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共七章,包含了关于质量管理的各个话题,但也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可以分开单独阅读,也可以依次阅读。学习第五章关于控制技术、第六章有关Minitab和DOE的内容最好先具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适合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管理者,以及制造业的管理者和工程师阅读。
序
前言
序章 “一叶知秋”质量管理
一、以下质量管理问题,你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吗
二、若干企业质量管理案例“成吉思汗”的质量之问
副总裁的“骄傲”
获奖质量项目的合格率可靠吗
一个质量经理的困惑
三、质量管理都干什么,能出效益吗
第一章 诊断质量管理现状
第一节 摸清质量总体状况不是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第二节 把脉人员质量“万错不离其宗”
第三节 诊断质量体系运营效力由闯黄灯想到的
一、诊断质量文件的结构
二、诊断质量文件的制订过程
三、公司程序文件的质量
四、诊断质量体系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查看质量报告/记录束之高阁的质量报告
第五节 掂量质量管理培训效果二维质量培训
一、质量培训广度
二、质量培训深度
第六节 质量持续改进不同级别质量改进
第七节 跳出质量看质量质量真的受到重视吗
第二章 公司质量管理策略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三部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一、质量策划要做好
二、质量控制得跟上
三、质量改进最关键
第二节 质量管理做什么质量检验 /质量体系 /质量工程 /质量培训与改进
一、各种质量功能
二、质量管理与“中医理论”
三、质量工作和工作质量
第三节 质量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先锋官”四绝招 /三位一体大师角色
一、充当质量管理“先锋官”
二、担当质量管理大师
第四节 落实管理层对质量的重视打动管理层的质量神经
第三章 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节 规划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架构形色各异的质量管理部门 /与时俱进
一、质量管理部门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架构
二、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架构的与时俱进
第二节 质量管理部门发展趋势部门的加减法 /全面质量管理之核心
一、质量管理部门职责加减法
二、全面质量管理再回顾
第三节 培养优秀质量队伍谈误国,实干兴邦 /泥瓦匠还是铁匠
一、培养QC检验员的窍门
二、培养质量工程师
三、优秀质量工程师的五大技能
四、优秀质量工程师的四种习惯
第四节 培养质量责任感及影响力是改正还是改善/影响力从何而来
一、质量责任感
二、质量影响力
第四章 基础质量管理
第一节 铺好质量管理康庄大道“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一、实施ISO 9001的十三大作用
二、不健全质量体系之副作用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五、借助流程优化推进质量管理体系
六、流程的“防错法”
七、制订流程的“奥卡姆剃刀”和“客户导向”原则
八、决定质量管理体系成败的关键人物
第二节 安装质量数据“仪表盘”“昏睡”的质量数据/有用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一、救醒“昏睡”的质量数据
二、如何提供有用的质量信息
三、保证质量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节 质量数据就是解决方案建立产品“病历本”/解决方案就是工作质量数据
第五章 质量控制“两手抓”
第一节 正确并有效地应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产线工人也可以运用的SPC
一、如何正确实施SPC
二、如何避免SPC的常见问题
三、如何经济有效地实施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第二节 正确应用抽样技术“刻舟求剑”行不通
一、抽样手法“刻舟求剑”
二、抽样方法统计学基础
三、百分比抽样和c=0抽样方案
四、抽样检验的前提条件
第六章 质量改进“三板斧”
第一节 真正弄懂 “七武器”柏拉图没那么简单/百分比VS直方图/难道非撞南墙
一、柏拉图
二、分层法
三、直方图
四、散点图
五、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控制图
六、检查表
七、鱼骨图
第二节 Minitab图表工具181Minitab图表工具是发现问题的显微镜
一、多变量图
二、点阵图
三、尽情享受Minitab图表工具带来的视觉冲击与方便
第三节 实验设计应知应会DOE
一、DOE基本介绍
二、DOE案例及其在Minitab软件的实现与分析
第四节 再度深挖分层法纵向分层法 /纵横捭阖 /BOB与WOW
一、纵向分层法的应用
二、纵横捭阖,横向和纵向同时分层
三、优中选优/差中选差
第七章 降低质量成本
第一节 反思质量标准关键质量特性CTQ /符合标准就合格吗 /质量标准“门主法”VS概率公差法
第二节 选择正确的质量指标日本人两工具QFD和KANO
第三节 降低质量标准成本质量不足的损失 /质量过剩的损失
第四节 降低设计质量成本选择通往罗马最省的那条道
第五节 拧挤过程质量成本SOP与DOE /SOP与散点图
第六节 降低质量成本的一切方法
后记
6SQ 专访——质量总监郭彬
6SQ:您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采访您,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自己。
6SQ:您毕业后从生产工程师一步步做起,如今已是知名外企质量总监、企业管理者。您当初有给自己做过详细的职业规划吗?有哪些经验跟我们分享。
6SQ:您之前在中兴通讯光通信事业部建立了成熟的6Sigma体系,但后来6Sigma事业在公司遇到了瓶颈,能否给我们介绍这一段经历,面临的最大压力有哪些?自己有哪些收获?
6SQ:你离开深圳去北京发展,在北京富士康成功辅导完成几个困难而重要的6Sigma项目和二十几个绿带项目,收益达到几百万。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做的,这几个6Sigma项目有哪些困难的地方,这么多年推行6Sigma您有什么体会?
6SQ:您在不同文化、不同性质企业工作过,也经历过不同的职位,有很丰富的管理和实际操作经验。在这些企业您有哪些深刻的感受,可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多年的从业心得。
6SQ:您目前除了质量方面的工作外,还负责公司战略管理及业绩优化等项目。对您来说又有哪些新的挑战?回过头去看哪一段经历对您来说影响是最大的,为什么?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之前,我对质量管理的概念可以说是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偏见,认为它只是一个关于“挑毛病”的专业领域,离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比较遥远。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并没有上来就灌输艰涩的理论,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一次令人愉悦的服务,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立刻产生了共鸣。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过程”的解读。过去,我总是关注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忽略了达成结果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优秀的结果,都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作者通过对流程的分析、优化,以及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让我看到了质量管理在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巨大潜力。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告诉我们,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技术和流程的问题,更是关于团队协作、员工激励和企业文化建设。这让我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评分坦白说,我当初拿起这本书,是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想着或许能学到点皮毛,应付一下工作中的一些小问题。然而,阅读的过程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的逻辑非常清晰,条理也十分分明。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工具和方法背后的思想和目的。例如,在讲到“过程控制”时,他没有直接给出控制图的模板,而是先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过程控制,以及不进行过程控制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再循序渐进地介绍如何通过识别关键控制点,制定合理的监控指标来实现有效的过程管理。 这本书最让我受用的是它强调的“持续改进”的理念。我过去总觉得,完成一项工作,达到标准就可以了,很少去想“还能做得更好”。但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告诉我们,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每一个小的改进,都能为企业带来累积的效益。他所介绍的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在书中得到了极其生动的演绎,让我真正理解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这种持续优化的思维模式。我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尝试去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哪怕是很小的细节,也乐于去尝试和实践。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常常会觉得企业管理的书籍门槛很高,充斥着各种陌生的词汇和复杂的图表。《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则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作者的写作风格极其细腻,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他不会用大量枯燥的数据和理论来轰炸读者,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渗透其中。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述了一家小型咖啡馆如何通过对咖啡豆采购、烘焙过程、服务细节的精益求精,最终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品质之选”。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质量都是其生命线。 这本书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它让我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产品和服务。以前我可能会抱怨某个东西不好用,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思考,它在哪个环节可能出现了“质量损失”,而这种损失最终又是如何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我甚至开始注意到,那些真正优秀的产品,往往在设计、材质、使用体验等多个维度都体现出了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体现。《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让我意识到,质量并非是冰冷的标准,而是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化繁为简”的书籍情有独钟,而《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压力,反而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自然流畅,没有那种刻意卖弄的学术腔调。他善于运用类比和隐喻,将复杂的概念形象化,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吸收。比如,在解释“防错”机制时,他用了一个“防止插错”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如何通过设计来杜绝人为失误的发生,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上。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摆脱了对“质量”的刻板印象,认识到质量管理其实是一种“赋能”的工具。它不仅仅是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整体的运营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战略性质量管理”的概念,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再是孤立的部门职责,而是上升到了企业战略层面,与企业的愿景、使命紧密相连。这让我开始思考,质量管理如何能够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改进。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来对“质量”这个概念都有种模糊的理解,总觉得它离我们普通读者有点远,似乎是工厂里的专业术语,和日常的生活联系不大。但《创造价值的质量管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将质量管理的精髓一点点剖析开来。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而是从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入手,比如购物时对商品的要求,服务体验中的满意与否,甚至是参与一个项目时对结果的期待。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化的例子与质量管理的原则联系起来,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实践着质量管理,只是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去认识它。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客户价值”的阐述。过去,我总以为质量就是产品没有缺陷,或者服务无可挑剔。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质量管理,核心在于“创造价值”。它不仅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更重要的是超越他们的期望,为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长期的满足感。作者通过一系列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是如何通过对质量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不仅赢得了客户的心,更在市场中建立了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这种从“产品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让我对质量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开始反思,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又能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
评分不错的书籍,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值得一读
评分总之就是一句话,很满意
评分包装挺好 价格也不错
评分好书 深入浅出 赞 好书 深入浅出 赞
评分不错的书,大力推荐。
评分管理书籍,同事一起看。
评分在里面学习到了很多,如MSA外观信赖性评价方式等
评分不错!很给力啊 纸张不错!内容在看中,希望给质量工作的自己多点帮助。
评分物流挺给力,包装有点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