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统治世界1
原价:32.00元
作者:(法)勒庞,高永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15508610
字数:18万
页码:2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学的心理学巅峰巨著。
《乌合之众》作者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3次被禁7次限级阅读80多国党政图书馆绝密珍藏。
解禁后畅销全球,各国党政、工商、企业领导人手一册。
翻译成24种语言,畅销全球136国。
读懂世界格局,看透社会心理!
内容提要
读懂世界格局,看透社会心理!大众心理学创史人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首次对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心理学统治世界》作为大众读物引进出版。这部作品曾在法国3次被禁7次限级阅读,解禁后被翻译成22种语言,畅销全球。全面超越勒庞成名作《大众心理学研究:乌合之众》。毫无疑问,在本书中,勒庞把心理学的作用带到了世界的最顶端。
和《乌合之众》一样,勒庞的作品核心仍然是: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淹没的,领袖了如何操控群众的。所以你也完全可以把本书看作是《乌合之众》的完全升级版。它在阐述疯狂民意背后的理性操控,还客观分析了大众心理学与政治、经济、战争、民族、宗教、神权、犯罪、法律、教育之间的神秘关联,举例解析了党派专政、社会骚乱、宗教虐待、社会斗争、群众盲从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它触动了当时法国当权派的神经,也促使这书当时在法国被180多个党政图书馆绝密珍藏,但绝不畅销。
勒庞语录:
◆博览群书的人,受严格的理论的教诲很深,所以他们书写历史,都是以理论为材料。却不知道,影响民族前途以及它文化的重要事件,都发自于不自觉的心理原因。换句话说,大事件的发生,是非理性的,由理性创造科学,由非理性指挥历史。
◆群众就是集结有以下性格的人,比如:刺激性、没有恒心、愤怒、轻信、没有评鉴知识、不受理性影响的、崇拜领袖比如偶像、希望服从等特点。他最激烈的行动,经常是被引导人所煽动的结果。群众总是预备跪服在暴君的前面,所以经常改变他们的暴君,今天和过去都一样。
◆知识和信仰两者有差别,过去的柏拉图已经讲了它建立方法的不同。普通人获得信仰很容易,获得知识很难。知识需要证明和推想,而信仰则不需要。怂恿文典的重要元素,只能适合用于创造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见和信仰而已。通过这些意见和信仰,发动我们的大多数群众的行为。谁能创造它,谁就是我们的领导者。
◆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社会常被一种虽没有价值,却被很强健的意念所控制的果敢的人所统治。大帝国的灭亡、以及能奴隶人精神的宗教的创立,都是由拥有强健信心,坚固的意志的主导的。有纪律以及能活动的意志,足以创造一种新的权力。因为权力就是势力的永远延续。
目录
第一篇 本书的研究宗旨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治心理
第二章 经济需要和政治理论
第三章 政治心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政治生活的公理原因
第一章 法律原来及立法幻想
第二章 法律祸
第三章 可怕的政治力量
第四章 神权的近代变化——国家主义
第五章 战争的心理因素
第六章 经济冲突的心理原因
第七章 大学教育对心理的影响
第三篇 民治政府
第一章 精英和群众
第二章 怂恿之源
第三章 工人的心理状态
第四章 平民意向的新形式
第五章 议会的让人失望以及竞卖加价法
第六章 专政政治的进步
第四篇 社会党以及工党的幻想
第一章 社会党的幻想
第二章 公团党的幻想
第三章 工团主义的无政府派的进展
第五篇 关于殖民政治心理的错误
第一章 我们的殖民原则
第二章 欧洲教育对于下等民族的心理结果
第三章 欧洲制度及宗教对于下等民族的心理结果
第四章 欧洲文化不能变更下等民族的理由
第五章 殖民的新法
第六篇 骚乱的发展以及反对社会解体的纷争
第一章 社会骚乱
第二章 犯罪的发展
第三章 政治暗杀
第四章 宗教虐待
第五章 社会斗争
第六章 近代命运说以及命运的分析
第七章 社会防卫
作者介绍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被翻译成近二十多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本次是对勒庞所有作品迄今为止最全的一次结集出版——在《心理学统治世界2》里,将收录勒庞除本书之外的所有作品,其中包括《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
文摘
序言
阅读《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的过程,让我深刻领略到“细致入微”和“高瞻远瞩”的结合。这本书的“总则”部分,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勾勒出起重机械安全工作的宏大蓝图。我最喜欢的是它在宏观原则下,对细节的严苛要求。书中关于“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是如何从最细微之处着手的。它不仅仅是关注设备本身的性能,更会考虑操作环境、人员状态等多种因素。这种全方位的考量,让我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保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预防性维护”的强调。它告诫我们,定期的检查和保养,远比事故发生后的修复更为重要,也更具成本效益。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的智慧所在。书中的一些概念,例如“安全裕度”、“失效模式分析”等,虽然听起来专业,但作者通过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让我逐步理解了它们在保障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它让我明白,起重机械的安全,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控制。这本书所传达的“总则”精神,让我看到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系统化、并且充满责任感的安全管理体系,它为我理解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提供了最基础、最核心的认知。
评分《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起重机械安全世界的大门。虽然我不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总则”部分,以其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内容,让我得以窥见整个行业的安全基石。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安全性”的全面性阐述,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指标上,更是从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论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教会我如何系统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种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让我意识到安全工作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可以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来不断完善的。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人的因素”的强调,它不仅仅关注机械本身的性能,更注重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这一点让我深感认同,因为再好的设备,也需要有合格的人去操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并保证安全。这本书让我明白,起重机械的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它所涵盖的“总则”内容,为我后续深入了解更具体的安全规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每一个细则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事实证明,我错得离谱!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安全规程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条文,而是通过非常系统化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起重机械安全的完整知识体系。我最喜欢的是它对“通用性”的强调,也就是第一部分“总则”所涵盖的,它为整个起重机械安全领域奠定了最基础、最核心的框架。我能够从书中感受到,安全并非是某个特定设备或特定操作的问题,而是一种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它强调了设计之初的安全性考量,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装调试的严谨性,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书中的一些概念,比如“风险评估”、“安全系数”、“可靠性设计”等等,虽然听起来专业,但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能够逐步理解其内涵。尤其是书中对“人”这个因素的重视,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关注设备本身,更强调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心理状态以及安全意识对整个安全体系的影响。这让我明白,再先进的设备,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都可能酿成大祸。这本书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细节,一点点地引导我理解起重机械安全这个庞大的体系。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理念,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管理层面的,甚至是文化层面的。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对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畏这个行业。
评分阅读《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安全哲学”的探索之旅。这本书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技术规范层面,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哲学性的角度,审视了起重机械安全问题的本质。它不仅仅是在教导我如何操作机器,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安全观念。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责任”二字的反复强调,它清晰地界定了不同主体在起重机械安全链条中的责任,从制造商到使用者,再到监管部门,每一个环节都逃脱不了其应承担的义务。这种责任意识的强化,让我意识到安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投入和不断的改进。书中所阐述的关于风险管理的方法论,也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不再是零散的经验总结,而是建立在逻辑严谨的分析框架之上,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风险。我喜欢书中对于“预防为主”理念的贯彻,它鼓励我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源头治理和事前防范上,而非事后补救。这种前瞻性的安全思维,对于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我并非该领域的专家,也能从中领略到安全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生命安全,每一个操作都必须慎之又慎。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我对《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次“系统性”的知识洗礼。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纲举目张”,第一部分“总则”的内容,就像是一本总纲领,为整个起重机械安全领域划定了最基本、最核心的边界和原则。我从来没有想到,一本关于安全规程的书,能够如此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宏观的框架,让我对整个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于“安全”的定义,不再是简单的“不发生事故”,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要素,例如风险评估、隐患识别、安全设计、可靠性分析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预防”理念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事故发生后该如何处理,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如何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这种前瞻性的安全思维,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书中的一些论述,例如关于机械结构的稳定性、载荷的计算、以及操作环境的影响等,都让我对起重机械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起重动作背后,蕴含着多么精密的技术和严谨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具体的安全规范,更在于它塑造了一种安全思维模式,一种对潜在风险高度警惕,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思维方式。它让我明白,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它所构建的这个“总则”部分,为我后续深入理解其他更具体的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从全局出发,理解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
评分《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让我对“安全”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在阅读其“总则”部分时,我最深的感受是它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它没有急于深入到具体的设备操作,而是从最根本的层面,为整个起重机械安全领域设定了最核心的指导原则。书中对“风险管理”的详尽阐述,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是如何从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到控制风险,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这种系统性的方法,让我意识到安全并非偶然,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的强调。它明确指出,合格的操作人员是保障起重作业安全的关键。这让我明白,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来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其安全性能。书中的一些论述,例如关于“失效分析”和“安全系数”的定义,虽然听起来比较专业,但作者通过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语言,让我能够逐步理解它们在保障机械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它让我认识到,起重机械的安全性,是一个涉及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多个环节的综合体现。这本书所传达的“总则”精神,不仅仅是技术规范,更是一种安全理念的升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系统化、并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我理解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提供了最基础、最核心的认知。
评分当我接触到《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时,我最初的印象是它可能只是一个枯燥的技术参考。然而,深入阅读其“总则”部分后,我完全改变了看法。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系统化的方式,为我勾勒出了起重机械安全工作的核心脉络。它不像许多技术书籍那样零散,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出发,强调了安全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我特别赞赏书中对“风险评估”的详细讲解,它不仅仅是列举潜在的危险,更是教导我如何系统地分析这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这种科学严谨的方法,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是如何变得更加主动和可控的。书中对于“设备可靠性”的论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关注设备的即时性能,更强调了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这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安全,是建立在对设备生命周期内所有潜在问题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我非常认同书中对“操作规范”的强调,它详细阐述了在各种环境下,操作人员应该遵循的具体准则,以及这些准则对保障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起重机械的安全,是一个涉及技术、管理、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而“总则”部分,正是这个复杂体系的基石。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整个行业安全标准的宏观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每一个具体规范的重要性。
评分我最近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入手了这本《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虽然我不是起重机械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异常详实,信息量巨大,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的开篇就为我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安全框架,它不仅仅是列举条条框框,更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起重机械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安全”一词的深刻剖析,它不仅仅是避免事故,更是一种预防性的思维模式,一种责任的体现。书中详细介绍了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到维护保养,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可忽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些概念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作者用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一步步地引导我进入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书中对于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讲解,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它教会我如何系统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或降低这些风险。我曾经以为安全就是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安全是建立在对机械性能、操作规程以及环境因素的全面理解之上的。它强调了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资质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耐心地向我传授着他的智慧和经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起重机械的安全性,并从中汲取养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所涵盖的知识面之广,让我惊叹不已,对整个起重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着实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对我而言,《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安全责任”的深度解析。书中的“总则”部分,开宗明义地为起重机械安全工作设定了基本框架和核心原则。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探讨了安全问题的本质,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我特别看重书中对于“预防为主”理念的强调,它告诫我们,真正的安全不是事后的补救,而是事前的主动防范。这种前瞻性的安全意识,让我对起重机械的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一些论述,例如关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安全设计等,都让我看到了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凭经验办事,而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上。我更欣赏的是书中对“人”这个要素的重视。它清晰地指出了操作人员的培训、资质、以及安全意识在保障起重作业安全中的关键作用。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的因素始终是安全保障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本书所传达的“总则”精神,不仅仅是技术的指导,更是对责任的呼唤,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严谨、并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全管理体系。它为我理解整个起重机械行业的安全规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和坚实的基础。
评分当我开始翻阅《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 总则》这本书时,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全局观”。这本书没有急于进入到各种具体的设备细节,而是从最宏观的层面,也就是“总则”部分,为整个起重机械安全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就像一张详细的地图,指引着我如何理解和把握起重机械安全工作的整体脉络。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安全”的定义,它不仅仅是避免直接的物理伤害,更涵盖了对环境、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书中详细阐述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例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事故预防等,这些内容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安全工作并非是零散的,而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科学化的过程。我对于书中关于“人的因素”的探讨尤为重视。它强调了操作人员的培训、资质、心理素质以及安全意识对整个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果缺乏合格的操作人员,都可能成为安全的隐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起重机械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管理、制度、甚至企业文化的问题。它让我对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所传达的“总则”精神,不仅仅是技术规范,更是一种安全理念的升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安全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