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館》係列叢書,主要收入近代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小書,以文史為主,兼及其他。這些“小而可貴的書”,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雖然沒有“大書”那般洋洋灑灑的旁徵博引,但見肉見骨的精華,絕對令人受益匪淺。它們不因時間而消逝,曆久彌新,書香滿口,為一般讀者可讀、可懂、可藏。
自第1輯齣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一直居於各大網店圖書暢銷榜。《學詩淺說》入選鳳凰網2014年度周榜榜首圖書、百道好書榜、獲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入圍《新京報》年度好書提名;《中國政治二韆年》入選百道好書榜,4次獲得百道網好書推薦;《國文趣味》入選年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曾國藩治學方法》,民國人解讀曾國藩,曾國藩女兒推崇備至,一部中國士人精神冶煉誌!
◎《人間詞話講疏》,第1本對《人間詞話》進行疏通講解的專著,柳詒徵贊譽其學術之功;曾為北大授課教材;作者係範文瀾高足、蔣經國老師。
◎《北平雜記》,作者齊如山與王國維、吳梅並稱為“戲麯三大傢”,也是一位民俗學大傢。
◎《日本文明小史》,對兩韆多年的日本文明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形態作瞭鞭闢入裏的剖析。
◎《文言淺說》,能寫嫻熟而優美的文言的人纔現已寥若晨星瞭,本書就是由這樣的文史大傢寫的一本文言入門讀物。絕版六十餘年後重現光彩。《學詩淺說》作者瞿蛻園、周紫宜的又一部力作!
◎《中國庭園記》,我國第1本係統介紹中國庭園美學的著作。讀來古意森森,滿紙煙霞。
《中國庭園記》:
蘇東坡,他亦是愛好湖山的一個詩人,大江南北的名山勝水,差不多都有他的遊蹤,他對於美的觀點是: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不怪奇瑋麗者也。
他這個理論,較之歐陽修氏更進一步,他以為人的欲望無窮,而物的滿足吾人所欲是有限的。內心齣生一種美惡的戰爭,不能不有所取捨,這樣一來,人就樂少悲多瞭。他並不是教人不去享受美之幸福,不過世間的物相,滿足吾人的欲望,真是很少,所以他接著說:“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
他覺得當時一般富豪彆墅的人,隻知“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在他看來,這未免是所見不廣的瞭。
以他這樣“知足常足”、“清遠閑放”的人生觀,便生齣“老覺華堂無意味,卻須時到野人廬”的感想來,我們看他的超然颱所記: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颱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誌焉。
便可知他的庭園,因陋就簡的一斑瞭。
他的庭園,雖覺簡陋,而其中植的花木,種類尚屬不少。我們看他和他的胞弟子由所記園中草木唱酬的詩:有“荒園無數畝,草木動成林。”又雲:“懷寶自足珍,藝蘭那計畹?”他以為藝蘭不必在多,隻要有點綴,便覺有情趣瞭。他的園中花木,尚有石榴、葡萄、菊、葵、荊榛、竹,和蜀中的芎?6?7、江南的白芷等類,更可知其采集之廣瞭。
……
他的“南齋讀書處”,雖是“亂翠曉如潑”,而他安之若素,怡然自得,誠有如彼所雲:“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安得雙野鴨,飛來成畫圖。”一種活潑潑的心情,從彼庭園中修養傳齣,無怪他《和文與可洋川園池》的詩,寫得那樣的工切和雋永。
《北平雜記》:
北平舊書鋪的組織法,不但中國其他城池沒有,世界各國也是不見的。他除在櫃颱上售書外,裏邊屋中總陳列著幾張八仙桌,預備人去看書。從前吾國雖有藏書樓的組織,但多係私人所藏,間乎有公共者,然甚少,隻有極講究之書院中,偶或有之,但亦不容易藉齣,藏書樓中更無供人看書處的設備。則這種舊書鋪,頗有現代圖書館的情形,而且比圖書館還方便。想看什麼書,他就給送到桌上來。倘自己研究一件事情,記不清應看何書,可以問鋪中掌櫃的,他便可給你齣主意。他鋪中沒有的書,他可以替你在其他書鋪轉藉。看書時想吸煙,有學徒替你裝煙,想喝茶有學徒給你倒茶。你若看書看餓瞭,他可以代你去買點心;常看書的熟人,有時他不要錢,他還可以請你。這在世界上的圖書館中是沒有的吧?不但此,你在傢中想看什麼書,他可以給你送去。看完瞭不買,是毫無關係的,比方說自己想做一篇文章,應用的參考書,傢中沒有,也可以去藉;隻管說明,我暫作一次參考,你看完瞭,他便取迴。不但此,倘做文章自己一時想不齣應用何書參考,也可以直與書鋪掌櫃商量,他可以代齣主意,自己書鋪沒有,也可以代藉,看完瞭仍舊由他代你送還;他不但由彆的商傢代藉,有難覓之書,他知道某學者傢有,他也可以替你去藉,因為有該書之傢,你不一定相熟,而有書之傢,總是常買書,與書鋪一定相熟的,所以他去藉容易得多。這於學者讀書人有多麼方便。如果你不認識這種書鋪,你可以托朋友介紹,他一樣的給你送去,看完瞭他便取迴,也不要錢。
我問過他們,老光看不買豈不賠錢嗎?這種舊書鋪之掌櫃,不但有道德,而且有思想,他說書鋪的買賣,道路*窄,平常人不但不買,而且不看。所來往的,隻有幾個文人,文人多無錢,也應該幫幫他們的忙,而且常看總有買的時候,倘他給介紹一個朋友,做一批大點的買賣,也是往往有的事情,這哪能說是他白看呢?請聽他這話,是多麼有道德。他不但有道德——且有相當的學問,對於目錄之學,比讀書人知道的多得多。在前清光緒年間,琉璃廠路南,有一翰文齋,老掌櫃姓韓,就知道的很多,繆蓮仙、王蓮生諸先生都常常問問他。張文襄之洞在他的《書目答問》一書中,曾說過讀書人須要常到舊書鋪中坐坐,就是這個意思。彼時如張之洞、王蓮生、盛伯羲、許葉芬、王闓運等等諸公,都是常去逛書鋪子的。
這部書集簡直是為我這種沉浸在舊時光裏的人量身定製的。我一直對那個風雲變幻的民國時期充滿好奇,總覺得那段曆史的煙塵中藏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智慧。讀著這些書,仿佛一下子穿越迴瞭那個文人墨客輩齣、思想碰撞激烈的年代。從那些對經典文本的細緻解讀,到對園林藝術的雅緻描摹,每一個字眼都散發著那個時代的獨特氣息。特彆是那些對傳統文化進行“淺說”的作品,用深入淺齣的方式,將深奧的哲理和精妙的詩詞化為可親近的文字,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到國學之美。裝幀和編排也很有心,拿到手就能感受到一種典雅的韻味,讓人愛不釋手,簡直是書架上的瑰寶。
評分那些涉及“哲學小史”的部分,尤其對我觸動很大。在我以往的認知裏,中國哲學總是顯得有些沉重和遙遠,似乎隻有皓首窮經的學者纔能窺其堂奧。然而,這裏的敘述卻像在繪製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將不同學派的興衰更迭、核心思想的演變過程,勾勒得清晰明瞭,富有畫麵感。我能清晰地看到儒傢如何應對挑戰,道傢思想如何滲透到民間生活,以及其他流派的獨特貢獻。它不是生硬的知識點堆砌,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思想流淌,讓我意識到,這些古老的智慧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與我們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充滿活力的思考體係。
評分閱讀體驗的流暢度著實讓我感到驚喜,尤其是那些關於“詞話”和“詩說”的篇章。往往我們接觸傳統文學時,最怕的就是那些晦澀難懂的注解和故作高深的闡述,但這裏的文字處理得極其精妙。它不是簡單地復述前人的觀點,而是像一位學識淵博卻又風趣健談的朋友在耳邊娓娓道來。這種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卻絲毫不犧牲內容的深度。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復雜的理論脈絡時所付齣的巨大努力,最終呈現齣的卻是如清泉般澄澈的文字,讓人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不知不覺間就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審美標準和創作心法有瞭更真切的把握。
評分總的來說,這套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文化入口。它沒有局限於某一單一領域,而是從文學、曆史、哲學、美學等多個角度,構建起瞭一個完整的民國知識分子審視傳統文化的視角。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非常齣色,使得讀者在享受單一主題的樂趣之餘,還能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體係內部的相互關聯和支撐。對於渴望係統性地、但又不想被繁復學術語言睏住的求知者來說,這套書提供瞭一種既有深度又極具可讀性的完美平衡。它像是一扇門,輕輕一推,便能進入一個充滿人文光輝的知識世界。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套書在“園林記”上所展現齣來的細膩觀察力。很多時候,我們看園林,看到的隻是亭颱樓閣的布局,是花木草石的排列。但作者透過文字,帶領我看到瞭時間的沉澱,看到瞭人與自然的精妙對話。他不僅僅描述瞭園林的“形”,更挖掘瞭園林的“神”——那種含蓄、內斂、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東方美學意境。讀著那些對光影、水聲、路徑轉摺的描寫,我仿佛能聞到青苔和泥土的氣息,感受到麯徑通幽處的寜靜。這不僅僅是一篇介紹,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漫遊,讓人對“天人閤一”的理念有瞭更形象化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