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关DSP技术理论介绍的教材较多,而着重介绍实践内容的书较少,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开发能力,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此书。本书以美国TI公司常用芯片TMS320F28335的实践应用为主线,重点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基础知识、硬件设计及大量的实验开发项目等。实验内容涵盖常规实验、算法实验和扩展实验,着眼于逐步提高读者的DSP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希望对学习使用DSP技术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中的所有程序均实际调试通过,并为教师提供本书配套全部实验源程序。
近年来,随着DSP技术的迅速发展,DSP芯片的速度、性价比不断提高,并被广泛应用在控制、通信、语音、图像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DSP技术已成为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制及仪器仪表等专业学生和从事相关学科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的前沿技术。为此迫切需要将相应的研发结果应用到工农业和人们的生活中去。
目前国内有关DSP技术理论介绍的教材较多,而着重介绍实践内容的书较少,为了便于提高学生应用开发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此书,希望对学习使用DSP技术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重点介绍TMS320F28335的软、硬件设计和实验项目开发,全书共10章,第1章概述; 第2章介绍基本结构与特征; 第3章介绍存储器与通用I/O口; 第4章讲解中断管理; 第5章介绍片内外设; 第6章介绍了寻址方式和汇编指令; 第7章介绍了伪/宏指令和目标文件链接; 第8章介绍CCS软件使用; 第9章介绍了实验系统介绍; 第10章是实验指导。
本书由姚晓通、李积英和蒋占军合作编写。本书的第6~10章由姚晓通编写,第1~3章由李积英编写,第4、5章由蒋占军编写,全书由姚晓通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不少国内外书籍、TI公司的原版资料,并得到北京精仪达盛公司大力支持,研究生王记荣等做了大量的整理文字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8月
于兰州交通大学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关于电机控制的算法,特别是FOC(磁场定向控制)。这个领域对DSP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计算精度,更要求极低的延迟和严格的周期性。我翻阅了几本老教材,发现它们对现代控制算法的实时性要求考虑不足,往往停留在基础的PID层面。因此,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它能在高级应用方面有所突破。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如何实现快速、精确的采样和控制周期的方法论的讲解。例如,如何合理设置触发源、如何保证ADC转换和计算过程的同步性,以及如何通过软件技巧来避免量化误差和计算溢出等问题。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优化算法运行时间的具体工具和指标,比如代码剖析器(Profiler)的使用方法,那将极大地提升其实用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转化为稳定运行产品的人来说,程序运行的稳定性远比代码写得“漂亮”更重要。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给出深入的指导,无疑将成为案头的必备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冲击力,采用了经典的黑白灰配色,字体选择上显得既专业又不失现代感,初看之下,就让人觉得内容一定是扎实严谨的。我个人对数字信号处理(DSP)这个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理论过于抽象,要么实践案例陈旧,很难找到一本能真正将两者有效结合的“桥梁”书籍。这本书的标题——“实践教程”几个字,尤其吸引了我。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介绍算法原理的层面,而是能真正带着读者进入实际的芯片平台,一步步去“摸索”和“实现”那些在教科书上看起来高深莫测的DSP应用。比如,我特别期待看到在实时系统中如何处理滤波器、FFT等核心模块,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目标硬件的特性来优化性能。如果它能提供详细的、可复现的代码和实验步骤,哪怕是初级的入门项目,对于我这种渴望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读者来说,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同时,书籍的排版和图示质量也是我非常关注的,清晰的电路图、逻辑框图以及数据流向图,是理解复杂系统架构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实战导向,充满了能让我动手一试的潜力。
评分从内容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我非常欣赏这种将理论讲解与具体实验紧密结合的编写方式。通常,教材的结构要么是偏重理论的大学教科书模式,章节划分过于宏大,难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知识点;要么就是纯粹的“菜谱式”手册,缺乏背景知识的铺垫。我希望这本书能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理想的状态是,每一个新的概念(比如某个特定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或调制策略)出现时,作者能先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其数学基础和物理意义,紧接着就提供一个基于目标硬件的、可运行的例程,让读者能立即看到“输入”和“输出”的具体表现。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过程,对于巩固抽象概念至关重要。此外,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对于常见编程陷阱的警示和规避策略的介绍。比如,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中,堆栈管理、中断服务程序的长度限制、以及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问题,都是初学者容易踩坑的地方。如果能有专栏讨论这些“过来人的经验”,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从“知识传递”跃升到了“经验传承”的层面。
评分坦白说,我这次选择这本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所选用的特定处理器系列去的。在嵌入式控制和电机驱动等领域,这个系列的微控制器凭借其出色的浮点运算能力和实时性,几乎成了行业标配。市面上的资料往往碎片化严重,要么只讲芯片的寄存器配置,枯燥乏味,要么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写了一个“黑箱”程序,读者看不懂底层逻辑。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本能把处理器架构的精髓——比如它的中断机制、向量表、内存映射,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高效地调用其内建的数学库和外设驱动——系统地串联起来的书。如果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DSP核如何与片上外设(如ADC/DAC、ePWM等)进行高效交互,并且给出在实际工业场景下进行系统调试和故障排除的经验之谈,那简直是太棒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从硬件初始化到算法部署的完整闭环流程,而不是只停留在软件层的理论堆砌。好的实践教程应该能教会读者“如何思考”一个DSP系统是如何在硬件上运作起来的,而不是仅仅告诉我们“用哪个函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印刷清晰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处理技术文档时,清晰的插图和准确的符号表示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基础。我注意到书中对图形和代码块的处理非常专业,代码缩进和关键字高亮做得恰到好处,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和对照实验是极其友好的。很多技术书在印刷细节上处理不佳,导致图示模糊或代码难以辨认,极大地挫伤了读者的积极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显然是下足了功夫。另外,我个人对附带的资源包持有很高的期待。如果随书光盘或在线资源能提供完整、可编译的源代码工程,并且这些代码能够很好地组织(比如模块化、注释详尽),那么这本书的附加值将非常高。毕竟,对于实践教程而言,代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文本”。希望作者在代码规范和项目管理方面也能体现出专业水准,这样我才能放心地将其作为项目开发的参考蓝本,而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辅助材料。
评分很好,速度也很快!再便宜点就更好了!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先看了一点
评分还行吧!
评分不错,先看了一点
评分速度很快,书是正版,还不错
评分基础教材
评分才到正在看,希望有帮助~~~
评分还是可以得,不错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