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废墟中诞生,并迅速成长为引领潮流的科技宠儿。这些公司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它们拥有亿万财富,还在于它们背后那帮干劲十足的合伙人。以“PayPal黑帮”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领袖就是这样一群人。当初PayPal的创业团队成员如今在硅谷都大有作为,足以呼风唤雨:陈士骏和查得·赫利一起创立了大名鼎鼎的Youtube;彼得·泰尔创办了投资公司,成为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之一;雷德·霍夫曼创建了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现在也是硅谷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之一;麦克斯·勒夫钦也不甘落后,创办了社交游戏公司Slide,并将这家公司成功出售给了谷歌。除了“PayPal黑帮”,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也在把Facebook带上了巅峰,引领着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大行其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领先对手,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就是这样一群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的非主流极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奇迹,演绎着硅谷创业家的传奇故事。就在你不曾留意的那一刻,世界早已经改变。
内容简介
《硅谷合伙人》集合了马克·扎克伯格、马克·安德里森、埃文·威廉姆斯、麦克斯·勒夫钦等硅谷风云人物的传奇故事。全书以麦克斯·勒夫钦和彼得·泰尔创立的PayPal 为起点,以互联网精英们在泡沫破灭后的新一轮创业为主线,其中还穿插了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和获得的突破,最后以Twitter 的成功作为结束。这里有智勇双全的公司创始人、招人恨的风险投资家、夜以继日辛勤编码的程序员、二十几岁的百万富翁,还有一大批想要实现梦想的“狂热粉丝”。
《硅谷合伙人》适合创业者、在创业公司就职的人,以及希望了解互联网企业创业、经营奥秘的所有人。
作者简介
Sarah Lacy,作为美国科技界的知名作者和记者,Sarah Lacy曾采访过无数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以擅长发现科技领域的“传奇企业家”闻名。她被誉为硅谷令人惊叹的女性之一,曾是美国著名科技类博客TechCrunch的资深编辑。Sarah Lacy现在创办了PandoDaily,该网站也是一个科技博客。
目录
第1章 胜者为王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极客涌入硅谷,麦克斯?勒夫钦也在其中。曾几何时,他还只是一个贫困潦倒、一名不文的乌克兰移民。但是今天,凭借着PayPal的成功崛起,他已然成为Web 2.0世界中的风云人物。
第2章 泡沫回忆
互联网泡沫的袭来曾使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倒闭,虽然那段艰难岁月已经过去,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从来都是荆棘满布,Web 2.0世界中的新一代英雄们又该如何应对?
第3章 去你的!毛线背心
或许人往往要经历一次失败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在经历了Equinix的失败后,杰伊·阿德尔森不再相信那些穿毛线背心的风险投资家,他的这一想法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4章 盲目的风险投资人
互联网公司想要不断发展,就不得不求助于风险投资者。不过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慈善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生意人,对他们而言,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第5章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网络民众
Web 2.0时代的来临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了在这次变革中抢占先机,Facebook、My Space、Yelp、Digg等互联网公司各出奇招。但有时我们的网络民众似乎不太领情。
第6章 王者归来
马克?安德里森,一个硅谷中的传奇人物,因为创建网景公司而开启了整场互联网革命。在外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性情古怪、不善交际的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Web 2.0世界中的领军人物。
第7章 马克·扎克伯格现象
20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立了Facebook,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除了自身的才华外,还有他的预见性。他从硅谷前辈们那里吸取了教训,为所要面临的困难做好了准备,并聪明地采取了行动。
第8章 主宰世界
在社交网络的新浪潮中,Facebook已成为年轻人不可或缺的共享网站。但它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如何突出重围,引领Web 2.0世界的新航向,成为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员工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第9章 市中心的门钉
为了Slide的不断发展,麦克斯不得不求助于风险投资人,可这也意味着控制权的流失。麦克斯该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害关系?
第10章 出售
当互联网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面临出售的问题。Digg也是如此。在卖与不卖的问题上,凯文?罗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第11章 非企业家
埃文?威廉姆斯,这个富有创造力的Web非企业家,在经历了公司被收购的窘况后,重拾信心,继续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成就了推特,也成就了他自己。
第12章 失败鲸
由于用户激增,推特开始经常出现死机的状况。推特的一位创始人比兹·斯通匆忙中从某个剪贴画网站上将一幅卡通鲸鱼的图片抓了过来,作为推特系统故障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标志画面。这幅画很快就家喻户晓,并被大家称为失败鲸。
后记
精彩书摘
【序幕】
2006年10月10日,北加州,大风,阳光明媚。查得·赫利和陈士骏在谷歌总部办公室外,站在一台摄像机前咯咯地笑着,他们显然没有准备讲稿。
“两个大王聚首了。”查得的即兴发挥有些笨拙,引得陈士骏大笑不已,让他忍不住退出镜头,在停车场里笑弯了腰。两个大王?这都哪跟哪啊?
查得更显夸张,一本正经地引用起汉堡王的广告语,说:“两个大王聚首了,他们是搜索之王和视频之王。试看天下谁能敌!”
笑声一片。而后录制完成。
你也会为此晕眩。谷歌刚刚出价16.5亿美元,收购了查得和陈士骏才11个月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这意味着他们二人的身价各自陡涨了3亿美元!而且,他们再也不用孤立无援地去应对那些恼人的侵权纠纷,也不用考虑如何挣钱的问题了。如今,他们的身后站着谷歌这个市值1950亿美元的巨无霸。不过,被这条新闻冲昏头脑的远不只查得和陈士骏两人。他们二人录制的视频一经放上YouTube(当然是YouTube了),就立即在80千米长的硅谷形成了一道强力冲击波。
从查得和陈士骏活力十足地录制视频的现场往北几千米,就是社交网络Facebook公司所在地。消息传来后,年仅23岁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终于如释重负。仅仅1个来月前,雅虎公司开价10亿美元想收购Facebook。现在看来,这个价一点儿也不算高得离谱,而扎克伯格当时不顾投资人和手握期权的一干员工的反对,拒绝了收购,现在看这一决定也丝毫不算是愚蠢的举动了。
消息传到往南560千米的洛杉矶,汤姆·安德森、克里斯·德沃尔夫和他们的投资人却怎么也无法释怀。YouTube的交易令他们难堪,他们一年前以5.8亿美元就把MySpace出手卖掉了,显然是亏了。要知道,MySpace现在可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一个站点啊。有多大呢?大约60%的YouTube的视频是人们通过MySpace页面去观看的。查得和陈士骏的买卖是建立在MySpace的成功基础之上的,可现在人家的网站却卖出了几乎3倍的价格。伤不起啊!
在贯穿硅谷的101号和280号公路两旁,散布着许许多多平淡无奇的写字楼。在其间辛勤工作的人们听到这一消息,都叹道:“又来了。”13年前,只有 18个月大的网景公司,既无盈利也无商业模式可言,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天创下了新股首发的涨幅记录。闸门由此打开,此后5年间,1000多家高科技创业公司争相上市,吸引投资达660亿美元。这种狂热只有到了崩盘时才告终止。
显然大家有这样的担忧:YouTube是否是第二个网景?在硅谷的各个角落,甚至某些商业社团里,这种忧虑在一点点积聚。每一篇报道都提到了“眼球”(人们用这个术语表示查看网站的人数),还提到说那些穿着牛仔裤的年轻人又出山了,这帮理想主义者试图用网络颠覆所有行业。硅谷的人们刚刚经历过第一次网络泡沫的破灭,有的人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没有人愿意再来一次。
还有其他一些像查得和陈士骏这样的人,这些穿着牛仔裤和彪马T恤的年轻小伙子(间或也有一两个女强人),几年来一直不动声色地开发着“下一个网络大事”,YouTube的并购对于他们有何影响呢?在2006年10月10日这一天,他们的心头也涌上了复杂的情绪,在希望与恐惧、晕眩与警惕之间飘渺不定。他们一方面坚信网络天生就有能力改变它所触及的任何行业,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想要利用大好时机尽早出手变现,想着自己可别再犯傻了。一时间,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矛盾不已,既怕YouTube成为下一个网景,又怕它不是。
不过,即便有着这样那样的恐惧和疑虑,YouTube变现的这一天还是不由分说地令这些未来的网络大佬们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就算自己不见得同样走运,这桩交易也是个强烈的信号,说明自己在2002年到2004年这几年坚信网络未死是多么明智。正是在这几年他们开始试水,而当时几乎是万马齐喑,没有什么人再愿意去创建酷劲十足的新网站了。如今成熟的网络商业模式、急剧下降的交易成本、数十亿的网络用户,这些根本性的进步或许真的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或许说到底,他们自己也并未那么狂燥。
YouTube已然成为谷歌的一分子,搞创业投资的人们看到了良好的开端,开始琢磨谁会是下一家创业企业呢。人们自然会想到Facebook,特别是有消息披露Facebook曾经拒绝过雅虎10亿美元的开价。不过,事实证明他们有理由乐观,因为有一大批公司不见得愿意把“2007年的YouTube”头衔让给扎克伯格呢。
雷德?霍夫曼的网站LinkedIn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4年来,他们一直在默默努力,构建一个商务人士的MySpace。而且,这是少数几个真敢收用户钱的网站。凭借其提供的招牌式的求职服务,LinkedIn成为仅有的可以盈利的社交网站。到了2006年秋季,投资人给它的估价已经超过了2亿5千万美元。
另一家竞争者是Six Apart。这家网站2002年由两个24岁的年轻人本?特劳特和米娜?特劳特创建(后者实际加入是在2003年)。他们少有地找到了博客网站的盈利模式。到了2006年,超过50%的网民在看博客文章(即个人自己发表在网上的日记和新闻),这显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和商业力量。Six Apart提供了业界领先的灵巧易用的博客软件。到2006年,几乎每家使用博客做内部交流系统的公司,都买Six Apart的软件,几乎每个专业博客写手和跃跃欲试的传统媒体也都相中了它。专业分析人士认为,Six Apart将是2007年做IPO的热门人选,可能是Web 2.0浪潮中的第一家。不过被收购的可能性也同样很大,因为博客显然已经代表了新闻行业的未来走向,而Six Apart主宰并定义了专业博客业务。
另外,Digg和Yelp虽然略小一些,却也发展迅猛。Digg是个很另类的新闻网站,创始人一个是网络泡沫里泡大的杰伊?阿德尔森,一个是硅谷各种聚会的常客凯文?罗斯。Digg的思路是几十万人每天都在网上找故事看,然后把他们认为最好的提交到Digg.com。可以把它想象为公民式新闻,懒人们不愿意自己写博客,就去找到好的内容然后做个标记即可。Digg的影响力和收入远不及LinkedIn或Six Apart,但是仅凭几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它已经成长为各大媒体不能忽视的力量。在Digg的首页登上一篇故事,能立即带来汹涌的访客流量,而且都是令人眼馋的年轻人访客。几年前,技术新闻网站CNET还拒绝在其报道后面加上“Digg This”(收藏到Digg)按钮,他们傲慢地跟凯文说:“我们不那么干。”可是到了2006年,他们开始哭着喊着要加按钮,就连《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在这么做了。
类似地,Yelp在旧金山的年轻人里也成为了时尚。其创始人是杰瑞米?斯托普曼和拉瑟尔?西蒙斯,他们二人和查得?赫利和陈士骏都是朋友,以前四人都在PayPal工作。Yelp网站有点像是黄页,又像MySpace,还像个城市搜索站点。关于Yelp引起的正面负面的讨论很快就影响到了当地大小企业,他们争先恐后地在Yelp上做广告,招揽那些手里拿着钱又有号召力的时尚年轻人。到了2006年末,Yelp已经深入一批城市,商人们在店铺的橱窗上贴着显眼的红色标语“Yelp用户好评”。
还有两匹黑马也即将变得炙手可热,那就是Ning和Slide。Ning这家网站可让人们通过共同的兴趣和联系建立起自己小型的MySpace圈子。比如,以前上同一所高中、如今分布在各处的人们,或者是同住纽约、爱好织毛衣的人们。到YouTube被并购的时候,Ning已经开发两年了,但还没有太多很值得展现给大家的东西。不过,这家网站具备明星效应,因为马克?安德里森是他们的联合创始人和CTO,马克正是那位开发出第一个现代Web浏览器(网景的前身)的人。在YouTube并购传言四起的时候,马克忙里偷闲地和那些知情人在网上聊天,打探消息。“是真的吗?”他问别人,还不忘在后面加个笑脸图标。仅仅几个月前,当媒体精英在大型交易现场,Allen & Company组织的太阳谷大会碰面时,风传的收购价格还是5亿美元。这么短的时间里,价格翻了3倍,网络界一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懂的。
而后就是Slide的创始人麦克斯?勒夫钦。早在1999年,正是他把查得和陈士骏劝到了硅谷,收为PayPal的早期雇员。PayPal是他和彼得?泰尔在1998年成立的在线支付公司。麦克斯当然为他的朋友感到自豪和高兴,不过等到YouTube的天价并购消息传来的时候,他还是难免和其他人一样,心里酸溜溜的。他自己的照片分享网站Slide也展翅欲飞,和YouTube一样,也是从MySpace上百万的用户中找到最多的用户,不完全是十来岁的孩子,还有贾斯汀?汀布莱克和休?赫夫纳这样的名流。
但是Slide花了很多工夫,跟YouTube 11个月就大获成功截然相反。闻听收购的消息,麦克斯发誓要让Slide成为2007年的YouTube。11月他从一些硅谷投资名流那里融到了一笔巨额资金,2000万美元。新年来临,他少有地休了个周末假期,带着女友去到北加州某个边远的小地方。他需要在那里静静地思考,为来年大干一番养精蓄锐,或许,仅仅是或许,可以晚上不是只睡一两个小时了。可是那个地方太偏远了,没有手机信号,也收不了邮件。结果他们提前两天回来了。麦克斯的2007年一开始就离不开Slide,2007一定属于他。
在YouTube变现的时候,硅谷已经再次泛起了网络热潮。上面提到的和没有提到的一些网站都开始缓缓地浮现出来,吸引了投资者、广告人和投资银行的关注。这些网站所做的事情和早期的网络公司大不一样。不再是电子商务,也不再是简单地把线下内容略一包装就扔到网上去。这一批公司都是围绕着极客到潮客型的电脑迷们创建的,而创建者本身也都是这类人。它们都是些社交网站,为自己和那些正好气味相投的朋友们而建立。没有库存,没有生产内容的大量员工,没有高薪聘请的商务开发人员衣冠楚楚地跟传统媒体商谈合作,也没有大量程序员骑着滑板车在办公室穿梭,有的甚至连个办公室都没有。
别提网上购物。至今Web上出现的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电子邮件。使用电子邮件的人是网上购物的人的两倍以上。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是网络上的杀手应用,这一点毫无疑问。这就是发邮件、发短信、网络聊天的一代,而且经常是几种方式一起上。而这些新站点使得这些联系更容易、更有意思,也更好玩。写博客,分享视频,分享新闻,分享饭馆评价,分享照片,分享好友。每一家社交网站都让大家认识朋友,保持联络,见识每个人充满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
传统媒体和风险投资家可从来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类网络公司。然而到了2006年,这波浪潮已然涌现,而且声势浩大,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网民们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这些所谓的社交媒体网站上了,但这类网站的广告收入只占在线广告总收入的百分之六。而对于传统媒体和第一批网络公司而言,这个广告市场却是400亿美元的规模。可见,社交网站实在堪称最大的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2006年,这波浪潮被人们正式称作Web 2.0。这个名词是知名的技术图书出版商和会展巨头奥莱理媒体公司的蒂姆?奥莱理提出的,然后立即被分析人士、风险投资家和新闻出版行业采用。Web 2.0的会议在2005年首创,而到了2006年,你要是没有点名气甚至都挤不进这个大会。没过多长时间,Web 2.0这个词开始漫天飞。2006年各大新闻报道就提了不下几千次。就连IBM这么古板的公司也在其新闻通稿里用上了这个时髦词汇。不过,那些真正掌管着Web 2.0网站的人却很少愿意认领这个名词,当然除了以自嘲的方式。有一回夏天在杰瑞米?斯托普曼的大公寓举办的聚会上,一帮创业者们合影留念的时候,就这么说的:“大家一起喊:Web二点零——茄子。”如果有人比较正式地提到这个词,一般还都会做个打引号的手势,同时翻翻白眼。比较摆酷的年轻人干脆就说“Web 20”。
部分原因可能是技术领域总是出现这个2.0、那个2.0,搞得大家审美疲劳了。但同时也反映出上一次网络泡沫的破灭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创伤,人们不愿意再卷入一场新生的网络运动,甚至是网络泡沫之中。回顾20世纪90年代,每个人都热情地拥抱了.com。只要沾上边,就说明你很酷,成为了新经济的一份子,新经济有着全新的规则,可以威胁到任何其他人。不过几年以后,.com就成为了弃儿。其实,.com并不是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大扩张的唯一原因,但它无疑是最招摇的一个,然后,到了2000年和2001年经济崩盘的时候,它自然就成为最合适的替罪羊。
人们当然希望能东山再起。那些玩笑和嘲讽,无意中暴露了大家对于过分炒作自己或重犯往日的错误怀有深深的恐惧。人们害怕承认自己再次相信的巨变已经到来,害怕说自己试图雄心万丈地去改变世界,开启“新”经济。他们也只好扮酷,要是他们表现得对自己或自己的公司太当回事,立马就会有一大批博客作者、唱反调者、怀疑论者跳出来,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忘了过去。
说来也怪,在这样重大的时刻,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过去错误的历史。在2006年,要说我们没有面临新的网络泡沫,一定会引起争议。但是,请考虑如下事实:在1999年到2000年的泡沫顶峰,每个季度投入给新企业的风险投资高达300亿美元,而2006年只有50亿美元;1999年有创记录的270家风投企业上市,融资达210亿美元,而2006年只有57家风投企业上市,融资51亿美元;平均算来,2006年上市的这些公司已经成立了不止8年,而1999年上市融资的公司只有4年的历史。
虽说2006年堪称是个并购的好年头,有336家公司被别人收购,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是318家,但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已经不那么容易了。2000年的318家公司狂赚了680亿美元,2006年并购案虽然更多,成交总额却只有16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包含了谷歌并购YouTube这样的天价大案。
虽然恐怕是泡沫,但是人们才刚开始大把花钱和挣钱。有的人会说,要达到2000年的程度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只是在中期,相当于1994年前后的水平,所以这些数据还没有到令人扼腕叹息的程度。但是,硅谷的业务一切正常,并没有证据说明出了什么问题。从行为上说,风险投资家对于互联网这样的大创新,他们的反响也毫无二致。硅谷自出现以来,泡沫就一直存在。每次新技术的出现,无论是芯片、计算机、视频游戏,还是商用软件,都突然创造出了市场机会。创业者带来新的想法,风险投资人提供资金,然后他们投身于激烈的竞争中,力图笑到最后。还记得当年风云一时的计算机制造厂商Commodore和王安公司吗?这和后来的网络公司九死一生,只有亚马逊和雅虎少数几家成功如出一辙。其实,这种公司兴衰的轮回并非硅谷所独有。从1896年到1930年,美国先后出现过1800多家汽车制造厂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3家。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正是硅谷运转的模式,所以才叫“风险资本”嘛!
何况从互联网浪潮中还是涌现出了一些大公司,像eBay、亚马逊、雅虎,以及后来的谷歌。他们加起来市值超过了30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50亿美元,提供了接近10万个就业岗位。这还只是4家存活下来的公司的贡献。单从经济学角度,这样的结果也值了。
究竟是什么让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网络泡沫与以往的泡沫那么不同呢?是它的规模。70年代美国法律做了修改,允许大型慈善及福利机构(如哈佛大学捐款基金、加州公共退休福利基金)投资所谓另类资产,其中即包括风险资本。这些投资收益通常都高于股市投资。到了90年代中后期,此类投资收益更上层楼,突然之间所有的人都来投资风险基金,基金可支配的货币总量从1996年的120亿美元猛增到2000年的1060亿美元。甚至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一次就能募集10亿美元,这比几年前的平均水平高了1倍还不止。这意味着只要有好点子,钱不是问题,
硅谷合伙人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