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收载中草药94O多种,并力求每种均配以彩图说明,以达到图文对照。文中撰述内容有: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每种药物又包括以下实用内容:概述(别名、来源、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
本书具有较高的性、较强的实用性、内容丰富等特色,为临床医师研究本草学、药用植物学、药材学、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理学、植物学及农林学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内容提要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承繁衍进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中草药知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后来,在周代的《诗经》以及古老的《山海经》中,也有珍贵的药物学知识记载。到了汉代,《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药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药学,又名“本草”学,概因草木根和茎干惯称为“本”,而草木植物又统称为“草”,是以命名为“本草”,也含有以草药治病为本的写意。当然,中药的品种,除植物类外,还有动物类、矿物类以及人工合成类之分。大千世界,中医药材种类繁多,其数字是惊人的。单就明代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集了1892种,而目前使用的中药中,据统计资料显示,已达5000种之上。
目录
一、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紫苏梗
荆芥
防风
生姜
香薷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辛夷
苍耳子
西河柳
牡荆叶
鹅不食草
葱白
胡荽
荫风轮
杜衡
水苏
糙苏
发散风热药
桑叶
菊花
薄荷
柴胡
升麻
葛根
年蒡子
蝉蜕
木贼
蔓荆子
淡豆豉
荷叶
浮萍
芸香草
柳枝
草石蚕
桉叶
黄荆叶
水蜈蚣
剪刀草
金鸡勒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
八、理气药
九、消食药
十、驱虫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活血化瘀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四、安神药
十五、平肝息风药
十六、开窍药
十七、补虚药
十八、收涩药
十九、解毒杀虫止痒药
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
二十一、抗肿瘤药
二十二、麻醉、止痛药
药用本草汉语拼音索引
我之前一直被一些“民间偏方”和网络上的信息误导,对很多药材的功效和用法有着错误的认知。自从有了这本《本草纲目中草药鉴别识别本草》,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了解是多么片面和浅薄。这本书的鉴别识别部分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列出了各种中草药的详细特征,还特别强调了容易混淆的药材之间的区别,并通过对比图片和文字描述,将这些细微的差异一一呈现。比如,书中对于“白术”和“苍术”的鉴别,就详细介绍了它们在根茎的质地、横切面的颜色、气味等方面的不同,甚至还配上了对比图,让我豁然开朗。这种严谨的鉴别方法,对于想要深入学习中草药,甚至想要自己动手采药、辨药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一直对手工制作一些药膳或者养生茶感兴趣,但总担心自己辨识不清而误用药材,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去探索中草药的奥秘,也更加明白“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评分作为一本《本医药学百科》,它真的做到了名副其实。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涵盖了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方法、用法用量、禁忌等等,几乎你想知道的关于中草药的方方面面,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它不像一本简单的图鉴,更像是一部系统性的中医药学教材。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味药材时,都会提及相关的经典文献出处,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是建立在深厚的学术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凭空捏造。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即使是对中医药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医家的医案或者相关的历史典故,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性。我常常会花上一下午的时间,随便翻开一页,都能学到很多新知识,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充电”,对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为看重的一点。《本草纲目药材实用》这个副标题并非虚设,它真正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对于每味药材的功效描述,都非常贴合实际生活,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许多健康问题。比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失眠多梦等等,书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药材和简单的用法建议。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药材时,会提及一些常见的复方配伍,以及一些简单的药膳食疗方。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非常方便。我曾经尝试用书中介绍的方法来缓解轻微的胃部不适,效果非常显著,这让我对中草药的药用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因人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这让我明白,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风,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智慧的大门,让我对“草药”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懂的知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药材认知,到复杂的鉴别方法,再到具体的药用价值和实践应用,层层递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而且,它的内容非常严谨,引用的资料也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让我对书中的知识深信不疑。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能够教我认识多少种药材,更在于它培养了我一种科学、理性的看待中医药的态度。它让我明白,中医药并非玄之又玄的神秘学说,而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传承和发扬。我非常庆幸能够拥有这样一本优秀的书籍,它将伴随我,在健康养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书架上的明珠!一直以来,我对中草药的认知都停留在一些零散的传闻和模糊的印象中,总觉得它们神秘而难以捉摸。直到我翻开这本《药用本草 彩图版精装》,我才真正打开了认识中国传统医药的大门。首先,这本书的装帧就让人爱不释手,精美的硬壳封面,纸张厚实且光滑,触感极佳,翻阅时有一种庄重而踏实的感觉。最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的彩色插图,每一味药材都配有高清、写实的图片,从根、茎、叶到花、果,甚至细微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像很多介绍中草药的书籍,只是枯燥的文字描述,这本书的图片直接解决了“长什么样”的问题,让我能够直观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植物联系起来,大大降低了辨识的难度。而且,图片的标注非常详细,不仅有药材的名称,还有一些关键的形态特征,这让我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