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描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就经济运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业结构、就业情况、居民收入、物价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得出2012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同时,蓝皮书对2013年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指出,2013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增长幅度区间将取决于国际大环境与内部深层次结构调整的进展。
内容简介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预计2012年增长幅度为7.5%左右。前三季度回落幅度逐季收窄,经济运行整体企稳,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虽然有所放缓,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靠内需支撑,市场消费平稳,投资增长依然较快;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外需回落明显。另外,就业情况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物价涨幅回落,显示经济运行整体健康。
2013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增长幅度区间将取决于国际大环境与内部深层次结构调整的进展。
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需要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转方式与深化改革间的关系。通过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扩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适当降低增值税标准税率等措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同时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作者简介
陈佳贵,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研究,代表作有《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等。作品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其他代表作包括《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目录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代前言一)
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效率(代前言二)
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年秋季报告
2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年秋季座谈会”综述
BⅠ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篇
3 当前与未来中期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4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与通缩风险
5 2012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3年展望
6 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2013年展望
7 2012年的“三农”形势的简略分析
8 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BⅡ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篇
9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稳中求进”
10 多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下的结构性减税
11 增速回调较明显恰当应对稳中进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展望
12 经济增长放缓下的货币信贷运行
13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背景下的平稳增长期
——2012~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14 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B Ⅲ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15 2012年我国贸易形势分析与预测
16 我国2012年和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预测
17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亮点
B Ⅳ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18 中国人口变化及潜在产出增长趋势
19 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
20 2012~2013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21 2012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与预测及2013年初步展望
22 2012年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新一年展望
23 2012~2013年经济景气和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24 2012年上海证券市场回顾与2013年展望
25 当前中国金融压力运行态势分析与展望
BⅤ台港澳经济篇
26 台湾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2~2013年)
27 台湾经济预测
28 香港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9 澳门经济分析与展望
30 附录统计资料
31 后记
Speeches of the Fall Forum of Analyses and Forecasts on China
Economy in 2012 (Preface Ⅰ)
Improving Efficiency Is the Key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eface Ⅱ)
B.1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
eport of Fall 2012
B.2 A Summary of the Fall Forum of Analyses and Forecasts on China
Economy in 2012
BⅠ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B.3 An Analysis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 at the Present Time and in
the Medium-term FutureLiu Shucheng
B.4 Decline in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Risk of Deflation
B.5 The Development Forecas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2012 and
Outlook for 2013
B.6 Economic Condition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2 and
Outlook For 2013
B.7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hree Rural in 2012
B.8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Industrial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2
BⅡMacro Economic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B.9 Respecting the Objective Laws,and Stability for the Progress
B.10 Structural Tax-Reduction on the Multiple Macroeconomic Policy Objectives
B.11 Drop Was More than Expected, Fulfilling Steady Progress
under Appropriate Policies
hina Economy 2012 Review and 2013 Outlook
B.12 Monetary and Credit Policy When Economic Growth Slowed Down
B.13 China Economy Makes Steady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alysis and Prospects of Economic Situation in 2012-2013
B.14 Policy Choice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013
BⅢAnalysis of Consumption, Investment,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B.15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 Trade Situation in 2012
B.16 Analysis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f China in 2012 and 2013
B.17 Bright Point of China Macro Economy in 2012: Consump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BⅣMarket Pri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B.18 The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B.19 China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in 2012
B.20 China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in 2012-2013
B.21 Analysis and Forecast in Chinese Tax Situation in 2012 and
Outlook in 2013
B.22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the Commodity Market in 2012
B.23 The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of China Economic Situations and
Price Movement: 2012-2013
B.24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hanghai Securities Market
in 2012 and Prospects for 2013
B.25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Financial Stress Based on Current
Running Situation in China
BⅤ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s Economy
B.26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Economy of Taiwan Region
B.27 Forecasts on Taiwan Economy
B.28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Hong Kong Economy
B.29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Macao
B.30 Appendix: Statistical Data
B.31 Postscript
前言/序言
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洞察中国经济的宏观脉络与微观挑战 本书是深入剖析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轨迹、全面评估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年度权威报告。作为该系列蓝皮书的最新力作,本报告汇集了国内顶尖经济学者的集体智慧与最新的宏观数据,旨在为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金融机构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份翔实、客观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扫描 本部分首先对2013年中国经济的宏观数据进行了详尽梳理和解读。重点分析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结构,探讨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各自的表现及其相互间的制约与促进作用。我们对全年的物价水平、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就业形势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多维度的经济图景。 报告特别关注了2013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结构性转变特征。我们剖析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影响,并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和广度。例如,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变化,被视为衡量经济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本部分对此进行了量化分析。 第二部分:关键领域的深度剖析与挑战评估 2013年,中国经济在多个关键领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博弈。本部分选取了以下几个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的、基于实证数据的检验: 一、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产能过剩的治理: 报告详细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分布、行业投向以及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我们着重探讨了在中央政府加强对“铁公基”项目审批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活力如何被激发,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在年度内是如何演变的。产能过剩问题作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本部分评估了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的去产能化进展,并分析了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与挑战性。 二、 消费升级的驱动力与制约因素: 消费被确认为2013年经济增长的首要支撑。报告超越了简单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析,转而聚焦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我们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了居民对服务型消费(如医疗、教育、旅游)支出的意愿和能力,并探讨了收入分配差距对整体消费潜力的抑制作用。此外,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如何重塑了零售业态,也是本部分探讨的重点。 三、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贸易质量的提升: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2013年中国外贸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本报告不仅展示了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更侧重于贸易伙伴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我们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探讨了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的压力与机遇,以及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有效性。 四、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与风险预警: 2013年,房地产市场在严格调控下表现出复杂性。本部分深入研究了主要城市房价的走势、库存水平的消化情况,以及住房金融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区域房价收入比模型,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进行了审慎的评估和预警。 第三部分:深化改革与经济体制的转型压力 本部分聚焦于201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关键环节与深层次矛盾。中央政府在这一年提出了诸多改革信号,本报告旨在评估这些改革举措的实际落地情况及其对经济预期的影响。 一、 财税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地方财政压力: 报告评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问题的缓解情况,分析了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的试点效应,并讨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得以显性化和控制。 二、 金融市场化的探索与风险防控: 2013年被视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一年。本部分详细分析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以及影子银行的规模和风险敞口。同时,我们评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影响,以及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关系。 三、 要素市场改革与资源定价机制: 报告探讨了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分析,旨在说明资源价格改革如何倒逼传统高耗能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 第四部分: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与政策展望 基于2013年的数据分析和结构性问题的揭示,本部分的结论部分对2014年的经济走势做出了审慎的预测。我们运用多种宏观计量模型,对GDP增速区间、通胀水平和就业目标进行了情景模拟。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在“稳中求进、改革驱动”的总基调下运行。政策重心将从短期总量刺激转向中期结构优化和风险化解。我们强调,成功应对产能过剩、消化地方债务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将是决定2014年经济质量的关键变量。本部分最后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提出了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内容翔实、论证严谨,是理解中国经济在关键转型期所经历的复杂动态的必备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