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阻器的檢測與選用
1.1 電阻器的基礎知識
1.1.1 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
1.1.2 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1.1.3 常用的電阻器
1.2 電阻器的檢測與選用
1.2.1 固定電阻器的檢測與選用
1.2.2 電位器的檢測與選用
1.2.3 敏感電阻器的檢測與選用
第2章 電容器的檢測與選用
2.1 電容器的基礎知識
2.1.1 電容器型號命名方法
2.1.2 電容器的主要參數
2.1.3 常用的電容器
2.2 電容器的檢測與選用
2.2.1 固定電容器的檢測與選用
2.2.2 可調電容器的檢測與選用
第3章 電感器的檢測與選用
3.1 電感器的基礎知識
3.1.1 電感器型號命名方法
3.1.2 電感器的主要參數
3.1.3 常用的電感器
3.2 電感器的檢測與選用
3.2.1 電感器的檢測
3.2.2 電感器的選用
第4章 變壓器的檢測與選用
4.1 變壓器的基礎知識
4.1.1 變壓器型號命名方法
4.1.2 變壓器的主要參數
4.1.3 常用的變壓器
4.2 變壓器的檢測與選用
4.2.1 變壓器的檢測
4.2.2 變壓器的選用
第5章 二極管的檢測與選用
5.1 二極管的基礎知識
5.1.1 二極管型號命名方法
5.1.2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5.1.3 常用的二極管
5.2 二極管的檢測與選用
5.2.1 二極管的檢測
5.2.2 二極管的選用
第6章 三極管的檢測與選用
6.1 三極管的基礎知識
6.1.1 三極管電流分配和放大作用
6.1.2 三極管的特性麯綫
6.1.3 三極管型號命名方法
6.1.4 三極管的主要參數
6.1.5 常用的三極管
6.2 三極管的檢測與選用
6.2.1 三極管的檢測
6.2.2 三極管的選用
第7章 場效應管的檢測與選用
7.1 場效應管的基礎知識
7.1.1 場效應管型號命名方法
7.1.2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
7.1.3 常用的場效應管
7.2 場效應管的檢測與選用
7.2.1 結型場效應管的檢測
7.2.2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MOS管)的檢測
7.2.3 場效應管的選用
第8章 晶閘管的檢測與選用
8.1 晶閘管的基礎知識
8.1.1 國産晶閘管型號命名方法
8.1.2 晶閘管的主要參數
8.1.3 常用的晶閘管
8.2 晶閘管的檢測與選用
8.2.1 晶閘管的檢測
8.2.2 晶閘管的選用與代換
第9章 晶振與濾波器的檢測與選用
9.1 晶體振蕩器的基礎知識
9.1.1 石英晶體的結構與壓電效應
9.1.2 石英晶體的符號和等效電路
9.1.3 石英晶體的分類
9.1.4 石英晶體元件的命名方法
9.1.5 石英晶體的主要參數
9.1.6 常用的石英晶體
9.1.7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應用
9.2 石英晶體的檢測與選用
9.2.1 石英晶體的檢測
9.2.2 晶振的選用
9.3 濾波器的基礎知識
9.3.1 濾波器的基礎知識
9.3.2 濾波器的測量
9.3.3 濾波器的選用
第10章 繼電器、開關的檢測與選用
10.1 繼電器的基礎知識
10.1.1 繼電器的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10.1.2 繼電器的分類
10.1.3 繼電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10.1.4 繼電器的主要參數
10.1.5 常用的繼電器
10.2 常用繼電器的檢測與選用
10.2.1 電磁繼電器的檢測
10.2.2 固態繼電器的檢測
10.2.3 乾式舌簧管的檢測
10.2.4 繼電器的選用
10.3 開關
10.3.1 開關的型號命名方法
10.3.2 開關的主要參數
10.3.3 常用的開關
10.3.4 開關的檢測
10.3.5 開關的選用
第11章 電聲器件的檢測與選用
11.1 揚聲器的基礎知識
11.1.1 揚聲器的命名
11.1.2 揚聲器的主要參數
11.1.3 常用的揚聲器
11.1.4 揚聲器的檢測
11.1.5 揚聲器的選用
11.2 耳機和耳塞
11.2.1 耳機的分類
11.2.2 耳機的參數
11.2.3 耳機和耳塞的檢測
11.3 蜂鳴器
11.3.1 蜂鳴器的基礎知識
11.3.2 壓電蜂鳴器的檢測
11.4 駐極體話筒
11.4.1 駐極體話筒的基礎知識
11.4.2 駐極體話筒的檢測
第12章 傳感器的檢測與選用
12.1 傳感器的基礎知識
12.1.1 傳感器的分類
12.1.2 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12.1.3 常用的傳感器
12.2 傳感器的選用
12.2.1 傳感器選用總則
12.2.2 各類傳感器的具體選用
參考文獻
我最近對射頻(RF)通信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特彆是想瞭解一些射頻元器件在通信係統中的具體應用和設計。我原本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探討各種射頻器件,比如低噪聲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頻器(Mixer)、振蕩器(Oscillator)、濾波器(Filter)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不同通信標準(如Wi-Fi、藍牙、4G/5G)中的選型和設計考量。我特彆想知道如何分析這些器件的S參數(S-parameter),以及如何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或Spice等仿真軟件進行射頻電路的設計和優化。書中對射頻元器件的介紹,更多的是停留在對它們功能和基本參數的定義上,比如LNA的噪聲係數、PA的功率附加效率、混頻器的IP3等。然而,對於如何進行實際的電路匹配(impedance matching),如何處理信號的串擾和乾擾,以及如何設計高性能的射頻前端,書中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書中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射頻電路闆的設計注意事項,比如過孔的使用、地綫的連接、以及電磁兼容性(EMC)的設計等,這些對於射頻電路的性能至關重要。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偏嚮於工程實踐和係統設計的相關書籍。
評分我最近在學習嵌入式係統的開發,特彆是涉及到單片機(Microcontroller Unit)的硬件接口和驅動開發。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不同類型單片機的架構,比如ARM Cortex-M係列、AVR係列等,以及它們的外圍接口,例如GPIO、UART、SPI、I2C、ADC、DAC等。更重要的是,我期望學習到如何編寫高效、可靠的驅動程序來控製這些硬件。書中關於單片機基礎知識的介紹是有的,比如CPU的工作原理、存儲器類型、中斷係統等,也對一些常用的外設進行瞭功能描述。然而,對於如何具體地配置這些外設寄存器,如何編寫中斷服務程序,以及如何處理並發和實時性要求,書中涉及的內容比較淺顯,更多的是概念性的介紹,缺乏具體的代碼示例和調試技巧。例如,在介紹ADC時,書中僅僅說明瞭ADC的功能,但並沒有給齣如何根據采樣率和分辨率來配置ADC的轉換模式,以及如何優化采樣時序以提高精度。對於一些復雜的驅動,比如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下的驅動開發,書中更是沒有涉及。這使得我在實際的嵌入式項目開發中,仍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Datasheet和網絡資源,纔能編寫齣可用的驅動程序。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想提升自己在模擬電路設計方麵的能力,特彆是對一些關鍵元器件的理解和應用。比如,書中關於運放(Operational Amplifier)的部分,我原本期待能看到關於不同類型運放的詳細比較,像雙極型、FET輸入的運放,它們在噪聲、帶寬、輸入阻抗、輸齣阻抗等方麵的差異,以及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運放。同時,我還希望能學習到如何利用運放構建各種濾波器(如低通、高通、帶通)、振蕩器、比較器等,並理解這些電路設計中的一些經典“套路”和優化技巧。書中雖然也提到瞭運放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用配置,例如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跟隨器等,但這些內容在很多基礎教材中都普遍存在。我更關注的是一些進階的應用,比如如何在噪聲環境中設計高精度電路,如何處理信號的失真和飽和問題,以及一些高級的反饋機製的應用。書中對這些部分的闡述顯得比較概括,缺乏深入的理論推導和實際電路的設計實例。舉個例子,關於低噪聲運放的選擇,書中僅僅提及瞭“選擇低噪聲的運放”,但並沒有給齣如何量化評價運放的噪聲指標,以及如何在電路中最小化噪聲的引入。這讓我覺得在實際的電路設計中,仍然會遇到很多摸不著頭腦的問題。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是能夠係統地學習數字邏輯電路的設計和驗證方法。我尤其感興趣的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應用,比如如何使用Verilog或VHDL語言編寫邏輯,如何進行仿真驗證,以及如何將設計部署到FPGA開發闆上。我一直想瞭解一些實際的項目開發流程,例如從需求分析到功能模塊劃分,再到頂層集成和時序約束的設置。書中倒是對數字邏輯的基礎概念做瞭介紹,比如布爾代數、邏輯門、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等,並且對一些基本的數字電路模塊,如加法器、寄存器、計數器等進行瞭講解。但對於如何將這些基礎知識應用到復雜的FPGA設計中,以及如何掌握更高級的設計技巧,比如狀態機設計、流水綫設計、異步復位同步釋放等,書中提供的篇幅實在有限。而且,關於FPGA的開發環境和工具鏈,書中幾乎沒有提及,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因為瞭解和熟練掌握這些工具是進行FPGA設計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希望看到一些實際的FPGA項目案例,比如一個簡單的RISC-V處理器或者一個視頻處理模塊的設計流程,這樣纔能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簡潔大方,藍色的主色調給人一種科技感和專業感。翻開第一頁,目錄清晰明瞭,章節的劃分也很有邏輯性。我最開始是被“電子元器件的特性麯綫分析”這一章吸引瞭,本來以為會講得很深入,比如各種晶體管、二極管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I-V麯綫,以及如何通過麯綫來判斷元器件的優劣,甚至可以根據麯綫推斷齣一些隱藏的參數。然而,實際內容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對基本特性的介紹,比如電阻的阻值、電容的容值、電感的感值,以及它們在理想狀態下的工作原理。對於實際檢測中的一些細微之處,比如溫度對特性的影響、寄生參數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示波器、萬用錶等儀器進行精確測量,書中著墨不多,更多的是描述性的語言,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和案例分析。我個人更希望看到一些圖錶,比如實際測量得到的麯綫,或者不同類型元器件的典型麯綫對比,這樣會更有說服力。書中對元器件的分類介紹也很常規,像是按照阻抗、能耗、存儲等大類來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入門,但對於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希望能看到更細緻的劃分,比如MOSFET的各種型號,或者RF元器件的特殊性等等。總的來說,作為一本入門級的教材,它應該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如果期望從中獲得深入的、實用的檢測技巧,可能需要另尋他書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