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徐志摩全集(套装全6册)》由中国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著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手自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诚如编者在弁言中所称,坊间翻印徐志摩选集、全集,舛误、讹夺不知凡几。1967年,张幼仪女上游台,就《全集》的纂辑一事耑诚延请蒋复璁、梁实秋两先生董理其事,由旅美的徐公子积锴费时一年,向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其先父遗著,一一复制邮台;版本务必以当年在上海梓行者,方可采用,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缘此,我社特从中国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购进版权,制作典藏本1931套,装帧、用料,事事精洁,以志纪念。
作者简介
徐志摩为我国著名新月派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早年留学英美,其《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云游》等集汲取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浪漫派的写作手法,词采工丽、想象瑰奇,表现出唯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尤其是与闻一多、朱湘倡导新诗格律化,俨然成为现代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徐志摩又是一位著名散文家,《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及其日记、与陆小曼的信札,感情深挚,文字清丽,无论是谈社会人生,还是抒情、记游,无不浸染了作者诗人的本色,是现代散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内页插图
目录
《徐志摩全集(第一卷)》
前言
编辑经过
徐志摩小传
墨迹函札
徐志摩致张幼仪函
徐志摩致周作人(启明)函之一
徐志摩致周作人(启明)函之二
徐志摩致梁实秋函之一
徐志摩致梁实秋函之二
徐志摩致梁实秋函之三
徐志摩致梁实秋函之四
徐志摩致傅斯年函
徐志摩致胡适函之一
徐志摩致胡适函之二
一个行乞的诗人
墨梭林尼的中饭
新诗
以“黄狗”笔名所写之旧体诗
梁启超致徐志摩函
未刊稿
草上的露珠儿
葛露水
夏日田间即景
悲观
夜半松风
古怪的世界
她是睡着了
Deep in My Soul That Tender Secret Dwells
一星的弱火
我有一个恋爱
在火车里心软(Faint Heart in a Railway Train)
Gardener Poem 60
多么深我的苦(How Great My Grief)
To Life
送他的葬(At His Funeral)
在心眼里的颜面
Inclusions
Atalanta's Race
Early Bathing
Love
To Fanny Brawne(Sonnet)
Joseph &Mary;
To Ais Mistress
无儿
纪念文
胡适日记中有关徐志摩遇难的一页
哭摩
追悼志摩
志摩纪念
志摩在回忆里
谈志摩的散文
与志摩最后的一别
志摩的最后一夜
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悼志摩先生
怀志摩先生
志摩师哀辞
送志摩升天
纪念志摩
弔诗哲——徐志摩先生
我所认识的志摩
狮子(悼志摩)
惜志摩
读杨丙辰先生在百科学会讲演辞
徐志摩与德国之表现派
我对于徐志摩的认识
论诗人徐志摩
志摩怎样了
追伤志摩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挽联·挽诗·祭文
徐志摩年谱
例言
徐志摩年谱
年谱
谱后
徐志摩全集遗文存目
《徐志摩全集(第二卷)》
志摩的诗
雪花的快乐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落叶小唱
为谁
问谁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去吧
一星弱火
为要寻一个明星
不再是我的乖乖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我有一个恋爱
无题
消息
夜半松风
月下雷峰影片
沪杭车中
难得
古怪的世界
天国的消息
乡村里的音籁
她是睡着了
五老峰
朝雾里的小草花
在那山道旁
石虎胡同七号
先生!先生!
叫化活该
谁知道
残诗
盖上几张油纸
太平景象
卡尔佛里
一条金色的光痕(硖石土白)
灰色的人生
破庙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毒药
……
《徐志摩全集(第三卷)》
《徐志摩全集(第四卷)》
《徐志摩全集(第五卷)》
《徐志摩全集(第六卷)》
精彩书摘
落雨了,我把鼻子贴住玻璃。想起《车眺》那首诗。
八点左右火车已进了站。下了火车,坐上一辆洋车,尽那个看来十分忠厚的车夫,慢慢的拉我到齐鲁大学。在齐鲁大学最先见到了朱经农,一问才知道北平也来了三个人,南京也来了两个人,上海还会有三四个人来。算算时间,北来车已差不多要到了。我就又匆匆忙忙坐了车赶到津浦车站去,同他们会面。在候车室里见着了梁思成,张慰慈同张奚若。再一同过中国银行,去找寻一个陈先生,这个陈先生便是照料志摩死后各事,前一天搁下了业务,带了夫人冒雨跑到飞机出事地点去,把志摩从飞机残烬中拖出,加以洗涤、装殓,且伴同志摩遗体同车回到济南的。这志摩生前并不与志摩认识。
见到了陈先生,且同时见到了从南京来的郭有守,我们正想弄明白出事地点在何处,预备同时前去看看。问飞机出事地点离济南多远,应坐什么车。方知道死者遗体昨天便已运到了济南,停在城里一个小庙里了。
那位陈先生报告了一切处置经过后,且说明他把志摩搬回济南的原因。
“我知道你们会来,我知道在飞机里那个样子太惨,所以我就眼看着他们佚子把烧焦的衣服脱去,把血污洗尽,把破碎的整理归一,包扎停当,装入棺里,设法运回济南来了……!”
他话说的比记下的还多一些,说到山头的形势,去铁路的远近,山下铁路南有一个什么小村落,以及向村中居民询问飞机出事时情形所得的种种。
那几天正值湿雾季,每天照例皆是雾。山峦,河流,人家,一概都裹在一种浓厚湿雾里。飞机去济南差不到三十里,几分钟就应当落地。机师王姓,本来是个济南人,对于济南地方原极熟悉。飞机既已平安超越了泰山高岭,估计时间应当已快到济南,或者为寻觅路途,或者为寻觅机场,把飞机降低,于是砰的碰了山头发了火。着了火后的飞机,翻滚到山脚下,等待这种火光引起村子里人注意,赶过来看时,飞机各部分皆着了火,已燃烧成为一团火了。躺在火中的人呢,早完事了。两个飞机师皆己成为一段焦炭,志摩坐位在后面一点,除了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灼伤外,其它地方并不着火。那天夜里落了小雨,因此又被雨淋了一夜。这件事直到第二天方为去失事地方较近的火车站站长知道,赶忙报告济南,济南派人来查验证明后,再分别拍电报告北平南京。济南方面陈先生经过出事地点时,是二十的中午。棺柩运过济南时,是二十一日下午。当二十二我们到济南时,距出事时已经三天了。
我们一同过志摩停柩处时,约九点半钟,天正落小雨,地下泥滑滑的,那地方是个小庙,庙名似乎叫“福缘庵”。一进去小院子里,满是济南人日常应用的陶器。这里是一堆钵头,那里有一堆瓦罐,正中有一堆大瓮同一堆粗碗,两廊又是一列一列长颈脖贮酒用的罂瓶。庙内房屋只有一进三间,神座上与泥地上也无处不是陶器。
……
前言/序言
unll
《徐志摩全集(套装全6册)》之外的文学世界:一个关于诗意与时代的漫游 当提及徐志摩,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个身着燕京大学教授长袍,在康桥烟雨中挥洒浪漫与激情的青年才俊。他的诗歌,如《再别康桥》般清丽婉约,又如《沙扬娜拉》般带着一丝惆怅与决绝,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即便徐志摩的光芒万丈,他所处的时代,也孕育了无数同样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共同织就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波澜壮阔的画卷。 若我们将目光从徐志摩的全集稍稍移开,便能发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一个充满思想碰撞、情感激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学不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 新月派之外的诗歌群落: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其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而著称,对格律和形式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然而,在他所处的时代,新月派并非孤芳自赏,同样活跃着其他各具特色的诗人群体。 象征主义的余韵与东方意境的融合: 除了新月派,还有一批诗人深受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他们并非照搬,而是将其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写意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东方韵味的诗篇。例如,戴望舒,他的诗歌以阴郁、朦胧的都市景象和哀伤的情感著称,笔下的“雨巷”至今令人心动。他的诗歌充满了象征性的意象,如丁香、油纸伞、月亮,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颓废美和忧郁感。与徐志摩的明朗与激越不同,戴望舒的诗歌更偏向于内敛与深沉,是对现代都市人精神困境的深刻体察。 现代派的探索与自由诗的兴起: 另一边,一些诗人则大胆地拥抱西方现代主义的实验精神,尝试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艾青,这位后来被誉为“人民诗人”的艺术家,他的早期诗歌就展现了强烈的现代感和现实关怀。他以宏大的笔触描绘祖国的山河,歌颂劳动人民,其诗歌具有一种蓬勃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与徐志摩对形式的精雕细琢相比,艾青更注重诗歌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他大胆运用自由诗体,以其质朴、真挚的语言打动人心。 左翼文学的呐喊与社会现实的映照: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一批文学家开始关注底层民众的疾苦,以文学作为武器,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他们的诗歌,充满了愤怒、悲愤和对理想的憧憬,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呐喊。例如,聂绀弩,他的诗歌犀利、尖锐,充满讽刺与批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更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 散文的魅力:从生活琐记到思想随笔: 如果说诗歌是情感的极致表达,那么散文则更像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舒展与铺陈。徐志摩的散文同样以其灵动与真挚而闻名,但他并非散文世界的唯一王者。 林语堂的幽默与哲思: 谈及散文,林语堂是绕不开的名字。他的散文,以其幽默达观的人生态度,深刻而通俗的东方哲学,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妙趣横生的描绘而深受喜爱。他的文字,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引经据典,在轻松的语调中流露出对生命、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徐志摩的浪漫抒情不同,林语堂更擅长于在日常生活中提炼智慧,用一种平和而充满趣味的方式与读者对话,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闲适”散文风格,成为那个时代一道别样的风景。 冰心的母爱与童真: 冰心,以其“爱的哲学”闻名。她的散文,特别是早期作品,充满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润与慈爱。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间的美好,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理解。她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与徐志摩的个人情感抒发相比,冰心的散文更具普世的关怀和人文的温度。 老舍的京味儿与世俗烟火: 老舍,这位用笔描绘北京市民生活的巨匠,他的散文同样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和市井的烟火气。他笔下的北京,有吆喝的叫卖声,有闲聊的街坊邻居,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的文字质朴、生动,带着一股子京腔京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徐志摩的飘逸浪漫不同,老舍的散文 grounded in the earth,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世界的广阔与深刻: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更是那个时代思想激荡、社会变革的生动载体。 鲁迅的批判与现代性的奠基: 提及中国现代小说,鲁迅是毋庸置疑的旗帜。他的小说,如《阿Q正传》、《呐喊》、《彷徨》,以其深刻的批判精神、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对国民性的犀利剖析,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石。他的文字,时而冷峻如冰,时而辛辣如刀,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复杂。与徐志摩的诗意世界相比,鲁迅的小说更显沉重与现实,是对民族苦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改革的有力推动。 茅盾的现实主义巨著与时代印记: 茅盾,同样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如《子夜》、《蚀》系列,以其宏大的社会视野、深刻的阶级分析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图景。他的小说,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生动记录,是对民族危亡的深刻关怀。 巴金的激昂与青春的呐喊: 巴金,以其“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而闻名。他的小说,充满了青年人的激昂、理想主义的热情,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他的笔下,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旧制度的无情鞭挞。他的文字,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心。 戏剧的活力与舞台的喧嚣: 除了诗歌、散文和小说,戏剧也是那个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禺的悲剧力量与人性拷问: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他的剧作,如《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置和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拷问,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戏剧,充满了悲剧的力量,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黑暗暴露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田汉的革命激情与时代呼唤: 田汉,作为一位多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革命激情。他创作了大量的进步戏剧,用舞台作为宣传阵地,号召人们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斗争。 结论: 徐志摩以其独特的诗歌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世界。然而,将目光投向他之外,我们所能触及的是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文学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有戴望舒的朦胧与忧郁,有艾青的雄浑与现实,有林语堂的幽默与哲思,有冰心的温润与慈爱,有老舍的质朴与京味儿,有鲁迅的批判与深刻,有茅盾的宏大与写实,有巴金的激昂与青春,更有曹禺的悲剧与人性拷问。 他们用各自的笔,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抒发着个人的情感,也思考着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文学的多样性,更能深入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深度。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体悟的,属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更为宏大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