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著名百科全书之一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收录其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
王洛印,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专业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讲师,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为:科技史与科技文化。
前言
卷一 故事一
1. 亲郊庙次序
2. 驾头扇
3. 翰林院
5. 学士院故事
9. 中国衣冠用胡服
15. 槐厅之争
17. 三馆职事称学士
18. 雌黄改字
22. 馆阁藏书
23. 翰林学士家贫
卷二 故事二
32. 宗子授南班官
36. 内外制润笔物
40. 百官会集坐次
卷三 辩证一
42. 钧石之石
44. 阳 燧
49. 水以漳、洛名
50. 解州盐泽
53. 芸草辟蠹
56. 炼 钢
62. 阿 胶
卷四 辩证二
73. 桂屑除草
77. 世人画韩退之
81. 云梦考
卷五 乐律一
85.《汉志》言数
86. 羯 鼓
……
472. 边州木图
477. 诸葛亮能用度外人
479. 校书如扫尘
卷二十六 药 议
480. 脏腑与药物、食物吸收
485. 采草药不可限以时月
488. 枸 杞
496. 太阴玄精
503. 海 蛤
补笔谈 卷 一
515. 检讨不试
524.《史记》非“谤书”
539. 一弦稽琴格
补笔谈 卷 二
544. 海 潮
557. 老军校
560. 一举三役
562. 真迹与孤寒
566. 江南书画印记
568. 古器有曲意0
补笔谈 卷 三
588. 磁针有指北者
589. 河 豚
595. 黄 镮
续笔谈
599. 鲁肃简公劲正
609. 王荆公戏改韩退之诗
注释
① 馆阁: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净本:馆阁书籍经过精心校勘定本后,最后誊写清楚的定本。
② 雌黄:矿物名,即三硫化二砷,半透明,柠檬黄色,有毒,能杀菌灭虫。古人写字用黄纸,如果有误,可用雌黄制成颜料,涂抹错误处然后改写,易于漫灭而不留痕迹。该颜料也可用于绘画。
③ 校jiào:比较。
④ 粉:指铅粉。无机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毒,溶于酸类,不溶于水,也称铅白。古代妇女用来搽脸,也可用作画画的颜料或用以涂改错字。
⑤ 铅黄:铅粉和雌黄。古人常用铅粉和雌黄点校书籍,故也称校勘之事为“铅黄”。
译文
馆阁新书重新缮写誊清的定本,遇有书写错误的地方,即以雌黄涂抹错字。我曾对改字的几种方法进行过考察比较:用刀刮削擦拭会损伤纸张,用纸贴住错字又容易脱落;用铅粉涂抹,字迹又不容易隐没,需要涂几遍才能使字迹不显。唯独用雌黄一涂即能涂没错字,且
长时间不脱落。古人将其与铅粉合称“铅黄”,大概向来就采用这种方法了。
……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得庞杂的信息变得井井有条,非常适合作为深入学习的参考书。无论是作为案头工具书随时查阅,还是进行系统性的专题阅读,它都能很好地胜任。我尝试着利用书中的某些篇章去对比研究其他朝代的文献,发现这本书提供的参照系非常扎实可靠,为我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高标准的文化研究平台,为各个层次的读者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提升空间。
评分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语境和文化差异时的严谨态度。在翻译和注释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在“翻译文字”,更是在“翻译文化”。他没有用生硬的现代词汇去套用古意,而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著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同时又通过精妙的注释,消弭了时代带来的隔阂。这种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对读者需求的体贴,在学术普及类读物中是相当难得的。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接续。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很棒,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绝对是那种可以珍藏的类型。封面设计简洁又不失古朴,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一翻开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智慧与探索的古代世界。装订工艺也无可挑剔,每一页都翻得很顺滑,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尤其是字体和版式的选择,既照顾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保留了古籍的韵味,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享受。对于喜爱实体书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完全值回票价。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找到了一位耐心又博学的引路人。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他总能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人在茅塞顿开的同时,又对古人的智慧由衷地感到敬佩。特别是对一些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现象的记述,作者的批注总能提供一个非常精妙的视角,让我得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思考。这种引导式的阅读,远比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得有效和有趣。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只是对一些古代笔记的简单梳理,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作者在文本的考据和阐释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每一个典故、每一个术语,都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深入的分析,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古代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那些沉睡的智慧重新焕发生机。对于那些想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但又苦于没有专业向导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开启大门的金钥匙,内容详实到足以让人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评分印刷清晰,还有简介翻译,适合学生阅读。
评分内容很好,是选注选译本,略有遗憾。装帧挺有特点。
评分印刷清晰,还有简介翻译,适合学生阅读。
评分hao
评分书质量很好,书很好看 满意
评分内容当然是不错 就是印刷包装纸张上的金粉会掉
评分非常不错,十分值得一读!
评分沈遘弟弟沈辽,“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读左氏、班固书,小摹仿之。辄近似,乃锄植纵舍,自成一家。趣操高爽,缥缥然有物外意,绝不喜进取。。。。。。”是个偃蹇傲世的名士,王安石曾经有诗““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赞赏之,他作诗文,“雄奇峭丽,尤长于歌诗,曾巩、苏轼、黄庭坚皆与唱酬相往来。”
评分经典的随笔类书刊,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