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既有幸相识,既有幸相知,
又何必吝惜相守?
从此以后,任他关山明月,我自天长地久……
妾心如宅系列?写尽京城绝世红颜
随书附赠收藏版eno水墨画书签
她,曾沦落风尘,曾艳绝天下,曾在芳华正茂时觅得良人,又惨被无情抛弃;如今,她洗尽铅华,历经传奇,成为离信侯府的当家主母,铁腕缔造了家族荣耀!传说中杀伐决断、冷酷无情、不择手段、靠遗腹子上位的出岫夫人,却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安排,与所爱之人相隔天涯……
海报:
内容简介
《妾心如宅》系列作品,写尽京城绝世红颜。第1本《妾心如宅?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上市短短十天,加印数万册,稳居网站新书热销榜第4名。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熙王朝四百年的统治,终在贪念与野心之下爆发战争。聂氏将大熙王朝的疆土割走一半,建立了南熙政权,称“南熙”。北为原氏天下,称“北熙”。南北分裂之后第七十九年,南熙与北熙,各出了一位绝世名妓,世称“南晗初,北鸾夙”。
南熙名妓晗初因为所托非人,被负心人抛弃,险些葬身火海,幸而被南熙文昌侯之子沈予所救。一个偶然的机会,晗初被沈予派去服侍好友云辞,两人朝夕相对暗生情愫,云辞怜惜晗初,为其改名“出岫”,将其带回云府。
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对有情人的情路曲折,命途多舛。为了云辞,出岫决心守护云氏,并挑起当家主母的重担。在南北两国的对峙中,出岫的政治目光极具前瞻性,毅然选择支持南熙,相助慕王聂沛涵登上皇位,统一天下,建立大凌王朝。
作者简介
姵璃,笔名取意“女子风骨,玲珑剔透”。生于军人家庭,喜欢文字、音乐、电影、旅游。仰慕中西历史长河的风流与文明,热爱烟火红尘的恣意与随性。著有小说《妾心如宅》系列。
精彩书评
★与《妾心如宅》相识,缘于阿甄的推荐。于是,挑来闲暇时光便开始读这本。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沈予,风流倜傥,妙手医术,对于晗初的不离不弃,让我对他的好感逐渐加深。而那场改变晗初命运的大火,更是让我喜欢上了沈予。我总觉得,即便心如死灰,晗初也能为沈予而动,可我终究是算错了,没能料想之后还有一个云辞。
白衣公子,患有腿疾,清俊明朗,谪仙一般的人物,轻而易举的便改变了我的初衷。这般喜欢,并非没有来由。从字里行间便觉得,云辞的设定,比沈予还厉害,更让人砰然心动。所以跟着晗初,我也心动了。而当云辞给晗初起名字的时候,我觉得更为动心。
云无心以出岫。一句诗,便有了云辞的姓,出岫的名,我将它定位命运的羁绊。从此两人,必定有剪不断的联系。而此间,又在注意着沈予的变化。
有时候不是早一步晚一步,而爱情的出现,选的是刚刚好的时机。云辞的相逢恨晚,更让人觉得这份爱的珍贵。送出岫去治疗时,云辞说,再去接她时,出岫便会是真正的出岫,那一刻,云辞的形象不再是谪仙公子,而是真正的强大的,足以抵挡所有风雨的男人,可以给予出岫依靠。
出岫爱上云辞,是必然。她的改变是他带来的,沈予不曾为她带来快乐,但那份快乐被云辞带来了。曾失去的另一个自己,由心爱之人找回,便完整了许多。
命运,便是端坐在云端的神,在她还是晗初之时,以失声将前缘奠定,让她遇见他。
姵璃文笔,妙不可言。很惊艳的辞藻,便将这二人情痴细腻勾画,增色许多。犹记得那句,并非不近女色,而是未曾遇到那个想要让自己一亲芳泽的人。当时在看的时候,觉得云辞更为真实了。
—
—漓心蛊 ★“今别云辞,世间再无情痴。”
云辞为出岫做过的事,桩桩件件都是用心良苦。而浪漫的事,莫过于赋予这个女子全新的名字和命运。
自此,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晗初不再,只有出岫夫人这个翻云覆雨的不世红颜。
一句“云无心以出岫”,既有云辞也有出岫。而字里行间流露的意味,又不单单只是情侣名这么简单。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节选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岫”,洞也。全句的意思是白云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间飘出,鸟儿飞的疲倦了也会自然地回巢。无论是白云还是归鸟,它们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逍遥闲适,生意盎然,这体现出诗人不愿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
而陶渊明这一品格,也恰到好处的为云辞所用。在为出岫赐名时,云氏一族,的的确确是乱世中立之所在,云氏若站在政局的任何一方,都将使局势产生重大变革。这也正体现了云辞对家族长期发展路线的意图。
—
—艾露恩 目录
第一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
第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三章 人事易分花易落
第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
第五章 旧时知音难相逢
第六章 此恨无关风与月
第七章 人生自是有情痴
第八章 从此不见痴儿女
第九章 玲珑骰子安红豆
第十章 前缘至此终明灭
第十一章 人面不知何处去
第十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十三章 碧落黄泉不负卿
第十四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十五章 千种风情何人说
第十六章 相见争如不见时
第十七章 前尘往事俱湮灭
第十八章 身在局中人自迷
第十九章 情途仕途费思量
第二十章 摘星夜宴诚王府
第二十一 章新人双双似旧人
第二十二章为谁风雨立中宵
第二十三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二十四章 夜宴处处藏心机
第二十五章 孰是巫山孰是云
第二十六章 巫山云雨断人肠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
经过云羡的苦苦相求,太夫人和出岫决定,将闻娴的事瞒住二小姐云慕歌。无论是这位三姨太的生前所为,还是她的死因,身为女儿的云慕歌都一概不知,只道是闻娴外出省亲,路上突发重病离世。
这年仅十三岁的单纯少女,永远记取了她娘亲美好的一面。那些龌龊的、恶毒的内在,都随着闻娴的死而渐渐湮灭……
闻娴死后第三天,云羡向太夫人和出岫请辞,想到京州长期打理云氏生意。这相当于“自请外放”,婆媳两人也知道他再无颜面留在府里,便准了这请求。
云羡临行的那一日,云慕歌还沉浸在失去娘亲的痛苦之中,太夫人与出岫也没有露面,偌大的云府,唯有四姨太鸾卿破天荒地送他一程。原本在这件事上,鸾卿知情不报难辞其咎,但后来太夫人并未对她多加责难。
究其原因,毕竟鸾卿曾尽力相救过两任离信侯的性命,而她一念之差铸下大错,也不过是因为一个“情”字。
情之一字,最为烦扰,太夫人和出岫是过来人,多多少少能理解一些。
三月初三,烟岚城外,十里长亭细雨霏霏。雨丝飘洒在离人面颊上又缓缓滑落,倒像是离别时的泪水。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无人撑伞。
“自此一去,大约再无相见之日,你……多保重。”云羡一袭绯衣被雨水染得颜色泛浓,一如他此刻的心境,沉重压抑,甚至鲜血淋漓。
鸾卿良久没有说话,浅色瞳仁里盈满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伤感、绝望、后悔、不舍、难过。可仔细再看,只余一片摄人心魄的异族之美。
“三爷也多保重。”最后,她只说了这一句。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云羡虽未娶妻,但养了两个美貌侍婢,这次远赴京州还带在身边随侍。有人体贴服侍他,又不是缺金少银的贫苦人家,想来虽是外放,日子也不会太艰难。
鸾卿抬袖抹去面颊上的雨水,转身往自己那辆马车走去。
“鸾卿!”云羡忽而在身后开口唤她,这也是他头一次不唤她“四姨娘”。鸾卿顿住脚步转身看他,虽然彼此只隔着几步之遥,但谁都没有再往前一步。
出了这样的事,两人都是有愧的,再有多少情愫,也都随着闻娴的死而埋葬了。她是他的庶母,这段关系本就无望。
“你还年轻,不如……改嫁吧。”云羡说着这话,口中是一片苦涩,也许心里更苦,但他已不愿去感受,“名分只是个庇护而已,你喜好清净,深宅大院是非不断,不适合你……还是改嫁吧。”
鸾卿隔着雨帘定定看了云羡一会儿,才笑回:“多谢三爷关心。其实自始至终,我的名字都不在族谱之上……太夫人已放我走了。”
鸾卿的名字不在云氏族谱之上?云羡微讶,可转念一想也是理所应当。既然如此,那是否意味着,她一直是自由之身?
忽然,一个念头从云羡心中跳了出来,他看着鸾卿,有句话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他知道,鸾卿也在等他说出来。然无论是出于礼教的束缚,还是为了往日的是非,他都说不出口,虽然只有短短三个字——“跟我走”。
毕竟,她曾是他的庶母,比他整整大了七岁。而他也不能确定,以后彼此日日相对,他是否还能忘记母亲闻娴的所作所为,是否还能摆脱对父侯云黎、对大哥云辞的终生愧疚。
罢了罢了,本就是一场错缘,当初不该开始,如今更不该继续。云羡选择了沉默。
鸾卿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于是她期待的目光只闪了一瞬,便又归于沉寂。她望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知他内心的痛苦挣扎,终于还是率先笑道:“三爷保重。天涯海角、山长水阔,咱们……两两相忘。”
一言甫毕,这敢爱敢恨的异族女子已再次转身,决然登上马车离去。
两两相忘……云羡怔怔闻着空气中鸾卿留下的异香,和着雨水就变成了令人甘之如饴的毒药。半晌,他才突然反应过来,鸾卿方才离开的方向,不是回云府!而是……在前头的岔路南下了!
他北上,她南下。原来当真如她所言,他们要山长水阔两两相忘。
有那样一瞬间,云羡冲动地想要追上去,只可惜他很快就恢复理智,到底还是顿住了身形。
云羡兀自苦笑一声,又长舒一口气,似要将这一切前尘尽数忘却。最终,他回望了一眼烟岚城的方向,登上马车毅然北上。
蒙蒙细雨伴随着马车的辘辘嗒嗒,奏出了一曲悲欢离合。
翌日。
云承“病愈”之后再次随沈予习武,从靶场归来。出岫对他二人说起三房的事。
“后来我才知道,是二姨太重新找到了那个江湖术士,问出他是鸾卿的师兄,灼颜才能顺藤摸瓜。”出岫重重一叹,“倒是让二房白白背了这罪名。”
“也不算白背,他们的确想害人,只不过没能得手。”沈予安慰道,“你这分寸拿捏得极好,罪不及子女。”
“不过这一次辛苦承儿了,白白受了几天高热之苦。”出岫拿着帕子递了过去,示意云承擦汗。
云承很恭顺地接过帕子,边擦汗边笑回:“其实我没觉得难受,是叔叔配的药好,只是摸着我身上有些烫罢了。”
“是啊,要多谢你沈叔叔。”出岫看着沈予和云承,难免又想起云辞,不禁低眉叹道,“无论如何,这一次侯爷的仇是彻底报了。承儿,你会觉得我狠心吗?”
云承一愣,连忙摇头:“岂会?母亲对父侯情深意重,儿子只觉得钦佩。”
出岫抿唇,想了片刻才抬头看他:“我要你参与此事,是想让你明白,离信侯的位置虽风光无限,但也艰难险阻。你父侯就是太过宽厚仁慈,才被害得英年早逝。你要吸取他的教训,虽不能起害人之心,但也绝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云承很是郑重地点头:“儿子明白。母亲这是为了我好。”
出岫颔首:“你明白就好。让浅韵带你回去歇着吧,我有话要与你沈叔叔说。”
云承道了声“是”,又向沈予行礼,跟着浅韵退了出去。
云承一离开,沈予便蹙眉道:“这么早就教孩子这些阴谋诡计,会不会……”
“这不是阴谋诡计。”出岫打断他,“这是自保之法。难道要让承儿步侯爷的后尘?”
沈予哑然片刻,才道:“如今二房、三房气数已尽,承儿也安全得多,你该放心了。”
“安全?在离信侯府哪里有安全可言?”出岫反问道,“没了自己人暗算,还有那么多不安分的族人,更何况南北两国虎视眈眈,焉知哪一日不会将心思动到承儿头上?”
“你说得也没错。”沈予始终持有保留意见,“但我还是觉得,对于孩子的教导,要以‘善’为先。”
这一次,出岫没有再反驳,也不想在此事上与沈予多费唇舌,便转移话题道:“说来这次还要多谢你。若不是你请了那老道士,又替我散播这传言,我一个人也成不了事。”
沈予只随意地一笑:“挽之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出岫已习惯了他这种说话的口吻,也不多做计较。想了想,又提醒他道:“小侯爷,这些日子慕王不在房州,听说是心上人被贼人掳劫,他私用虎符调兵寻人去了。这事一时片刻完结不了,聂帝必然要追究他的罪行,趁着机会难得,你快回京州去吧。”
沈予见出岫面上尽是关切之色,心中亦有些动容,不禁苦笑一声:“来不及了。如今我宅子外头都是慕王的人马,想要出城绝不可能。”他幽幽一叹,又道,“还真让你说中了,慕王已对我起了心思,想要将我扣留在此。”
“若只是扣留也没什么,怕只怕……”出岫秀眉微蹙,一副难以掩饰的担忧,“想不到慕王的动作竟如此之快,人都离开烟岚城了,还不忘派人监视你。”
沈予痴痴看着出岫这张容颜,只觉她连叹气蹙眉都如此好看,不由得脱口道:“晗初,有你为我担心,我就算死也值了。”
“说什么胡话!”出岫立刻斥道,“什么死不死的,你要让我折寿吗?”
沈予一笑,继而解释道:“我只是玩笑话而已……”虽然这话题有些沉重,但他此刻却很愉悦。若是晗初能日日为他担忧,他就算长留房州受人监视又如何?他总是心甘情愿的。
沈予正如此想着,竹影突然进来禀报:“夫人,小侯爷身边的清意来了,说是有要事。”
清意是沈予在烟岚城找的贴身小厮,专司跑腿之事,人也分外机灵。他知道沈予的心思,因而平日里沈予来云府,他从不跟着,只怕自己碍了主子的眼。
若非要紧之事,清意绝不会找到这里来。沈予也知道他的分寸,忙对竹影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个十六七岁、眉清目秀的少年急匆匆跑进门,面有忧色地禀道:“小侯爷,方才京州来信说,老侯爷忽染重病,如今已是……病危了!”
文昌侯病危?出岫和沈予皆震惊不已。后者尤其感到心悸,倏尔起身看向清意,急迫地道:“好好说话!信呢?”
清意哆哆嗦嗦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恭敬地递给沈予,又补充道:“是世子爷的亲笔书信。”
沈予见信笺尚未拆封,知晓清意是从送信人口中听来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将信拆开来看。果然是他大哥沈赞的亲笔书信,三言两语说了父亲文昌侯的病情。
沈予匆匆扫完信件,只觉心中一揪,执着书信的手死死攥成一团:“是我不孝。”那一字一字,无比沉痛。
出岫见他神色不对,忙道:“小侯爷,你先别急,让我瞧瞧这信。”
沈予将信递了过去,出岫略微一扫,原本想说什么,又顾忌下人在场,便对竹影和清意道:“你们先下去。”
两人匆匆告退,出岫才对沈予安抚道:“小侯爷别急,这事指不定有蹊跷。”
“蹊跷?什么蹊跷?”沈予神色一凛。
“你可记得,方才我对你说,慕王私用虎符调兵寻人,惹得聂帝大怒不已?”
沈予点点头:“我自然记得,你还说机会难得,让我觑着这空子离开房州。”
出岫“嗯”了一声:“也许文昌侯患病是假,想以此为借口让你回去是真。试想慕王如今惹得聂帝大怒,文昌侯必定知道此事,大约是怕你留在房州有所牵连,抑或是福王已开始筹谋争储,所以他才想让你回去。”
听闻出岫一番分析,沈予稍感安慰了些,但仍是忧心忡忡:“你说得有道理,怕只怕……父侯是当真患病了!”
“两种可能都有,京州隔得那么远,谁也不敢断定文昌侯生病是真是假。”言罢出岫轻轻一叹。
沈予见出岫叹气,心中更为自责:“按理而言,我是神医屈方的关门弟子,学得一手好医术,平日不承欢膝下也就罢了,可如今父侯患病,我也不能为他诊治……我真是,太不孝了!”
“小侯爷,眼下不是自责的时候。”出岫继续劝慰他,“旁的不说,文昌侯病重,这是你离开烟岚城的好机会!父亲病危,儿子理当回去尽孝,只要慕王还顾着面子上的和气,因着这个缘由他就得放你走。”
“晗初……”听闻此言,沈予眉峰紧蹙,一双俊目看向她,“是我从前不了解你,还是如今你真的变了……你,越来越像太夫人了。”
像太夫人?出岫愣怔一瞬,继而苦笑:“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不是夸,也不是损。”沈予垂目,“我只是觉得,你离我越来越远了。”
又是这一伤感的话题,又是她无法给予回应的深情。出岫在心里叹气,口中继续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回京州的事儿。你先别急,我让云氏暗卫去打听打听京州局势。至少也要先探出来,文昌侯的病情究竟如何。”
沈予无奈点头:“如今也只有这法子了,我等你的消息。”
……
前言/序言
《星辰的低语:异星文明的兴衰史》 导言: 宇宙,浩瀚无垠,时间,永恒流淌。在广袤的星海深处,无数文明如尘埃般诞生、繁盛,又最终湮灭。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星系的王朝更迭,而是试图描绘一幅跨越数百万年的宏大画卷,探究智慧生命在宇宙尺度下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殊途同归的命运轨迹。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在时间洪流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却又最终归于寂静的古老文明,试图理解他们如何崛起,如何探索,又为何消亡。 第一部:起源与萌芽——微弱的光芒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深入探讨智慧生命在不同物理和化学环境下诞生的可能性。我们不会局限于碳基生命这一单一模型,而是广泛分析硅基、能量基,乃至基于量子纠缠的生命形式的理论基础。 环境决定论的局限与扩展: 传统观点认为,液态水和适宜的恒星光谱是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然而,本书将引用最新的天体物理学观测数据,探讨那些在棕矮星周围、气体巨行星的卫星深海,甚至中子星的极端引力场附近可能存在的生命奇迹。我们着重分析了“黑暗生态圈”的能量获取机制,例如通过潮汐能、地热能,甚至是宇宙射线激发的新陈代谢路径。 信息处理能力的觉醒: 生命的定义不仅在于物质构成,更在于其信息处理和自我复制的能力。我们将详细解析早期文明如何从简单的化学反应进化出感知、记忆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一阶段的文明往往是行星尺度的,其科技水平停留在对基础自然力的初步利用,例如地热能的有效转换和对原始电磁波的微弱感知。 第一次星际凝视: 每一个文明的觉醒,都伴随着对“家园”之外世界的惊鸿一瞥。我们将分析早期文明(以阿尔法星系的一个被称为“织网者”的文明为例)如何通过观测恒星周期、行星轨道,推演出宇宙的基本法则。这一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数学和符号语言的建立,它们是文明得以记录和传承知识的基石。 第二部:技术爆炸与星际扩张——黄金时代 当文明掌握了稳定的能源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后,便会迎来一个技术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阶段的文明特征是指数级的知识增长和对空间界限的不断挑战。 能源的驯服与驾驭: 重点分析了文明从聚变能向反物质湮灭能,直至最终掌握“零点能”的漫长历程。我们通过对三个代表性文明——卡拉克斯帝国、希洛斯联盟和游牧的瑟恩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能源获取方式如何直接决定了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扩张速度。例如,掌握了超光速曲率驱动技术的卡拉克斯,其社会形态更趋向于集权和快速殖民;而依赖于分散式零点能收集站的希洛斯,则发展出松散的联邦结构。 信息拓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 随着计算能力的飞跃,许多文明开始将自身意识上传或部分转移到高度复杂的计算网络中。本书详细探讨了“心智上传”的哲学困境与工程学挑战。我们深入分析了那些选择完全数字化生存的文明(如“光之子”)如何超越了生物体的局限,但也因此失去了对物理现实的“原始直觉”。 星际政治的形成与脆弱性: 扩张必然带来冲突与合作。本章剖析了早期星际政治体(星际共同体、贸易联盟、军事同盟)的形成机制。这些组织往往建立在共同的生存威胁或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上,但其内部的意识形态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最终都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第三部:停滞与危机——边界的考验 任何无限制的增长都是不可能的。当文明的物质扩张达到其所在星系的物理极限,或者内部矛盾积累到无法调和时,停滞与危机便会降临。 熵增的无情审判: 即使是最先进的文明也无法逃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本书着重分析了“能源耗尽危机”——并非指恒星熄灭,而是指获取有效能量的成本超过了维持文明所需的边际效益。我们研究了几个文明为应对此危机而进行的绝望尝试,例如向黑洞内部抽取能量,或试图捕获伽马射线暴。 社会结构的僵化与创新力的衰竭: 当一切需求都被满足,或者当社会被过度精密的官僚系统和既得利益集团锁定时,创新的动力便会减弱。我们对比了两个拥有高度发达社会保障系统的文明:一个是因过度安逸而对未知保持恐惧的“沉睡者”,另一个是因内部阶层固化而无法进行有效自我革新的“铁笼帝国”。 存在主义的深渊: 终极的危机往往是精神层面的。当文明解决了饥饿、疾病和战争等外部问题后,面对永恒的宇宙和自身的有限性,虚无主义便会侵蚀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将探讨那些通过创造宏大的、超维度的艺术工程来对抗虚无感的文明,以及那些最终选择集体“静默”的种族。 第四部:终结与遗产——回响在虚空 文明的终结并非总是一场壮烈的爆炸,更多时候是一种缓慢的消散。本章聚焦于文明解体的过程及其在宇宙中留下的微弱印记。 环境剧变的冲击: 分析了外部的、不可抗御的宇宙事件对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例如邻近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的直接轰击,或银河系核心的剧烈活动。这些事件往往会彻底摧毁一个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使其在短时间内倒退至前工业时代。 遗迹的解读与“幽灵信号”: 即使文明消亡,他们留下的信息仍可能存在。本书详细描述了我们如何通过分析遥远星系中残留的、高度有序的宏观工程结构(如戴森球的残骸、失控的自动维护机器人的信号)来重建一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历史。这些“幽灵信号”是宇宙中最凄美的考古发现。 循环论的辩证: 许多文明在接近终结时,都发展出了“循环论”的哲学观,认为万物终将重复。我们探讨了那些尝试通过向宇宙深处抛射“时间胶囊”或“文明种子”来延续自身存在,寄望于未来更高阶文明发现和重启他们的文明模式。 结语: 《星辰的低语》并非一本悲观的挽歌,而是一部冷静的科学史诗。它告诉我们,无论生命形态如何演变,技术如何精进,所有智慧生命都将面对相同的宇宙法则。而真正的伟大,或许不在于永恒不朽,而在于那些在短暂的燃烧中,对真理的探索,对美的创造,以及对同类的关怀,这些微弱而坚韧的光芒,才是穿越时间最持久的回响。