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原价:32.00元
作者:费勇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7503267
字数:1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23352922.html'>“修心课经典系列·珍藏版套装”火爆上市!限量赠送金刚经字帖!立即去抢!
亲爱的读者您好,本书共有两种经典封面,随机发售!为回馈读者支持,今日感恩特惠购!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全国火爆热卖中!销量第一的身心灵佛法经典,高峰期平均77秒售出一本,创下销售记录。
◆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获得来自佛陀正能量的神奇体念,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当红明星陈坤读后惊叹“大爱,好书!!”预定100本并在微博向5千3百万粉丝7次诚挚推荐,引发网友抢购热潮!
◆本书出版至今好评如潮,持续畅销,被万千读者誉为“史上最通俗易懂、最透彻实用的《金刚经》入门必读书”。
◆迄今唯一荣获“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的金刚经解读类经典畅销书!
◆本书与其他佛法书三大不同:费勇教授20年读佛心得和盘托出,随手一翻就能获得受益一生的佛法智慧;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紧密相连,让您在轻松读懂《金刚经》的同时汲取佛法智慧,改善情绪;收录最经典的《金刚经》版本(鸠摩罗什),原文全注音,白话译文优美流畅,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值得读一读!
◆建议阅读人群:都市白领;业界精英;大学生;企业家;职场新鲜人;对佛法感兴趣者;或作为静心礼物,送给爸爸妈妈、亲朋好友。
◆温馨提示:您可将本书放在床头、办公室、车内、手提包,随手翻翻,有助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更加乐观自信。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23352891.html'>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也买了:《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了解禅宗精髓,汲取心灵智慧,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内容提要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
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本书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
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目录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第1课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任何地方都是你的修心道场
·如何让心安住于“此时此地”
·陶渊明式的醒悟
第2课 情绪波动时,马上深呼吸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如何降伏内心的妄念
·须菩提的终极问题
第3课 修宽容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
·猫、狗、老虎也是众生
·随时随地的修心法门
·时间的奥秘与法则
第4课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慈悲的神奇力量
·舍身喂鹰的萨波达国王
·慈悲化解了一场战争
第5课 修平等心:看透一切虚妄的真相
·无分别心,就无烦恼
·世间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
·你我都拥有解脱的力量
第6课 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自由
·菩萨,就是不执著的众生
·《金刚经》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
·放下不等于放弃
·不执著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的伤害
第7课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过河之后要拆桥
·目标可能成为你扫除焦虑的障碍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第8课 生死的秘密
·直面真相,是觉悟和解脱的开始
·死亡的重要意义
·最终的真相
·什么最能束缚我们的心灵
·词语的本来面目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惠能的顿悟
·哭泣的牧羊人
第9课 正见使人平静,偏见使人焦虑
·大多数人活在偏见里而不自觉
·佛陀的独特之处
·盲人摸象的深刻启示
·没有唯一的真理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
·为什么要让别人定义你的成功呢?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
第10课 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这四句话
·奇妙的无我之境
·一念向善,你就是佛
第二部分《金刚经》全本白话译文并附注音
特别附录 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本源
作者介绍
费勇,生于六十年代,暨南大学教授,被誉为“身心灵佛法导师”,潜心研读四大佛经“《金刚经》《坛经》《法华经》《阿弥陀经》”二十余年,开创性地将这四大佛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帮助更多读者轻松读懂佛经,从佛法智慧中获得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心灵疲劳的方便法门。其经典代表作《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出版至今,受到万千都市白领热烈追捧。
文摘
序言
评价三: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在于它对“时间感”的重塑。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在为未来担忧,或者懊悔过去,很少真正停留在“此时此刻”。作者在书中非常精妙地穿插了一些关于“当下”力量的论述,它不像一些冥想书籍那样强调放空,而是鼓励我们将注意力锚定在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无论这个活动多么微不足道。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练习方法融入到我的日常通勤中,比如细心感受脚踩在地面的力度和节奏,或者留意车窗外景物光影的变化。这种全神贯注的体验,极大地稀释了脑海中那些预设的、常常是虚构的危机感。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智慧的幽默感,它不会让你觉得学习新方法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反而像是在解开一个有趣的谜题。书中的逻辑推演非常清晰,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让你心服口服地接受新的观察角度。对于我这种理性思维较强的人来说,这种结构严谨的引导至关重要。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是独树一帜,读起来就像是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日常生活中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小事,总能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透彻的视角去剖析。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情绪问题时的那种务实态度,不是空泛地喊口号让你“放下”,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实际操作的思维路径。比如,它探讨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自动进入“灾难化”模式的,然后很巧妙地引导读者去观察这个模式本身,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种观察者心态的培养,对我来说是改变最大的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可以偶尔跳出来审视自己内心活动的旁观者。书里引用的一些生活化的小例子,比如排队时的焦躁、同事间的误解,都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仿佛作者就坐在我对面,用他的人生经验来点拨我。读完之后,那种持续性的紧张感确实减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扎实的平静感。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为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感,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古老的智慧用我们今天能完全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丝毫没有生硬的翻译腔。我发现它在阐述“放下”这个概念时,所采用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要求我们对既有的目标放弃,而是教我们如何松开对“目标实现方式”的僵硬控制欲。这种细微的差别,对于那些有事业心但又容易被期望压垮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对“担忧”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将其描绘成一种“未付诸行动的能量”,这种能量如果无法被导向建设性的行为,就会反噬自身。这种能量转化的视角,让我开始审视自己那些“想做却没做”的事情,并认识到拖延和焦虑往往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全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令人赏心悦目,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深入下去,去探索更深层的平静。
评分评价五: 这部作品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非简单地提供情绪出口,而是着力于重建读者的“内在结构”。作者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比喻,将人的心识比作一个不断被外界信息轰炸的“接待中心”,而我们焦虑的根源在于总是试图满足每一个“访客”的要求。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重新装修接待中心”的蓝图,教你如何设置优先级的过滤网,如何礼貌地“请走”那些无益的念头。这种将内心活动可视化、结构化的讲解方式,对我建立长期的心理韧性非常有帮助。它不追求一时的心静如水,而是追求一种“抗干扰能力”。书中对“比较心理”的分析尤其深刻,它揭示了攀比心是如何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内在价值转移到外在标签上的。读完这本书,我少了一些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多了一份专注于自身成长的踏实感,这是一种更持久、更内在的力量来源。
评分评价二: 坦率地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的书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总觉得又是老生常谈的“正念”或者“积极思考”的换汤不换药版本。然而,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极其强调“过程的价值”而非“结果的完美”。它没有承诺只要读完就能立刻“永不焦虑”,反而坦诚地指出,焦虑是生命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之共处。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完美主义陷阱”,作者用了一种近乎解构的方式,把我们对“应该如此”的执念一层层剥开,让人看到那种执念背后的脆弱和不安全感。这种深度挖掘内在驱动力的写作方式,比那些浮于表面的“自我安慰法”要深刻得多。文字的节奏感掌握得非常好,有张有弛,该严肃论证的地方绝不含糊,而在需要放松思考的地方,又能用极具画面感的比喻来阐释复杂的哲学概念。整体感觉就是,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战胜”焦虑,而是在教你如何“理解”和“接纳”那个会焦虑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解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