时的平衡感,他不会强行灌输某种特定的观点,而是鼓励读者通过对不同理论的比较和反思,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政治哲学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里的游戏,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