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主要内容包括:从宫廷到社会、国家医疗卫生的近代演变、解析宫廷医药空间、明清医疗机构与医药设施、抉择一九〇二、北京霍乱中的清廷应对、皇室病案中的“宫闱秘事”、慈禧之美、福寿延于御膳中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1296337_ml_1.jpg;11296337_ml_2.jpg
精彩书摘
杜德美奉康熙帝之命绘制大清国地图,因此得以亲眼见到人参的生长环境。一七〇九年七月底,杜德美的绘制队伍到达距离朝鲜边境仅四法里远的一个村子,住在那里的鞑靼人在邻近的山林中挖了四株完整的人参,放在篮子里给杜德美。在信中,杜德美还画下了他所收到的人参图谱。通过这些信件往来,总巡阅使可能首次见到人参的图像及其说明。遗憾的是,现今版本的书简集中没有将图谱收入。
当时中国许多名医宣称,人参是治疗身心过度劳累引起的衰竭症的灵丹,它不仅能化痰,治愈肺虚及胸膜炎,增进食欲,还能驱散气郁、大补元气。杜德美认为,如果人参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效应,就无法想象汉人和满人会如此重视它。甚至有些健康人为了更加强壮,也常服用人参。他相信精通制药的欧洲人若能有足够的人参进行必要的试验,通过化学方法测试其特性,并根据病情,利用人参适当地对症下药,那么,人参在他们手里将成为上等良药。
杜德美非常相信人参的疗效:活血化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滋补强身。他对总巡阅史说明了自己服用人参的经验:他替自己量脉搏,然后服用半枝未曾加工的生人参,一小时候,他感觉脉搏跳得比以前还要有力,胃口随之大开,浑身充满活力。当时他并未完全相信那次实验,认为这种变化或许是那天休息得好的缘故。四天之后,杜德美因工作关系,疲倦得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下,同队一位中国官员见状就给他一枝人参,他服用了半枝,一小时后就不再感到虚弱了。从那时起,他发现每次服用都有相同的效果。
除了生食人参,杜德美亦如满人一样,把人参叶代替茶叶泡着喝。杜德美建议身体健康的人和仅为防病或偶患微恙的人,每次用量别超过一钱,且不用每天服用。烧煮方法是,将人参切成小片放在上过釉的土罐中,再倒入四分之一升的水,盖紧罐子,以温火焖煮,等放入的水剩下一罐底时,再放入一点糖并立即服用。然后将残渣倒入同样多的水中,以同样方法烧煮,如此可以再次提取根部残留的养分,两份汁液则早晚各服一次。
……
前言/序言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这杂志一般报刊亭等都买不到,要卖要跑好远。今年这书涨价到40元一本了,但还好京东能给打折。以后就在京东买了。
评分
☆☆☆☆☆
goodgoodgoodgood
评分
☆☆☆☆☆
紫禁城这本杂志很不错!
评分
☆☆☆☆☆
书很好,只是收集全年的有点难,改版后,成了竖排的,有些复古的味道
评分
☆☆☆☆☆
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生存”从饱食到美食,再到追求健康,文明进步,对饮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清代的养生学已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鼎盛时期,这在宫廷御膳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清帝对膳食的认识不断提高,保健知识也愈发丰富,大多十分注意合理调节饮食、搭配膳食,永葆健康,延年益寿成为他们的强烈愿望。清代皇帝中寿命较高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对膳食养生都有一定的见解。康熙皇帝在论述有关饮食疗法时指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各自有分别处也”。他在《庭训格言》中也指出:“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康者,皆此故也。”对于选择季节食品,康熙皇帝强调:“诸样可食果品,于正当成熟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如我为大君,下人各欲进其微诚,故争进所得出鲜果急菜蔬等类,朕只略尝而已,未尝食一次也。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康熙皇帝告诫人们择其饮食时,当选择对自己身体有营养补益价值的食品,所好之物不可多食。乾隆皇帝在养生保健膳食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祖父的训诫。清宫御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高层次的饮食,膳食品种不乏厚味膏梁,但杂粮蔬菜、山果野味在御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评分
☆☆☆☆☆
很好很强大用起来方便体积小巧
评分
☆☆☆☆☆
书不错,还会再来书不错,还会再来
评分
☆☆☆☆☆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