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政争探源》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元朝对江南地主的笼络、元代江南地主的几种类型、江南地主与张士诚、朱元璋之家世与性格、朱元璋对江南地主的打击、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朱元璋时诸王之权势、朱元璋坚持分封制及对外姓之防范等。
作者简介
郑克晟,福建长乐人。1931年9月生于北京。195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至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组工作。1963年调至南开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先后任副教授、教授。1989年至1993年任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1996年10月退休。著有《明代政争探源》、《明清史探实》及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明太祖、明成祖对江南地主之严酷打击
第一章 江南地主在元朝的地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元朝对江南地主的笼络
三 元代江南地主的几种类型
第二章 江南地主与朱元璋
一 江南地主与张士诚
二 朱元璋之家世与性格
三 朱元璋对江南地主的打击
第三章 朱元璋与皇权
一 朱元璋推行分封制
二 朱元璋时诸王之权势
三 朱元璋坚持分封制及对外姓之防范
第四章 明初江南地主与建文帝
一 建文帝之父懿文太子
二 符合江南地主利益的建文新政
三 建文帝坚持削藩政策
四 朱棣发兵“靖难”及建文帝之失败
第五章 朱棣与江南地主及迁都
一 永乐帝即位后的江南形势
二 永乐时期继续打击江南地主
三 江南地主之分化
四 朱棣决心迁都北京
五 朱棣扶植北方地主
六 朱高炽与朱高煦
第二编 永乐以后北方地主经济形态的确立
第六章 明代的官田与庄田
一 明代的官田与庄田
二 明代庄田发展之影响
三 明代庄田的特点及经营方式
四 明代庄田与西方庄园制之区别
五 明代之土田数字
六 明代重赋出于政治原因说
第七章 明代的皇庄及其管理
一 皇庄之由来
二 明代皇庄的种类及其建立年代
三 皇庄的土地来源及分布情况
四 武宗时期皇庄的发展
五 世宗以后的皇庄
六 明代人民反抗皇庄的斗争
……
第三编 明中叶后朝廷内部两派政见之分歧
精彩书摘
二符合江南地主利益的建文新政
据史书记载,建文帝是个受儒教影响较深的人,他的父亲朱标受宋濂影响大,“为人友爱”,“其仁慈天性然也”,因此朱元璋总觉得他处事儒懦,过分仁慈,因此两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很不相同。建文即位时年纪轻,与朱元璋看法当然更不一致,何况朱元璋屡兴大狱,坚持分封,已弄得怨声载道,政权潜伏着危机。就当时的江南地主而论,他们庆幸建文帝即位,有了新的转机,他们希望朱元璋那些不得人心的政策,适当进行改革,使之对他们有利,这是他们日夜盼望的。
第一,建文帝重用较年轻的文官,让他们主持国政。
建文即位后,首先重用出身江南的文官,特别侧重于任用资历并非显赫的少壮派,让他们掌握实权。早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也曾主张“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的用人方针,以便提高文官地位,但遭到久历沙场的诸勋臣的反对,只好作罢。事实上朱元璋也是一贯轻视文臣,尤其对江南的士人特别嫉恨,除个别人外,一直在对他们进行残酷镇压。
建文一即位,即改革文官制度,“升六部尚书正一品,设左右侍中各一人,位侍郎上……罢左右都御史。设都御史一人,副佥都御史各一人。又改都察院为御史府,设御史大夫,正二品。革十二道,置察院一,定御史二十八人”。即提拔齐泰、黄子澄等人,让两人“同参国政”。齐泰为江苏溧水人,洪武十八年进士,后任兵部侍郎,对兵部事极熟悉。他头脑清晰,是非分明。他在主政时,曾说过“皇明祖训不会说话,只是用(建文)新法便”。黄子澄系江西分宜人,洪武十八年状元,建文即位时任太常寺卿。他一直主张削藩,很得建文信任。齐、黄等人年纪较轻,原官职亦不高,建文让他们二入主持朝政,掌管一切,这与洪武时重武轻文的情况形成明显的对比。
其次是重用方孝孺等人。方孝孺系宋濂的学生,浙江宁海入,其父方克勤系因“空印案”被朱元璋杀死。建文即位后始任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后来又协助建文“更定官制”,备受信任。前面已谈到,他颇怀念元朝在江南的官吏“皆忠厚洁廉,宽于用法”,而对洪武时这些好的“遗风旧习与之俱变”的现象,表示不安。尤其对当时朱元璋对待浙东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倾其宗”,“蔓连大家(江南地主)多坐死”的局面,更感到非变不行。
……
前言/序言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政争探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