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适(1903-1977)是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有“当代草圣”之誉。1965年与郭沫若有“兰亭”论辩之争,声震士林,高二适先生一生精研文史、诗词文赋、碑帖书法无所不精。书法则极重视临习古帖,其遗存书帖多有批注及大篇题跋,他常以广博的文献知识将多种版本比其优劣,溯其由来,勘其讹误,使书史问题的因果流变昭然若揭。我们通过高二适先生的批注文本来欣赏其书法艺术,读其文意进而推敲其思想观念。可以看出,高先生的读帖方法显著的特征是以研究的态度精读碑帖,其所批文字皆随感而发,反复题跋,其眉批、评注、题记跋语皆为一时一境之感悟心得,各体书法、各种笔调有机结合,呈现出敏于思考的学者风范。同时,他又以诗人的情怀对碑帖的神意特征凝练概括,读来令人激越,且琅琅上口,令观者过目不忘。
《高二适手批经典书法碑帖》是继首次影印出版高二适手批历代书法经典碑帖丛书之后,重新整理结集再次出版。本书涵括高二适手批的《十七帖》《兰亭序》《兰亭序》《书谱》四本贴多个版本,以及书界专家释读、整理、评述历代书法碑帖和高二适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高二适手批历代书法经典碑帖》包含高二适手批的《十七帖》《兰亭序》《兰亭序》《书谱》四本贴多个版本。此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高老临习字帖的影印部分,主要辑录高二适在临习时他对古籍字帖的考证与认识,以及他临帖和读帖的心得体会,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旨在指导书法研究者与书法爱好者研读和临习字帖方法;第二部分为墨迹整理,由专家释读高二适的墨迹内容,让读者从中了解读帖和临帖的学书方法;第三部分通过严谨、客观的研究与评价,解析历代碑帖和高二适的批注的书法艺术和文化价值。
本书兼具书法碑帖呈现和和批注释文整理,这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希冀此书对当下书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启悟之功,并给书法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从内容编排上来看,这本书的学术性与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碑帖,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引导读者去对比不同书体在同一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间的风格差异。这种引导式的学习,对于提升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某种“导向性”,它似乎在暗示我们,书法学习不应止步于模仿,而在于理解背后的文化脉络和审美取向。这种层次感丰富的编排,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临摹本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划的书法史“切片”,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书家思想流变的一斑。
评分这本书的印制质量,尤其是墨色的还原度,绝对是令人称道的。很多时候,我们购买的碑帖影印本,在墨色上失真严重,浓淡干湿的微妙变化几乎完全丢失,使得临摹者无从下手。然而,这本帖在还原碑帖本身的“精、气、神”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即便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拓本,那些洇化和飞白之处,都得到了清晰而准确的再现。这种高精度的影印,对于学习笔法细节至关重要,能让我清晰地看到古人下笔的轨迹和力度变化,这比空泛的理论指导要有效得多。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制作者对书法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选帖角度上的独到眼光。它似乎没有一味追求那些烂熟于心的“爆款”碑帖,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的珍品。比如其中收录的几件墓志铭拓本,其用笔的精妙和结体的奇崛,对比那些广为流传的法帖,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尤其是对那些行草书的处理,笔锋的提按顿挫,气息的连贯与断裂,都体现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这些在书法学习路上不断探索的人来说,这种“兼收并蓄”的编排方式,避免了审美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多元的视角去理解和吸收历代大家的精髓,避免了在单一风格中打转的困境。
评分这本《高二适手批经典书法碑帖》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透露着古朴的气息,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纸张的选择上,看得出是用了心的,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纹理,即便是反复摩挲,也不会轻易磨损,这对于经常临摹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特别是扉页的设计,那种留白的处理,简洁而不失韵味,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对即将呈现的墨迹充满了敬意与期待。装订方式也相当扎实,即便是大幅面的碑帖也能平摊开来,极大地便利了书写时的观察与比对,这点在很多市面上的书法集里是难以兼顾的。整体来看,从材质到工艺,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握在手中,便有一种踏实的力量感。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将碑帖带到不同地方练习的爱好者,这本书的开本设计和便携性让我颇为满意。它并非那种过于庞大、难以携带的“巨制”,而是选择了恰到好处的尺寸,既能保证足够的观赏细节,又方便放在书包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内页的排版逻辑非常清晰,作者似乎深谙学习者的需求,没有采用那种密不透风的堆砌方式,而是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学习者做笔记或进行局部放大观察。这种对使用体验的人性化关怀,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为流畅和愉悦,不再是面对一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可以与之互动的学习伙伴。
评分书里面还好,但书的封面选纸真是脑残至极,剪掉封面才方便翻阅
评分第五章 结体学习指导
评分第六节 包围结构
评分外包装破了,书脊开了
评分名家手批,了解了各种版本的优劣
评分第四章 《九成宫碑》偏旁技法
评分必须说好话必须说好话必须说好话
评分开本大,碑帖和手批一同欣赏
评分第六节 包围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