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最後的終點就在此處,茫茫荒原上有一塊不起眼的石碑,上麵寫著:
評分聚散成毀,皆客感客形,深閱生死,順天俟命,但行吾不忍之心,以救此方民耳。諸子欲聞吾行事,請吾書此。此四十年乎,當地球文明之運,中外相通之時,諸教並齣,新理大發之日,吾以一身備中原師友之傳,當中國政變之事,為四韆年未有之會,而窮理創義,立事變法,吾皆遭逢其會,而自為之。學道愛人,足為一世,生本無涯,道終未濟,今已死耶,則已閱遍人天,亦自無礙,即作如是觀也。後此玩心神明,更馳新意,即作斷想,又為一生觀也。九月十二日至日本,居東京已三月,歲暮書於牛込區早稻田四十二番之明夷閣。這段話乃年譜終篇總結之語,據此,年譜當完稿於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歲暮,亦即1899年初,這種說法現在比較通行。不過,《戊戌變法》叢刊第4冊後所附《書目解題》的說法與此稍有區彆: 是書係康有為於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以前所作,敘事亦止於是年為止。原稿在戊戌抄沒,展轉落於其門人羅孝高手中。戊戌十二月,作者流亡日本,復將乙未以後事補作而成是編。物流快,贊一個!
評分很好很滿意,很值得一看
評分康長素 近代最重要的思想傢 惜乎
評分“6.423 作為倫理主體的意誌是不可說的”
評分書很不錯,是正版,質量很好
評分明朝那t些事t兒(第2部):萬國來朝
評分經典之作,需要時間好好讀
評分年譜是按年次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傳記文獻,因而將傳主的自編年譜視為個人迴憶錄亦不無理由。在史學研究中,這種具有中國傳統形式的傳記文獻通常被當作較為重要的史料來利用,康有為的自編年譜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由於康氏與晚清政治、學術、思想、文化的重要關係,學界對其自編年譜的重視更是非同一般。 康氏自編年譜本擬名為《我史》,後人改稱為今名。年譜在康氏生前並未刊行過,1927年3月康有為逝世後,曾以抄本的形式在小範圍內流傳,現在已知的抄本有羅孝高、丁文江、康同璧、趙豐田藏本。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史學會組織編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時,纔根據趙豐田所藏抄本與康同璧所藏抄本對校後,取名《康有為自編年譜》,收入該叢刊,這是康氏自編年譜首次印行。此後半個世紀,颱灣和大陸一些機構又多次刊印該年譜,但基本上皆以抄本和《戊戌變法》叢刊本為據,內容並無二緻。其中樓宇烈先生整理的《康南海自編年譜》,不僅增入公元紀年,又改正瞭叢刊本中個彆明顯的誤字,故多為學界所引重。 不過,與學界對該年譜文本的廣泛利用相比,康有為自編年譜作為一種曆史文獻,其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對於年譜成書於戊戌政變後即1899年初前後的習慣說法,學界少有疑義,學人對年譜內容的利用和研究,亦多以此為前提。近年有學者指齣,康氏年譜中個彆內容似乎是後來很晚時候補入的,年譜內容有“點竄”的嫌疑,實際上已對該書成書時間的習慣說法提齣瞭疑問,但似未從整體上對該問題展開考。學界通常認為康有為自編年譜撰寫於戊戌政變後即1899年初前後,這是以康自己的說法為根據的。康年譜末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