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工程训练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库锡树,刘菊荣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工程训练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子
  • 数字电子
  • 实验教学
  • 实践操作
  • 电子设计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38812
版次:1
商品编码:1071056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工程创新型“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是为高等院校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基础实践性教材,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和《电子设计竞赛专题训练——由浅入深》配套使用的“电子工程实践系列丛书”之一。
库锡树、刘菊荣主编的《电子技术工程训练》共分7章,第1章介绍电子技术实验室的组成、实验常识、电子产品设计工艺规范和安全用电常识。第2章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技术参数、识别和选用等。第3章介绍主要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第4章探讨常用焊接技术,包括工具、材料、技术和方法。第5章简述常用PCB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电路板的制作技术。第6章介绍Multism和Proteus两种常用虚拟电路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第7章给出了一些典型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实训内容,并首次推出了U盘的安装、焊接和调试实训项目。附录详细介绍了常用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用书,亦可作为相关职业技术教学的实训教材,还可对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概述
1.1.1 电子技术实验室简介
1.1.2 实验的一般程序
1.1.3 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
1.1.4 元器件获取途径
1.2 电子产品设计工艺规范
1.2.1 电路器件的老化与筛选
1.2.2 器件封装
1.2.3 电子装联
1.2.4 电子产品的总装
1.2.5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
1.3 安全用电
1.3.1 人体触电及触电急救
1.3.2 常见触电方式
1.3.3 安全保护技术
1.3.4 安全预防措施

第2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和电位器
2.1.1 电阻器
2.1.2 电位器
2.1.3 特种电阻器
2.2 电容器
2.2.1 固定电容器
2.2.2 可变电容器
2.3 电感器
2.3.1 电感线圈
2.3.2 变压器
2.4 半导体分立元件
2.4.1 半导体二极管
2.4.2 半导体三极管
2.5 半导体集成电路
2.5.1 概述
2.5.2 三端固定稳压器
2.5.3 三端可调稳压器
2.5.4 集成运算放大器
2.5.5 数字集成电路
2.6 贴片元件
2.6.1 贴片元件的分类
2.6.2 电阻、电容、电感
2.6.3 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
2.7 继电器
2.7.1 电磁式继电器和干簧式继电器
2.7.2 固态继电器
2.8 电声器件
2.8.1 扬声器
2.8.2 传声器
2.9 开关和接插件
2.9.1 常用开关器件
2.9.2 常用接插件(连接器)
2.9.3 使用注意事项
2.10 传感器
2.10.1 温敏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2.10.2 光敏器件
2.10.3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2.10.4 霍尔集成传感器
2.10.5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2.10.6 应变式力传感器
2.10.7 接近开关
2.10.8 光电开关
2.11 石英晶体谐振器和陶瓷谐振元件
2.11.1 石英晶体谐振器
2.11.2 陶瓷谐振元件
2.12 其他元件
2.12.1 散热元件
2.12.2 小型密封蓄电池
2.12.3 电磁阀
2.12.4 AC/DC电源模块和DC/DC电源模块
2.13 实验练习--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

第3章 常用电子仪器
3.1 万用表
3.1.1 万用表功能结构及原理简介
3.1.2 万用表的分类与比较
3.1.3 万用表的使用
3.2 直流稳压电源
3.2.1 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结构及原理简介
3.2.2 直流稳压电源基本性能参数介绍
3.2.3 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3.3 函数信号发生器
3.3.1 函数信号发生器功能结构及原理简介
3.3.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及性能参数简介
3.3.3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3.4 示波器
3.4.1 示波器的功能结构及原理简介
3.4.2 示波器的分类及性能简介
3.4.3 示波器的使用
3.5 常用实验线缆简介
3.6 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第4章 焊接与调试技术
4.1 常用工具
4.1.1 焊接工具
4.1.2 钳口工具
4.1.3 紧固工具
4.1.4 其他工具
4.2 焊接材料
4.2.1 焊料
4.2.2 焊剂
4.3 锡焊机理
4.4 插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术
4.4.1 焊接准备工作
4.4.2 焊接方法
4.4.3 导线焊接
4.4.4 拆焊方法
4.4.5 焊点质量检查
4.5 检测与调试
4.6 贴片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术
4.6.1 焊接工具
4.6.2 焊接方法
4.6.3 拆焊方法
4.7 自动焊接技术简介
4.7.1 自动焊接技术
4.7.2 接触焊接(无锡焊接)
4.7.3 焊接新技术
4.8 焊接实验

第5章 制板技术
5.1 电路板简介
5.1.1 电路板的种类
5.1.2 电路板的基材
5.2 制板技术简介
5.2.1 手工制板技术
5.2.2 工业制板技术
5.2.3 制板要求
5.3 PCB绘图软件的使用
5.3.1 PCB绘图软件发展历程简介
5.3.2 常用制板软件简介
5.3.3 Protel 99 SE介绍
5.3.4 Protel 99 SE常用快捷键简介
5.3.5 手工制板参数设定经验
5.4 实验--制板训练

第6章 仿真软件应用
6.1 Multisim 10电路仿真快速入门
6.1.1 Multisim 10的基本操作
6.1.2 虚拟仪器的使用
6.1.3 Multisim 10仿真实例
6.2 Proteus 7电路仿真快速入门
6.2.1 Proteus 7基本操作简介
6.2.2 虚拟仪器的使用
6.2.3 Proteus 7仿真实例

第7章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题选
7.1 U盘套件安装与调试
7.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7.1.2 产品性能指标
7.1.3 实验原理
7.1.4 实验器材
7.1.5 实验内容与步骤
7.2 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分立AM)
7.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7.2.2 产品性能指标
7.2.3 收音机原理
7.2.4 实验器材
7.2.5 实验内容及步骤
7.3 调频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集成FM)
7.3.1 实验目的与要求
7.3.2 产品性能指标
7.3.3 实验原理
7.3.4 实验器材
7.3.5 实验内容及步骤
7.4 数字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
7.4.1 实验目的与要求
7.4.2 产品性能指标
7.4.3 实验原理
7.4.4 实验器材
7.4.5 实验内容及步骤
7.5 其他电子产品的制作
7.5.1 循环灯电路
7.5.2 声光控延时开关
7.5.3 耳聋助听器
7.5.4 温升报警器
7.5.5 快速充电器
7.5.6 MP3的制作
附录 常用仪器的操作及使用
一、 万用表
二、 直流稳压电源
三、 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 示波器
五、 交流毫伏表
六、 多功能计数器
七、 LCR数字电桥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星辰大海的召唤:青少年天文探索指南》 简介 你是否曾仰望星空,被那深邃的黑暗与闪烁的星辰所吸引?你是否好奇那些遥远的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行星是否也像地球一样孕育着生命,宇宙的尽头究竟在哪里?《星辰大海的召唤:青少年天文探索指南》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往宇宙奥秘的大门,带领你踏上一段激动人心的天文探索之旅。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你成为一名小小天文学家的绝佳伙伴。它以青少年易于理解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插图,系统地介绍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太阳系里的各位“邻居”,再到遥远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我们将一起探索恒星的生老病死,理解黑洞的神秘力量,揭开系外行星的面纱,甚至思考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内容预览 第一章:仰望星空的奇妙开始 地球,我们温暖的家园: 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由来,月相的变化,以及潮汐现象。学习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如日晷)来测量时间。 古人的智慧与星图: 回顾人类历史上对星空的早期探索,了解星座的起源,以及古代文明如何利用星辰来导航和制定历法。我们将一起辨认出最容易看到的星座,并学习它们背后的神话故事。 你的第一台望远镜: 介绍不同类型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从简单的伽利略望远镜到现代的反射望远镜。我们将提供选择和使用入门级望远镜的实用建议,让你轻松上手。 第二章:太阳系漫游记 太阳:燃烧的巨星: 深入了解太阳的结构、组成和能量来源,以及太阳活动(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的影响。 八大行星的特色风采: 逐一介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们将探讨它们的独特地貌、大气成分、卫星系统,以及科学家们对它们是否存在生命迹象的探索。 小行星、彗星与流星雨: 了解这些太阳系中的“小家伙”们的构成、轨道和运动规律。我们将学习如何观测流星雨,并了解它们与彗星的密切关系。 探测器的足迹: 回顾人类在探索太阳系过程中发射的各类探测器,从旅行者号到好奇号,了解它们传回的宝贵数据和照片,以及它们为我们揭示了哪些新的宇宙奥秘。 第三章:银河系深处的奥秘 恒星的生命周期: 详细介绍恒星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包括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不同阶段。 宇宙的“建筑材料”: 了解星云的种类和形成,以及宇宙中的原子是如何通过核聚变过程产生的。 黑洞:吞噬一切的传说: 探索黑洞的形成机制、性质以及科学家们如何探测它们。我们将讨论黑洞的奇特效应,例如时间膨胀和潮汐力。 星团与星系: 介绍不同类型的星团(疏散星团与球状星团)和星系的形态(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并深入了解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章:宇宙的浩瀚与未解之谜 系外行星的发现: 介绍寻找和研究系外行星的方法(如凌日法、径向速度法),并展示一些最令人兴奋的系外行星发现,包括可能存在生命的“超级地球”。 宇宙的尺度与距离: 学习度量宇宙尺度单位(如光年),并了解星系之间的遥远距离。 暗物质与暗能量: 探索宇宙中我们看不见却占据主导地位的神秘成分,了解它们对宇宙膨胀和结构形成的影响。 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介绍大爆炸理论,并探讨宇宙膨胀、宇宙年龄等关键问题。我们将展望宇宙的未来可能演变。 第五章:成为小小天文学家 家庭天文台的搭建: 提供在家中进行天文观测的详细指南,包括选择观测地点、避开光污染、了解天气信息等。 观测的乐趣: 学习如何绘制星图、记录观测日志,以及识别不同天体。我们将推荐一些值得观测的天体,并提供最佳观测时间。 利用现代科技: 介绍各种天文App和网站,它们可以帮助你识别星空、查找天文信息、甚至参与到科学项目中。 天文社群与资源: 鼓励青少年参与天文社团、参加天文讲座和营地活动,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宇宙。 科学的严谨与好奇心: 强调科学探究的精神,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学习去寻找答案。 本书的特色 丰富的视觉元素: 本书包含大量精美的天文图片、示意图和信息图表,让抽象的天文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互动式学习: 穿插了许多“动手试试看”、“思考一下”等环节,鼓励读者主动参与,将知识内化。 实用的观测指南: 提供了详细的家庭天文观测建议,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实践。 激发想象力: 通过介绍宇宙的壮丽景象和未解之谜,点燃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热情。 适合不同年龄段: 本书的语言和内容设计,既能吸引小学高年级学生,也能为初中生提供更深入的认知。 《星辰大海的召唤:青少年天文探索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你开启宇宙奥秘之旅的启明星。它将引导你从仰望星空到理解星空,从好奇探索到热爱科学。翻开这本书,让你的思绪随着璀璨的星光一同飞翔,去感受宇宙的广袤与神秘,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电子技术工程训练》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挺复杂的。作为一名对电子技术领域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引导我入门的书籍,而不是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这本书的封面风格比较朴实,没有那些花哨的图案,这让我觉得它可能更注重内容本身。我最关心的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是否能够真正地“训练”我的思维,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去分析和解决电子技术中的问题,如何从一个整体的系统去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我脑海里已经构思了一些学习场景:当我看到一个家电时,我希望能知道它内部大概是什么原理在工作;当我遇到一个电子故障时,我希望能初步判断问题可能出在哪里。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或者一些排查故障的思路?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工程思维”,一种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摆脱对电子技术的“盲目感”,让我觉得学习电子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那就太成功了。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电子技术工程训练》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它会不会像我过去接触过的很多技术类书籍一样,枯燥乏味,充满了晦涩难懂的理论和公式,让人读起来昏昏欲睡。我本身就是一个动手能力比理论学习更强的人,所以对于那些纯粹的文字描述,我总是提不起兴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低调的,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这反而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务实一些,更注重实际操作。当我在书店里翻看的时候,我注意到它的排版,似乎还算清晰,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在讲解基础概念的时候,会不会引入一些比较直观的类比,或者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电子元件和电路原理。比如,我一直对“为什么电流会受到电阻的阻碍”感到好奇,如果书中能用一个水管的比喻来解释,我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电子世界的大门,让我不仅仅是“知道”有这些东西,而是能“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甚至能够对它们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电子技术工程训练》,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工程训练”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我之前对电子这块儿的涉猎真的可以说是“零基础”,脑子里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电阻、电容、还有那个闪闪发光的LED灯。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个“训练法”。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插画,倒是让我觉得它可能更注重实打实的干货。翻到目录,一堆专业术语扑面而来,什么“基本电路分析”、“晶体管特性”、“数字逻辑基础”之类的,瞬间感觉大脑有点宕机。但同时,我又被一股好奇心驱使着,想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它们是如何构成我们生活中那些神奇的电子设备的。我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如果我能掌握这些知识,是不是就能自己动手组装一些小玩意儿了?比如,一个简单的报警器,或者一个能控制灯光亮度的装置。这本书的厚度也适中,不是那种让人望而却步的“砖头书”,这让我觉得,也许通过努力,我真的能啃下来。我特别期待的是,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实践案例,或者附带一些实验指导,那样的话,学习的动力会更足。

评分

我拿到《电子技术工程训练》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看起来有点“硬核”。封面上那种简约但又不失专业感的设计,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了解大概的书。我平时对电子技术了解不多,对电路图更是看得头晕,所以看到书名里的“工程训练”,我的内心是既期待又有点小小的恐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知识点讲起,比如什么是电压、电流、电阻,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能否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而不是直接抛出一堆公式。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比如,当我看待一个电子设备时,我希望能从中看到它内部的“脉络”,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而不是仅仅看到它表面的功能。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或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明白,为什么手机会发热,为什么遥控器能工作,甚至让我对Arduino或者树莓派这些创客平台产生兴趣,那就太棒了。

评分

《电子技术工程训练》这个名字,让我一开始就觉得这肯定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我拿到手的时候,就预感这会是一场“硬仗”。我对电子这块儿的了解,一直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什么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这些词汇对我来说就像外星语。这本书的厚度让我稍微有点压力,但同时也暗示着内容会比较充实。我非常好奇的是,这本书在介绍各种电子元件的时候,会不会有很详细的图示,或者实物照片,这样我才能把抽象的概念和实际的物件联系起来。毕竟,我是一个视觉型学习者,光看文字很容易走神。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动手实践”的指引。比如,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焊接技巧,或者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小型的电子制作项目,让我能边学边做,那就太有成就感了。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能够让我自己去理解和构建一些简单的电子系统,解决一些实际的小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