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帝造海,荷蘭人造地
農田中的世界文化遺産
相約黃昏下的風車村
從“蒸汽時代活化石”到水淹敵軍的城堡
運河,仰視的風景
荷蘭式的“精衛填海”
第2章 歐洲最美“大農村”
荷蘭我最愛羊角村
聽,風車在轉動
荷蘭古法奶酪交易
穿越迴中世紀小城
第3章 藝術,最具魅力的荷蘭錶情
約會倫勃朗
朝聖凡高
荷蘭也有“濛娜麗莎”
小酒館裏的大畫傢
第4章 荷蘭設計DNA
90年前就有LOFT啦!
築夢鹿特丹
切割齣的財富
跟著一隻兔子去旅行
第5章 博物館真奇妙
一個男人的“貓世界”
“女人的鴉片”
荷蘭“瓷都”尋訪中國青花
收藏情色曆史的博物館
世界第一座3D博物館
第6章 古堡尋蹤
羅宮中的“女王世界”
森林中的狩獵城堡
情迷中世紀古堡
邂逅最美童話城堡
第7章 荷蘭教堂,再生傳奇
“天堂書店”
神秘修道院裏的五星奢華酒店
收藏“快樂之音”的教堂
守護聖像,與信仰無關
第8章 荷蘭的中國情結
荷蘭的“中國通”
中國青花的“荷蘭輪迴”
“李鴻章大酒店”傳奇
故宮國寶異鄉重生記
第9章 味道荷蘭
“我們為活而吃”
鯡魚“一口吞”與荷蘭海鮮
荷蘭南部美食之旅
走進“雞尾酒的心髒”
全世界最快樂的啤酒廠
阿姆斯特丹特色酒吧“雙子座”
第10章 歡樂荷蘭
那場華麗的春天狂歡
每年隻開放10天的頂級藝術“博物館”
伯爵廚房裏的“花花世界”
附錄 我在荷蘭自駕遊
租車
上路
泊車
繳費
加油
限速
還車
在文學的法國和哲學的德國之間,我發現瞭奇妙的荷蘭 對於我,人生最大的誘惑,就是那來自遠方的呼喚。一切沒有去過的陌生地方,都是我夢中無法預測的歸宿,一切去過而又想再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歸宿踏入夢境的起點。
對異域文化的濃厚興趣應該是從大學時開始培養起來的,4 年西班牙語專業學習,無論是語言還是外國文化風俗知識等,都為我打下瞭良好的基礎。畢業後,先後任職西班牙、英國、德國、芬蘭等外資企業,尤其是在諾基亞的工作經曆,使得我在上個世紀90 年代末便開始瞭第一次海外旅行,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假期都在國外遊走。
在作為職業旅行者之前的10年間,我已經遊曆瞭40個國傢。然而,朝九晚五的公司白領生活終究不能滿足我對旅行日益強烈的願望,於是辭職做個全職旅行者成為瞭必然的選擇,以便從時間和空間上保證自己成為一名職業尋夢人,讓我實踐對夢的尋訪。
憑藉流利掌握英文和西班牙文,以及在海外十年的旅行經驗,我在歐、亞、非、大洋洲的土地上留下瞭足跡,當然,還有友誼和淚水,歡樂與痛苦,可以與人分享的經曆和隻能留給自己的迴憶,一個旅行者在那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對於生命的體驗。真正的旅行者不會留戀那些獵奇與到此一遊的浮淺,更不會沉醉於個人的炫耀與他人的羨慕之中,知道瞭“讀萬捲書,行萬裏路”是怎樣的關係,纔能感悟旅行者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的內在涵義。
四海之廣,八荒之大,旅行者的足跡置放其間,用點綫麵描繪齣一幅既抽象又具體的美妙圖畫,在麵上可以看到天地的廣闊;在綫上可以看到曆史的悠長;在點上可以看到思想的深邃。我在這點、綫、麵上行走,用相機去記錄美妙的天地,用腳步去丈量厚重的曆史,用語言去探討玄奧的思想。在旅行中,旅行者的身體精神與大地天空交匯融閤,如此的光閤作用,催生齣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作為一個職業旅行者、自由撰稿人和攝影師,充實地生活瞭3 年之後,終於決定做一套《貓眼看世界》文化深度旅遊叢書,關於這個係列的第一本,我的目光斬釘截鐵地定格在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西歐小國——荷蘭,那是我13 年前開始海外旅行時到達的第一個國傢。重返荷蘭,當掛在風車上的白雲和鋪在河流邊的鬱金香迷惑著世人的記憶時,我卻如韆裏走單騎一般駕駛著汽車,在大城小鎮與鄉村田野間追尋著荷蘭人生活的足跡,以荷蘭人的方式去體驗這個國傢的一切。
在歐洲版圖上,在文學的法國與哲學的德國之間,我發現瞭奇妙的荷蘭。麵積僅有41528 平方公裏,人口1661 萬(2010 年)的小國,在17 世紀成為世界的中心,稱霸海上,被譽為“海上馬車夫”,以自己的名字標識整個世紀。今天的荷蘭人均GDP 列世界前十位,歐洲第二位,在全球五百強企業中荷蘭占有16 個席位,真正的“小國大業”。荷蘭有女王,是議會製君主立憲國傢,有成立於1608 年的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所,荷蘭人發明瞭“AA製”,荷蘭法律最早承認同性戀與安樂死,荷蘭人的傢庭中1/3 沒有小孩,1/3 是單親,1/3 有多個孩子;荷蘭人不加班,無法承受工作壓力也算工傷,可以帶薪休病假;荷蘭的主流媒體不報醜聞,周日不齣刊,休息;荷蘭人不信權威,彼此平等相處;荷蘭人崇尚節儉,
不追名牌,不花冤枉錢。荷蘭人不受賄,因為沒有人行賄,95% 的荷蘭人認為自己生活很幸福。一路走來,荷蘭有太多我們不熟悉的趣聞異俗。
荷蘭27% 的土地低於海平麵,30% 的土地海拔高度不足一米,是世界最低窪的國傢,但荷蘭人的平均身高世界第一。其實“荷蘭”應該稱之為“尼德蘭王國”(The Kingdom ofthe Netherlands),“Netherlands”指的是“低地之國”,而“荷蘭”(Holland)僅指西部一個地區——南北荷蘭省,這些西部省份在17 世紀時最發達富庶,也是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這些知名城市,荷蘭省在這個國傢的曆史、經濟、文化等方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此書中我還是用“荷蘭”這個大傢都已經習慣瞭的名字來指代這個國傢。
荷蘭是世界上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國傢,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2000 多座,荷蘭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傢,人均2.5 輛。荷蘭有8 處世界文化遺産,有我們熟悉的鮮花、奶酪、風車和足球,有我們仰之彌高的繪畫大師凡高和倫勃朗,有著名的足球三劍客——範?巴斯滕、古力特和裏傑卡爾德。荷蘭是我們喜愛的電影明星奧黛麗?赫本,也是我非常敬仰的大漢學傢高羅佩的故鄉。
在荷蘭旅行,最大的感受是經常會不經意間在某些隱秘的角落發現文明的反光。荷蘭文明以獨特的姿態傲立於世,她沒有德國哲學的玄奧與凝重,卻有著圍海造田的曠達與和諧;她沒有法國文學的浪漫與任性,卻有著西方古典繪畫的平靜與光明。荷蘭文明以一種理性的思考,世俗常情的錶達而讓世人欣然接受。旅行者經常會感受到荷蘭人的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已經成為瞭一種生活方式。而荷蘭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更讓這片土地充滿瞭生機。
21 世紀的旅行是一個瞭解社會、交流文明的過程,絕不單純是娛樂休閑,麵對異域深厚的文明沉澱,一切的一切,會讓我們有一種衝動,難以剋製行遊的腳步。然而異國他鄉,路途奔波,花銷不菲,衝動下我們更需要拒絕平庸,拒絕走馬觀花,強調旅行品質和內心獨特的新體驗。數次走入荷蘭,我都是自由行的方式,乘坐當地交通工具或者自駕,零距離接觸荷蘭人的生活。
旅途中,我與老人、年輕人和孩子交流著,荷蘭人的語言天賦令我佩服不已,每個人都可以講3—4 門外語,我可以與他們用英文、西班牙文,甚至中文交流。語言是文明的橋梁,有這麼多不同材質的橋梁鋪在我麵前,對話與交流自然暢通無阻。
我用文字和影像來記錄旅行的結果,文字雖然稚嫩,但是真實,影像則是確鑿的證據,它把我在荷蘭版圖上的足跡翻譯成形象的圖畫,眼睛對客觀事物的觀察通過我的相機鏡頭保留瞭下來,這些照片中有好奇、疑惑、思考和判斷,在百分之一秒裏得齣的結果或許有偏差,或許有一些小小的藝術浪漫,但絕沒有虛假。親身經曆,親眼所見,親手所拍,是我旅行攝影的三項基本原則。當文字無奈時,影像就會齣來說話。決定把幾次荷蘭旅行的所見所聞匯總起來,給喜愛這個國傢,或許已經到過,或許未來將會去的朋友們一個參考。不論是選擇目的地還是齣發前,做好功課能讓你的旅行更精彩,一知半解不符閤個性旅行的教義,否則盡管“輕輕地你來瞭”,同樣會“輕輕地”帶著一片茫然離開,隻留下“到此一遊”的記憶。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行者的筆記,旅途見聞中會有很多引發我們思考的東西,行在他國,感受異域文化風情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對生命的一種反思吧!有格調地玩,纔是身心富足地存在,旅行也如是。
寫這本書的時候,仍然深切懷念這個國傢和荷蘭朋友們。荷蘭多雨,但更多的是那種心平氣和的夾雜在雨絲中的微笑,一種文明的姿態。
雨撒天華,微笑鋪滿大地,
行者在微笑中心清意潔,
心無涯,行者無疆!
在文學的法國和哲學的德國之間,我發現瞭奇妙的荷蘭 對於我,人生最大的誘惑,就是那來自遠方的呼喚。一切沒有去過的陌生地方,都是我夢中無法預測的歸宿,一切去過而又想再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歸宿踏入夢境的起點。
讀完《婷》的第一感覺,是它給我帶來瞭一種意外的舒緩。我原本以為會是那種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更像是一杯溫熱的茶,在不經意間暖瞭你的心。作者對環境的描寫尤其齣色,那些關於荷蘭風情的片段,像是畫捲一樣徐徐展開,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淡淡的青草香,看到自行車穿梭在古老街道上的身影,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愜意。人物的塑造也很飽滿,即使是一些配角,也都有著鮮活的生命力,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尤其喜歡主人公“婷”的處理方式,她並沒有被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英雄,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煩惱也有喜悅的普通人。她的成長軌跡,她的睏惑與堅持,都讓我看到瞭自己的影子。這本書沒有驚天動地的事件,但它展現瞭一種更貼近生活的美,一種在日常瑣碎中閃耀的光芒。它讓我反思,生活中的小確幸,其實是支撐我們前行的重要力量。
評分《婷》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像是一首淡淡的詩,又像是一幅寜靜的畫。我沉浸在其中,感受著文字的力量,感受著主人公“婷”的生活軌跡。書中所描繪的那個關於荷蘭的故事,充滿瞭詩意的畫麵感,讓我仿佛置身於童話般的場景之中。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優美,簡潔卻富有深意,每一句話都像是精心打磨過的寶石。我被“婷”的堅韌所吸引,也被她身上所散發齣的那種獨立而又溫柔的氣質所打動。這本書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卻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觸動著我的內心。它讓我看到瞭生活的美好,也讓我思考生命的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得到瞭淨化,靈魂得到瞭升華,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
評分我必須承認,《婷》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顛覆瞭我對某些題材的固有認知。作者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沒有落入俗套的窠臼,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加新穎、更加引人入勝的方式來展開故事。我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敘事節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一步步深入到故事的核心。書中的一些細節描寫,比如對人物錶情的捕捉,對環境氛圍的渲染,都做得非常到位,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而且,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話題時,也顯得非常審慎和深刻,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我看到瞭“婷”身上的堅韌和智慧,也看到瞭她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迷茫和掙紮。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成長,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嘗試和跌倒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嚮。
評分第一眼看到《婷》這個書名,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它隱藏著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但卻有一種獨特的寜靜感,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裏麵到底藏著怎樣的世界。我一直對那些描繪小人物生活、卻能觸動內心深處的故事有著特彆的偏愛,總覺得在平凡的敘述中,往往蘊藏著最真實的情感和最深刻的道理。我希望《婷》能夠帶我走進一個彆樣的空間,感受那種細水長流的情感,或者體會一種不為人知的堅韌。作者是否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故事的節奏是否會讓我沉浸其中,忘卻時間的流逝?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共鳴,一些能讓我停下來思考的瞬間。也許是關於成長,也許是關於選擇,又或者僅僅是對生活點滴的溫柔注視。總而言之,我對《婷》充滿瞭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
評分《婷》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它對情感的深度挖掘。我讀瞭很多關於愛情、友情的故事,但《婷》卻以一種更加內斂、更加成熟的方式探討瞭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主人公“婷”在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她的內心掙紮和情感變化,被作者描繪得淋灕盡緻。我被她那種在孤獨中尋找力量,在睏境中堅持希望的精神所打動。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充滿瞭不確定性,充滿瞭讓我們感到無力的時刻,但《婷》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依然可以依靠內心的力量,依靠那些珍貴的連接,去度過難關。書中的對話非常精彩,看似平淡卻充滿瞭智慧和情感的張力,每一句都仿佛直擊心靈。它不是那種會讓你熱血沸騰的故事,但它會在你內心深處留下一種久久不散的溫暖,一種對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喜歡旅行的人在去之前可以買來看噢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京東正版 送貨快 好好好
評分不錯哦,沒有推薦錯!
評分書不錯,有看頭,很好看的!
評分幫彆人買的書籍,看著還行!
評分荷蘭深度文化旅行書,身心的旅行
評分很喜歡質量不錯很喜歡質量不錯
評分我喜歡,能幫我的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