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外研社 日汉双解学习词典 标准国语辞典 中日文字典日汉语汉日词典 日语自学教材

包邮 外研社 日汉双解学习词典 标准国语辞典 中日文字典日汉语汉日词典 日语自学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本株式会社旺文社著,王萍 著
图书标签:
  • 词典
  • 日语
  • 汉字
  • 学习
  • 教材
  • 外研社
  • 双解
  • 中日互译
  • 自学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22680
商品编码:1129995696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05-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外研社日汉双解学习词典(增补本)(13新)

:108.00元

作者:日本株式会社旺文社著,王萍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56002268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1.3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外研社日汉双解学习词典》以日本旺文社《标准国语辞典》为蓝本编译而成,收录词条4.5万条,新订版又新增词条2000余条,使词典加强了时代性。特设学习栏目,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词义、掌握准确的用法。还特为中国读者的需要加注声调,帮助学习者掌握日语词汇的正确声调。

目录


前言
编译者语
体例说明
词典正文
附录
1.古语便览
2.和歌、短歌便览
3.俳句便览
4.日语声调说明
5.日语书写标准
6.日语语法解说
7.敬语的使用方法
8.物的数量称呼
9.汉字的笔顺
10.“学习”、“例句”条目索引
11.掌故、谚语索引
12.汉字音训读法索引

作者介绍


  日本株式会社旺文社是日本的一家出版社,以出版图书、教材、词典为主。在日本的出版界很有影响力,特别是近年出版的词典口碑很好,颇受读者的喜爱。

文摘


序言



辞海 《辞海》,一部融汇贯通、博大精深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自问世以来,便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详实的释义内容和全面的知识覆盖面,成为无数学习者、研究者和文化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宝。它并非仅仅是一部收录词语的简单工具,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精粹的文化宝库。 这部鸿篇巨制,其核心目标在于系统、准确、深入地阐释汉语言文字的词义、用法、出处及相关文化背景。它力求涵盖从古代经典文献到现代日常用语的各个层面,力求“博”与“精”的完美结合。 一、 宏大的收录范围与严谨的编纂体系 《辞海》的词目收录范围极其宽泛,体现了其作为一部综合性大词典的雄心。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常用词语、成语、典故,更将范围延伸至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历史地理与人物传记: 书中详尽收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疆域变迁、著名山川河流、历史事件的专有名词。对于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物,均提供精准的生卒年月、主要贡献、代表作品及历史评价。这部分内容,为读者理解中国历史脉络提供了坚实的词汇基础。例如,对于“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等关键人物的条目,不仅有对其生平的简述,更有对其思想和历史功绩的深入剖析。 2. 哲学、宗教与思想流派: 《辞海》对中国古代哲学(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核心概念,以及佛教、道教等主要宗教的关键术语,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和解释。对于“仁”、“义”、“礼”、“智”、“信”、“道”、“无为”、“空性”等抽象而重要的概念,其释义往往引经据典,力求还原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变与内涵,帮助读者把握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 3. 科学技术与自然学科: 作为与时俱进的工具书,《辞海》吸纳了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它收录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定律、常用公式以及关键术语。例如,在物理学部分,对“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等概念的解释力求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标注其拉丁文或英文对应词汇,便于跨学科研究。 4. 文学艺术与文化遗产: 在文学领域,《辞海》详细解释了古代的文学体裁(如诗、词、曲、赋、小说、戏曲)的格律、特点和发展历程。对于重要的文学流派、艺术手法、乐理知识、建筑术语等也有详细的界定。读者可以从中查阅到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对仗”、“散点透视法”等术语的权威解释。 5. 法律、经济与社会学: 紧跟社会发展,《辞海》也收录了大量重要的法律条文术语、经济学术语和社会学基本概念。这使得该词典不仅仅服务于人文社科领域,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二、 精湛的释义特色与方法论 《辞海》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无可替代的释义深度与清晰度。其编纂遵循“义项分列,源流清晰”的原则: 1. 义项的多维度解析: 对于一个多义词,如“道”,《辞海》会将其不同的含义(如:道路、言论、法则、技术、宗教派别等)清晰地分列为不同的义项。每个义项下,都附有准确的定义、相关的例句(通常直接引自经典文献或权威著作),甚至会标注该义项最早或最主要出现的语境。 2. 语源与演变考证: 区别于一般词典,《辞海》强调词语的语源考证和语义的演变过程。例如,对于一些古今异义的词汇,会明确指出其在古代的含义,以及经过历史发展后在现代汉语中产生的侧重或变化,这对理解古籍和历史文献至关重要。 3. 注音规范与规范用字: 全书严格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规范标准。所有收录的汉字均采用规范的汉字写法,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标注读音(如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确保发音的准确无误。 4. 附录的丰富性与实用性: 《辞海》的附录部分同样极为详尽,极大地增强了其工具书的实用价值。附录通常包括: 中外专有名词对照表: 提供了大量人名、地名的标准译法。 计量单位换算表: 包含长度、重量、体积、时间等各种单位的公制与英制之间的换算数据。 年表: 涵盖中外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参考文献与索引: 便于读者追溯释义来源,或根据拼音、笔画等方式快速检索词条。 三、 超越工具书的文化使命 《辞海》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它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它不仅仅是查阅字词的工具,更是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保障学术研究严谨性的基石。通过对语言的精确把握,读者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洞悉不同领域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 它所提供的知识密度和权威性,使得任何试图进行深入学术探讨或进行严肃的文化研究的人士,都无法绕开它所建立的知识框架。它是一部活的历史,记录着语言的变迁和知识的累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尝试阅读一些日本的短篇小说,结果发现阅读效率实在太低了。每读三行,就得停下来查好几个词,一本书读下来,时间花在查字典上的时间可能比真正理解情节的时间还要多。这种体验极大地打击了我的积极性。所以,我迫切需要一本查询效率极高的词典。这里的“效率”不光指查词速度,还包括信息密度和呈现方式。我希望它能清晰地标注出词性、常用搭配、以及最核心的几层含义,而不是一股脑地堆砌上所有生僻的引申义。如果能用加粗或者不同字号来区分核心义和次要义,那简直是太棒了。另外,对于那些多音字或者同形异义词,我需要清晰的区分和明确的标注,告诉我什么时候该读“いちにち”什么时候该读“ひとひ”,这种细节决定了学习的扎实程度。我真的受够了那种查一个词,结果发现有五种读音和十种意思,但就是不知道哪个才是我眼前这个场景该用的窘境了。

评分

说实话,我对那种“一本书搞定所有”的宣传语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语言学习是个漫长且需要精耕细作的过程。我目前最头疼的是,很多时候我能认出单个的汉字或假名,但一旦组合成一个词组或固定表达,我就彻底蒙圈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语感”缺失吧。我需要的不是那种只罗列解释的词汇书,而是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那样,给我剖析这个词汇背后的文化语境和使用禁忌。比如,某些在口语里非常常用的语气词或者接续词,它们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核心动词,但很多教材却一笔带过。我希望这本词典能把这些“边角料”也拾掇得明明白白,让我能说出更自然、更接近日本本土人的表达。如果能附带一些常见敬语和谦让语的详尽使用场景对比就更完美了,这对于处理商务邮件或者正式场合的交流至关重要,不然稍有不慎,就可能冒犯到对方,那就太尴尬了。

评分

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我不得不面对日益严格的考试要求,尤其是对词汇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更高的要求。我发现很多市面上的词典在收录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时下新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方面明显滞后了。语言是活的,它总是在不断进化,我的学习工具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希望我的工具书能够涵盖一些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或者日剧中的“新词汇”,让我不至于在接触到前沿信息时感到吃力。此外,对于那些看起来像是“中日对照”的词典,我更倾向于那种结构上是以日文释义为主,中文解释为辅的编排方式,因为真正的学习目标是脱离中文思维去理解日语本身。如果它能提供丰富的近义词辨析,并且能指出这些近义词在语感、使用频率上的细微差别,那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通关秘籍”,能帮我把那些模糊的知识点彻底固化下来。

评分

天呐,我最近终于下定决心要系统地学日语了,结果光是选教材就让我头疼得厉害。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日语学习宝典”堆得跟小山一样,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最需要的其实是一本能帮我彻底搞懂日语词汇和语法的“瑞士军刀”,最好是那种能兼顾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人群。我尤其希望它能提供非常地道的例句,而不是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的翻译。比如说,有些动词的活用变化,光看规则是摸不着头脑的,我需要看到它在实际对话或者文章里是怎么“活”起来的。另外,对于那些意思相近但用法却大相径庭的词汇,比如“あげる”、“くれる”和“もらう”之间的微妙区别,我渴望有一本词典能用最清晰、最不啰嗦的方式给我讲明白。我试用过一些电子词典,虽然查词速度快,但那种厚重感和翻阅时带来的“实在感”是电子产品无法替代的,而且好的纸质词典排版和字体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希望我的下一本工具书,不仅是工具,更像是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深夜学习时光的伙伴,能让我感受到知识在指尖流淌的踏实感。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实体书”有着特殊偏爱的人。我总觉得,一本好的工具书,它的装帧设计、纸张的触感、油墨的气味,都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仪式感。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会大大加分。我希望它的开本设计适中,既方便我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又不会因为太小而导致字体过于拥挤,影响查阅舒适度。封面设计应该简洁大气,不要过于花哨,体现出专业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学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内页的排版要做到“一目了然”,大量的交叉引用标记要清晰可辨,这样我在学习某个词汇时,可以很顺畅地跳转到相关的语法点或者惯用表达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一本优秀的词典,应该是能够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索的向导,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平台,它应该具备激发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动力的潜能。

评分

还行

评分

送得太慢了,送的快点就好了

评分

送得太慢了,送的快点就好了

评分

送得太慢了,送的快点就好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行

评分

评分

评分

查起来挺方便的,后面还有中文索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