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实践,形成了完整的和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无论从思想内涵、艺术审美还是从具体的技术要求都与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油画有着显著的差异,表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
《中国画入门与提高》设计了“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才能学好”的进阶过程,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国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中国画的材料
第一节 笔墨与画材的关系
第二节 毛笔
第三节 墨和砚台
第四节 纸绢载体
第五节 中国画的颜料
第2章 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第一节 传统中国画中的用笔
第二节 用笔的学习和表现方法
第三节 墨分五色和调子
第3章 中国画的画面构成元素
第一节 中国画中的点
第二节 点的组织方法
第三节 中国画中的线
第四节 线的组织方法
第五节 中国画中的面
第4章 随类附彩
第一节 中国画设色的形式分类
第二节 设色技法
第三节 传统中国画颜料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5章 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和画面经营
第一节 中国画的观察方法
第二节 中国画的画面经营
第6章 临摹和写生
第一节 临摹
第二节 写生
第三节 临摹与写生的关系
第7章 中国画欣赏
精彩书摘
一、毛笔的结构
中国的毛笔在中国画材料中历史最为悠久,毛笔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源头,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产生发展并成熟的过程。中国的毛笔从物理结构上呈圆锥形,这种圆锥形的结构可以很容易地画出比较标准的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四方形等。
中国的毛笔在表现力上具有着世界其他地域绘画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质。这种圆锥形的结构也正是中国毛笔发展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油画用的板刷有各种形态,品种繁多,功能各异。中国的毛笔可以说从形态上是集各种形态的板刷之功能于一身,不必频繁换笔。如果有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老练的画家画一张画,中途是不换笔的,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整个画面由于毛笔的物理性质和技法功能稳定,因而画面各个部分笔性较为一致,会显得整体感较强,容易统一。整体感实际上是任何一种绘画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审美品质。从理论上讲,由于中国毛笔呈圆锥形,画粗线和画细线只要调整提按力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换毛笔。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个人的使用习惯、秉性、驾驭能力以及笔毫不同的材质构成所表现出的审美感受差异等原因,毛笔还是有不同的品种,但这只是成熟毛笔在功能上的横向拓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古人评判毛笔的优劣有四个标准,也就是古语所说的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四个标准是很科学的,也是制笔技术成熟的标志。
尖,就是要求毛笔在聚锋状态下必须有尖锐的锋芒。无锋芒就是不合格的笔或秃笔。毛笔的价值多半在锋上。
齐,就是要求在用手指捏扁笔尖时,笔锋处能整齐划一,笔毫长度均匀整齐。如果不齐就是偷工减料的产品,用笔时达不到“万毫齐力”,容易散锋。
前言/序言
中国画入门与提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国画发展历史
评分
☆☆☆☆☆
孩子自己选的,孩子很喜欢
评分
☆☆☆☆☆
媳妇买的,拿来随便玩玩
评分
☆☆☆☆☆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徐悲鸿、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
评分
☆☆☆☆☆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3]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编辑本段
评分
☆☆☆☆☆
明 沈周《庐山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