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自然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生态保护者 1,“徐仁修荒野游踪·写给大自然的情书”是徐仁修为关爱自然的人士所写的荒野故事书,是风靡华人世界的“自然文学”经典。在写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险、博物学、文学、生态摄影于一身,是诗与思的完美结合,科普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关心的是与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大问题: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时代,人如何与自然重归于好?如何在自然的怀抱里安顿身心?如何体味自然的奥妙与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来理解人、人性、人类文明的危机与缺陷、健康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们常常让我们想起梭罗、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等自然文学大师,但比他们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艺术形式更丰富,也更有中国味,因而更吸引人。
2,本系列中的七本书,本本有特色,绝不雷同!其中,《自然四记》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宝岛四季观察录,作者细腻、温厚的笔触既呈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我们的时代正在遭遇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严酷事实,这本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也许能引领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并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海报:
内容简介
徐仁修经常在台湾各地的郊野山林做自然观察与体验。他将自己在家门口的树林、恒春半岛、克拉堡高地、合欢山、大霸尖山等地的所见所思真实地记录下来,结合丰富的自然、人文知识,写成这本深入浅出的宝岛四季观察录。他细腻、温厚的笔触既呈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因此,这既是一个“身心充满了荒野的气息、流水的声音,以及天空的明朗”的现代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后抒写对自然的爱恋的甜蜜之书,也是他忧虑自然的命运、批判“文明”人类遗忘了生命的源头活水而徒有科技的金属壳与商业的野蛮心的苦涩之书。
我们的时代正在遭遇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严酷事实。或许,一本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能引领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并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作者简介
徐仁修,台湾著名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15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农业专家的工作。此后,他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和中国大陆。徐仁修的作品文笔优美,富含对人文与土地的思考,配以摄影图片和真实的蛮荒经历,畅销台湾及海外华人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次获得各类大奖,如,台湾出版界最高奖——吴三连文学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每周新书金榜、《联合报》小说奖等。
精彩书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自然永无粗陋不堪的容颜,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道出它所有的秘密;他也永远不会因为了解了它所有的美丽而对其失去好奇之心。自然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睿智思想的傀儡。花草、动物、山峦,能激发出他成熟时期的睿智,如同它们曾愉悦其纯真的童年。
——爱默生
目录
总序/1
不顾一切地朝建设“经济奇迹”的目标努力后,人们口袋里的钞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们环境的污染指数也不断增高,而大自然里的生物却快速地减少。
缘起/3
喜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但也必须“爱之有道”,才不致“爱之适足以害之”,所以人人必须了解自然,并学习与自然相处之道。这本书里记下了许多我与大自然相处的经验,以及我在大自然里的沉思。
春意盎然/5
春天的日记 / 6
这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前两日略带暖和的春风,把万物吹得蠢蠢欲动,有些急性子的,有些敏感的,早在风中才有那么一丁点暖意时,偷偷跑了。
春野 / 28
这小小的一块人类放弃的田地,只不过半年,大自然就让它开满了野花,这些花要比公园里的花更野更富生命力,所以也更得我尊敬。
夏日炎炎/37
初夏记趣 / 38
气温与湿度不断地攀升,空气中满含着一种即将发生变化的味道,就像一坛正要发酵的果汁,虽然表面看不出有任何动静,但敏感的鼻子已可嗅到它的气味了。
诸神的花园 / 58
每朵浸满月光的野百合,好像同声唱着颂赞的曲子。正是上帝率天使、诸神游园赏花的时刻,而我,只是一个无意间闯入神山的凡人。
秋风萧萧/79
与鹰有约 / 80
原本零星起飞的赤腹鹰,这时好似突然得到了信号,纷纷冲天飞起,就像蜂炮阵朝天乱射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高地秋游 / 102
一棵棵变黄、变红、变赤的青枫、枫香、红榨槭,好像刚换上彩衣新装的少女,在大山的伸展台上,随着阵阵秋风,举行一场大地的服装秀。
冬雪漫漫/129
雪季之旅 / 130
多少人远赴北美赏枫,多少人千里迢迢到北海道赏雪,但他们却没有见过台湾红榨槭的美,也错过了最珍贵的乡土之雪、台湾之雪……
淡水河探源 / 147
在厚雪的冷杉林中摸索着,一寸一寸地挺进。中午时分终于抵达了从品田山泻下的山涧。这里的瀑布现在冻成了美丽的冰瀑,也是淡水河的另一源头。
精彩书摘
初夏记趣·莲雾树
院子里有一株莲雾树,虽然长得不高大,但每年初夏,总或多或少有一些果实成熟。我和芳邻们很少摘取,大多留给大自然的朋友来享用。
每到莲雾成熟之际,树上树下就变得热闹起来,年年此时,只要我没有出远门,都会观察有哪些野生动物应邀前来,参与这场大自然的盛宴。
通常,最先让我觉得莲雾树不同于往日的是,大清早的鸟声忽然变得嘈杂起来。往往我还没起床,就能从鸣声中知晓有哪些鸟来了。白头翁、红嘴黑鹎,总是最吵的家伙,它们同属鹎科,也都以浆果为主食,所以理所当然地最先知先觉了。
莲雾初熟时,数量总是很少,所以白头翁和红嘴黑鹎总会为了“谁先发现”、“谁先动口”吵个不休。其实这种“两党”争吵的情形,每年四月在我书房窗外的一棵大桑树上也同样上演着,那正是桑葚初熟的时节。
在成熟的莲雾逐渐增多时,五色鸟也出现了。它不像鹎科的朋友们,吃饱了就离去,它常在树枝上逗留,或休憩或鸣叫。
绿绣眼也来了,但停留的时间很短,总是来来去去,我无法知道那些后到的是不是先前来过又回头的……
连续数年,都是这几种鸟光临,但去年出现了一对绿鸠,倒相当出乎我的意料。今年我没有再看到它们,大概是去年莲雾结得特别多,消息也就传得格外远。
去年,还来了三只赤腹松鼠,它们总沿着院外的樟树枝干飞跃过来,动作轻盈迅捷,我花了好几天工夫想拍摄它们,都没有成功。
树下的落果一天一天增多,初夏的高温使落果很快地发酵,散发出水果酒的香味。现在接到邀请的“酒客”就更多了——金龟子、锹形虫、天牛、黑艳甲虫、金蝇、果实蝇、翘尾虫、中国大虎头蜂、黄腰虎头蜂……对我来说,这些昆虫只是陪客,我真正注意的是蝴蝶。
我记录到的蝴蝶有琉璃蛱蝶、白三线蝶、黄三线蝶、台湾单带蛱蝶、豹纹蝶、红星斑蛱蝶、大玉带荫蝶、白条斑荫蝶,以及大环纹蝶。
这些蝴蝶平常大多相当敏感且不易接近,我时常为了拍它们弄得满头大汗,到最后总是功败垂成。现在“酒过三巡”,它们一只只醺醺然地忘了此时此地,忘了我是谁,尤其是著名的大环纹蝶。
往常在森林里,我多次被大环纹蝶的大个子以及出色的斑纹吸引,也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体力与底片,还得不到一张好照片,但这时的它已“醉得自认没醉”,毫无怨言地任由我从各种角度、各种距离来拍摄。
后来,我为了拍大环纹蝶旁边的一只琉璃蛱蝶,必须请这大个子让一让,它却借酒装疯不予理睬。我只好把它抓开,当我拖离它时,它仍意犹未尽地不肯收回吸管,依然伸得长长的,在那儿抢吮几口。
有趣的是,喝醉的不只是大环纹蝶,还有中国大虎头蜂和锹形虫。有一只锹形虫尤其有趣,竟像疯牛一样,遇见什么顶什么,最后它顶着半个烂莲雾在树下沉睡到下午。
这使我想起好多年前,有一部记录非洲的电影—片名叫“可爱的动物”(Beautiful People),其中记录了一段有趣的真实故事:在非洲,有一种漆树科的野生果树,当它成熟时,果实内部会发酵成酒,然后落下。这时,原野上各种好酒之徒纷纷闻香而来——猴子、大象、野猪、鸵鸟……统统出现了!
在大快朵颐之后,这些野生动物纷纷醉了,猴子一直翻着筋斗,大象因脚软而摇摇摆摆,驼鸟则团团转,最后全醉倒在树下及附近,直到第二天早上,它们醒转之后,才有些莫名其妙地迅速离去。
这种野果,非洲人称之为“醉果”。
前言/序言
这本书虽然是小书,阅来却轻松有趣。凡是有心有灵性的人,必会体悟到更深层又严肃的意义。每一帧照片、每一个故事、每一段经验、每一句领悟,无不是心血与岁月的累积。路确实走得辛苦,但大自然所回馈给我的,却千百倍于我的付出;从大自然中我欣赏到太多令我震撼的壮丽景观,多次体验到生命的奥妙,以及心灵不可言喻的喜悦,因而深深觉得人生充实而无憾。
这许多年来,我在台湾各个“国家公园”进进出出,察觉到“国家公园”的重要与责任重大,因为总有许多短视又自私的人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待机会对“国家公园”里的自然资源——矿藏、林木、野生动物、水力甚至美景加以鲸吞蚕食,而过多游客所造成的游憩压力,也随着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而使“国家公园”越来越沉重不堪。这使得原本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职责的“国家公园”管理处,有不得不逐渐偏重游憩的趋势,这虽然是情势所逼,但毕竟不利于“国家公园”的恒存。因此,我很用心地写作这本小书,期望读过这本书的人,到“国家公园”游赏时,在心态行为上有别于在一般森林游乐区,而不至于对“国家公园”造成破坏。
喜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但也必须“爱之有道”,才不致“爱之适足以害之”,所以人人必须了解自然,并学习与自然相处之道。这本书里记下了许多我与大自然相处的经验,以及我在大自然里的沉思。
自然四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