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Bartlett設計:關於建築的思索
定價:98.00元
作者:(英)艾倫 ,楊睿,張旭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21213656
字數:404000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書收錄瞭過去10年間英國巴特萊特建築學院*齣色的100份學生作品。每份都附有指導教師的解釋。這些作品嚮我們展示建築學是如何通過建築物或其他形式的建築創作來應對當今世界*緊迫的城市及社會問題。
內容提要
英國倫敦大學巴特萊特(Bartlett)建築學院是世界上領先的建築教學研究機構之一。每年,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學生匯聚在此,參與到這些極具試驗性並且涉及範圍廣泛的建築設計課程中來。其畢業生在國際競賽中屢獲大奬、錶現非凡,這也使他們在全球建築實踐領域廣受贊譽,成為各大建築事務所競相追逐的寵兒。
《Bartlett設計:關於建築的思索》一書收錄瞭過去10年間巴特萊特建築學院齣色的學生作品。書中詳細展示瞭100餘份學生作業,每份都附有指導教師的簡單解釋。通過這種展示,該書嚮我們錶明建築學如何通過建築物或其他形式的建築創作,有創意地應對當今世界緊迫的城市及社會問題。他們在建築的語境下創造齣激動人心的趣味形式和極為豐富的美學語匯,並通過其想象力,有創造性地響應瞭諸如文化認同、住房問題、氣候變化、健康、公共空間等重要的社會議題。
除此之外,書中還收錄瞭一些教師們短小精悍且頗具見解的論文,以此作為學生方案的補充。論文中提齣瞭一係列宣言,思考的範圍從景觀到建築設計、從都市主義到交互設計、從建造工藝到高新技術等均有涉獵。這些頗具前瞻性的宣言為學生們異彩紛呈的作品建立起一個理論框架,他們的觀點引領當今建築界的爭論與思考,代錶前沿的建築思潮。
目錄
006Bartlett設計伊恩·波登
014色彩工坊,倫敦皇傢維多利亞碼頭約翰伯格倫德
020歡樂馬戲團戴維羅伊
021寓言屋和管理辦公室,墨西哥城科斯塔伊利亞
022拍賣行,倫敦湯姆霍伯頓
023聽覺體驗雅各布帕斯金
024破産協會,威尼斯本剋萊門帝
025聖剋利門蒂教堂,羅馬肯尼徐
027柏林病毒彼得基傑
028早餐的生物技術薩莎梁
029透視之花Penelope Haralambidou
031卡姆登市場理事會,倫敦迪安帕剋
033愉悅電容器,倫敦李河榖悠美西都
036碳賭場理查德貝文
037賭場,棕海島,普爾馬剋吳
038文化遺産之教堂和寶庫凱文白
039電影院和講堂,威尼斯剋裏斯多夫黃
040穿衣服的建築佐伊奎剋
041拾荒者的收獲莎拉布羅姆利
042連續尼爾·施佩爾,西濛·赫倫,蘇珊娜·艾薩
044大腦皮層的可塑性丹法默
046宇宙屋,特拉法加爾廣場,倫敦蒂姆諾爾曼
048文化本·坎普金,林純正
050死亡學院詹姆斯漢普頓
051數字化的詩意馬爾詹科萊蒂
053賽狗場,巴庫裏斯加農
055做,不做,做過頭,重做蘇菲漢德勒
056室內的沉澱空間莉薩西爾弗
057妙手偶得Yeoryia Manolopoulou
059飛翔夢特裏斯坦威格福
060除鹽霜裝置瑞安馬丁
062元素,啓德城簡卡泰因
063國王的城堡,東京托馬斯希利爾
066英國熱帶花園,賽麗群島托馬斯鄧恩
067環境寄生蟲,倫敦雅各布斯施特勞斯
068製造鮑勃·施邁爾,馬剋·斯莫特,馬爾詹·科萊蒂
070魚之農場,卡瑪格馬西莫米納萊
073漂浮城市2030安東尼劉
075洪水屋,萊茵三角洲馬修布徹
076漂浮物和垃圾邁剋爾加內特
077葬禮之地阿西汗
078全球變暖,凝固的音樂消融寶芬妮韋爾斯
079痛風診所,斯文頓邁剋爾阿林
081油膩勺子咖啡屋,林肯因河廣場戴維烏爾德斯通
083格列佛喬戈馬傑爾
087虎剋的隱形紀念碑馬特威爾金森
088騎手旅社,帕拉庫丁安格尼斯嘉阿格涅斯卡
089旅捨多拉斯維基德
090冰島議會,辛格維爾本裏德利
096想象傑剋斯賓塞阿什沃思
097宜居的建築血肉馬科斯剋魯茲
099公建住宅,萊維頓約翰阿什頓
100裝置一年級學生
104儀器·建築凱爾布坎南
111呼籲關注的裝置伊恩戴維
112交互性馬科斯·剋魯茲,史蒂芬·蓋奇
114交互裝置菲利普魏因德
115親密的邂逅麗蓮芝
116島哈麗特李
118詹姆士·邦德場景
道格霍奇森,伊姆蘭揚,埃瑪詹姆斯,阿爾提卡納,波佩柯剋伍德
119種子散播之地約翰帕蒂剋
122景觀勞拉·艾倫,Yeoryia Manolopoulou
124雨後倫敦本奧爾什那–馬茲
128有生命的塔,紐約羅裏哈默
129馬背上的盧剋索迪米特裏奧斯阿吉羅斯
133中國製造吉米洪
134魔術師劇院,羅馬薩拉莎菲爾
141瘟疫防控部凱特戴維斯
142地獄天使的移動補給卡斯珀羅傑斯
144納米假肢格倫湯姆林
146敘述性喬納森·希爾,簡倫德爾
148室內國傢公園約翰諾爾曼
149天文颱和售票處,羅馬廣場,羅馬本剋勞德
150一百萬平方英尺的愛尼古拉斯亨德森
151劇院,直布羅陀哈裏特李
153嗎啡提煉工廠,倫敦歐文瓊斯
155理想宮巴斯蒂安剋拉斯內
156議會大廈,香港安德魯斯坦福思
157專利辦公室和檔案館,倫敦盧剋錢德拉塞卡爾
161感知天文颱,格林威治史蒂夫威斯剋
163錶演係統魯拉裏格林
164錶演城市阿比蓋爾耶茨
165香料加工廠和健身設施湯姆霍爾伯頓
166Bloomsburry派商店,倫敦
伊恩勞倫斯,卡爾諾曼頓,弗朗西絲泰勒
173朝聖教堂,羅馬傑伊威廉姆斯
175寄自多蘿茜的明信片辛西婭梁
176過程剋林·佛尼爾,剋裏斯汀·霍利
178人造神話凱特戴維斯,艾曼紐維爾剋盧塞
179反光的瀉湖伊裏尼安德羅斯泡羅
181遠程機械邁剋爾維哈特
182迴聲觀測站,UCL蒂姆巴韋爾
184退休之傢,紐卡斯爾盧剋皮爾森
188羅伯特大街小屋Umut Yamac
189薩朗波馬莎馬可波羅
190鹽青年旅社詹姆士戴因
192景觀伊娃剋裏斯汀索瑪埃格
195劇作傢的隱居所莎拉卡斯坦斯
196地震研究中心,波爾圖約翰剋拉斯剋
197種植船舶,埃坪森林,倫敦剋裏斯蒂安剋裏根
203社交俱樂部和釀酒廠約翰奧利弗
204超聲迴饋機理查德羅伯茨
205奇異倒轉威尼斯盧剋瓊斯
207十字之站,聖依納爵·羅耀拉,羅馬梅莉薩柯林奇
210偷走的吻菲奧娜謝潑德
211奇怪的鴨子西濛肯尼迪
213交響樂輪唱麯,瓦萊塔帕斯卡布朗納
217綜閤的混閤體托拜厄斯剋萊因
219布料花紋閱覽室露西倫納德
220典禮,UCL伊恩勞倫斯,卡爾諾曼頓
224審判丹布雷迪
225療養公園,上海垣添正樹,肯尼徐
227時代廣場塔,紐約喬納森米齊
228走嚮物質的詩意剋裏斯登剋雷德
229玩具之城,上海納特基思特
230地鐵司機之傢,布萊頓戴爾埃利奧特
232可調的城市梅莉薩阿普爾頓
23423個古董照相機丹尼爾斯威夫特吉布斯
235托比叔叔的花園凱瑟琳歐文
237正在打開的移動建築丹尼爾霍爾
238 (非)自然曆史協會,倫敦安東安布羅斯
240城市化尼剋·剋利爾,伊恩·波登
242觀察,等待亞曆剋斯卡斯拉
243質量和計量協會:黃瓜格雷戈裏瓊斯
244鯨魚之傢,馬德拉島亞倫林
245鏇轉的想象!喬西凱恩
246威士忌釀酒廠,亞利桑那理查德哈代
247語言的衣櫥奧利維亞戈登
248夏季展示
作者介紹
巴特萊特建築學院是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學院,成立1841年,是的建築教育研究中心學院有廣泛的建築活動,涉及設計、曆史和理論、專業技術和學習,目前學校有1600個學生在這裏學習。有300名老師,其中30名教授,是英國大的建築環境和設計學院。在2008年RAE排名中獲得高等級。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的教師為的建築環境的多學科教育和研究的。涵蓋瞭全方位的建築環境領域,包括建築,復雜的建築環境係統,建設和項目管理,發展規劃,能源,城市規劃,空間與空間分析等等。巴特利特擁有的教育和研究的聲譽,吸引學生和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其廣泛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學方案是非常高度重視,提供超過1,600個學生有機會學習專業和跨學科的主題,鼓舞人心的學者和從業者,享受的好處,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市中心的,去追求自己選擇的職業,他們的大潛力。巴特萊特建築學院在2008年RAE評估中獲高級彆的專業機構在該領域研究。這使得它能夠解決世界麵臨的顯著的跨學科問題,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跨文化交際,人類福祉和全球健康大挑戰。
文摘
序言
如今,城市的麵貌日新月異,建築作為城市肌體的組成部分,其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美學價值。這本書的書名《Bartlett設計:關於建築的思索》,恰恰觸及瞭我對當下建築設計的一些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去審視現代建築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並提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Bartlett 設計是否在應對城市化進程、氣候變化、以及社會公平等挑戰方麵,有著獨到的見解和實踐?它是否倡導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可持續的建築發展模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啓發我,讓我成為一個更具批判性和思考能力的建築觀察者。
評分讀建築類的書籍,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隻有圖紙和數據的堆砌,而缺乏靈魂的解讀。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關於建築的思索”這幾個字,給瞭我一種溫暖的期待。我希望它不是一本冰冷的學術專著,而是能夠以一種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去探討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Bartlett 設計,它是否關注建築如何能夠成為人們心靈棲息的港灣?它如何通過設計,去營造宜人的空間,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甚至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感受到建築設計中蘊含的深情與智慧,理解那些偉大的建築作品是如何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外,為我們帶來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啓迪。
評分讀過不少關於建築的書籍,但很多要麼過於技術化,讓非專業讀者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泛泛而談,缺乏深入的洞察。這本書的作者,尤其是“艾倫”,名字給我一種專業而嚴謹的印象,而“Bartlett設計”這個特定名稱,則暗示瞭其內容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平衡理論與實踐,既有紮實的學術根基,又不失生動的案例分析。我希望它能通過具體的項目,展示建築設計思維是如何形成並得以實現的,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層麵。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帶著我一步步拆解設計過程中的挑戰與創新,讓我理解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設計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思考與權衡。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個真正好的建築,不僅僅是滿足居住或使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甚至改變人們的感知方式。這本書的書名《Bartlett設計:關於建築的思索》,讓我對它寄予厚望。我希望它能帶領我進入一個由“思索”構建的建築世界,去理解設計背後的邏輯、哲學以及人文關懷。我想知道,Bartlett 設計是如何在形式、功能、材料、文化等多個維度上進行深度探索的。它是否有獨特的教育理念,能夠孕育齣與眾不同的建築師?它對建築與城市、建築與社會、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有怎樣的獨到見解?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提升自己對建築的審美和理解能力,讓我能夠更加敏銳地觀察和評價我身邊的建築環境?
評分我一直對建築抱有一種復雜的情感,既著迷於它宏偉的尺度和精妙的結構,又常常對它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和功能感到睏惑。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關於建築的思索”這幾個字,直接擊中瞭我內心深處的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建築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人類文明、社會需求、文化觀念的載體。我想知道,在 Bartlett 設計的語境下,建築是如何被賦予意義的?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我們的思維模式?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找到一些關於建築與人文精神之間關係的答案,理解那些偉大的建築作品是如何在功能性之外,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這本書能否幫助我跳齣對建築錶象的關注,深入其內在的邏輯和價值判斷,是我最期待的部分。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足夠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素雅的米白色,上麵印著書名,字體綫條流暢而有力量,給人一種沉靜而專業的閱讀體驗。邊緣的處理也十分精細,翻閱時觸感順滑,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它作為一本關於建築思考的書籍所蘊含的厚重感,仿佛它本身就是一個精巧的建築模型,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其內在的邏輯與美學。我尤其喜歡它在色彩運用上的剋製,沒有過多的花哨裝飾,而是通過字體的大小、疏密以及留白的巧妙安排,營造齣一種高級而內斂的視覺感受。這種設計風格本身就傳遞瞭一種“少即是多”的建築理念,與書中可能探討的深度思考遙相呼應。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Bartlett設計”這個名字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令人著迷的建築智慧,以及它將如何引導我重新審視我們身處的建築環境。作者的名字,尤其是“艾倫”這個名字,也讓我對這本譯作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將原作的精髓完美地呈現給中文讀者。
評分我個人對建築史上的重要時期和代錶性建築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Bartlett設計”,讓我聯想到一些在建築教育和實踐領域具有開創性貢獻的名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 Bartlett 設計的起源、發展以及其在建築理論和實踐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是否代錶著一種對建築本質的迴歸,或者是在現代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建築價值的重新定義?我非常想瞭解 Bartlett 設計是如何看待建築與環境、建築與社會、建築與曆史之間的復雜關係的,以及它如何通過教學和實踐,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建築師。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團隊,楊睿和張旭,他們的名字齣現在作者信息中,讓我對這本譯作的質量充滿信心。我明白,將一本原著中的思想和語境準確無誤地傳達給不同語言的讀者,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我期待他們能夠精準地把握住“Bartlett設計”的核心理念,無論是其理論的深度,還是其案例的精妙,都能以流暢、易懂的中文呈現齣來。我希望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語言轉換,而是能夠傳遞齣原作的精氣神,讓中國讀者能夠真正理解 Bartlett 設計背後的建築哲學和思維方式。這本書能否成為我瞭解西方建築思潮的一個堅實橋梁,將是衡量其翻譯質量的重要標準。
評分拿到這本書,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書名中的“Bartlett設計”顯然指嚮一個在建築界享有盛譽的機構或學派,而“關於建築的思索”則明確瞭本書的核心內容——對建築本體進行深度、多維度的思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建築理論框架,幫助我理解建築設計的核心要素,以及不同理論流派之間的差異與聯係。我想知道,Bartlett 設計在美學原則、技術創新、社會責任以及生態可持續性等方麵,是如何自成一傢之言的。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窺見建築大師們是如何從概念到落地,將無數次的思考與實踐凝聚成一個個令人驚嘆的建築作品。
評分這本《Bartlett設計:關於建築的思索》以一個相當引人入勝的書名呈現,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建築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設計理念和實踐。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挑戰傳統、突破常規的設計師和學派充滿瞭好奇。Bartlett,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專業的光環,它是否代錶著某種特定的設計哲學,或者是由一群傑齣的建築師匯聚而成的思想碰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 Bartlett 在建築思考上的獨到之處,它在空間組織、材料運用、可持續性、與環境的互動等方麵的創新理念。我想瞭解,它如何將理論研究與實際建造相結閤,如何培養齣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建築人纔。這本書將可能是我理解現代建築思潮的一個重要窗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