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自然地理学方法》是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教材。在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特殊性、研究方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基于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自然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分析和自然地理方法的应用案例两个层面,来阐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全书共14章,首先,从文献资料检索、野外调查方法、第二手数据的获取与社会经济调查、定位站和半定位监测、实验方法、遥感方法方面介绍了自然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其次,分别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数学模拟与模型等方面介绍了自然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再次,对研究成果的表述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基于自然地理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从自然地域系统、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4个应用案例介绍了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高等学校教材:自然地理学方法》可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地理科学、土地科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领域学习、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性质
四、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哲学)思维与基本程序
五、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六、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方法创新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上篇 自然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分析
第1章 文献资料检索
一、地理文献
二、地理文献的收集、检索与积累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野外调查方法
一、野外调查的准备
二、地形图与遥感图像的野外判读与GPS的使用
三、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的识别
四、植被群落(生态系统)的抽样调查
五、土壤空间分布的调查与土壤剖面的观察与采样
六、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
七、野外调查资料的整理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第二手数据的获取与社会经济调查
一、第二手数据的获取
二、社会经济调查及问卷的设计与完成
三、定性数据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定位站和半定位监测
一、自然地理定位与半定位监测的概念
二、自然地理定位与半定位监测的发展
三、自然地理定位与半定位监测要素
四、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
五、典型定位监测站
六、半定位监测案例
七、定位与半定位监测的发展前景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实验方法
一、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地表化学元素迁移的特征及测定
三、树木年轮与环境
四、沉积物测年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遥感方法
一、遥感基础知识
二、遥感成像
三、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
四、遥感解译的常用方法及软件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地理信息系统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三、属性数据管理
四、数据查询
……
下篇 自然地理方法的应用案例
精彩书摘
2.尺度问题
环境和社会动态过程的运作跨越了多个尺度,不同尺度上的动态过程之间存有许多联系。在考虑区域之上的全球动态过程时,这个问题就变得越发重要。在其所处的区域背景中认识局地现象的相对简单的方法已不再够用。区分并按优先顺序排列各个相互作用的多重空间尺度至关重要。通常所了解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如何选择观测和分析的尺度。因此,在所要研究对象的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尺度的规格就可以限制研究的开展。现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使在多种尺度上同时进行涉及许多变量的调查研究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模拟人类活动的不同角度,进而开发空间决策模型。然而,这些仅仅是工具,与之相比,决定哪些是最重要的尺度和相互作用所需的理论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就预测特定的土地系统的一般趋势来说,数量有限的一些诱因似乎极其重要。这些预测能力在合适尺度上的持续发展对GLP来说是个激励性的挑战(主题3),也即必须探索和开发帮助识别跨尺度的重要相互作用的方法。
3.案例研究比较
GLP将进行区域土地系统个案研究的全球比较。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不同区域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影响不同。生物自然的改变(如大气C02浓度升高或土壤侵蚀加剧)和社会驱动力(如市场和媒体的全球化)所产生的响应在北半球不同于南半球,城市环境不同于农村环境,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响应通过影响地方土地利用决策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进而又塑造了土地形态。但是,反之亦然:社会动态过程、经济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意味着许多各异的景观,即使在类似的自然条件下,却依照独一无二的轨道各自演化(Kasperson等,1995)。复杂的人类-环境系统不会顺从于过分简单化的复制过程,其复杂性意味着可预测性决不会出现在个别的个案研究之中。只有在对概念性模型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仔细挑选出设计巧妙的区域比较,才能为得出综合的全球性结论提供所需的分析能力(主题3)。
……
高等学校教材:自然地理学方法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