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傅佩榮譯解經典(套裝共6本)》措辭嚴謹、學術水準,為大眾正確理解和領會經典而多年錘煉,囊括國學領域中地位最高的經典文獻:《大學》《中庸》《孟子》《老子》《莊子》《易經》《論語》,以簡體橫排,加注拼音,白話釋義,配以義理注釋,以便於當代公眾閱讀典籍,研治學問。作者傅佩榮是颱灣大學著名教授,早年師從方東美先生,後於耶魯深造,繼而執教歐洲,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教養,集四十餘年潛心研學之心得,以哲學分析與建構的角度,闡明古代思想的一貫係統。精裝套裝版本,選用進口高級材料和精細工藝製作而成,為讀者提供瞭一個閱讀和收藏的上乘版本,配以立體包裝盒,起到迷你書架的作用,可以單獨放置保存,是收藏和饋贈的高雅物品。
內頁插圖
目錄
《傅佩榮譯解:易經》
前言一《易經》這本書
前言二《易經》的魅力
前言三怎樣讀《易經》
1 乾卦
2 坤卦
3 屯卦
4 濛卦
5 需卦
6 訟卦
7 師卦
8 比卦
9 小畜卦
10 履卦
11 泰卦
12 否卦
13 同人卦
14 大有卦
15 謙卦
16 豫卦
17 隨卦
18 蠱卦
19 臨卦
20 觀卦
21 噬嗑卦
22 賁卦
23 剝卦
24 復卦
25 無妄卦
26 大畜卦
27 頤卦
28 大過卦
29 習坎卦
30 離卦
31 鹹卦
32 恒卦
33 遁卦
34 大壯卦
35 晉卦
36 明夷卦
37 傢人卦
38 睽卦
……
《傅佩榮譯解:老子》
《傅佩榮譯解:莊子》
《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
《傅佩榮譯解:孟子》
《傅佩榮譯解:論語》
精彩書摘
《彖》日: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誌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譯文】
《彖傳》說:泰卦,小的前往,大的來到,吉祥通達。意思就是天地二氣互相交流,使得萬物通順暢達;上位者與下位者彼此來往,使得心意相通。陽剛居內而陰柔處外,內在剛健而外在柔順,進用君子而疏遠小人。君子的作風在成長,小人的作風在消退。
【注解】
①有往來纔有變化,小往大來,所以吉亨。泰卦下乾上坤,乾為天,坤為地。天本在上而地本在下,現在天來到地之下,是為二,氣交感流動,萬物自然生氣蓬勃。比擬於人事,則是上位者來到下位者之下,順應民情,“其誌同也”。唐朝徐堅《初學記》說:“夫陰陽交,萬物成;君臣交,邦國治;士庶交,德行光。同憂樂,共富貴,而友道備矣。”
②接著三句談到“內外”,可知下卦為內,上卦為外。乾為陽,為健,為君子;坤為陰,為順,為小人。這是“外柔內剛”之象,既有原則又能順應。
③爻的運動由下往上,乾卦三陽爻在下,自然往上發展(君子道長),坤卦三陰爻在上,已經前無去路(小人道消)。
《象》日: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譯文】
《象傳》說:天地二氣互相交流,這就是泰卦。君王由此領悟,要根據天地運行的法則來製定製度,配閤天地運行的條件來助成效益,藉此引導百姓。
【注解】
①泰卦的取象是天氣與地氣的交往。“後”是君王,繼先王之後的王侯皆可稱“後”。
②“財成”即“裁成”,要依循自然界的法則來製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如農業社會的春耕、夏耘、鞦收、鼕藏。“輔相”則有參贊化育之意。“左右”是指君王對百姓的帶領、輔助與影響。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徵吉。
《象》日:拔茅徵吉,誌在外也。
【譯文】
初九。拔取茅草,根莖牽連著同類,嚮前推進而吉祥。
《象傳》說:拔取茅草,嚮前推進而吉祥,是因為心意是要嚮外發展。
【注解】
①初九居下卦乾的起步位置,乾有上進的動性,初九與九二、九三為同類,一起努力,所以“徵吉”。
②初九爻變,下卦成巽,巽為木,在初為茅。“茅”是菅草,“茹”為根莖相連的樣子,“匯”是類。拔取這種茅草,會連帶拉齣許多細小的根莖。初九的行動有九二、九三配閤,相連而進。
③整個乾卦(在內)要嚮坤卦(在外)推進,初九又有六四正應,為陰陽相引之象,所以“誌在外”。
九二。包荒,用馮(ping)河,不遐(xia)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象》日: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譯文】
九二。包容廣闊,徒步過河,不因遙遠而有所遺漏。失去朋黨,守中而行受到推崇。
《象傳》說:包容廣闊,守中而行受到推崇,是因為光明遠大。
【注解】
①乾卦陽剛健行,嚮上發展,九二居其中,最足以代錶之。
②“中行”之德有四:一是“包荒”,九二有六五正應,要從下乾到上坤,無異於涵蓋天下,包容廣闊,這是有仁德;二是“用馮河”,“馮”是憑,直接徒步過河,這是勇敢果決的行動;三是“不遐遺”,“遐”是遠,不因遙遠而遺漏小事,這是有智慧;四是“朋亡”,“朋”是朋友,引申為朋黨,為政最怕結黨營私,因為這樣就無法守中而行。
③九二爻變,下卦成離,又齣現互坎,離為日坎為月,有日有月是為“包荒”。“用馮河”的河來自互坎,坎為水。九二與六五正應,是“得尚於中行”,並且“不遐遺”。“朋亡”則因九二在互兌中,使上坤毀摺。能做到這樣,自然顯得光明而遠大。
九三。無平不陂(bi),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象》日: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譯文】
九三。沒有隻平坦而不傾斜的,沒有隻前往而不返迴的。在艱難中正固,沒有災難。不必擔憂,保持誠信,在食物上有福可享。
《象傳》說:沒有隻前往而不返迴的,是因為它處在天地交接之處。
【注解】
①九三在上下二卦之間,下乾上坤的平衡,會因為陽動陰靜而産生變化。有平陂往復,原是自然界的常態。九三在動蕩之際,隻要正固其原則,就可以無咎。不必憂慮(恤),它的誠信(孚)來自於陽爻居剛位,又有上六正應。
②“於食有福”是指麵臨三個陰爻,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依卦象而言,九三在互兌(九二、九三、六四)中,兌為口,上為坤卦,坤為眾,閤而引申之,為可食之物眾多。
……
前言/序言
智慧的傳承:跨越時空的經典對話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的璀璨光輝便凝聚於一部部經典之中。它們是先哲智慧的結晶,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更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燈塔。這些經典,穿越韆年曆史的風雨,依然閃爍著不朽的光芒,以其深刻的洞察、雋永的哲思,觸及人類最根本的生存睏境與精神追求,引導著一代代讀者在思想的海洋中汲取養分,探索生命的意義。 這套精選的經典文庫,旨在為您呈現一部跨越古今、融閤東西的智慧盛宴。我們精心挑選瞭在各自領域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傳世之作,力求在內容上兼具深度與廣度,帶領您領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思想的獨特魅力與共通之處。本書籍的設計初衷,並非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場與偉大小說傢、深刻哲學傢、以及富有遠見的思想傢進行的深度對話。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希望能夠激發您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眼光,並最終幫助您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東方智慧的深邃迴響:文明的根基與修身之道 在浩瀚的東方文明長河中,我們特彆甄選瞭幾部奠定其哲學與文化根基的經典。這些著作,不僅是理解東方民族思維方式的鑰匙,更是指導個人品德修養、社會治理乃至人生終極關懷的寶貴財富。 儒傢思想的基石: 探討“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如何在個人成長、傢庭和睦、社會和諧中發揮作用。書中將深入剖析“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邏輯鏈條,解讀“君子”的理想人格,以及如何通過“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來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這部分內容將著重展示儒傢思想如何從個體齣發,層層遞進,構建一個穩定有序、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結構。讀者將有機會理解其對於道德倫理、教育理念以及政治實踐的長遠影響。 道傢哲學的逍遙之境: 聚焦於“道”的本體論意義,闡述“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我們將一同探索《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理解“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的辯證智慧。這部分內容旨在帶領讀者擺脫世俗的束縛,尋求解脫與內在的寜靜,認識到順應自然、返璞歸真的重要性,從而獲得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 佛教的慈悲與覺悟: 介紹佛教關於“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以及“緣起性空”的宇宙觀。我們將深入理解“慈悲”、“智慧”的內涵,以及通過“戒、定、慧”三學修行,達到“涅槃”的解脫之道。這部分內容將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無常與痛苦的根源,學習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挑戰,並追求心靈的淨化與升華。 二、西方哲思的理性光芒:啓濛、邏輯與人類的探索 西方文明的發展,離不開其深厚的哲學傳統。從古希臘的理性思辨,到啓濛時代的思想解放,再到近代科學的蓬勃發展,西方經典為我們提供瞭認識世界、理解人性的獨特視角。 古希臘哲學的理性之光: 重新審視柏拉圖的“理念論”,探討其對“正義”、“美德”的深刻理解,以及理想國度的藍圖。我們將追隨亞裏士多德的腳步,學習其“邏輯學”的基本原理,以及關於“德性倫理”和“政治學”的獨到見解。這部分內容將展現西方哲學如何以理性為武器,對宇宙、人生、社會進行係統性的探索,為後世的科學與哲學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啓濛運動的自由宣言: 聚焦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解析“公意”的概念,以及人民主權如何成為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我們將探討洛剋的“自然權利”理論,理解天賦人權、分權製衡等重要思想,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現代國傢的政治形態。這部分內容旨在展示啓濛思想傢如何挑戰專製,倡導理性與自由,為人類社會進步注入強大的動力。 科學精神的萌芽與發展: 介紹牛頓在物理學上的革命性貢獻,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的基本框架。我們將迴顧哥白尼的“日心說”,認識到科學發展過程中對傳統觀念的顛覆與革新。這部分內容將展現人類如何通過觀察、實驗與推理,不斷拓展對自然界的認知邊界,開啓科學理性時代。 三、文學的想象力與人性的深度:情感、故事與心靈的共鳴 文學是人類情感與想象力的最佳載體,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帶領我們走進不同的靈魂,體驗豐富多彩的人生。這部分經典文學作品,將帶領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心靈之旅。 莎士比亞的悲喜劇: 深入剖析《哈姆雷特》中關於生與死的哲學拷問,以及人性的矛盾與掙紮。我們將解讀《羅密歐與硃麗葉》中跨越階級與仇恨的熾熱愛情,感受其命運的無常與悲劇的力量。通過這些作品,讀者將得以窺見人性的復雜性,理解情感的深度,以及命運的無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靈魂拷問: 走進《罪與罰》中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精神世界,探討其越軌行為的心理動因與道德審判。我們將體驗《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父子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不同信仰與價值觀的碰撞。這部分內容將帶領讀者直麵人性的幽暗,思考善與惡、信仰與懷疑的永恒命題。 中國古典小說的宏大畫捲: 欣賞《紅樓夢》中賈府由盛轉衰的傢族命運,感悟其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影射,以及對女性命運的悲憫。我們將跟隨《三國演義》中的英雄豪傑,在波瀾壯闊的戰爭與政治鬥爭中,體味忠義、智慧與權謀的較量。這部分內容將展現中國古典小說在人物塑造、情節設計以及社會文化描繪上的獨特魅力。 四、思想的交鋒與時代的烙印:變革、反思與未來的啓示 人類曆史的進程,往往伴隨著思想的碰撞與變革。這些經典的著作,記錄瞭思想傢們對社會問題、政治製度、以及人類未來的深刻思考。 馬剋思的社會革命理論: 梳理《共産黨宣言》中的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以及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我們將理解階級鬥爭的理論,以及其對世界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這部分內容將幫助讀者理解現代社會結構與意識形態的形成,以及不同社會運動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探討“潛意識”、“俄狄浦斯情結”等核心概念,理解人類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將學習“夢的解析”如何揭示隱藏的欲望與衝突,以及它對文學、藝術和心理學産生的巨大影響。這部分內容將為讀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自我與他人。 現代思想的多元探索: 介紹加繆的“荒謬哲學”,理解在無意義的世界中尋找價值的努力。我們將接觸薩特的存在主義,探討“自由”與“責任”的深刻含義。這部分內容將展現當代思想傢如何迴應現代社會的挑戰,思考個體在復雜世界中的定位與選擇。 結語 這套《智慧的傳承:跨越時空的經典對話》係列,是一次對人類思想精華的梳理與呈現。它不僅僅是一堆書本,更是一扇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每一部作品都蘊含著作者傾其一生所悟得的真理,等待著有緣的讀者去發掘、去品味、去內化。 我們相信,通過閱讀這些經典,您將能夠: 拓寬視野: 瞭解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思想精髓,打破思維的局限。 深化理解: 洞察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理解人性的復雜與多元。 提升自我: 汲取先哲的智慧,完善個人品德,尋求精神的安頓與成長。 啓迪未來: 從曆史中汲取經驗,為當下的思考和未來的選擇提供啓示。 請準備好,翻開這些書頁,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智慧的火花點燃您的思想,讓經典的魅力豐富您的生命。這趟旅程,將是您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