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008版]

GB 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00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工业管道
  • 金属管道
  • 管道设计
  • 规范标准
  • GB50316
  • 2000版
  • 2008版
  • 工程建设
  • 建筑工程
  • 工业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1580177058
商品编码:1127500573
包装:平装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功率理论与电能质量治理

原价:58.00元

作者:(波兰)本尼塞克,(波兰)巴斯科,陶顺,罗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1442301

字数:247000

页码:1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尤其专注于有源补偿和基于DSP的控制算法,分章节讨论了如下内容:

①功率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②有源补偿器DSP控制算法的运行原理,引入了很多算例和实验室研究结果;

③控制算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对实践方案的建议。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作者清单
第1章 概述
1.1 电力系统的构成与基本问题
1.2 电能质量治理的必要性
1.2.1 电能质量问题
1.3 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功率控制原理
2.1 功率理论
2.1.1 传统功率理论评述
2.1.2 Budeanu理论
2.1.3 Fryze理论
2.1.4 Shepherd&Zakikhani;理论
2.1.5 Kusters&Moore;
2.1.6 Czarnecki 理论
2.1.7 优化理论
2.2 瞬时功率理论
2.2.1 pq 理论
2.2.2 改进的pq理论
2.2.3 同步参考坐标变换理论
2.3 基于正交分量的功率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功率理论在有源补偿控制中的应用
3.1 有源补偿的控制策略
3.1.1 基于Fryze理论的控制策略
3.1.2 基于Budeanu 理论的控制策略
3.1.3 基于Czarnecki理论的控制策略
3.1.4 基于瞬时pq理论的控制策略
3.1.5 基于改进的pq理论的控制策略
3.1.6 基于同步参考坐标变换理论的控制策略
3.2 直流电压的控制
3.3 基于DSP的控制策略实现及实验结果
3.3.1 数字信号控制器
3.3.2 控制策略性能分析
3.3.3 实验结果与性能对比
3.3.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数字控制算法的实现
4.1 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电路
4.1.1 多速率数字控制电路
4.2 信号调理与采样
4.2.1 模拟信号采样速率
4.2.2 信号量化
4.2.3 最高信号频率和信号采集时间
4.2.4 多通道系统的采样
4.2.5 有效比特数
4.2.6 同步采样过程
4.3 数据信号处理器
4.3.1 TMS320F28335
4.3.2 SHARC DSP
4.4 数字控制器
4.4.1 并联有源滤波装置的数字控制器
4.4.2 APF的预测控制算法
4.4.3 基于滑动DFT的数字控制算法
4.4.4 滤波器组算法
4.4.5多速率APF的控制算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并联型有源补偿器的控制与应用
5.1 引言
5.2 基于平均功率法的有源电力补偿器
5.2.1 电压源型补偿器的功率平衡
5.2.2 电流模式下的功率平衡
5.2.3 电压模式下的功率平衡
5.2.4 混合模式下的功率平衡
5.3 研究结果
5.3.1 稳态仿真
5.3.2 暂态仿真
参考文献
第6章 串联有源补偿器的实际应用
6.1 引言
6.2 电压变动量的识别
6.3 串联电压补偿器
6.4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建筑工程技术类书籍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用手册》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手册,涵盖了建筑工程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以及工程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配以大量图表、实例和施工现场照片,旨在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一线操作工人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操作依据。 第一章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本章重点阐述了各类基础的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 详细介绍了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包括放坡开挖、挡土墙、钢板桩、混凝土内支撑等多种形式)、基坑降水(集水井、截水沟、轻型井点、喷射混凝土封堵等)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点。对于软弱地基,则深入讲解了桩基施工(包括钻孔灌注桩、预制桩、人工挖孔桩等)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承载力验算的基本原则。 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 针对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详细讲解了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包括钢筋的连接、锚固、保护层厚度控制)、混凝土浇筑(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养护)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筏板基础: 详细阐述了整体式筏板基础和分区分块式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表面平整度的控制以及防水层的施工工艺。 地下室底板施工: 涵盖了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构造、抗渗处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以及外墙与底板连接处的防水节点处理。 第二章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主体结构是建筑的骨架,本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 混凝土结构施工: 模板工程: 详细介绍了各种模板(组合模板、木胶合板模板、钢模板、铝模板)的选型、安装、加固、拆除原则,以及模板拼装的精度要求、胀模、漏浆的预防措施。 钢筋工程: 深入讲解了钢筋的加工(弯曲、焊接、搭接、锚固)、绑扎、安装顺序、保护层厚度的保证措施,以及钢筋施工的技术交底和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工程: 涵盖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分层、分段、跳仓法)、振捣、养护(包括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养护剂使用)、脱模时间等全过程的技术要点。特别强调了高强度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以及抗裂措施。 现浇楼板与梁、柱: 详细阐述了不同构件的施工顺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楼板的平整度、梁的棱角、柱的垂直度等。 砌体结构施工: 讲解了砖、砌块墙体的砌筑工艺、砂浆的配制与使用、墙体灰缝的饱满度控制、拉结筋的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要点,以及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钢结构施工: 详细介绍了钢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包括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构件的测量校正,以及钢结构的防锈、防火涂料施工。 第三章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本章对砌体工程的施工进行详细阐述。 砖砌体: 涵盖了砖的性能要求、砌筑砂浆的配制与质量控制、砌筑方法(如一顺一丁、梅花丁等)、灰缝的厚度与饱满度要求、留槎和补槎的要求、构造柱和圈梁的砌筑工艺。 砌块砌体: 讲解了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筑特点、专用砂浆的使用、砌块的搬运和砌筑方法、以及砌块墙体的抗震构造措施。 石材砌体: 简要介绍了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的选用、砌筑方法、砂浆要求以及装饰性石材墙体的施工要点。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本章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与钢筋工程: 详细回顾并深化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关于模板和钢筋工程的技术要点,强调了组合模板、满堂支架、爬升模板等不同体系的应用,以及钢筋的笼式绑扎、钢筋连接(焊接、机械连接、搭接)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工程: 再次强调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的全过程控制,重点突出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裂缝控制,以及泵送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现浇结构施工: 细致讲解了现浇梁、板、柱、墙的施工顺序、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与拆除、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与分层浇筑,以及施工缝的处理。 第五章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本章旨在为建筑物的内外装饰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抹灰工程: 详细介绍了内外墙抹灰的基层处理、砂浆配制、抹灰层分层施工、表面平整度及垂直度的控制、以及不同饰面抹灰(如仿瓷、拉毛)的工艺要点。 吊顶工程: 涵盖了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木龙骨等不同吊顶龙骨系统的安装,以及石膏板、矿棉板、铝扣板等吊顶材料的安装方法,强调了龙骨的间距、连接牢固性和吊顶的整体平整度。 墙面与地面装饰: 墙面: 详细讲解了瓷砖、石材、壁纸、涂料、木饰面等墙面装饰材料的铺贴、粘贴、涂刷工艺,以及基层处理、粘结材料的选择、阳角和阴角的处理要点。 地面: 介绍了水泥砂浆找平层、自流平砂浆找平层、地面砖、石材、木地板、PVC地板等的铺设方法,以及防水层、找坡、伸缩缝的处理。 门窗工程: 详细阐述了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的安装工艺,包括门窗洞口的预留、门窗框的固定、门窗扇的安装、密封处理以及五金件的安装。 楼梯工程: 涵盖了现浇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成品楼梯的施工技术,包括踏步、踢面、栏杆、扶手的安装要点。 金属与玻璃工程: 讲解了金属栏杆、金属扶手、金属装饰构件的制作与安装,以及玻璃幕墙、采光顶、玻璃隔断等的安装工艺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章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 本章专注于各类屋面系统的施工。 刚性屋面: 介绍了混凝土屋面板的安装、防水层施工(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保护层施工以及排水坡度的控制。 坡屋面: 涵盖了木屋架、钢屋架的搭设,瓦片(陶瓦、沥青瓦、金属瓦)的铺设,以及防水层、保温层的施工。 种植屋面与架空屋面: 详细介绍了种植屋面的基层处理、防水层、排水层、隔根层、种植土层的施工,以及架空屋面的结构支撑、通风、隔热措施。 第七章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防水是建筑耐久性的重要保证,本章给予了高度重视。 地下防水: 详细讲解了地下室外墙、底板的防水层施工(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以及施工缝、穿墙管、地漏等部位的防水附加层施工。 屋面防水: 涵盖了卷材防水(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涂膜防水(聚氨酯、丙烯酸类防水涂料)、刚性防水等多种屋面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以及搭接、收边、排水口等关键部位的处理。 卫生间、厨房、阳台防水: 重点介绍了这些潮湿区域的防水层施工要点,包括地面、墙面、管道周围的防水处理,以及防水层的闭水试验。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本章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明确的验收标准。 质量检验: 详细列举了钢筋工程(外观、尺寸、接头)、模板工程(外观、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混凝土工程(强度、抗渗、外观、尺寸)等各环节的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 验收程序: 阐述了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流程、质量证明文件要求以及验收记录的填写规范。 第九章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本章针对砌体结构工程的质量验收进行规定。 质量检验: 规定了砖、砌块的质量、砂浆强度、墙体厚度、垂直度、平整度、拉结筋、构造柱、圈梁等项目的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验收程序: 遵循主体结构工程的验收流程,强调了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性。 第十章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本章为装饰装修工程的最终质量把控提供依据。 质量检验: 细致规定了抹灰、吊顶、墙面、地面、门窗、楼梯等各子项目的观感质量、尺寸偏差、功能性要求以及材料性能的检验标准。 验收程序: 明确了装饰装修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方法和记录要求。 第十一章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本章关注建筑物的“五脏六腑”,即机电设备的安装。 给排水工程: 详细讲解了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敷设(包括预埋、明装)、管材选择、连接方式、水泵、水箱的安装调试,以及水质、水压的检测。 通风与空调工程: 涵盖了风管的制作与安装、风口、阀门的设置、空调设备(主机、末端)的安装、制冷剂的充注与调试,以及系统风量、风压的测试。 电气工程: 配电系统: 讲解了电缆敷设、桥架安装、配电箱柜的组装与接线、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技术要点。 照明系统: 涵盖了灯具的安装、线路敷设、开关控制、应急照明的设置。 弱电系统: 简要介绍了通信、广播、监控、消防报警等弱电系统的布线、设备安装与调试。 消防工程: 详细介绍了消防水系统(水泵接合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第十二章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技术 本章紧跟时代发展,推广节能环保理念。 建筑节能: 讲解了外墙保温、屋面保温、门窗节能、绿色建材选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要点。 绿色施工: 推广节材、节水、节地、保护环境的施工理念,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管理、扬尘控制、噪音控制、废弃物分类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 第十三章 工程项目管理与安全技术 本章着眼于工程的整体管理和安全保障。 工程项目管理: 介绍了项目组织、计划、成本、进度、质量、合同、风险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施工安全管理: 详细阐述了脚手架、临边洞口、起重吊装、临时用电、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规程和防护措施,强调了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职业健康: 关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包括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粉尘、噪音、有害气体防护等。 本书的编写遵循国家相关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力求内容全面、准确、实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工具,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每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书”。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管道系统接口和连接部分的细节。无论是焊接工艺的参数控制,还是法兰连接的密封面要求,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明确的指导,这对于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书中还对管道系统的振动控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包括振动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措施,例如,采用合适的支吊架、调整管道走向、安装隔振装置等,这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我曾参与过一个大型装置的管道设计,正是依靠书中提供的振动控制方法,才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年的振动问题。

评分

作为一名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可以说,GB 50316-2000(2008版)已经成为我工作中的“圣经”。它不仅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设计。书中关于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的章节,对我来说价值非凡。它提供了多种流体输送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考虑了流速、压降、能量损耗等因素,这对于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泵的选型以及确保流体输送效率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管道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工程实例,这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加科学和可靠。我曾在一次关键项目的设计中,正是依据书中提供的计算方法,成功地优化了管道系统的整体布局,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工程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难以用言语来完全表达的。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中几乎所有的重要方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安全设计的章节。它强调了在设计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对于高危介质管道,需要采取特殊的防爆、防泄漏设计,以及设置紧急切断装置等。书中提供的安全设计指南,对于我们确保工程的本质安全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另外,书中对管道材料的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的详细阐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解不同介质对管道材料的腐蚀特性,并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涂层或衬里,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工程设计宝典,它将复杂的工业管道设计问题,化繁为简,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管道系统布局和走向的原则性指导。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绘制管线,而是要充分考虑流体动力学、设备安装、检修便利性,甚至包括人员的通行空间。书中提到的“避免交叉布置”、“合理安排坡度”、“预留检修通道”等原则,在实际工程中都能够极大地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此外,书中对管道系统的热膨胀补偿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介绍了各种补偿器的类型、选型原则以及安装要求,这对于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应力和变形至关重要。我曾在一个高温高压的管道项目上,正是因为充分参考了书中关于热膨胀补偿的知识,才确保了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行业的全貌。它并非那种“速成”的教材,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一点点去咀嚼和品味其中的奥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管道布置和走向的原则记忆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管道“画”出来,而是考虑到了流体动力学、热力学、以及设备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甚至还包括了空间利用率和美观性。例如,书中提出的“避免死弯”、“合理设置坡度”、“预留检修空间”等原则,在实际工程中都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再者,对于管道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书中提供的计算模型和方法,都经过了严格的理论推导和工程验证,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加科学和可靠。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管道附件,如阀门、补偿器、过滤器等的设计选型原则,以及它们在管道系统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设计整个管道系统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思考框架和决策依据。

评分

这是一部在工业金属管道设计领域堪称“圣经”级别的著作。在我进行项目设计时,它是我首先会翻阅的参考资料。书中关于管道应力分析的章节,是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应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应力、动应力、热应力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软件应用指导。这对于保证管道系统在各种载荷作用下都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管道支吊架的设计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支吊架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还给出了详细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这对于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曾遇到过一个复杂管道系统,正是依据书中提供的应力分析方法和支吊架设计原则,才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振动问题。

评分

这是一本在工业领域内极具分量的技术参考书,对于任何从事金属管道设计、施工、以及相关监管工作的人员来说,都可谓是案头必备。初次翻阅,其严谨的结构和详尽的条文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它并非那种可以轻松随意翻阅的读物,而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专业教材。书中对各种工业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材料选择、连接方式、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例如,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强度计算方面,它提供了详细的公式和系数,并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同时,对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下的管道设计,该规范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涵盖了温度、压力、腐蚀性、流速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管道支撑、吊架的设计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一点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保证管道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工况下的管道设计,如高温高压、低温、易燃易爆介质等,规范也提供了专门的章节,确保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总而言之,这本规范的价值在于其全面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它不仅是一部技术标准,更是一本凝聚了无数工程师智慧和经验的宝贵财富。

评分

对于所有在工业领域从事管道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专业人士而言,GB 50316-2000(2008版)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书中对于不同工业应用场景下的管道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例如,化工、石油、电力、食品等行业,其对管道的材质、连接方式、以及安全防护的要求都有所侧重。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腐蚀防护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各种腐蚀的类型、机理,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材料选择、防腐涂层、阴极保护等,这对于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及保障生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还对管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无损检测方法、定期检查周期等,这对于保障管道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评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详尽的内容所震撼。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智慧。例如,书中关于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提供了多种流体输送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考虑了流速、压降、能量损耗等因素,这对于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泵的选型以及确保流体输送效率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管道系统的热膨胀补偿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各种补偿器的类型、选型原则以及安装要求,这对于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应力和变形至关重要。我曾参与过一个高温管道项目,正是因为充分借鉴了书中关于热膨胀补偿的知识,才使得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任何因热胀冷缩引起的问题。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行业经验的工程师,我可以说,GB 50316-2000(2008版)的出现,无疑是工业金属管道设计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在我刚入行的时候,虽然也有相关的设计手册,但远不如这本书来得系统和完善。它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点一一串联起来,并且赋予了它们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更严谨的实践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部分,详细列举了各种常用和特种金属材料的性能参数、适用范围以及防腐蚀措施,这对于我们在复杂工况下选择最合适的管道材料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寿命。书中对管道连接方式的论述也十分到位,从焊接、法兰连接到螺纹连接,都进行了详细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说明,并配以图示,极大地便利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理解和操作。另外,对于管道系统中的应力分析和热膨胀补偿,该规范也提供了清晰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帮助我们有效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变形和破坏。这本书的发布,不仅提升了国内工业管道设计的整体水平,也为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靠的实践依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