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哲羅姆哲羅姆(約342~420年),四大拉丁教父之一,以翻譯和注疏《聖經》聞名。修訂瞭七十子希臘文《聖經》七十子希臘文本《聖經》,是《聖經?舊約》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文本,據傳係72位猶太學者共同譯成,故名。,並將《聖經》從希伯來語翻譯到拉丁語,他的這個版本依然在我們的教會中使用。對一個人來說,這已經做得很足夠,並可讓人去分享。沒有人能夠以個人的力量産生這麼大的影響。他極有可能得到瞭一二個哲人的幫助,因為這樣一來聖靈將能更強力地顯現給他,如同基督所說的:“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新約?馬太福音》18:20。翻譯者不應該單獨工作,因為恰當準確的詞匯不會老被一個人想到。
評分在進行宇宙論思考時,牛頓始終恪守自己的上帝信念並引為最高原理。牛頓一生以摧毀笛卡兒宇宙體係為自己的使命。像波義耳等人一樣,他最初感到不能認同笛卡兒的哲學原理,即是齣於神學上的考慮。笛卡兒從心、物二元論角度解說世界的雙重本質,認為物質即廣延;牛頓從青年時代起就深感無法接受笛卡兒學說,在他看來,物質是受造的,空間是非創造的,而廣延是空間的特性,說物質即廣延就等於說物質即空間,就等於說上帝需要創造空間,這樣,就連上帝自身的存在也存在著問題:在他創造空間以前,他如何存在?容身於何處?牛頓在一份寫於1668年的手稿(現存於劍橋大學圖書館,標號為U.L.C.MS.add.4003。這份手稿開頭寫有“論流體以及流體中固體的重力與平衡”的字樣並因此得名,但這份手稿的絕大部分內容是對笛卡兒關於物質、空間以及上帝的學說的批判)裏指齣:“空間有著永存性與不易性,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是發諸於某一永恒的、不易的存在物的某種效應。設若空間並非一直如此,那就是說,上帝曾無處存身。這樣,麼要說他後來纔在他原本並不在的地方創造瞭空間,要麼說他創造瞭他自身的無所不在,而這兩種說法都是荒謬的。盡管我們能夠想象空間裏空無一物,但我們不能想象空間不存在;這正如盡管我們可以想象沒有任何物體延續著,但我們不能想象沒有延續。”
評分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傢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體係論》一書中,獨立地提齣瞭另一種太陽係起源的星雲假說。由於拉普拉斯和康德的學說在基本論點上是一緻的,所以後人稱兩者的學說為"康德-拉普拉斯學說"。整個十九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占有統治的地位。本書的內容大緻包括:宇宙體係;天體的視運動;天體的真運動;運動定律;萬有引力理論;天文學史綱要等。
評分早做準備,好書助力,希望效果達到預期。
評分 評分 評分用的紙箱包裝,書品相完美,開始讀書瞭。
評分《論宇宙的道德本性:神學、宇宙論及倫理學》共分10章,第1章是對全書的總結,第2章對等級體係的本質做總體論述。第3章迴顧一下科學宇宙論的現狀,一方麵澄清這門學科可以解釋的範圍,另一方麵,考察一下宇宙論本身對終極實在理論做齣瞭哪些限製。第4章詳細闡釋科學的等級體係,其中包括社會科學和應用科學,並闡明這些科學對價值判斷的依賴性。第5章分析倫理學和自然科學以及人的科學的關係,以及倫理學和終極實在概念的關係,說明它們是如何相互補充的。第6章介紹一種特殊的倫理學理論,即“虛己”倫理,並且將它的一些社會倫理推論應用於法律、經濟和政治方麵。第7章考察我們的社會倫理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綱領的影響以及關於其社會體現的可能性的經驗證據。第8章揭示“虛己”倫理如何遵循關於上帝品性的一種特定的(再洗禮派)理論。第9章揭示我們最終的倫理一神學立場對於迴答宇宙論以及其他自然科學中産生的邊界問題的價值所在。第10章對於我們提齣的這個體係的總體認識論地位做齣評價,特彆是其與通常認為的反證據——罪惡問題——的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