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心灵
古诗悦读 古词吟赏 古曲怡情
古谜益智 古联品趣
古文养心 古训修身
内容简介
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艺术经典,适合于儿童诵读的决不仅仅限于古诗词。如何把更多的华夏文化的语言艺术经典之作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开阔视野,在欢快吟唱之中接受全方位的艺术熏陶,正是我们编写这套书希望达到的目的,自然也就成了《小学生经典诵读100课》的特色。
作者简介
周毅,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5522工程语文名师培养人选、“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绍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师从特级教师周一贯、陶月梅。在浙江省课堂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多次担任省、市级课题负责人,成果获一、二等奖,6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或在各级报刊发表,在各地执教公开课30余次,在省、市、区教师基本功比武中获奖30余次。教育信条:虔诚地和孩子们一起亲近母语,使他们拥有丰美敏锐的语感、缤纷灿烂的笑颜和朴素高贵的情怀。
周一贯,特级教师、全国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编委会副主编、绍兴县教研室副主任。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60年,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300余篇,出版《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育改革研究概况》《语文教学优课论》《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儿童作文"教学论》《教师教学写作3600》等著作,研究成果获全国奖10次。《小学语文教学》《湖南教育》等多家报刊对其进行过人物专访、长篇报道,先后入编《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语文名师辞典》《浙江名人辞典》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古诗悦读
清明[唐]杜牧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赠刘景文[宋]苏轼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游子吟[唐]孟郊
风[唐]李峤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塞下曲[唐]卢纶
江雪[唐]柳宗元
望天门山[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咏柳[唐]贺知章
春日[宋]朱熹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元日[宋]王安石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悯农[唐]李绅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凉州词[唐]王翰
夜宿山寺[唐]李白
蝉[唐]虞世南
渡汉江[唐]宋之问
送别[唐]王维
陶者[宋]梅尧臣
月夜[唐]刘方平
归雁[唐]钱起
中秋月[宋]苏轼
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
绝句[宋]志南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观书有感[宋]朱熹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山中[唐]王勃
答人[唐]太上隐者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约客[宋]赵师秀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第二部分 古词吟赏
长相思[唐]白居易
虞美人[南唐]李煜
浣溪沙[宋]苏轼
如梦令[宋]李清照
采桑子[宋]欧阳修
点绛唇[宋]汪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好事近[宋]杨万里
浣溪沙[宋]苏轼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诉衷情[宋]陆游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第三部分 古谜益智
何人经商出远门
两国打仗[唐]白居易
方圆大小随人[宋]王安石
左边右边全是树[明]李时珍
口小腹大鼻耳高[清]郑燮
三山自三山
两个伙计[宋]王安石
南面而坐《红楼梦》
第四部分 古联品趣
多对少《声律启蒙》
桃灼灼《声律启蒙》
半榻清风宜午梦《笠翁对韵》
绿柳沿堤《笠翁对韵》
一年春长长春发[明]王守仁
秋月月月月台上赏月
发愤识遍天下字[宋]苏轼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明]徐渭
第五部分 古文养心
邴原泣学[明]李贽
问说[清]刘开
一字之师[宋]陶岳
余幼时即嗜学[明]宋濂
董遇劝读《三国志》
朱詹好学《颜氏家训》
坎井之蛙《庄子》
守株待兔《韩非子》
楚人隐形《笑林》
精卫填海《山海经》
阿豺折箭[北齐]魏收
薛谭学讴《列子》
第六部分 古训修身
昔孟母,择邻处《三字经》
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
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
行高者,名自高《弟子规》
房室清,墙壁净《弟子规》
知之为知之《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读书破万卷[唐]杜甫
不是一番寒彻骨[元]高则诚
诚者《中庸》
循序而渐进[宋]朱熹
知和行[明]王守仁
良言一句三冬暖《增广贤文》
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不积跬步《荀子》
淡泊明志[三国]诸葛亮
远水难救近火《增广贤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精彩书摘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不受。与刘基等受朱元璋礼聘,尊为先生。明朝初年尊为“开国文臣之首”,为明初一代文宗。有《宋学士文集》。
本文是《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读书的经历,勉励马生珍惜现在的读书条件,刻苦读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宋濂说: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我常常向家里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下来,计算着时间按时送还。天冷时,砚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即使这样也不放松。抄写完了,就快步跑去还给人家,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时间。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由此能够读到很多书。
从文章中描写的宋濂小时候艰苦的读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宋濂具有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这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很喜欢这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便写了《送东阳马生序》赠他。在这篇文章中,宋濂介绍了自己年轻时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马生也没辜负宋濂的苦心,后来终于学有所成,做官时也颇有政绩。
《送东阳马生序》流传开后,文中的主人公马生便闻名于海内。许多学子以马生精神为榜样,刻苦学习,勤奋上进。
……
前言/序言
《小学生经典诵读100课:2年级》 引言:千年文脉,滋养童心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经典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更是滋养一代代少年儿童心灵成长的沃土。《小学生经典诵读100课:2年级》正是秉持着这份传承的信念,精心遴选了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理解和品读的百篇经典篇章。本书旨在通过诵读,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初步的文学素养,点燃对阅读的热爱,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经典之韵,启蒙心扉 本部分精选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歌赋,这些篇章以其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为孩子们接触古典文学的绝佳入口。 唐诗宋词的璀璨星河: 我们精选了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杜甫《春夜喜雨》中“润物细无声”的慈爱,王维《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静谧,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些诗句虽然意境深远,但其核心情感与儿童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容易引发共鸣。孩子们在诵读中,不仅能学习押韵和节奏,更能体会诗人细腻的情感,感受自然之美,学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例如,《咏鹅》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到鹅的姿态和声音,《悯农》则通过朴素的语言,让他们理解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珍贵。 寓言故事的智慧启迪: 寓言故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常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狼来了》教会孩子们诚实的道理,《狐假虎威》揭示了虚张声势的无用,《刻舟求剑》则讽刺了固执己见的愚蠢。这些故事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辨别是非,懂得道理,培养良好的品德。我们将挑选适合二年级学生理解的寓言,通过故事的讲述和人物的对话,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并尝试将这些道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古人的智慧结晶: 《弟子规》作为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其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提倡孝悌、谨言、信爱等美德。本书选取《弟子规》中与二年级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章节,如“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等,通过诵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尊敬长辈、友爱同学、言而有信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我们也会挑选一些经典的成语故事,如“愚公移山”的坚持,“精卫填海”的毅力,“闻鸡起舞”的勤奋,让孩子们在了解成语典故的同时,体会其中蕴含的积极精神。 第二部分:生活之歌,情趣盎然 经典并非遥不可及,它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部分将选取一些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篇章。 四季风光,自然乐章: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日》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天》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日》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诗句带领孩子们走进四季,感受大自然的变换,体味不同季节的美丽。通过诵读,孩子们可以学习描绘景物的词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将选取更多描写自然景物的篇章,如《江畔独步寻花》中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让孩子们在优美的词句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童年趣事,心灵共鸣: 挑选一些描写儿童生活、玩耍、学习场景的篇章,如《所见》中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童真。这些篇章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共鸣,让他们在诵读中体会到自己生活中的乐趣,也能够从中学习到表达和描述生活的能力。我们还会收录一些描写玩具、游戏、亲子互动的篇章,让孩子们在文字中找到快乐的源泉。 勤劳的赞歌,劳动的价值: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桑》“农父田头集,农妇机上坐”。这些篇章朴实无华,却深刻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通过诵读,让孩子们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劳动的光荣,从而更加珍惜食物,懂得感恩。我们也会选取一些描写匠人技艺、辛勤耕耘的篇章,让孩子们认识到各行各业的价值。 第三部分:智慧之光,启迪未来 本部分旨在通过更加富有哲理和启迪性的篇章,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播下希望的种子。 名人轶事,榜样力量: 选取一些关于古代圣贤、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励志故事的片段,如“凿壁偷光”、“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展现他们为求知和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这些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将挑选一些故事性强、寓意深刻的篇章,让孩子们在了解历史人物的同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探索自然,好奇之心: 包含一些描写天文、地理、动植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篇章,如《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篇章用优美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景象,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我们将选取一些语言生动、科学性强的篇章,如描写“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或是简单介绍“日、月、星辰”的由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感恩与爱,温暖心灵: 挑选一些描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篇章,如《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情。这些篇章帮助孩子们理解爱与被爱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感恩心和责任感。我们将选取更多温暖感人的篇章,让孩子们在诵读中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 编排特色与使用建议: 循序渐进,难度适宜: 全书篇章的选取和编排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确保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 形式多样,趣味盎然: 除了传统的诗词歌赋,还包含大量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生活写实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孩子的阅读兴趣。 注重理解,启发思考: 每篇诵读内容在设计时,都力求在优美的文字之外,留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鼓励孩子们在诵读后,思考故事的含义、情感的表达、哲理的启示,从而真正做到“以读促思”。 语言生动,韵律优美: 精选的篇章,其语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音韵和谐,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朗上口的诵读。 配套资源,辅助学习: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例如:本书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辅助学习的需求,例如,每篇课文后可能附有简要的注释,对生字词进行解释,或是引导性的思考题,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结语:让经典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小学生经典诵读100课:2年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它承载着千年的智慧,散发着文化的芬芳,将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踏上一次美妙的阅读之旅。通过每一次的诵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将得到提升,他们的心灵将得到滋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得到激发。我们相信,当孩子们将这些经典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他们的童年将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无限。让经典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