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華,(1929-),江蘇無锡人,1953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從事病理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5-1995年任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主任,現任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教授。曾任多屆《中華病理學雜誌》編委、副主編及名譽主編,《診斷病理學雜誌》名譽主編,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常務委員,國際病理學會中國地區分會司庫,《國際外科病理學雜誌》編委,多屆《中華醫學雜誌》中文版及英文版編委。
劉彤華院士從事病理診斷工作至今已近60年,有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高深的學術造詣,診斷正確率高,深得臨床醫師和患者的信任。其科研工作緊密聯係臨床實踐,發錶論文240餘篇。近三十年來帶領科研組建立瞭五株人胰腺癌細胞係,重點研究胰腺癌的形態、分子診斷、細胞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特點,曾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奬2次(1985年及1993年)以及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次(1995年)。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一直進行胰腺癌實驗性基因治療的研究,在抑製胰腺癌生長方麵,在細胞體外生長及裸鼠體內生長水平上均獲得瞭明顯效果。在內分泌腫瘤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研究方麵也做齣瞭重要貢獻。劉彤華院士始終站在學科發展前沿,引領病理學科的發展。21世紀的臨床醫學進入個性化醫療時代,腫瘤治療也進入靶嚮治療時代,劉彤華院士率先在國內提齣瞭靶嚮治療需要靶嚮診斷的概念,建立瞭個分子病理遺傳實驗室,拓展瞭病理學的發展方嚮,提升瞭病理醫生在疾病診治過程中的地位。在病理教學50餘年的工作中,已培養40餘名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及,(量進修生,她對學生嚴格要求、細心嗬護、精心指導,為中國病理學界培養瞭一大批人纔。
1988年獲衛生部有突齣貢獻的專傢稱號:1991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中國醫學科學院24位名醫之一:1995年獲國傢教委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奬章”;2003年獲首都勞動奬章;2010年獲北京醫學會醫學成就奬;2011年獲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終身成就奬。
書的質量很好!
評分第三版瞭~~本書自2006年再版(第2版)以來,轉眼又過去瞭6年時間,在這6年中病理學從形態到分子水平均有瞭很大的發展。在日常病理診斷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以往從來沒有見過的疑難病變,目前隻能藉助國際病理專傢及國內病理專傢的知識和經驗來幫助我們解決某些疑難病理診斷。在第3版中,我們盡可能地增加瞭新的內容以期望能夠幫助醫院病理工作者解決工作中的難題,但由於編者的知識有限,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時間”來認識。
評分紙質很好,印刷清晰,值得擁有。
評分書是正版的,很喜歡,快遞也很快,配送人員服務及態度也很好
評分好書,活動也很優惠,值得購買
評分很不錯的書,活動很給力 希望多做活動
評分書是正版的,很喜歡,快遞也很快,配送人員服務及態度也很好
評分第3版《診斷病理學》雖有所更新,但肯定還存在許多不足和錯誤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支氣管和肺的惡性上皮性腫瘤,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在病理診斷上,時有睏難。自20世紀中期以來,肺癌的發病率在多數國傢呈明顯上升趨勢,且逐年不斷增高,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最緻命的癌癥之一。近30多年來,我國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及吸煙人口的增多,和許多國傢一樣,肺癌的發病率亦明顯上升。在上海、北京、天津及江蘇、遼寜等省的大城市,肺癌的發病率和(或)死亡率占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因此,對肺癌緻病因素、發病機製、組織發生、組織學分類及其生物學特性等基礎理論的研究,以及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日益受到我國病理學傢和臨床學傢的重視。對肺癌進行治療和預後的判斷上,一個既能反映其組織發生和分化錶型,又能顯示其組織形態特徵和生物學行為的分類,是十分需要的。
評分幫彆人買的~~不知道怎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