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鉴识指南》是作者收藏元青花数十年的经验总结,早在九五年就开始写作,已经历了十多年方方面面的考验,也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看过初稿并得到肯定。
本书不仅对元青花器物的整体形制和图案纹饰进行了艺术鉴赏,更对图案纹饰、进口青花料显色特征、当时制瓷工艺、制瓷材质特征进行了显微放大,由整体到细微,层次鲜明地将元青花绘画、文笔风格以及青花料呈色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
《元青花鉴识指南》采用大量清晰的大幅面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地对“至正型元青花”进行了详细赏析。《元青花鉴识指南》不仅对元青花器物的整体形制和图案纹饰进行了艺术鉴赏更对图案纹饰、进口青花料显色特征、当时制瓷工艺、制瓷材质特征进行了显微放大,由整体到细微,层次鲜明地将元青花绘画、文笔风格以及青花料呈色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讲究深入力度和透明度。
周正琳,男,1962年起就从事硅酸盐电真空器件研究以及新产品科研工作,对玻璃、陶瓷的硅酸盐材质有深刻研究。作者收藏元青花已数十年,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利用CCD光学显微放大仪器等,对元青花瓷釉、青料等细微部分的特征做了深入研究。
第一章 话说元青花
一、青花瓷的发展历程
(一) 陶与瓷
(二) 青瓷、白瓷与青花瓷
二、元青花的故事
(一)“鬼谷下山图”大罐的故事
(二)标准器云龙纹象耳瓶的故事
三、世界顶级文化遗产元青花
(一) 元青花的发展历史
(二) 元青花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二章 元青花的基本知识
一、元青花的分期
二、元青花的器型
三、元青花的釉色
四、元青花的釉色
第三章 元青花的鉴别
一、元青花的胎土、胎质与胎体特征
(一)胎体厚重却不显沉重
(二)胎表具有皴裂纹
(三)胎骨中具有空隙
(四)胎表的“火石红”与胎骨的灰白
(五) 胎泥及分段胎接成型
二、放大镜下的釉下青花
(一)不同色泽的釉下青花
(二)釉下青花的特征
三、元青花的纹饰及绘画笔法
(一)元青花的构图类型
(二)元青花的基本纹饰
(三)元青花的绘画笔法
四、元青花的器表特征
(一)元青花的器表洁净无“污迹”
(二)元青花器表的土锈痕迹
(三)元青花器表的使用痕迹
第四章 元青花的鉴定方法及范例
一、认识传统眼学鉴定法与现代科技鉴定法
(一)传统眼学鉴定法
(二)现代科技鉴定法的种类与原理
二、现代科技鉴定法的利弊
(一)X荧光分析技术对古瓷检测的论断
(二)常见的瓷釉添加剂
(三)乳浊釉的种类与瓷釉乳浊化原理
(四)氧化钡成分不应作为判断元青花真伪的依据
三、元青花真伪鉴别范例
(一)牡丹凤鸟纹大盘
(二)“鬼谷下山图”大罐
(三)八棱虫草瓜果纹葫芦瓶
这本《元青花鉴识指南》真是一本让人惊喜的宝藏!我一直对元青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门路不深,常常在各种仿品和真品之间迷失方向。这次有幸拜读此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我耳边娓娓道来,将元青花那深邃迷人的世界一点点展现在我眼前。书中的内容详实,条理清晰,从胎体、釉面、青料、纹饰等各个角度,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窑口元青花特征的对比描述,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细微差别。例如,关于“苏麻离青”的晕散效果,作者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图文对比,还解释了其形成的原因,这种刨根问底的科学态度令人敬佩。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鉴赏类书籍,不应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应包含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元青花鉴识指南》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书中,用一种近乎于讲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元青花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和鉴识方法。读到关于元青花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联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宏伟的商贸场景,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书中对纹饰细节的解读也极具匠心,例如,对龙纹、凤纹、花卉纹等典型纹饰的演变过程和象征意义的阐述,都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为热爱元青花的人们量身打造的读物。我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装帧精美,图片清晰,这对于鉴赏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便是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他没有回避那些复杂和易混淆的知识点,而是迎难而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专业知识化繁为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元青花艺术风格演变的梳理,从早期的青料使用,到纹饰主题的变迁,再到造型设计的创新,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让我不仅仅停留在“看图识器”的层面,更能理解元青花为何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作为一个对元青花怀有深厚情感的收藏者,我深知辨识真伪的重要性。《元青花鉴识指南》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权威而可靠的参考。书中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元青花鉴识的方方面面。例如,书中对于不同时期青料呈色的细微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附有大量的实物照片作为佐证,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反复阅读了书中关于胎土质感和烧造工艺的章节,并对照自己的一些藏品,发现了不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评分我必须承认,《元青花鉴识指南》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讲解复杂的知识点时,总是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这使得原本枯燥的学术内容变得鲜活有趣。书中提供的图表和对比分析,也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不同窑口青花的发色差异时,作者就巧妙地运用了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变化的图示,让我一目了然。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从我拿到《元青花鉴识指南》的那一刻起,就被其严谨的内容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仅梳理了元青花的历史发展脉络,更从多个维度,对元青花的鉴识要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器型”的分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元青花器型的细微差别,在作者的笔下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元青花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敬意。
评分我一直对元青花的神秘魅力着迷,但苦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元青花鉴识指南》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踏上了探索元青花世界的奇妙旅程。书中对青料种类的细致区分,以及不同时期青料在器物上呈现出的微妙差异,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一直以为元青花就是一种青料,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其中的学问如此之深。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元青花上纹饰的布局和构图技巧,这让我更能体会到当时工匠的匠心独运。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从胎土的选料,到釉面的施釉,再到青料的配比与绘制,每一个环节,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气泡”的论述,这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往往能透露出器物的时代信息和烧造环境。通过阅读此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从宏观上辨别元青花,更掌握了许多微观上的鉴识技巧,这大大提升了我对元青花的理解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对元青花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巨大空白。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关于元青花鉴识的文章,但往往零散不成体系,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而《元青花鉴识指南》则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作者从历史背景入手,层层递进,将元青花的方方面面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这让我能够将具体的器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理解,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瓷爱好者,我曾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和辨别,但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触及核心。而《元青花鉴识指南》的出现,仿佛在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作者在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各种鉴别要点,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要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鉴识体系。读到书中关于元青花底足的处理工艺时,我豁然开朗,那些过去让我困惑不解的细节,瞬间变得清晰可见。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绝伦,通过对几件著名元青花器物的深入剖析,我仿佛亲身参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鉴宝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