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者文丛:中国古典说服传播范式及隐喻叙事研究》用独特的话语系统建构了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说服学说;另外,《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说苑》等书中也收录了丰富的说服案例,同时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提炼和总结;至于《史记》《资治通鉴》等历代史学典籍中,更是包孕了无数策士游说和臣子谏说的案例,这些史事叙事的后面同样潜藏着丰富的说服传播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说服传播的主流。除此而外,历代说客智士巧辞谲谏,尤其是滑稽多智的俳优的功能定位,时时用其所长的艺术载体进行“艺谏”,留下了大量创意说服的案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五谏”考论及古典说服范式二元分类
一、“五谏”源流考
二、谏法的二元分类及其含义辨析
第二章 儒家正言直谏说服思想溯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孔子对“利口辩辞”者的社会刻板印象
二、孔子对“巧言令色”者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
三、孔子信实率直的劝服性传播模式的演成
四、孔子基于线性思维的劝服性传播模式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正言直谏与巧辞谲谏两种说服范式特征比较
一、正言直谏模式下对抗性说服语境的特征
二、巧辞谲谏模式下支持性说服语境特征
第四章 苏秦、张仪说服传播文本的说服者中心化结构解析
一、资源分析型路线形成说服者中心化特征
二、说服者中心化框架中的嵌套结构
三、说服者中心化框架中的内在分析机制
第五章 苏秦、张仪说服传播文本中被说服者的符号化特征
一、崇拜夸饰说服能量形成接受者符号化特征
二、被说服者符号化特征分析
三、主宾式结构原则对文本阐释的意义
第六章 苏秦、张仪虚拟性说辞对《鬼谷子》思想的背离
一、说服者中心化结构下说服沟通的缺失
二、苏秦、张仪虚饰说辞对《鬼谷子》思想的背离
第七章 《史记》纵横家列传中成系统的“乖谬”与司马迁的传奇创作意识
一、纵横家列传中成系统的常识性“错误”
二、司马迁有意创造传奇的意识
第八章 《史记》纵横家列传的链式结构序列及其单元划分
一、纵横家列传的链式结构序列
二、纵横家列传链式结构序列的单元分割
第九章 纵横家列传的虚构方式及其链式结构的生成
一、依循已有线索进行踵事增华式的正向虚构
二、根据合理化原则对部分素材作反向虚构
三、创造主体对原始素材进行变形而形成的虚构
四、以无为有的纯粹虚构
……
第十章 《子贡传》传奇文学属性勘定
第十一章 子贡原型人物性格特质考论
第十二章 《子贡传》微型化链式结构及其生成溯源
第十三章 中国古典政治说服传播的隐喻类型及功能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政治说服传播的隐喻表达策略
第十五章 上古隐语的诗性隐喻属性及谜面在说服中的“完形”功能
第十六章 唐宋优谏戏中的戏剧化说服传播范式特征分析
精彩书摘
简化意味着对细节的遗弃和违背。和原型进行比对,会发现大量这种参差不合。从传奇创作角度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但注家訾议纷起,均断其为认知或文本勘误,实质上从骨子里仍未摆脱对原典史著性质的定位。苏秦说燕王,燕王曰:“寡人国小,西迫强秦,南近齐、赵。齐、赵强国也,今主君幸教诏之合从以安燕,敬以国从。”这里的“燕王”只有接受的能力,似乎游说者的分析就可代替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分析。符号化过程中夹带的与史实不符的例证,往往被注家视为衍文。范祥雍就按云:“秦不迫燕,赵又不在燕南……疑‘秦’当作‘赵’,误衍于下,又衍‘秦’字耳。”苏秦说赵王时,赵王和燕王的反应也差不多:“寡人年少,莅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除了毫无异词的接受以外,谦辞中还埋藏着对原型事实的违背。范祥雍按云:“是时肃侯在位十七年(或十六年),不可谓‘莅国之日浅’。《史》言‘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苏秦谓‘奉阳君炻,大王不得任事’,则奉阳君似非少年不更事者。今奉阳君已死,肃侯乃其兄,亲政,而日‘寡人年少’,亦所不解。或为礼貌上自谦之词。”这种“不解”来自于和原型的比对。注家执著于勘定历史真实,而不会立足文本系统自身去寻求其内在联系和合理性。苏秦说韩王时,韩王的反应近乎夸张,他“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日:‘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史记》采录此条时也仅略作变动,基本一仍其旧:“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嗔目,按剑仰天太息日”云云。韩王宁死也不事秦,文本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突出了说服所取得巨大效果。此处的“韩王”到底是谁?向来颇有争执。《史记》谓为“宣惠王”,鲍彪以为韩昭侯。
……
学者文丛:中国古典说服传播范式及隐喻叙事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