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徐复观全集:学术与政治之间》收录了徐复观赴台前后的时事评论和学术随笔,这段时期是徐复观从政治到学术转变的时期,他把从政的体验逐渐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前途的体验,把这些深切的关怀倾泻在字里行间,所以他把这类文字定名为“学术与政治之间”。徐复观早年文笔辛辣,《徐复观全集:学术与政治之间》中的很多文章在当时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的争议,值得一提的是《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还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全集版《徐复观全集:学术与政治之间》尽量还原了徐复观手订时的原貌,很多文章在大陆都还是第1次出版。
相关视频:
作者简介
徐复观,原名秉常,字佛观,一九〇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琂坳村。著名学者,曾任香港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台中农学院教授,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目录
甲集自序
甲集再版序
乙集自序
港版合订本自序
新版自序
论政治的主流——从“中”的政治路线看历史的发展
文化精神与军事精神——湘军新论
我们信赖民主主义
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与程天放先生谈道德教育
谁赋《豳风?七月》篇
怀古与开来——答友人书(一)
文化的中与西——答友人书(二)
政治与人生
中国的治道——读陆宣公传集书后
附录:治乱的关键(殷海光)
理与势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东方的忧郁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附录:评《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程沧波)
是谁击溃了中产阶级的力量
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
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
为生民立命
向日本人士的诤言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儒家政治思想之一考察
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
政治上的识与量
儒家对中国历史命运挣扎之一例——西汉政治与董仲舒
《中庸》的地位问题——谨就正于钱宾四先生
史达林对人类的伟大启示
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
两篇难懂的文章
悲愤的抗义
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
历史文化与自由民主——对于辱骂我们者的答复
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
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
精彩书摘
1、学术,很粗略地说,可分为两大部类:一是成就知识,一是成就人格。知识以概念来表示,人格以性情来表示。
2、政治上需要有才能,更需要有识量。才能是表现在能把应做的事做好;识是能照见自己,也能了解他人;量是能容纳他人,也能安顿自己。
3、只今培养大家的人格,尊重中西的文化,使每一人只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对自己的知识负责,对客观问题的是非得失负责,使人人两脚站稳地下,从下向上伸长,而不要两脚倒悬,从空吊下,则人心自转,局势自变。
4、我这只要把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今日对人在政治上所要求的标准作一对比,则其一代不如一代的下趋之势,可说是十分清楚。再由此向下,我认为早已日暮途穷,实再无尺寸之路可走。所以我要乞灵于中国的文化,乞灵于西方的文化,乞灵于每一个人的良知,乞灵于每一个人求生的欲望,让大家来共同打开这一死结。
5、儒家对我们民族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二千年以前即明白指出政治乃至人君是人民的工具,是为人民而存在;而人民不是政治乃至人君的工具,不是为政治乃至人君而存在。所以人君要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而不是人民以人君的好恶为好恶。在儒家思想中,每一个人都是人格的存在,所以特别尊重每一个人人格的成就。而政治的目的便是要助成这些人格的成就,使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以开启一人文的世界。所以政治的本身即要求其人文化、人格化。此即德治、礼治的真意所在。
6、就中国历史上政府的多数组成分子而论,也可以说是“士人政府”。因为这一点,中国历史上的专制确与西方的专制,乃至一般西方人口头上所说的东方专制(如古代的波斯及近代的俄罗斯),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在中国的专制政治之下,为什么还可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且使中国社会还不致于因专制而完全冻结僵化,一如其他的专制政治的情形一样的主要缘故。
7、昔汪容甫在吊明南苑妓女马守贞(湘兰)文中谓“静言身世,与斯人其何异”。汪容甫自比于娼妓,俄共叱其俦类为死魂灵,这几乎是独裁专制下知识分子必然的命运。在此一命运之下,人类的历史文化,实在被这种时代污渎得太多了,我们应当以斋戒沐浴之心来重新面对人类的历史文化。而真正伟大的政治家,首先应表现他自己对于文化的谦虚,自己对于文化所当遵守的分际,敞开一条道路,让今日的知识分子能发露其斋戒沐浴的心情。
编者前言
徐复观教授,始名秉常,字佛观,于一九〇三年元月卅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一九二八年赴日,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后入日本士官学校,因九一八事件返国。授身军职,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任军令部
派驻延安联络参谋,与共产党高层多次直接接触。返重庆后,参与决策内层,同时拜入熊十力先生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年近五十而志不遂,一九五一年转而致力于教育,择菁去芜地阐扬中国文化,并秉持理念评论时事。一九七〇年后迁居香港,诲人笔耕不辍。徐教授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辞世。他是新儒学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智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参与《徐复观全集》的选编工作,是以诚敬的态度,完整地呈现徐复观教授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执著,对理念的坚持,以及独特的人生轨迹。九州出版社出版《徐复观全集》,使得徐复观教授累积的智慧,能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我们相信徐复观教授是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
前言/序言
编者前言
徐复观教授,始名秉常,字佛观,于一九〇三年元月卅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一九二八年赴日,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后入日本士官学校,因九一八事件返国。授身军职,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任军令部
派驻延安联络参谋,与共产党高层多次直接接触。返重庆后,参与决策内层,同时拜入熊十力先生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年近五十而志不遂,一九五一年转而致力于教育,择菁去芜地阐扬中国文化,并秉持理念评论时事。一九七〇年后迁居香港,诲人笔耕不辍。徐教授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辞世。他是新儒学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智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参与《徐复观全集》的选编工作,是以诚敬的态度,完整地呈现徐复观教授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执著,对理念的坚持,以及独特的人生轨迹。九州出版社出版《徐复观全集》,使得徐复观教授累积的智慧,能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我们相信徐复观教授是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王晓波 郭齐勇 薛顺雄 徐武军 谨志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徐复观全集:学术与政治之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值得一读,下次再来。
评分
☆☆☆☆☆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评分
☆☆☆☆☆
这是京东对书本的包装态度?
评分
☆☆☆☆☆
送货效率高,价格也很优惠
评分
☆☆☆☆☆
王度庐(1909-1977),原名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于北京一个下层旗人家庭。其创作以武侠言情小说为主,兼及社会言情小说,独成一派“悲剧侠情派”,对新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并称“北派五大家”。著有《鹤惊昆仑》《卧虎藏龙》等三十余部作品。
评分
☆☆☆☆☆
好,不错,值得深思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评分
☆☆☆☆☆
书的质感不错,经典收藏。
评分
☆☆☆☆☆
不知道删减了多少,没办法的啊
评分
☆☆☆☆☆
不错的好书啊,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