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6
明末那些事儿(第1部):大顺悲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明末十八年,是清朝、大顺、南明三国鼎立的十八年,
更是中国历史上波诡云谲、神秘难解的十八年,
透过这错综杂陈、群雄纷争的十八年——
蒋介石告诉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
毛泽东告诉共产党:“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这是迄今为止全方位正说明末历史的白话四部曲。从第一部《大顺悲歌》起,历经第二部《金陵惊梦》和第三部《唐鲁鼎峙》,至第四部《永历颠簸》止,赤脚踏沧浪续写了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所忽略的明末那些事儿,考据更翔实,史料更丰富,笔法更幽默,思维更深邃。
历史不能更诡异,有时候数百年的沧桑却始终没法上头条;有时候弹指一瞬却分分钟无时无处不掠人眼球。在清人的史书里,明朝结束在崇祯自缢;在当年明月的口中,明朝同样在崇祯自缢时结束。可是——明史纠结精彩的部分明明才开始!
当南明第1任皇帝朱由崧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也撤离了北京,又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清朝、大顺、南明——来临。南明地盘大,人才多,实力强,却只支撑了十几年就一败涂地,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惊天迷局?为何史学家们也对这段历史各执己见,在一方眼中创造历史的旷世英雄,在另一方笔下则成了肆意杀伐的草莽与流寇,正反辩词如此极端为哪般?清人的史书更是赤裸裸地将慷慨悲歌的南明十八年蓄意谋杀,只留下无数未解之谜。这重重黑幕究竟想要掩盖什么?
鲜血和玫瑰,疯狂与人性,历史上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恋”开始上演,意想不到的真相,扑朔迷离的结局……明史好看的末年传奇就在这里!
赤脚踏沧浪,本名闫广超,1967年生于河北盐山县,中学高级教师,痴迷于历史研究,特别是三国、五代、明末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2010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历史小说创作。
引 言
第 一 章 那一夜
第 二 章 弯弓射天下
第 三 章 按既定方针办
第 四 章 伤不起
第 五 章 抉择
第 六 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
第 七 章 血战山海关
第 八 章 火烧紫禁城
第 九 章 多尔衮进京
第 十 章 李岩之死
第十一章 九宫山上莫独行
第十二章 跟八大王在一起的日子
第十三章 成都,我来了
第十四章 这个领导不靠谱
第十五章 苦斗
第十六章 川人负我
第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
第十八章 历史的评判
第一章 那一夜
公元1644年,天崩地坼。
这一年,中国历史的天空,赫然冒出四个年号:
气数已尽的大明王朝,称这一年为崇祯十七年;
雄踞辽东的满清政权,称这一年为顺治元年;
野心勃勃的李自成,更名李自晟,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称它为永昌元年;
而在四川折腾疯了的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仿佛跟李自晟较劲似的,把年号偏偏定为大顺元年。
仿佛四颗血红的太阳,高高悬挂在人们头顶,追逐着,碰撞着,撕咬着。
大地仿佛被烤焦了,到处颗粒不收,到处血雨腥风,到处死尸狼藉,老百姓的苦难似乎没完没了,变本加厉。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让人撕心裂肺,痛断肝肠。
就在三月十八日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了十七年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瞪着发红的眼睛,逼死皇后,送走太子,砍倒公主,一路跌跌撞撞地爬上煤山(现在叫景山),径直走向那棵树。
对于这样的结局,朱由检早有预感,但来得这样快,他死也不甘心。
朱由检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17岁登基,小小年纪不动声色,步步紧逼,像猫捉老鼠似地慢慢玩死了人妖魏忠贤,一时间人们都把他当成传说中的“中兴英主”。
他自己也感觉智勇兼备、能力非凡,信心倍增,发誓以超级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废寝忘食,励精图治,立志完成大明王朝的伟大复兴事业。
但最初的辉煌似乎昙花一现,后面的事情他几乎一件也没办好。
朱由检从父亲和哥哥手中接过来的不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坏摊子,他却恨不得一天就治理得服服帖帖,天下太平。
因此,他自己拼命干活,对满朝的文武大臣,眼里也从不揉沙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下给他打工的,他感觉没一个省心。
执政十七年,他一口气走马灯似地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下课十六个,兵部尚书下课十七个,并且剁了十八个办事不力的封疆大吏(包括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也没有迎来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反而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对现在的首辅陈演,他也越来越不满意。
最后,他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这年正月初一,沙尘暴突然袭击了北京城,飞沙走石,日月无光,狂风摔打着门窗,发出凄厉的呼啸,就像鬼哭狼嚎。
朱由检感觉到一种不祥之兆。
元旦早朝,大臣们照例来给皇上拜年,祝贺新春快乐。
朱由检早早来到皇极殿,可大臣们没有一个按时上班。朱由检强压怒火,命令太监再一次敲钟,咣咣咣地敲了好长时间,才把文武大臣们从家里慢慢腾腾“敲”出来。
新年第一天遇上这种事,朱由检心里很不痛快。
散朝后,他派人找来一个道人,让他占卜一下新一年的运气。道人装神弄鬼一番,竟然摇头晃脑念出一首打油诗来: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灶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四处起,休想太平年。
朱由检歪着头听着,脸色铁青,想要发作,又唯恐晦气,于是挥挥手让道人退下。
他满眼含泪,长叹一声:“哎!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太祖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就要断送在我手里,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也难怪朱由检不甘心,因为他不是一个昏庸荒唐的皇帝,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比鸡醒得都早,比狗睡得还晚,不贪酒,不吸烟,不赌钱,不好色,一心操劳国事,三十刚刚出头,头上已见丝丝白发,满脸憔悴不堪。
为了让皇上消愁解闷,田贵妃的父亲给他进献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绝色美人,名叫陈圆圆,他连瞅都没瞅,就让田国丈赶紧把人领走。
连从西安向北京进军的老对手李自成也承认:“君非甚暗。”
但现在,朱由检宁愿自己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如果真能是那样,他心中就不会如此苦痛和不平。
可怜的人!
曾经,有三次难得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却没有珍惜,等一切都将失去的时候,他开始锥心地悔恨。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此!
机会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一个机会,是南迁。
新年后,当李自成大军从西安出发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唉声叹气。
这时,一个小人物向朱由检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建议:“迁都南京,暂避贼兵锋芒。”他强调说:“唯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
这个小人物叫李明睿,59岁,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推荐,刚刚从家乡被召到京城,任职左中允,是个六品小官。
大人物一般比较超脱,小人物总是义愤填膺,高谈国家大事。李明睿一路听到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就要逼近北京,因此从老家赶到京城,气都没喘匀和,就急急地向皇上递交了一封奏章。
为了论证“南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李老头列举出两个有力的论据:盘庚迁殷,让商朝获得中兴;赵构南渡,使宋朝延续了一百五十年基业。现在北京危在旦夕,当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皇上亲征。
因为皇上亲征,定会使各地的忠臣良将大受鼓舞,闻风响应。只要到达陪都南京,驻守南京的史可法、刘孔昭都是忠义之士,精通军事,长江下游还有左良玉几十万大军,就一定能战胜流寇,振兴大明。
老头子唯恐人们把“南迁”误解成临阵逃跑,故意换了个说法——“亲征”,并且把皇上“亲征”的路线、护卫、粮饷以及何人留守北京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其实,朱由检早有“南迁”——不,“亲征”——的想法,但一想到这是放弃祖先宗庙陵墓的敏感大事,传扬出去必将遭天下人耻笑,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朱由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太注重个人颜面了,唯恐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不完美的形象。他希望“南迁”的事最好由大臣们先提出来,然后内阁和六部重臣轮番苦劝,他则表现得实在拗不过大家,万般无奈之下才迁徙南京。
现在一看李明睿老头的奏章,正中下怀,暗暗高兴,立即将奏章拿到朝廷上让大臣们讨论。不料大臣们看了奏章,一个个都沉默不言。朱由检大声问了几遍,也无人应声。
朱由检瞅着内阁首辅大学士陈演,希望他说几句,陈大人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他正专心致志地研究昨夜的一个梦。他梦到自己戴着远游冠,骑着一匹没有尾巴的苍龙,飞到了一座高山顶上。他想:也许我这位从龙之臣,还有更加飞黄腾达的一天。
陈大人不开口,其他大臣也就不吭声。其实大家明白皇上的心思,但迁都这样的大事,皇上不拍板,大臣们谁敢举手。如果因为南迁,北京城被反贼攻破,这责任可非同小可。再说大家都有庞大的家产在北京,带又带不走,谁割舍得下!
大殿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大家低着头各想心事。朱由检简直要被气爆了。他的眼睛扫视着大殿,盼望有个人能打破沉寂。
终于有人响应朱由检的号召了。只听大殿里声色俱厉的一声怒喝:
“一派邪说!不杀李明睿,怎能安定人心!”
大家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一位言官。
言官者,乌鸦嘴也。
只见光时亨义正辞严,说着说着竟激动得哭了起来:“列位大人世受皇恩,不思忠君报国,反唆使皇上弃城南逃,动摇民心,居心何在啊!”
听着光时亨的斥责,众位大人都惊醒了,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首辅陈演也抬起头来,随声附和。
朝堂上开了锅似的。舆论几乎一边倒,矛头都指向了小人物李明睿。
朱由检傻眼了,看着陈演、光时亨等人的表演,他感到一种孤立无助的悲哀。他伸直身子,长叹一声,站起来走了出去。
南迁之议搁浅了。
……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也撤离了北京,又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清朝、大顺、南明——来临。南明地盘最大,人才最多,实力最强,却只支撑了十几年就一败涂地,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惊天迷局?为何史学家们也对这段历史各执己见,在一方眼中创造历史的旷世英雄,在另一方笔下则成了肆意杀伐的草莽与流寇,正反辩词如此极端为哪般?清人的史书更是赤裸裸地将慷慨悲歌的南明十八年蓄意谋杀,只留下无数未解之谜。这重重黑幕究竟想要掩盖什么?
评分写作水平较当年明月偏差,但值得一看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一如既往的好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也撤离了北京,又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清朝、大顺、南明——来临。南明地盘最大,人才最多,实力最强,却只支撑了十几年就一败涂地,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惊天迷局?为何史学家们也对这段历史各执己见,在一方眼中创造历史的旷世英雄,在另一方笔下则成了肆意杀伐的草莽与流寇,正反辩词如此极端为哪般?清人的史书更是赤裸裸地将慷慨悲歌的南明十八年蓄意谋杀,只留下无数未解之谜。这重重黑幕究竟想要掩盖什么?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很好
评分写得很好,希望后几部能尽快上市。
评分东东还不错,
明末那些事儿(第1部):大顺悲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