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游览图
出版单位: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修订印刷
ISBN:9787503143588
审图号:京S(2007)022号
定价:4元
纸张:胶版纸
卖点:经济实惠 带公交地铁线路
另一个让我觉得非常贴心的地方是它对“新六环”的覆盖力度。北京的城市边界在不断拓展,老城区外的区域发展迅猛,但很多传统的地图往往只关注三环到五环之间的核心区域,对六环外的卫星城和工业园区往往是一笔带过,信息量严重不足。这本2018年版本的优势就在于,它将六环内的所有区域都作为“城区”来对待,详细标注了各个出口的连接路网,以及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比如物流中心、大学城等。这对于需要前往远郊进行商务拜访或者考察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仅是服务于市中心的观光客,更是为更广泛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地理参照系。可以说,它扩展了我们对“北京”这个概念的地理认知范围,让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本地人,也能在新的区域探索中找到清晰的指引,体现了编制者与时俱进的专业态度。
评分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游览”功能上的表现。很多交通图过于侧重实用性,把名胜古迹的位置标注得潦草不清,结果变成了只有本地人才看得懂的工具书。然而,这本图册在景观点的选取和标注上,明显是用过心思的。它不像那种旅游手册那样,只标出最热门的几个点,而是将一些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历史遗迹,甚至是一些有特色的老字号餐馆,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了出来。我试着找了几个我小时候去过但现在已经快被遗忘的小公园,居然都能在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这让我感到很惊喜。此外,图面的色彩处理也非常到位,既保证了信息的可读性,又没有让整个画面显得过于拥挤和刺眼。它在地图的边缘还附带了一些简短的介绍性文字,比如关于某个区域的历史变迁或者文化特色,虽然篇幅有限,但作为快速了解一个区域的敲门砖,已经足够了。可以说,它成功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评分关于地铁和道路的呈现方式,是衡量一张交通图优劣的关键。我必须承认,这本图册在处理复杂路网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北京的道路结构复杂,高架桥、地面道路、辅路交织在一起,用二维平面图来表达立体交通结构本身就是个挑战。但这本图在处理拥堵点和立交桥的复杂结构时,采用了巧妙的透视和分层处理,使得读者在观察主干道信息时,不会被那些盘根错节的匝道干扰。地铁线路的表示更是清晰明了,换乘站点的设计和标识一目了然,即便是第一次使用北京地铁系统的人,也能迅速规划出最优换乘方案。不过,有一点稍微遗憾,虽然是2018年的版本,但在某些快速路高峰时段的拥堵指数预估上,可能还是不如后来的电子地图那么实时,但作为一个静态图册,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它无法提供动态信息,这点需要使用者自己理解和接受。
评分这本图集刚拿到手,说实话,第一印象就是“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一翻就烂的廉价印刷品。我买地图图册一向很挑剔,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城市,每年都在变化,老的地图很快就跟不上节奏了。这本《北京交通游览图 2018北京城区图(新六环版)》据说包含了最新的信息,我特意对比了一下我手头那本几年前的旧版,光是新修的道路和新开通的地铁线路,就明显能看出差别来。特别是针对那些新开发的郊区板块,信息量大增,以前找一些偏僻点的村镇,现在直接就能在图上定位,非常方便。而且图例的划分做得非常清晰,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交通方式,即便是第一次用它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尤其欣赏它对公交线路的标注,那种细致程度,简直像个活地图,连一些快车线路和夜间线路都有区分,这对于晚上出行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虽然2018年的数据现在看可能已经不算“最新鲜”,但就当时而言,它绝对是集合了当时最全面、最详尽的交通信息的集大成者,对于那个时间点上的规划和出行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从纸张和装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耐用性是我比较看重的。经常需要把地图拿出门,在户外摊开比对,如果材质不好,没几次就得卷边、破损。这本图册的封面材质似乎做了防水处理,即便是偶尔沾到一点水渍,也只是擦一下就干净了。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在多次翻折后,折痕处也保持得比较完整,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墨水脱落或者纸张撕裂的现象。装订工艺也比较扎实,即便是拉到最大范围展开阅读,也不会有散页的风险。这种对物理品质的重视,让它在面对高强度的户外使用环境时,显得游刃有余。对于那些和我一样,习惯于使用实体地图来做大范围、宏观路线规划的“老派”出行者来说,这种可靠的物理触感和耐用度,是冰冷的电子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