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经络医学概论
定 价:138.00元
作者:王居易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第01版
印刷日期:2016年10月第01次印刷
ISBN:9787513236003
字数:424千字
页数:35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王居易教授在海外广负盛名,《王居易经络医学讲演录》,由学生Jason根据其讲稿用英文出版,现已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本书为王居易教授*一次完整、系统整理的学术专著,出版的*一部中文“经络医学”专著,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开创性著作。
本书共分9章,系统阐述了经络医学理论。*一章导论,介绍了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方法、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和名词界定。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第三章经络气化,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经络及经络功能的认识。第四章腧穴,介绍了作者常用的100多个腧穴的定位和循摸方法。第五章症候结构,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症候的认识。第六章经络诊察,详细介绍了在临床中经络诊察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七章辨经,详细介绍了以经络诊察为基础如何判断病变经脉;第八章选经,承接上一章介绍在临床上如何选择治疗经脉;第九章选穴配穴,重点介绍了在临床选择治疗腧穴的原则,及作者有心得的对穴。
*一章导论...12
第一节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13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13
二、古代传统经络理论的发展...13
三、近代经络理论的停滞与发展...14
四、现代经络理论的研究状况...15
第二节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内容和方法...16
一、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16
二、经络医学的研究内容...16
三、经络医学的研究方法...18
第三节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19
一、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20
二、经络医学临床应用的前景...21
第四节经络医学重要名词的界定...23
一、经络...23
二、五体...23
三、节...25
四、膜和膜原...25
五、膏肓...26
六、六经和六气...27
七、开阖枢...27
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29
第一节经络本意...29
一、经络探源...29
二、经络本意...31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33
一、十二经脉...33
二、十二经别...35
三、络脉...36
四、十二经筋...36
五、十二皮部...37
六、奇经八脉...38
第三节十四经经络结构...41
一、手太阴肺经...41
二、手阳明大肠经...42
三、足阳明胃经...42
四、足太阴脾经...43
五、手少阴心经...44
六、手太阳小肠经...45
七、足太阳膀胱经...45
八、足少阴肾经...46
九、手厥阴心包经...47
十、手少阳三焦经...47
十一、足少阳胆经...48
十二、足厥阴肝经...49
十三、任脉...50
十四、督脉...50
第三章经络气化...54
第一节经络气化概要...54
一、经络气化的基本内容...54
二、经络气化的临床意义...57
三、经络的疲劳和紊乱...59
第二节十二经的气化特点...62
一、手太阴肺经...62
二、手阳明大肠经...64
三、足阳明胃经...65
四、足太阴脾经...66
五、手少阴心经...69
六、手太阳小肠经...70
七、足太阳膀胱经...71
八、足少阴肾经...72
九、手厥阴心包经...76
十、手少阳三焦经...79
十一、足少阳胆经...81
十二、足厥阴肝经...82
第三节十二经的互补、增效、协同...85
一、表里经...85
二、同名经...88
三、开阖枢与五脏旁通...92
第四章腧穴...96
第一节腧穴概念与腧穴结构...96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96
二、腧穴结构...97
第二节腧穴的功能与特性...99
一、腧穴的功能...99
二、腧穴的特性...100
第三节特定穴...101
一、原穴...101
二、五输穴...111
三、络穴...138
四、郄穴...147
五、俞穴、募穴...156
六、八脉交会穴...170
七、下合穴...173
八、八会穴...175
第四节其他腧穴...176
一、头颈部...176
二、胸腹部...183
三、腰背部...186
四、四肢部...191
五、奇穴...193
第五章症候结构...195
第一节症候与症候结构...195
一、症候与症候结构的含义...195
二、症候结构的特性...196
第二节症候分析的思维要点...200
一、思维程序...200
二、常见思维误区...202
第三节常见病症的症候结构...203
一、常见主症的症候结构...203
二、症候结构的经典证型...214
第六章经络诊察...217
第一节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217
一、审(视)...217
二、切(候)...221
三、扪(抚)...225
四、按(压)...226
五、循推...228
第二节经络诊察之循推法...229
一、循推手法的操作要求...229
二、循推中常见的经络异常变化...230
第三节十四经经络诊察...234
一、手太阴肺经...234
二、手阳明大肠经...238
三、足阳明胃经...240
四、足太阴脾经...243
五、手少阴心经...245
六、手太阳小肠经...248
七、足太阳膀胱经...250
八、足少阴肾经...253
九、手厥阴心包经...256
十、手少阳三焦经...257
十一、足少阳胆经...259
十二、足厥阴肝经...261
十三、督脉...263
十四、任脉...264
第七章辨经...267
第一节辨经的思维程序...267
一、主症及其症候结构的分析和确定...267
二、主症及其症候结构与病变经脉的对接...267
三、症候结构、经络诊察、经络病候之间的反复校正...269
第二节经络病候...269
一、“是动”病候的含义...270
二、经络病候各论...270
第三节临床辨经实例...281
一、逐一筛选...282
二、主症对接...282
三、全面对接...283
四、对接不全或无法对接...286
第八章选经...288
第一节选经的依据...288
一、依据经脉间的联系...288
二、依据器官、组织所属...289
三、依据脏腑所主...289
四、依据十二经是主症...289
第二节选经方法...292
一、选择病变经脉作为治疗经脉...292
二、选择表里经作为治疗经脉...294
三、选择同名经作为治疗经脉...297
四、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选经...300
五、开、枢、阖相配的选经方法...303
六、奇经八脉的选经方法...306
第九章选穴配穴...312
第一节选穴配穴的理论依据和配伍原则...312
一、选穴的理论依据...312
二、腧穴配伍原则...313
第二节常用配穴法...314
一、本经配穴...314
二、表里经(阴阳经)配穴...316
三、同名经配穴法...318
四、奇经八脉配穴法...319
第三节临床常用对穴解析...322
一、对穴的涵义...322
二、对穴的理论基础...322
三、对穴的特点...323
四、常用对穴解析...324
五、临床注意事项 335
最近我一直想深入了解一下传统医学的脉络,尤其是那些被誉为“国宝”的经典著作。在书店里闲逛时,偶然间翻到了这本《经络医学概论》。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的,但一直对中医的“气血”、“经络”等概念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一看就很有学术范儿。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图示吸引住了。作者在开篇就用非常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经络,以及它在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书中不仅讲述了经络的循行路线、生理功能,还深入探讨了经络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穿插了许多历代名医的医案,这些生动的例子让我对经络理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书中提到一位患者因为肝经不畅导致头痛,通过疏通肝经的针灸治疗后症状大大缓解。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经络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体系。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经络就是身体里一些看不见的“管道”,但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它远不止于此。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经络比作我们身体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承载着气血的运行,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器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书中对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讲解非常细致,每一条经络的循行路线、起始和终止位置、所属脏腑都有清晰的图文说明。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病机。作者解释了不同经络的特殊性,比如手太阴肺经主司呼吸,足少阳胆经与决断有关等等。当我发现自己有些小毛病,比如早上起来脖子僵硬,书中恰好有提到这可能与督脉或者膀胱经有关,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警觉。而且,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与经络相关的诊断方法,比如望诊、触诊,以及一些常用的取穴方法,虽然我暂时还不能完全掌握,但这些知识点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医诊断的新窗口,让我觉得中医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娓娓道来。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医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我非常欣赏他对经络“天人合一”理念的阐述,将人体的经络系统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从更高的维度去理解人体的奥秘。书中关于“阴阳五行”与经络的关系也讲得很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为什么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药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某些复杂的经络理论时,会穿插一些非常生动的生活化例子,比如用“水流”来比喻气血的运行,用“树木的枝干”来比喻经络的分布,这些比喻都非常贴切,让我在理解深奥理论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医的诗意和美感。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宝典,更是一本能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读物。
评分我一直以为经络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产物,是需要用古文才能理解的。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现代的语言和逻辑,将古老的经络知识重新梳理和呈现,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任何隔阂。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经络循行与现代解剖学知识的结合,虽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但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经络在身体上的具体位置和作用。书中还讨论了一些关于经络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进展,以及中医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这让我觉得经络医学并非陈旧的学说,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我甚至在书中看到了一些关于经络与情绪、经络与免疫系统的研究方向,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也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智慧与现代的科学,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强大生命力,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之前对针灸推拿一直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太专业,离我太遥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在书中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经络与常见病症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经络调理来改善身体状况。我尤其关注了关于“寒湿”体质的部分,书中详细分析了寒湿的成因,以及寒湿对经络造成的堵塞和影响,并且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饮食调理、运动方式,甚至是简单的居家按摩手法。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睡前按摩一下足三里和涌泉穴,感觉睡眠质量确实有所提高,白天也精神了许多。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经络保健的穴位介绍,每个穴位的功能、主治病症都讲解得非常清楚,还配有精准的定位图,让我在家也能对照着进行自我按摩。这让我觉得,学习经络知识不仅是为了治病,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养生,如何利用身体本身的智慧去对抗衰老和疾病,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重要启示。
评分好书,好好珍惜!
评分好书!要好好学习!
评分好书!要好好学习!
评分很好,正在学习,书是正版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邮政客服也非常耐心细致
评分看了一个月,博大精深!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邮政客服也非常耐心细致
评分好好好
评分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