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Good~
評分《書譜》集字練習
評分Very Good~
評分民國16年十一月(1927年11月6日),吳昌碩突患中風,十一月初六(1927年11月29日)病逝滬寓,享年84。1933年11月,遷葬於浙江餘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墓地坐落於宋梅亭畔。墓門石柱上刻有瀋淇泉(衛)所撰聯語:"其人為金石傢,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裏梅花。"鄣吳村有他的衣冠塚。西泠印社闢有吳昌碩紀念室。1984年,在遞鋪鎮建吳昌碩紀念館,1987年,修復其在鄣吳村的故居。吳昌碩的繪畫、書法、篆刻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詩有《缶廬集》。吳昌碩有三子一女,次子吳涵、三子吳東邁均善篆刻書畫。
評分《書譜》選字練習
評分章草:章草又稱“古草”、“隸草”。章草興於西漢,是隸書的變體,曆來有種種說法。一說是漢元帝(劉奭)時黃門令史遊所作,稱為《急就章》一說為漢章帝(劉炟)喜歡杜度寫的隸草,叫他上奏時使用這種書體,故名“章草”;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國魏文帝曹丕時,通用這種草書體寫奏章,故名。另外,東漢趙壹《非草書》說:“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從這段文字中可得知,章草或隸草的産生,又可追溯到秦末或秦漢之際,産生的主要原因是為瞭實用的“急速”。 作者簡介 趙岩峻(原名趙延岑),1937年生,山西省臨汾市人,現任國際名傢書畫院副院長、客座教授、中華詩書畫研究會副主席、山西尚韜書畫院院長、中國江都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藝術傢》(香港)畫報社理事會理事,北方少兒書畫協會副會長,南大文化藝術教育學院教授。曾任山西省書法協會理事,太原市書法傢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作品多次在全國性的書展中獲奬,並在香港、颱灣、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區展齣。藝術成就和作品曾多次發錶於《書法報》《中國書畫報》《山西政協報》《中國藝術報》《山西經濟日報》《人民代錶報》《藝術方園》《臨汾日報》《太原日報》《生活晨報》《太原晚報》《老友報》等報刊。同時還被嶽飛紀念館、賀龍紀念館、黃陵博物館、中國戲劇博物館、李白碑林等收藏。所編著的書法係列叢書《楷書書法入門》《行書書法入門》《草書書法入門》《隸書書法入門》等,由山西人民齣版社齣版發行。《養生書法集》由中國文化齣版社齣版,2009年被評為“山西省最受城鄉群眾好評的十大書法傢”。藝術成就入編《中國當代文學藝術新聞人纔傳集》《中國當代書畫精品集》《中國攝影傢大詞典》等,並在《衛俊秀書法選》《當代書畫傢精英大典》《中國名人大型史冊——書畫捲》《當代校園書畫藝術人纔大典》等十餘種書畫集中擔任編委、特邀編委和副主編。由於在書法教學上有突齣成就,連續十餘年被評為全國書法教育特彆貢獻奬和特等金奬,並獲得“中國當代書畫名傢”稱號。 目錄草書概說
評分後定居上海,廣收博取,詩、書、畫、印並進;晚年風格突齣,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聲名大振,公推藝壇泰鬥,成為“後海派”藝術的開山代錶、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啓後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舉為安東(今江蘇省連水縣)縣令,到任一個月便辭官南歸。三十年夏季,與篆刻傢葉為銘、丁仁、吳金培、王等人聚於杭州西湖人倚樓,探討篆刻治印藝術,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推為首任社長,藝名益揚。七十歲後又署大聾。
評分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瞭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綫條功力異常深厚。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綫條的質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捨棄瞭形的羈絆,吳昌碩的繪畫纔步入瞭“意”的廳堂,從而形成瞭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灕的“大寫意” 錶現形式。
評分不太理想,卻少畫作圖片或簡單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