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能够收藏到这套《钱钟书集(限量典藏版)》简直是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它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透露出一种低调而又奢华的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价值。钱钟书先生的文字,我一直觉得是一种奇妙的结合体,既有深厚的古典底蕴,又充满了现代的智慧和幽默。他的句子就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特别期待能在这套书中,重新细读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也能发掘一些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篇章。我相信,这套书将成为我书架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反复阅读、汲取养分的精神食粮。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钱钟书集》的包装简直是太用心了,拆开的时候就像打开一份珍贵的礼物。每一本书拿在手里都感觉很有分量,纸张的触感非常舒服,印刷清晰,字体大小也恰到好处。我之前读过钱钟书先生的一些散文和随笔,对他的文字功底就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的句子总能那么精准又带着一丝狡黠,读起来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又同时被他深刻的洞察力所折服。现在能拥有这套全集,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通往他思想世界的宝库,里面有无数等待我去挖掘的智慧和乐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按部就班地,或者随心所欲地去品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去感受他那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养。
评分说实话,当我看到这套《钱钟书集》的精装版本时,我的心就已经被牢牢抓住了。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就像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他能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道理,他的幽默更是浑然天成,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又能陷入沉思。这次能一次性拥有这十册全集,感觉像是获得了一把开启他思想殿堂的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个宝藏里尽情遨游,去探索他文字中蕴含的无尽智慧,去感受他那独特的文化魅力,去学习他那精湛的语言艺术。
评分收到这套《钱钟书集(限量典藏版)》真是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钱钟书先生的学识和文笔,他的文字总是那么精炼、幽默,同时又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堪称艺术品,无论是纸张的质感还是印刷的精美程度,都无可挑剔,让人爱不释手。我尤其期待能够在这套全集中,系统地梳理和品读先生的创作脉络,去感受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我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套书都会成为我阅读案头的常客,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和感悟。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套《钱钟书集(限量典藏版)》,着实被它的分量和质感所折服。厚重的纸张,精美的装帧,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沉甸甸的文化气息。我一直以来都对钱钟书先生的才情深感钦佩,他的文字,无论是《围城》中对人生百态的辛辣讽刺,还是《管锥篇》里对古典文献的精辟解读,都如同清泉般流淌,又如巨石般深刻。这次能拥有这套如此精美的全集,感觉就像是捧着一座宝藏,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在先生那博大精深的学识和幽默风趣的笔触中了,相信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悟和收获。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段与大师对话的旅程。
评分作为中国人,唐诗宋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
评分购物车一直放着,看见满减,虽然不是历史低价,毕竟知识无价,最终买了,包装里外三层,但书的封面还是有疑似手指印,看来以后还是不能在打折的时候买。这么重的书,懒得折腾了。
评分唯一不满意的是书的价格总是跳来跳去,打半价的时候就把价钱涨起来,然后又没有优惠券可用,就感觉不舒心,希望以后价格平稳些,能多发些优惠券。
评分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2]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3]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4]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5]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6]
评分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
评分这书据说不错,写书评的人都了不起,而且还敢对这么牛的古书写书评,更主要的他叫钱钟书。
评分我一直很仰慕写书评及影评的人。 我以为如果要称得上一个“评”字,并且还要将之公之于众,便需有如柯灵评价钱钟书时所指的境界: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
评分精装典藏版,包装精美,品质优良,值得拥有,值得收藏。
评分本来以为会是又大又薄的,拿到手中对开本大小很满意,图二是和中华书局小绿皮的大小对比。钱钟书的诗我是很喜欢的,炼字炼意,擅用典故,对仗精工。「眉新月」对「掌故花」绝妙,《阅世》一首忧国忧民,最见知识分子的心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