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木旋全书-从零开始真正掌握木工车削技艺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 作者:拉凡 | 译者:吴晓芸 | 开本: 16开 |
| 定价: 79.00 | 页数:243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3048162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容易上手的木工操作,散发灵感的梦幻技巧,学习木工,从木旋开始。
理查德-拉凡木旋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因创作艺术品级别的作品而闻名,与汤顿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木料旋切》《旋切作品》
《木盒旋切》和《木碗旋切》等著作。
拉凡1 970年投身于木旋制作--当时他对该领域一无所知。从1 973年开始,他创作的木碗、盒子以及成套的轴车削作品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买家追逐的对象。拉凡在木旋技术和木旋教学领域享有盛名,他编写的教科书和录制的教学视频引领了世界木旋技术和作品设计的潮流。在他的影响下,世界各地成立了超过450家木工作坊。
第一部分 工具和材料 1第一章 车床及其组件/2车床/2车床组件/6第二章 切削车刀/9轴车削工具/9端面车削工具/10面盘车削工具/12木料节约工具/12第三章 辅助工具/14安全和集尘/14磨刀工具/15开料工具/17测量工具/18钻/19砂磨和表面处理/19第四章 木材/20到哪里寻找木料/21挑选木材/23发现木材的缺陷和问题/25第二部分 准备工作 27第五章 调校车床/28工作空间/28调校车床/29集尘/33第六章 标记和测量/35确定中心点/38轴车削标记/40面盘车削标记/41旋切需要的准确直径/42标深度/44测量深度/45测量厚度/46第七章 开料/48木料干燥和储存/50初步车削/51预切割/52轴车削坯料/53端面车削坯料/54面盘车削坯料/55天然边缘的木碗/56锯切原木/57裁切小型原木/58第八章 旋切木料的固定/60端面车削坯料固定/62面盘车削坯料固定/64嵌套卡盘固定/66轴车削坯料固定/68四爪卡盘/69真空卡盘/70第九章 刀具打磨/71用砂轮机磨刀/71用砂轮机磨刀前的准备/73刮刀刃口整形/75半圆刀刃口整形/75磨出刀刃斜面/76切割车刀的打磨/77直刃和近似直刃的打磨/78指甲盖形半圆刀和圆鼻刮刀的打磨/80精磨/82钩形车刀的打磨/83第三部分 轴车削 85第十章 轴车削技术/86轴车削使用的车刀/86车削的一般方法/87反弹和跳刀/88把木料车圆/90V 形槽/92球形/93窄球面/96拱形/97圆接头/98S 形/99第十一章 轴车削练习作品/100小工具手柄/101工具手柄/102带圆接头桌腿/105弯腿/108圆柱车削/111拆分车削/112细长作品车削/114第四部分 端面车削/115第十二章 端面车削技术/116粗车和整修端面/118平直端面/120圆顶形端面/121圆锥形端面/122S 形端面/124刮刀在端面车削中的应用/125球面形端面/126立体球面/127V 形槽/128小尖顶/128偏心装饰线 /129一组把手/132球形把手/134蛋形/136日月球/138第十三章 端面掏空和塑形/142预钻孔/145用圆刀掏空/146用刮刀掏空/147圆柱体掏空/148球体掏空/149肩下掏空/150深度掏空/150花瓶/152中空器皿/155高脚杯/158圆盒/162灯座/166第十四章 车削螺纹/169螺纹形状和木材的选择/170手工车削螺纹/171车削内螺纹/173用辅助工具车削螺纹/174螺纹的匹配/175木纹匹配/177调料瓶/178第五部分 面盘车削 183第十五章 面盘车削作品的造型/184面盘车削的练习作品/187整修和粗车/188整修表面和圆柱/188用圆刀做*后的旋切/189在表面使用刮刀/190转角车削/192尖槽车削/193正面环形车削/194侧面的环形车削/196拱形车削/197奖杯底座/198相框/200圆凳/203第十六章 面盘掏空/206圆刀掏空/208用刮刀修整表面/210用刮刀粗掏空/212嵌套木碗/213寿司托盘/214木碗/216修整粗车的木碗/219自然边缘木碗/221封闭式作品/224第六部分 砂磨和表面处理 227第十七章 砂磨和表面处理/228表面预处理/229砂磨/229表面处理的种类/231选择一种表面处理方法/232表面处理的应用/233修理结疤和裂缝/234手工砂磨/234电动砂磨/235砂磨拱形/236砂磨轴车削作品/236表面处理前的准备/237砂磨自然边缘/237砂磨深孔和小开口容器/238表面处理的应用/239
刚拿到这本《木旋全书》,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一直对木工车削技艺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入门无门,总是觉得那些精美的木器仿佛遥不可及。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打开书页,我首先被那清晰、细致的插图所吸引,每一幅图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从最基础的木材选择、工具的辨识与保养,到各种车削技巧的分解演示,都讲解得条理分明,浅显易懂。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比如如何正确地握持凿子、如何调整车刀的角度以获得光滑的切削面,这些在其他地方可能被一带而过的内容,在这里却得到了详尽的阐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对木材的热爱和对工艺的尊重。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即使只是在想象中,也能感受到那份专注与耐心。读到关于安全操作的部分,更是感到一丝敬畏,作者反复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应对措施,这让我觉得非常负责任,也让我对这项技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没有丝毫保留。我已经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我的木工车削之旅,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一定能够逐步掌握这项令人着迷的技艺。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挑剔的人,尤其是在学习一项需要精密操作的技艺时,更是希望能够获得最严谨、最准确的指导。《木旋全书》完全满足了我这个需求。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极其细致入微,几乎涵盖了木工车削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举个例子,关于车刀的“入刀”和“退刀”,书中就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配以多角度的插图,详细讲解了不同的入刀和退刀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我之前总是觉得这一步很简单,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角度和力道的调整,都会对最终的作品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试切”的重要性,并在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试切方法和观察要点,这让我觉得非常专业和负责。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处理木材表面的打磨和抛光,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不同目数的砂纸的使用顺序,到如何选择抛光剂,再到最后的上漆或上油工艺,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一丝不苟的老师傅一起工作,他会耐心教我每一个小技巧,并反复提醒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本书的严谨性,让我对学习木工车削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按照书中的方法,我一定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评分我一直坚信,对于一项技艺的真正掌握,离不开对“工具”和“材料”的深刻理解。《木旋全书》在这方面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之前可能只知道车刀有不同的形状,但书中却详细讲解了每种车刀的几何角度、刀刃的形状如何影响切削效果,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任务来选择最合适的那一把。关于工具的保养,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如何正确地进行磨刀、如何防止工具生锈,以及如何安全地存放工具。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直接关系到操作的安全性和作品的质量。而对于木材,书中更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仅是常见的几种木材,还包括了许多不那么常见的但具有独特魅力的木材品种。作者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纹理、硬度、含水量以及在车削过程中的表现,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木材的特性来调整车刀的角度和进给量。我之前总是凭感觉来选择木材,现在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如此多的学问。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工具和材料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也更加明白,精湛的技艺,离不开对这些基础元素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籍,应该能够引领读者从“模仿”走向“创造”。《木旋全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在扎实地讲解了各种基础和进阶的车削技巧之后,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书中关于“设计理念”和“创意发想”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观察生活、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木器设计的思路。他鼓励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模仿现有的作品,而是要勇于尝试,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木材的二次加工”的介绍,例如如何通过雕刻、镶嵌、染色等手法来丰富木器的表现力。这让我意识到,木工车削不仅仅是围绕着车床进行的操作,更是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手段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使用者,而是一个能够用双手去创造的艺术家。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了憧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灵感付诸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木器作品。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技艺掌握,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做”,更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木旋全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机械地教授操作步骤,更是深入地解释了背后 the why。在讲解各种车削手法时,作者会详细分析不同力道、不同角度对木材切削面产生的影响,例如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要顺纹切削,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要逆纹切削,以及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我之前看过一些教程,虽然也能模仿,但总感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总有些担心在哪一步会出错。这本书就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种对车削过程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关于如何处理木材的应力、如何避免开裂、如何修正车削中的瑕疵等内容,都非常实用,并且有着清晰的逻辑。我还特别注意到,作者在讲解一些高级技巧时,会用大量的篇幅去阐述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和木材的力学特性,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条理。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机械模仿的学徒,而是逐渐开始能够理解木材的语言,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技术指导,更像是一次关于材料、工具和技艺的深度探索,让我对木工车削这项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敬畏。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尝试过一些DIY项目的爱好者,我深知“安全第一”的重要性。《木旋全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作者在书中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木工车削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从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到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再到如何预判木材的潜在风险,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事故案例,来警示读者潜在的危险,并给出了预防措施。例如,关于如何避免木屑飞溅伤眼,如何防止衣物被卷入车床,以及如何在处理不规则形状的木材时确保安全等。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在教授技术,更是在为读者的安全负责。此外,书中还讲解了如何正确地安装和固定木材,以及如何在车削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观察木材的变化。读了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建立起了一种高度的安全意识,这对于我将来独立进行木工车削活动至关重要,也让我对这项技艺有了更稳健的信心去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对木工有初步了解但从未接触过车削的爱好者,我常常在想,究竟该如何才能真正跨出第一步,将脑海中的构思变成触手可及的木制作品。这本书《木旋全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把钥匙。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本、最基础的环节开始。例如,书中对不同种类木材的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这才知道原来并非所有的木材都适合车削,每种木材都有其独特的纹理、硬度和加工难易度,这对我以后选择材料非常有指导意义。接着,关于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不同类型车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作者都用极其生动的语言和配图进行了讲解,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迅速建立起清晰的认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如何磨刀”这一环节的重视,一把锋利的刀具是车削成功的关键,而磨刀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砂轮的角度、磨刀的角度和力度,并提供了判断刀具是否锋利的具体方法,这比我之前从零散的视频中看到的要系统和专业得多。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以及作者自身的一些创作心得,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木工车削的热情和信心。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面对面交流,他的话语带着温度,他的经验充满了智慧,我仿佛已经能听到车刀在木头上发出的美妙摩擦声,闻到木材特有的清香。
评分我一直相信,学习一项技艺,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而《木旋全书》在这方面做到了真正的“言传身教”。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描述,更是充满了大量的“实战”指导。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些关于“常见问题解决”和“疑难杂症处理”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回避车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是非常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地找到解决方案的。例如,关于如何处理木材表面出现的“撕裂”现象,如何避免车刀在切削过程中“粘刀”,或者如何在车削过程中保持作品的平衡等。他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经过反复试验和验证的,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不仅告诉我“怎么做”,还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这种“实战”型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我对自己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心理准备,并知道如何去应对。这本书仿佛是一本“保姆级”的教程,让我能够安心地踏上木工车削的学习之路。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籍,不仅能教授知识,更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灵感和创造力。《木旋全书》在这方面做到了这一点。除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设计理念。作者分享了许多自己创作的精美木器,并对这些作品的构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从中看到了木工车削的可能性是如此的广阔,从简单的杯子、碗,到复杂的雕塑、家具部件,都可以通过车削技艺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怎么做”,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鼓励我们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也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审美,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木材的特性与设计”这一章节,作者阐述了如何根据木材的天然纹理、颜色和形状来构思作品,而不是强行改变木材的本质。这让我意识到,优秀的木工车削作品,往往是对木材本身美的一种升华。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技术,更获得了一种艺术的启迪,让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了期待和热情。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想学习一项手工技能,而是渴望用双手去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评分我在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都非常注重“实践性”和“易于上手”的原则。《木旋全书》在这两点上都做得非常出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即便是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木工车削的新手来说,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提供的实践指导非常具体,大量的插图和步骤分解,使得学习过程就像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学一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从零开始”的强调,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认识工具、了解木材,到掌握最基础的切削技巧,再一步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技法。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入门级”的项目,这些项目难度适中,材料也易于获取,能够让新手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第一个小项目进行操作,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木杯,但在书的指导下,我竟然真的做出了一件像样的作品。这种即时的反馈和成就感,对我来说是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探索木工车削的奇妙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