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7年修訂-15)

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7年修訂-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國傢標準
  • 標準匯編
  • 2007年修訂
  • 工業標準
  • 技術標準
  • 規範標準
  • 質量標準
  • 通用標準
  • 工程標準
  • 標準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49902
版次:1
商品編碼:10759209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0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52
字數:122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7年修訂-15)》收錄瞭2007年修訂的國傢標準43項,其中強製性國傢標準4項,推薦性國傢標準39項。主要內容涉及能源、農業、冶金、電工、機械、交通、輕工、食品、建材等領域。

目錄

GB/T 12936-2007 太陽能熱利用術語
GB/T 12943-2007 蘋果無病毒母本樹和苗木檢疫規程
GB/T 12960-2007 水泥組分的定量測定
GB/T 12969.1-2007 鈦及鈦閤金管材超聲波探傷方法
GB/T 12969.2-2007 鈦及鈦閤金管材渦流探傷方法
GB/T 13033.1-2007 額定電壓750V及以下礦物絕緣電纜及終端第1部分:電纜
GB/T 13033.2-2007 額定電壓750V及以下礦物絕緣電纜及終端第2部分:終端
GB 13078.3-2007 配閤飼料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允許量
GB 13094-2007 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GB/T 13097-2007 工業用環氧氯丙烷
GB/T 13182-2007 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GB/T 13202-2007 摩托車輪輞係列
GB/T 13203-2007 摩托車輪胎性能試驗方法
GB 13296-2007 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
GB/T 13309-2007 機械振動颱技術條件
GB/T 13310-2007 電動振動颱
GB/T 13320-2007 鋼質模鍛件金相組織評級圖及評定方法
GB/T 13336-2007 水文儀器係列型譜
GB/T 13342-2007 船用往復式液壓缸通用技術條件
GB/T 13380-2007 交流電風扇和調速器
GB/T 13441.1-2007 機械振動與衝擊 人體暴露於全身振動的評價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13498-2007 高壓直流輸電術語
GB/T 13505-2007 高純度絕緣木漿
GB/T 13526-2007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漬試驗方法
GB/T 13563-2007 滾筒式汽車車速錶檢驗颱
GB/T 13589-2007 鋅及鋅閤金廢料
GB/T 13606-2007 土工試驗儀器 岩土工程儀器 振弦式傳感器通用技術條件
GB/T 13665-2007 金屬阻尼材料阻尼本領試驗方法扭擺法和彎麯振動法
GB/T 13689-2007 工業循環冷卻水和鍋爐用水中銅的測定
GB/T 13696-2007 235U豐度低於5%的濃縮六氟化鈾技術條件
GB/T 13810-2007 外科植入物用鈦及鈦閤金加工材
GB/T 13871.1-2007 密封元件為彈性體材料的鏇轉軸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
GB/T 13871.4-2007 密封元件為彈性體材料的鏇轉軸唇形密封圈第4部分:性能試驗程序
GB/T 13876-2007 農業輪式拖拉機駕駛員全身振動的評價指標
GB/T 13880-2007 道路車輛牽引座互換性
GB 13886-2007 食品添加劑黃原膠
GB/T 14040-2007 預應力混凝土空心闆
GB/T 14041.1-2007 液壓濾芯 第1部分:結構完整性驗證和初始冒泡點的確定
GB/T 14041.2-2007 液壓濾芯 第2部分:材料與液體相容性檢驗方法
GB/T 14095-2007 農産品乾技術 術語
GB/T 14299-2007 可轉位螺鏇溝淺孔鑽
GB/T 14300-2007 可轉位直溝淺孔鑽
GB/T 14348-2007 雙圓弧齒輪滾刀

前言/序言


探尋時代脈絡:國傢標準背後的社會變遷與技術演進 本書並非《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7年修訂-15)》的翻版或補充,而是聚焦於更宏大、更具時代縱深感的國傢標準製定曆程、其對特定曆史階段社會經濟形態的塑造,以及標準體係演變背後的深層邏輯。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去理解“標準”這一看似冰冷的規範性文件,是如何成為驅動中國特定曆史時期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關鍵引擎,以及在社會轉型期,標準製定如何反映並引領瞭觀念的更新。 第一編:標準化的曆史原點與早期構建(1949-1978)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百廢待興的背景下,國傢標準體係是如何從零開始建立起來的。重點考察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標準製定的核心目標——確保國傢基礎工業的統一性、可靠性和戰略安全。 我們深入分析瞭這一時期標準製定機構的設置、技術路綫的選擇邏輯,特彆是早期引進蘇聯標準體係(GOST)對中國工業標準産生的深遠影響。書中將詳盡梳理冶金、化工、機械製造等基礎工業領域,為實現“一五”、“二五”計劃目標而製定的關鍵性、基礎性標準。這些標準不僅是技術規範,更是國傢意誌在物質層麵的體現,它們如何通過統一的度量衡、材料規格和工藝流程,構建起一個高度集中、自給自足的工業基礎。 特彆值得注意的是,本編將探討在資源稀缺和技術封鎖的年代,“權宜標準”(或稱“試行標準”) 的大量湧現及其在特定曆史任務中的作用。這些標準往往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和應急屬性,是特定曆史時期技術實踐智慧的集中體現。例如,在特定國防工業領域,標準的保密級彆和製定周期,反映瞭當時國傢安全戰略的需求。 第二編:改革開放的衝擊與標準的“引進來”——技術標準的開放與對標(1979-2000)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開始與國際市場接軌。本編的核心在於分析國傢標準體係如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挑戰和機遇。 我們將重點分析“對標” 策略的實施過程。這並非簡單的翻譯或照搬,而是一個復雜的本土化過程。書中將詳細考察中國在電力、通信、質量管理(如ISO 9000係列標準的引入與本土轉化)等領域,如何係統性地進行標準的更新換代。這一時期的標準製定,開始從單純的“生産規範”嚮“市場準入規範”和“國際貿易規範”轉變。 本編將通過具體案例,展現標準製定在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促進技術交流中的作用。例如,在汽車工業、電子信息産業等新興領域,國傢標準如何平衡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之間的關係,如何通過標準引導市場形成良性競爭,而非陷入低水平重復建設。此外,標準製定機構組織結構的調整、專傢委員會製度的建立與完善,也標誌著標準製定從完全的行政主導嚮更科學、更專業化的方嚮發展。 第三編:市場經濟深化與標準化的社會化(2001年至今的宏觀趨勢與挑戰) 進入新世紀,特彆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傢標準體係麵臨著更為復雜的環境:市場主體的活力增強、消費者意識覺醒以及新興技術的快速迭代。 本編聚焦於“標準服務社會” 的轉型。我們將探討服務業標準的興起,如物流、金融服務、旅遊業等,這些標準的製定標誌著國傢治理的觸角從工業生産延伸到瞭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 重點分析在這一階段,強製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的界限是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被重新界定的。推薦性標準的普及,意味著行業自律和企業標準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上升。本書將深入剖析企業標準“領跑者”製度的齣現,以及這些高標準是如何反哺國傢標準的製定過程,形成“標準螺鏇上升”的良性循環。 此外,本書不會涉及具體某一年份(如2007年)的特定文件修訂細節,而是著重於標準體係整體適應性變革的宏觀趨勢: 1.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標準的融閤: 環保、能耗、循環經濟標準在國傢戰略中的地位提升。 2. 信息安全與數據標準的建立: 隨著信息化深入,標準如何保障國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與互操作性。 3. 標準的國際化程度: 中國標準在國際組織(如ISO、IEC)中的話語權變化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結語:標準的生命力與未來的張力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總結國傢標準體係的演進邏輯,強調標準作為國傢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探討瞭在技術爆炸時代,標準製定麵臨的永恒張力:如何在保持統一性與兼容性的同時,又能快速響應技術創新;如何在保障公共利益與鼓勵市場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國傢製度運作的獨特窗口,即通過“標準”這一微觀載體,洞察宏觀社會、經濟與技術變遷的磅礴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內容深度和廣度來看,這次匯編的覆蓋麵相當令人信服。我主要關注的是建築材料和環保驗收方麵的標準,這次收錄的最新細則在能耗計算和新型材料認證流程上做瞭大量的補充和細化,這些都是過去幾年行業內爭議較大、急需明確界限的關鍵點。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對於一些國際通用標準在國內的轉化和本地化要求,匯編給齣瞭非常詳盡的對比說明,這對於我們與國際閤作項目對接時,避免因標準理解差異造成的技術偏差,起到瞭關鍵的指導作用。如果說過去的版本是“記錄現有規定”,那麼這本2007年修訂版(15)更像是“指導未來實踐”,它的前瞻性明顯增強,反映齣國傢在相關行業管理上的步步深入。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采用瞭經典的深藍色調,配閤著燙金的書名,透著一股莊重與權威感。內頁的紙張質量齣乎意料的好,摸上去手感厚實,印刷的字體清晰銳利,即便是細小的條款標注也毫無模糊之感,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地對比瞭一下不同年份的修訂版本,這次的匯編在排版上似乎做瞭微調,邏輯結構更加清晰,尤其是那些跨章節的引用標注,比以往的版本更直觀易懂,這對於需要頻繁查閱特定標準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即便被我翻閱得比較頻繁,書脊也依然平整,沒有鬆動或脫頁的跡象。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與“耐用”,是那種可以常年放在案頭,隨時取用的工具書典範。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依賴此類工具書進行項目審核的工程師,我最看重的是權威性和時效性。這次的匯編在時效性上做到瞭極高的水準。當我拿到書後,立刻去核對瞭幾個近期剛剛發布的小規範,發現它們已經被準確無誤地納入瞭此次的修訂體係中,沒有齣現任何“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即用舊內容打著新版旗號的情況。權威性則體現在其引用來源的嚴謹性上,所有條文的措辭都保持瞭官方文件的一緻性,沒有齣現任何口語化或解釋性的語段,確保瞭法律和技術層麵的絕對準確性。這種對信息純淨度的堅持,是判斷一本工具書價值的首要標準,而這本匯編完美地達到瞭這一要求。

評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翻閱這套厚厚的典籍時,確實産生瞭一絲畏難情緒,畢竟條文浩如煙海,初學者很容易迷失方嚮。然而,當我開始嘗試使用其附帶的索引工具時,這種感覺立刻煙消雲散瞭。這次匯編的索引體係做得非常精巧,不僅包含瞭標準編號,還針對一些核心的技術術語進行瞭詞條化處理。例如,我搜索一個非常具體的術語,索引會直接指嚮所有包含該術語的條款和附錄,精確度極高,幾乎不需要進行二次篩選。這套索引係統,與其說是輔助工具,不如說是這本書的“導航大腦”。它極大地降低瞭非專業人士試圖快速定位特定技術細節的門檻,使得這本書的適用人群範圍也隨之拓寬,從資深專傢到初入職場的菜鳥,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高效查閱路徑。

評分

說實話,我最初對這種官方匯編類的書籍抱有的期望值並不高,總覺得內容會過於晦澀、枯燥,更像是一堆冰冷的條文堆砌。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它在條文的組織和結構上做瞭許多人性化的處理。比如,它在引入新的國傢標準時,會附帶一個簡明的修訂說明,即便沒有去查閱官方發布的修訂通知,也能大緻瞭解這次更新的核心變化點在哪裏,這對於日常工作中的快速適應非常有幫助。而且,不同領域的標準之間,如果存在交叉或相互引用的地方,編者巧妙地設計瞭交叉索引標記,不像過去那樣需要來迴翻閱目錄,這極大地提高瞭查找效率。這種對用戶使用場景的體察,遠超我預想中那種“隻管收錄”的編撰態度,體現瞭編纂團隊的細緻和對專業讀者群體的尊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