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关心理学》融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民俗学、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内容于一体。本书具有四大特色。其一,结构的整合性。在编写本书过程中,作者十分注重将有关公共关系心理学问题的多门相关学科按照公众心理的心理规律与行为表现来组织其逻辑架构。其二,内容的实务性。非常注重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释公关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其三,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做到图文并茂、栏目丰富、版面灵活,而且追求经典实验与时新案例的有机结合,还提供有多种实用的心理测试。其四,读者的广泛性。本书既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的公关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市场营销学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的教材,又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的通识教育教材,还可以作为工商企业界、政府人事部门,以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此外,本书也适合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及普通民众作为自我提升公关能力的自主阅读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关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众心理
第一节 公众心理概述
第二节 公众个体的心理倾向
第三节 公众个体的心理特征
第四节 公众群体
第五节 公众群体的心理特征
第六节 公众的心理定势
第七节 公众本性迷失分析
第八节 “三从”社会影响
第三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
第一节 公关人员的角色
第二节 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公关人员的素质结构
第四章 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公关人员人际交往的结构
第三节 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策略
第五章 公关沟通心理
第一节 沟通与公关沟通
第二节 公关沟通的心理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有效沟通
第六章 公关交往心理
第一节 公关交往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公关交往的心理策略
第三节 公关交往中的人际吸引
第四节 公关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排除
第七章 公关策划心理
第一节 策划及公关策划
第二节 公关策划的心理原则
第三节 公关策划过程与心理策略
第八章 公关传播心理
第一节 公关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第二节 公关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第三节 公关传播的心理策略
第四节 公关传播的心理效果
第九章 公关活动心理
第一节 公益和赞助活动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第三节 危机公关
第四节 其他专题活动
第十章 公关广告心理
第一节 公关广告
第二节 公关广告媒介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 公关广告效果的心理机制
第四节 公关广告失败解析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公关人员与组织员工的人际交往
组织员工是指除了组织领导之外的其他组织内成员的总称。组织员工是组织内部公众的主体,是公关人员的重要人际交往对象,公关人员与组织内公众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公关人员与组织员工之间的交往。公关实践表明,由于公关人员是联系组织领导与组织员工之间关系的桥梁,因而公关人员与组织员工之间人际交往的结果(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组织内部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关系到组织的上下沟通状况及整个组织的内部团结状况。公关人员与组织员工之间的交往大多数属于工具性交往,不过,为了组织的更好发展,两者之间的交往绝对不能局限于工具性交往,而应该关注需要性交往,即必须发展这种工具性交往而使之上升到比较亲密、相互信任、真诚相处的人际关系水平上。作为公关人员要想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组织气氛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真正在组织内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自己必须率先取得组织职员的信任、尊重和支持,并与组织员工经常沟通思想、疏通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做好这些,公关人员就要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积极满足组织员工的心理期待与心理愿望。同时,在进行上下沟通过程中,既要搞好上行沟通,及时向领导反映组织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当好领导的助手或顾问、“耳目”或“喉舌”,与领导“分享信息”、“分享责任”,又要搞好下行沟通,及时向组织员工宣传、解释上级领导的决策、意见、要求,确保组织员工了解组织各方面情况的渠道畅通,扮演好上传下达的角色。
公关人员与外部公众的人际交往
公关人员的公关工作主要体现在他本人与组织外部公众之间的人际交往之中。公关人员与外部公众的交往活动是一个组织与外部公众相互沟通信息、彼此协调关系,共同谋求合作与支持的重要桥梁。在很大程度上讲,公关人员工作业绩的大小与公关事业的成败集中地体现在他与组织外部公众的人际交往之中。在与组织外部公众的人际交往中,公关人员常常是以组织代言人或公关专家的身份出现的。此时,他既是组织的代表,也是公正的“裁判”、外部公众利益的维护者。他的交往对象既有个别客户,又有公众集团;既有现实的行动公众,又有潜在的和目标公众;既有普通百姓,又有达官贵人;既有顺意公众,又有逆意公众。此外,公关人员有时也扮演着被动的应酬者,如接待怒气冲冲的问题公众、处理公关纠纷等时的身份。研究表明,公关人员与外部公众人际交往的好坏,受交往对象的特点、交往目的、交往内容,交往时机、交往环境,以及公关人员自身的交际水平等很多因素所制约。其中,关键因素是公关人员的人格魅力与交往能力。
……
前言/序言
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关心理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